第79章 :2013-6-6:07:字數:(4)
她在大公子的書房看過天禧大陸的地方志,知道西海地區幾乎沒有農田,所以沒有劃區域分封貴族。西海邊的漁民幾乎都是三區活不下去的貧民遷移去的後代,那邊生活很苦,糧食很貴,若不是因為産海魚和一些珍珠,珊瑚,特別的貝殼,商人都不願意去貿易。玉娘子一家去那邊住,實在是太可憐了。
西海之城是西海邊唯一的一座城池,居住着為了牟利而願意吃苦的商人,他們建造大船,雇傭漁民出海捕撈,一旦發財都會遷移回內陸。因為船只出事破産的商人就終生不能回內陸,多半就選擇葬身大海了。想到可愛的小吉變成被海風吹得黑黃的赤腳小子,趙興雅就不由地說到:“玉姨,你不要舉家遷走,把小吉留下來,我會想辦法照顧他的。你和姨夫在西海開一家商號,準備周全些,感覺到不妙就帶着細軟全家逃走。狡兔三窟也不能丢了老窩。你們安心蟄伏在鎮子上,葛玉李肯定想不到你們的膽子有這麽大。”
玉娘子想想趙興雅說得确實有道理,于是她答應想一想,如今住的鎮子離西海之城大約一千八百裏,如果在不遠處的山裏修建一個隐蔽的院子,一旦出事,從山那邊走小路開始逃亡,二十幾天就能到西海之城。西海上還有些小島,早些謀劃。玉娘子不相信葛玉李還能追到海上去。
玉娘子終于在趙興雅的勸阻下,答應不把全家人帶去西海之城,只是派幾個心腹之人打通西海的貿易,把戶籍遷到西海之城留一條後路。趙興雅見玉娘子不會很快離開,心裏也放心多了,于是她有點不安地拿出了那些失敗的染色絹絲,給玉娘子看看,多少能換回些錢來也好。
玉娘子看到那些絹絲布先是好一陣子驚喜,那些顏色太漂亮了,等到看到布料裏面後半截的顏色。多少有些失望,她對趙興雅說到:“真的可惜了,不然這些絹絲我能賣出一百三十個銀幣以上的價錢。不過即便是這樣。收回本錢是沒有問題,多少能賺些。我幹脆把布料交給裁縫,能做出幾身衣服比賣布強。你那些染色了的碎绫羅,我找人做些布藝的擺設,應該能賣到錢。”
趙興雅知道這已經玉娘子能幫的最大的忙。這次那些布料确實有些浪費了。此刻夜深了,玉娘子還有半個時辰就要去店鋪裏幹活了,趙興雅需要和玉娘子商議一些事情。大公子賺錢的門道只能露出養蠶和賣小吃的兩條路,趙興雅的私人財富積累就要全面開花了。玉娘子帶着開玩笑的語氣說到:“鐘家那邊的生意你可別太認真,有什麽賺錢的好事要先想到玉姨我。”
趙興雅一笑,說到:“我知道玉姨在提醒我不要太出風頭。要悶聲發財,放心吧,十萬錢我會慢慢賺。要緊的錢都讓玉姨您給我收着。我們的鎮子離團員鎮有幾十裏路,就是賣同樣的吃食也能兩處賺錢。”
玉娘子覺得趙興雅實在是太聰明了,聽話聽音,居然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的本意。這樣說話和合作才是真正的痛快。趙興雅自己的事情有養雞,養兔。染坊,織坊四攤子大事情要料理。玉姨負責銷售,趙興雅肯定要按照市場需求做些安排。這麽一大攤子事情半個時辰哪裏能說完,趙興雅少不得要跟車去玉姨的店裏再說說,一直到淩晨一點多,玉娘子才忙完店鋪裏的事情,和趙興雅要談的事情也算有了決定。
