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章節
要死了,但我們不能放松警惕。‘蜃’一擅長創造幻象,二擅長隐匿身形。”
陳知朔正糾結着要不要旁敲側擊,好從陸離那打聽點敵人的情況。這會兒陸離主動開口,他愈發覺得陸離并不像書裏寫的那般高傲。
為了不讓“蜃”發現他們,陸離與陳知朔只能收起神通,徒步上山。
山中鳥鳴啾啾,偶爾還有小獸從他們身邊的樹叢間掠過,完全看不出一絲危險。
進山之後,陸離一言不發,在前面開路,可憋壞了走在他身後的陳知朔。
“師兄,”擔心被“蜃”發現,陳知朔壓低了聲音,幾乎是用假聲在說話,“這山這麽大,你好歹告訴我一聲,我們這到底要去哪找妖怪?”
陸離撥開面前攔路的樹枝,頭也不回地回答:“去他們立升仙牌的地方。”
陳知朔腦子轉得飛快,很快就明白了陸離的用意:“升仙牌這東西不能随便立,師兄是覺得當年的長門就是在那裏?”
“沒錯。”
陳知朔好奇地問:“那師兄你怎麽知道他們在哪裏立升仙牌的?莫非師兄有什麽秘法可以讀取他人的記憶?”
陸離左轉,轉身的間隙扭頭看了眼陳知朔:“祠堂裏有寫。”
陳知朔:“……原來如此。”
兩人又走了大半個時辰,終于看到了一處人為開鑿的平臺。
原本用來建造平臺的大理石多有破裂,裂縫中長出嫩綠的雜草,雜草間點綴着外紫內白的小花,這草叢連成一片,生機勃勃。平臺的邊緣更是被大樹侵蝕,成為山中生靈的栖息之所。
但即便如此,這座平臺的規模也叫人嘆為觀止,可見六百年前長門宗派規模之大。
陸離觀察了一下平臺四周,沒什麽異常,于是招呼陳知朔:“用障眼法,進去看看。”
平臺盡頭是一座高高的石門,陳知朔擡起頭仰望,石門上書寫着兩個字,卻因為幾百年的風吹雨打而字跡模糊,無法辨認了。
兩人走過石門,緊接着是多達上百的石階,上面還有幾串動物的爪印。石階兩旁每隔一丈就有兩座仙鶴石雕分立左右,但經過幾百年的風吹雨打,不少石雕只剩下底座。
陳知朔蹲下身,伸手擦了下石階上一串清晰可見的爪印,判斷道:“這串爪印還是新鮮的,應該剛有動物來過。師兄,你覺得這裏要是有‘蜃’這種大海妖,這些野獸會來麽?”
陸離想了想,叮囑他:“小心為上。”
“好,那我們走吧。”
走完石階,就能看見長門原本的大殿,從陳知朔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算是實打實的危房,急需拆除。木制的大門、柱子、窗棂等雖然塗有防蟲防蛀的紅漆,但這些紅漆多已剝落。柱子搖搖欲墜,窗戶大多也只剩下一個框架子,大門敞開着,在風中微微晃動。
“師兄!”陳知朔小聲叫停陸離的腳步,“這房子可能就要塌了。”
“還是要進去找找線索。”陸離安慰他,“你要是怕,就在外面等我。”
這地方沒有人氣,大白天都顯得怪陰森恐怖的,陳知朔可不敢遠離陸離。他寧肯抱緊陸離的大腿被倒下來的房子壓,也不願意一個人站在門口等陸離——按照陳知朔多年看恐怖片的經驗,故事中的角色一旦落單,厄運的齒輪就開始轉動。
陳知朔不要臉地找了個理由,跟在陸離身後走上臺階:“我還是跟師兄一塊進去吧,凡事都好有個照應。”
陸離低下頭,嗯了一聲。再擡起頭時,陳知朔似乎在他臉上看到還來不及褪去的輕笑。
“進去了。”
陳知朔來不及多想,趕緊跟了上去。
大殿年久失修,屋頂塌了小半,陽光從上面直接照射下來,多少驅散了些腐敗的氣息。地上滿是灰塵,顯然最近一段時間沒什麽人或者非人來過。
大殿中央是一塊半人高的石臺,上面沒有任何塑像,只留下了一個石碑。石碑上布滿了蛛網與塵土,陸離伸手,示意陳知朔後退,自己則朝着石碑長而緩地吹了口氣,将這些蛛網塵土盡數吹走。接着,他拿出一個窄口小瓶,倒出些許紅色粉末——正是玉墟門慣用的追蹤粉。
陸離念了個泉水咒。一股清水自陸離左手指尖湧出,彙集在他右手掌心。陸離再雙手搓揉了幾下,把呈泥狀的追蹤粉塗到石碑上,而後用手指由上至下一刮,石碑上的文字便清晰可見了。
對啊!我也能用泉水咒洗手啊!
陳知朔恍然大悟,趕緊有樣學樣。
陸離後退兩步,留出空位,招呼陳知朔:“師弟,你也來看。”
陳知朔洗幹淨手,也不客氣,湊到石碑前細細端詳。
石碑上的文字言簡意赅,講述的正是六百年前那位飛升的修真界前輩的生平經歷。
陳知朔中學時代文言文學習得還算不錯,結合上下文推測理解,總算大致理解這個人的生平。
這個人是突然出現在長門的石階上的。
是的,突然。
掃除的小童親眼見到他憑空出現在石階上。因為出現的時候着裝奇特,還一度被誤認為是妖魔,在長門中吃了好幾天的苦,後來才發現他只是個普通人。長門長老見他失去記憶,瘋瘋癫癫,卻時常有靈光閃現的精妙發言,認為此人是“天授”之人,将來必有大好前途,就把他收為弟子。
但此後的三年,這個人雖然修習了長門秘法,卻資質平平,在衆多師兄弟中很不起眼。
正當衆人不再關注他時,天上出現了奇特的星象,随後竟有一道天雷劈在長門大殿外。緊接着,天上烏雲翻滾,雲層中閃爍過無數雷光,預示着可怕的毀滅即将到來。衆人顫顫不安,而這個人卻直接跑向天雷劈焦的廢墟中,仰起頭,張開雙手,大聲呼喚着。
第二道天雷應聲劈下,将這人整個罩住,刺眼的亮光逼得周圍衆人不得不閉上眼睛。
當他們再次睜開眼時,那人已經立于烏雲之中,周圍雷電環繞,大笑着消失在他們的眼前。
文字雖短,卻形象生動,最後一段飛升場景的敘述更是讓讀者置身其中,好似親眼目睹了一般。陳知朔讀到最後,與碑文裏在場的衆人齊齊心跳加速。
他擡手捂住心口,問陸離:“師兄,這當神仙還要被雷劈啊?”
陸離抿了抿嘴:“我沒見過。”
“沒事。”陳知朔只當他也害怕了,拍了拍陸離的肩膀,安慰說,“我這資質肯定是飛升無望了。如果師兄飛升時我在場,我一定幫你擋天雷。”
陸離沒理他,又去檢查大殿的其他地方。陳知朔不敢離他太遠,跟在他身側,與他一起查找線索。
“你有什麽發現?”陸離問他。
“沒有了。”陳知朔說,“這大殿應該是用來招待外客的,長門其他的秘密或許在別處。”
陸離點了點頭:“去後面看看。”
10、升仙鎮(五)
◎蜃的能力◎
繞過大殿,後面是長門中人平日生活起居的地方。
整片區域的建築物呈倒着的品字形,居中的是七開間歇山頂的一座殿堂,也是這座建築群裏最大的建築物。兩側則是依次排開的五開間二