累了這麽許久,玉娘子對趙興雅說到:“小雅,去我那邊睡一個時辰,天蒙蒙亮再走,我從北齊商隊買到了正宗的蜜餞,臨走的時候帶上一包家裏吃去。”
趙興雅困倦地搖搖頭,說到:“我還是現在回去,葛氏的耳目衆多,留在府中我還不好出來見你。我打算去團圓鎮,在桑樹山上住一段日子,到時候也方便經常來玉姨你這邊說話。”
玉娘子覺得趙興雅想得很周全,便立刻讓趙興雅離開了,以後合作的日子還長久着,不急于一時。趙興雅實在是困倦了,在飄紅的背上就睡着了。石頭娘一覺醒來,發現小雅穿着出門的衣服躺在小床上,不由地心疼起來。次日辰時,趙興雅在睡夢中被石頭娘搖醒了,石頭娘對趙興雅說到:“大公子那邊正式召集全部的內院家生奴隸訓示,我們一家自然要到場,乳娘讓你也要去。”
好可憐的童年生活,一天才睡了五小時就要起床,趙興雅很想賴床,石頭娘抱起她來就是一頓捯饬,又是洗澡又是換新衣服,能把小雅打扮好了,才抱着這只小懶貓出門。這次乳娘的動作很大,一切都是一步調整到位。出面布置的是大公子,吩咐做事的都是新任大管家兼刑罰管事老鄭,一切都顯得極為有規矩,有條理。
大公子一共有家生奴才六十五人,其中五十三個是母親鐘氏帶來的家生奴隸和他們的下一代,其餘十二人是這些年陸續添置的,乳娘決定把這十二人全部送到官府的奴隸市場賣掉,得來的錢立刻買下一批新的女奴,年紀在十歲和十二歲之間。
那些要被賣掉的奴隸,臨走的時候都是痛哭流涕,大公子都有些不忍心。乳娘勸說到:“逸航你不能心軟,這十二個人裏面或許有你夫妻和葛氏他們弄來的奸細,一起處理了就幹淨了。”大公子想想自己的母親,便狠心關上了門,這些事情鄭管家自然會去料理妥當。
不久新買回來的八個女孩就被送進院子了,這些女孩将被乳娘親自觀察調教一番,有三個将留在大公子和小雅身邊侍候。大公子內宅跟前的奴隸一共有二十七人,其餘的人全在鐘氏的嫁妝農莊裏。鐘氏的嫁妝田地只剩了一個百畝的小莊子,璐管事安排了二十六個奴隸打理,還有三頭牛可以使喚,這樣安排人數顯然是多了,裏面必定有和璐管事相互勾結的奴才,在莊子上做些暗度陳倉的事情,乳娘早就摸清楚了情況,想要都調整一遍。
大公子在乳娘的授意下,在農莊上只留下十二人專門種植莊稼和蔬菜,再雇傭了六個國家奴隸幫忙種地,打下的糧食和出産的蔬菜他只要收成的七成,剩餘的全部賞賜給幹活的人,那六個國家奴隸要是忠心肯幹,他便贖買他們回家,配給媳婦。消息傳到莊子裏,那些留下來的奴隸都高興壞了,被叫回來的奴才則憂心忡忡。
Advertisement
這十四個奴隸是三家人,其中有一戶五人是乳娘選來跟着石頭娘走,管理桑樹山的,他們一家得知是這樣的差事,方才安心,他們和石頭娘也是從小的交情,這回也算有了好去處。還有九個人都是乳娘不算放心的,這兩家人裏面有三個孩子,乳娘都讓石頭娘給帶走。剩餘的六個大人可以在她的眼皮子底下監工修建大公子的新住處,若是他們存着什麽鬼主意,那麽孩子就是拿捏他們最好的把柄。
這兩家和璐管事沆瀣一氣的奴才突然遇到這種事情也是措手不及,只能眼睜睜看見自己的孩子被帶走。奴隸的一切都是主人的,現在唯有忠心苦幹才能讓主人放過自己和孩子們。乳娘對這六個大人還是心中有數的,就讓他們做監工,這些人欺負慣了人,讓他們挑挑府裏其他奴隸的錯,蓋房子的時候也省得有人搗鬼。
鄭管家把內宅的二十七個奴隸名單交給了大公子裏面有成人十三人,其餘的都是沒有滿十八歲的,十三歲以下的就有十人,石頭和草兒也在其中。石頭娘傳話給乳娘,這些孩子裏選兩個留在大公子身邊當差,将來一定會調教出對主人忠心的管事。剩餘的孩子,她選幾個機靈帶着去團圓鎮。
乳娘覺得這件事可以這樣辦,府裏幹活的人只要留十幾個就行了,剩餘的人最好是全部跟着去團圓鎮,人少才好管理,賺錢的事情,人手不夠也不成。石頭娘對乳娘小聲說到:“這邊的山裏有不少好東西,我們留下的人就是等着在這裏賺錢的,你放心,我自然有安排,不能便宜了崇府。”
乳娘實在不明白山裏有什麽能賺大錢的,既然石頭娘這麽說了,她就讓石頭娘說出一個章程來。石頭娘已經想好了,從前的合作戶在她家走後就讓大壯家悄悄組織起來。大家可以一起打草鞋,搓麻繩,紡線,那些柴火分類,蘑菇分類,山菜的種植将給趙興雅帶來財富的積累,不過這些還是不能做得太張揚了。
83分頭開工
崇府名下管理的山脈連着山地,方圓大約是一百裏,山勢陡峭之處頗多。山裏能出産一些好木材,做建房子的大梁,上等棺木之類,每年要砍伐一些作為貢品,其餘的雜樹和灌木就是柴火料,每年也要出産一萬擔作為燒炭和提供給官府的劈柴。除此之外,山中還有些獸皮,草藥可以換錢,這就是貴族對山地的所有開發項目了。其餘的蘑菇,筍幹,山菜基本上都不作為供奉,只是奴隸們孝敬主人的小菜罷了。
那些有木材等出産的山林,自然有管事帶着奴隸們打理。那種圈起來的山頭,納貢奴隸不能進去,否則會被處罰。真正留給納貢奴隸采筍子,蘑菇,砍柴,挖山菜的地方也就是靠着府院大約方圓二十多裏的矮山林,裏面還有那個鬼屋大院算是禁區,實際能利用的地方不大。在這裏一般人還真的看不出這山還能有別的用處,主人家也想不出賺錢的門道來,不然崇爵爺早就把這一片控制住了。
趙興雅覺得如果把崇府勢力範圍內的這座山脈都控制起來,由她開發就無疑是個聚寶盆,可惜她還沒有這個權利,不過如今就是悄悄開發也是能每年獲利不少。大公子這邊留下來的奴隸,大人小孩加起來大約就是不到三十人,想要更多的收益就要讓其餘的納貢奴隸都參加進來。
當日結盟的七戶人家,有劉氏的陪嫁奴隸,喬氏的陪嫁奴隸,還有一戶算是崇府買進來的新奴隸戶。整個府邸全部的納貢奴隸大約就是三百餘人,除了管事,府中各位主子的貼身奴才,真正需要靠山貼補家用的就是六七十號人。趙興雅想讓這些人合理地開發近山的資源,自己采取收購的法子。從中獲利。
至于趙興雅圈起來的鬼屋大院範圍,趙興雅準備安排一批雇傭的國家奴隸進去開發了,別的不說,就是開發染料作物也能獲利。據說山裏還有一些連管事都不想随意安排奴隸進去的林子,趙興雅帶着阿生和虎子去,說不定能采到值錢的名貴藥材。
石頭娘為了幫趙興雅實現這個計劃,悄悄去了山裏一趟。大壯和他娘就在山裏等着她商議事情,她們這邊說好之後,還要和其他五家人說好條件,通過他們收買其他人的山貨。大壯娘吃了石頭娘抓來的藥。才十幾天,臉色就好多了,夜裏也能熟睡。人要是身體好了。腦袋也格外精明,大壯娘已經料定石頭娘養出了一個錦繡前程的小姐,要是小雅能順利得到貴族身份,将來也許是他們一家可以依靠的主人。不過一切都要慢慢籌謀,劉氏側夫人和劉氏一族都不會輕易放過他們一家。織坊的技藝,金礦的模糊可能,都讓精明的劉家不會放手。
石頭娘提出讓大壯協調收購劉家那邊奴隸采到的山貨,大壯娘一口答應了,劉氏側夫人手下需要靠山産補貼的奴隸實在是很少,大壯家生活不好是人人皆知的。那些山貨賣給來收東西的平民販子也是收,賣給大壯還更省事。那些人應該不會拒絕。
石頭娘答應把草兒許給大壯的事情,大壯心裏都清楚。幫丈母娘家幹活還能有什麽多餘的想法,多出些力氣,将來媳婦也會對自己好些,大壯這個憨厚的半大小夥子想起這件事都會害羞。
石頭一家都是要去團圓鎮和鐘家的桑樹山的,不過石頭娘考慮再三。還是把草兒留下來了,讓她跟着大壯娘學習刺繡。兼顧着打探這邊的動靜。大壯自然是高興,大壯娘心裏更是有數,這石頭娘還真是有主意,能幹大事情,留個女孩下來穩住自己家。玉娘子那邊的車夫已經幫她捎來了一包上好的碎料子和上等絲線,就等着她做出像樣子的手工。大壯娘覺得如此悄悄做事倒也能把日子過好,把手藝傳給草兒也是應該的,這孩子注定就是她家的媳婦了。
大壯娘領下了石頭娘監管收山貨的事情,石頭娘才找那五戶人家把事情說明了。小清娘就不必說了,她男人是車夫,必須留下來在府中趕車,她舍不得那唯一的兒子吃苦,求鄭管家把兒子安排到了大公子身邊侍候。只是小清堅持要跟石頭娘去團圓鎮上幹活,小清娘只好答應了,不過她非要石頭娘把其餘的三個女孩子都帶去,心裏不過是打聽主意省下四個女孩的口糧。石頭娘最不喜歡小清娘這麽愛占便宜,堅持把那兩個不滿五歲的女孩留下,只帶走了九歲的小清和七歲的小蘭,這都算是給小清娘的面子。
把小清娘這個愛鬧事的搞定了,留在崇府的大公子的奴隸和那些合作戶就都是好說話的。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三點,砍柴輪番作業,不能破壞山裏的植被。砍下的柴火和草料先讓留在石頭家原先的院子,由指定的人先挑選一番,用合适的價錢買下。大家得空的時候可以打草鞋,大公子用冬春兩季的糧食換,十雙厚草鞋換一斤黍糧米的糙米或是三斤細糜子面,不想要糙米的就當場拿十文錢,每家最多可以換三百斤,那些奴隸明白這絕對是大公子在幫他們想辦法度過災年,自然是願意換糧食。
如今草鞋已經有很多人都會編織了,有小販來這邊收購。價錢也從兩文跌到了一文錢,甚至有做得差的,賣一文錢兩雙。大公子按賣價收購草鞋就是在幫大家準備過冬的糧食,就沖着這一點,第三件事情就更好辦。合作戶的人會想辦法讓朋友,家裏人把采來的山貨先給大公子這邊的人挑選,按市價買下。
收購山貨要本錢,如今石頭娘手裏已經存下了二十一個銀幣,她幹脆放在大壯娘那邊當本錢,雖然有點少,可做先期預付應該夠了。那些東西多半是交給玉娘子的店鋪售賣,很快就能把錢結算出來。大壯娘覺得也是如此,大不了她賣出繡品之後也放進去做流動的本錢就是了。
趙興雅也從自己的空間裏拿出了四十二個銀幣,這也算她僅有的流動資金了,金豆子和金幣,她還不想動用。按照她的計劃,這樁生意還是以囤貨為主。那些可以燒成上等碳的硬木塊,很整齊的劈柴,曬幹可以充當冬季飼料的草料都需要存儲起來,就算是山貨也是需要囤積起來,選擇合适的時候出手才能獲得厚利。
石頭娘聽到趙興雅的這些生意經很是吃驚,她對趙興雅說到:“小雅,既然你這麽有心思,不如我們買些糧食囤積起來,這樣來錢更快。”
趙興雅說到:“這個法子可行不通,貴族的納貢和官田裏的收成握在國家手中,開糧店的平民每月拿到的糧食也不會很多,就算有些人悄悄存了糧食,預備着荒年賣到別的地方去也要擔很大風險,一旦被官府發現是要砍頭的。玉姨這次就囤積了一些糧食,預備送到西海之城去,能用糧食換來海味和珍珠之類的寶貝倒也劃算。”
石頭娘自然也知道平民不可能存下什麽糧食,她其實是想在大公子名下的農莊多存下糧食,為了讓那些合作戶出力,她可是許下了糧食的,五家人就是一千五百斤,這些糧食可要提前準備好。那時候細糜子面賣七八文錢的日子都在後面。
提起了糧食,趙興雅不禁問到:“那處農莊離桑樹山挺近的,不知道彩玉阿姨願不願意我們幫忙管一下。我記得大公子身邊的農莊管事說過,今年黍米糧要到七月底八月初才能收,收完這一季糧食,空餘的時間只能種些糜子面,十月中旬地裏能收些青糜子,一畝地只能收到大約五十斤青糜子,剩下的只能當飼料。青糜子不好吃,一般就是釀酒了,反正五千斤不到的青糜子就只能出一千斤左右的薄酒,酒水是十五文錢一斤,也就是一百多個銀幣的收入。”
石頭娘說到:“大概就是這樣,東越一直就是這樣種地的,一季黍米糧,一季糜子,要是春天來的早,就是兩場豐收。糜子要是正常成熟,一畝地能收到六百多斤糜子,磨出三四百斤細糜子面,勉強夠一個人吃一年的了,加上一季黍米糧能打出兩百多斤糙米,日子就好過了。今年明擺着是災年,那些老爺們卻不肯只種一季糜子,白白讓很多人會在冬天受餓,這樣他們就可以買下大把的便宜奴隸了。”
趙興雅覺得石頭娘說得很對,糜子面雖然很粗糙,卻可以讓更多的人活下去。貴族和官府明明看見了春天來遲了,還是像往常一樣種黍米糧,導致糜子在剛剛成形就要因天氣變冷而無法成熟,讓很多人沒有糧食吃,這就是人為的失誤了。
今年怎麽能讓農莊兩季的莊稼都豐收呢,趙興雅打定主意,去了鐘氏的農莊一定要參與管理一番,現代農業有的是辦法提高産量。
84一舉三得
趙興雅決定介入農莊的管理,不過眼下她還有事情要請大公子出面,向大公子的無良老爹崇爵爺要點資源。趙興雅進山多次,發現山裏有幾條小溪在崇府後面彙入河流,這處水源是通往鎮子上的,不過因為水流比較小,到了玉姨的倉庫附近的矮壩就成了死水,只有在汛期才會越過矮壩,流到矮壩隔開的另外一條河流裏。
傳統的運輸方式滿足不了趙興雅以後運送貨物的需要,而且容易被人覺察,所以趙興雅打算設計挖出一條暗渠,雇傭國家奴隸挖通渠道,把山裏的東西通過暗渠運到一個倉庫。想要挖暗渠,就必須在崇府周圍圈地做些安排,做些什麽營生遮掩,這件事只有大公子開口向崇爵爺要地才能完成。
大公子沒想到石頭娘居然想出了暗渠運輸的法子,實在是妙。山上的小溪彙合成小河,通過暗渠蓄水,可以把包裝好的山貨直接從山裏,運進倉庫,可以省了好些人力,要是遇到幹旱的日子,存在暗渠中的水還能派上大用場。大公子對這個暗渠很有興趣,巴不得馬上建成,可卻不知道該如何向父親開口要那片荒地。
石頭娘已經和趙興雅商量了對策,給大公子找了借口。她們讓大公子以圈地養羊為借口向父親要地,那片荒地本來就沒有什麽用。東越并沒有野生的山羊,如今飼養的羊都是在北齊引種的,以肉用的羊居多。東越有很多貴族家修建了羊圈,飼養肉羊,效仿北齊王族,冬天吃羊肉鍋子,算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如果大公子名下有了自己的羊圈,這樣大公子的奴隸收集柴火和草料也是名正言順的。養羊用不了的草料,趙興雅可以把多餘的草料用于飼養兔子什麽的,置辦一份家業。趙興雅覺得暗渠可以修建在羊圈之下,還能保證羊圈一年之中的溫度相對穩定,真是一舉三得的好想法。
告訴大公子自然不能說出一舉三得的事情,只需要讓他明白問老爹要土地修建羊圈是必須的就可以。大公子看見趙興雅渴求的目光,就去和崇爵爺說了這事。那塊地本來就沒什麽用處,崇爵爺不假思索就答應了。葛氏在旁邊笑着說到:“大公子想養羊的主意還真是不錯,我們府裏的羊養成之後多半是用去送禮了。你父親愛吃烤羊腿,卻也不能夠多吃幾次。你的羊若是能養成幾只。一定要記得孝敬父親享用。這也是你當長子的責任,給弟弟們做個榜樣,不然弟弟們都要笑話你了。”
大公子有些輕蔑地看了葛氏一眼。對崇爵爺說到:“弟弟們還小,應該不會懂得這麽多,我只能給二公子立個榜樣。父親大人,反正養羊的草料也是府後山裏打來的,您索性再給兒子兩只肚子裏有崽子的母羊。我可以去外祖父家要兩只公羊,把我的羊圈繁衍起來。等到入冬的時候,兒子送二十只羊腿孝敬父親,我記得父親您最喜歡吃烤羊腿。兒子養成的羊就是應該孝敬父親的,到時候一定慢慢把羊腿送來,讓父親不時嘗鮮。”
提到烤羊腿。崇爵爺就臉上笑眯眯了,二十只羊腿就是五只羊,四只換五只。兒子還真沒有賺自己的便宜。說起來,東越地區養成的羊遠不及北齊的肥美,每只羊最多七八十斤就長不大了。崇府一年就是養成二十只羊,養成之後幾乎都用交際了,列侯家。貴族世家那麽多,二十只羊也不夠分。崇爵爺自己每年冬天也就只能吃到幾次烤羊腿。心裏是極愛的,就是沒舍得把羊留給自己享用。
在東越的集市裏幾乎看不到羊肉賣,全都是被貴族家消費了。有錢平民從貴族那邊才能得羊肉,算是很體面的事情,如何肯賣出去。東越的百姓家沒有合适的烹調方法和各種特殊的作料,大多數老百姓也接受不了羊肉的膻味,養羊在東越算是沒有什麽前途的事情,只不過在貴族圈子裏流轉。崇爵爺和葛氏都不會提防大公子想靠養羊賺錢,猜想不過是他想吃些羊肉補養身子罷了。
葛氏達到了讓大公子吃虧的目的,便不再說話了,她也喜歡吃羊腿,何況是不花錢的羊腿。大公子知道養羊就是一個幌子,要地才是真正的目的,便不在乎給父親和繼母一點便宜占。随後他又按照乳娘教的話對父親和繼母說到:“兒子還有事情要請府中的管家核對,如今我母親留下來的嫁妝不過是一萬六千七百二十五個錢,還有一處百畝農莊,幾件首飾,十幾匹布料,其餘的都在大火中燒幹淨了。既然我和正品夫人有了賭約,我的本錢有多少就應該讓大家知道,否則怎麽能顯出我賺了多少錢呢?”
崇爵爺對長子的提議很是認同,他對大公子說到:“逸航,你的作法很對,即便是将來做了官地,封地之主,哪怕只是管理私産都要有個算計。本有多大,幹多少事,最後能賺多少,一一都要記賬,這樣才能管好産業,約束底下人。這樣吧,我派府中的管家核對你的本錢,人口。你的賭約全靠你自己,父親只是讓你的奴隸在後山讨些生計,不算是幫你作弊,我想我的正品夫人也不會多說什麽。”
葛氏聽完崇爵爺的話,微微一笑,說到:“這是自然,老子養兒子是天經地義的,你的院子燒毀了,我們還撥了五萬錢給你修新院子。那些錢也要監督着用,不然一些膽大的奴才就要在裏面撈油水了。”
大公子聽明白了,葛氏這是防着他省了錢,當做自己賺的錢,便說到:“孩兒我身子弱,蓋院子不能省錢,還有我的書都燒掉了,買書也是一大筆的開銷,到時候要是錢不夠了,我會問父親大人再讨要一些。老子養兒子天經地義,我想正品夫人不會不準管家開支這筆錢吧?”
葛氏沒想到大公子的腦袋轉的如此快,崇爵爺暗自欣喜,兒子這樣雖然像個商人以利據争,難免低俗了些,不過這也是管理家業的手段,誰也不能免俗。看來兒子喜歡讀書卻也不是個不懂家業的書呆子,實在是有自己的好傳承,這件事可以答應。
崇爵爺這邊一答應下來,葛氏的臉色就不好看了。大公子又說到:“父親,我賺錢不能靠着父親的産業,要用我自己名下的産業賺錢才成。我打算派人去自己的農莊上幹活,用外祖父家多餘的桑葉養蠶賣絲,順便在舅父的店裏賣些吃食賺錢。我是公爵府的嫡子,自然不能去做那些下等事情,便讓奴隸們去做。養育小雅的那個奴隸也要跟着去做事,我便讓小雅随他們一家子一起去,如今她的身份不高,去外祖父那邊住一段日子也不算違背規矩。”
葛氏聽完這番話,不由暗暗佩服這不到十二歲的孩子思維嚴謹,一下子填平了一溜她能挖坑設陷阱的空檔。這一下她要是想破壞大公子的賺錢大計就要去團圓鎮那邊想辦法了。自己雖說是那邊的人,可卻一向沒有培植自己的勢力,沒有幫扶葛家那些窮親戚,現在如何能用上合适的人。看來大公子身後可能有個厲害的人出謀劃策,她一定要把這個人給挖出來。
崇爵爺也很吃驚大公子的決斷能力,他不會像葛氏那樣去算計自己的兒子,心中更多的是高興。鐘素荷那樣清高的人,弄的教養的孩子也是不懂世事的樣子,還總是病怏怏的,他原先是不喜歡的,父子情分極為單薄。相比之下葛氏生育的二公子,用功勤奮,簡樸,吃苦,務實,很像少年時候的崇爵爺。崇爵爺內心是極為看重二公子,一直把他當做繼承人教養。現在看來大公子的處事能力一點也不差,若是這次贏得了賭約,崇爵爺還真會對他刮目相看,親自調教長子也會成為可能。
葛氏明白丈夫的心思,越發覺得不能讓大公子贏得機會,腦袋裏盤算着如何對付大公子。大公子自然明白以後的路一定很艱辛,他這次在父親和繼母面前樹立了新的形象之後,便不再耽擱,直接去和乳娘商議去團圓鎮的事情,許多時候先手才能占據好的位置。
乳娘對家裏的很多家務還沒有理出頭緒,眼看別家的夏蠶都養得挺大了,心想石頭娘也該帶着的人出發了。石頭娘從來沒有安排過做全局的事情,心裏有些慌亂,急着向趙興雅問計才能回複乳娘那邊。
趙興雅說到:“确實該出發了,可這邊的事情也不能丢了。在那邊安排了妥當了,我還是要管這邊的事情,連同農莊的糧食,我一處都不想放手。好在這些日子飄紅能幫上忙,我來回幾處也能忙得過來。只是我有了主意,用來幹活的人可是要不少,國家奴隸去哪裏雇傭,這可是大問題。至少幾十個雇工,該如何瞞住崇府?”
ps:
謝謝大家對本書的支持。
85勞力
石頭娘哪裏懂這些事情,雇傭國家奴隸是貴族和某些富裕平民才有辦法的事情。她回答趙興雅說到:“缺人手的事情我們直接請蘇乳娘出面就好了。今年有不少人家決定養完夏蠶就不養了,蠶事上不急,倒是安排人修建暗渠的事情最要緊,有十幾個國家奴隸就好了,哪裏要幾十個個?”
趙興雅說到:“暗渠我想在二十天內完工,還要在大家都趕着修院子的時候突擊做完,不然就保守不住這個秘密。讓大公子請崇爵爺趕緊把兩頭帶崽子的羊要來,從團圓鎮上的其餘貴族家再想辦法弄些羊運回來了養着。吃草的牲畜多了,荒年就好過了。要是人有肉有油腥吃,糧食少一些也無妨。羊皮不用說了,羊毛還能紡線,織成毛線衣比夾襖好看,還暖和。除了養羊,我們也許還能養成兔子,兔子肉和兔毛,兔皮都是一筆好收入。今年冬天你就知道好處了,人只要勤勞就能過上好日子。”
石頭娘活了二十多年都沒有吃過兔子肉和羊肉,猛然聽到小雅養成了這些東西是為了大家都能吃上肉,心裏不知道有多高興了,她不免多上一句嘴說到:“小雅你還忘記算計那些雞了,以後人手要是夠,就不要總是盤算着養閹雞,養些母雞,每天都有煮雞蛋吃。”
趙興雅看見石頭娘興奮的樣子,趕緊說到:“不只是養雞,合适的時候還要養豬,養魚,我以後要有很多農莊。雞鴨魚肉,山珍海味可以随時點菜,随時吃。還要有牛奶羊奶和各種水果吃,這才算是足食。至于豐衣嘛,就指望着我的織坊和染坊都能開好。到時候我棉布衣服,絹絲,細麻,各色绫羅綢緞可以換着穿,還會有毛線衣,裘皮衣裳充場面。豐衣足食的日子,想着都高興,石頭娘,我們可要努力了。”
石頭娘被趙興雅的美好藍圖給陶醉了,她沒想到自己養出了一個這麽厲害的姑娘。忍不住誇獎到:“小雅,你可真是個旺財的女子,将來有哪個貴家子不顧出身讨了你去做正品夫人。就是他全家族的福氣和造化了。我以後可不做那麽多活計了,就等着享福了。”
趙興雅膩味着石頭娘說到:“那時候我請四個人跟着服侍你,一個管吃喝,一個管衣服,還有管住處。另外一個專門陪着你到處逛。”
石頭娘噗嗤一下笑了,她說到:“小雅你有這個心就行了,石頭娘才不要過這樣的日子,有手有腳要那麽多人跟着我幹嘛。既然你的心這麽大,又想多雇些人幹活,不如我們分頭行事。我去找蘇娘子,你去找玉姨,各自雇傭些人幹活。”
趙興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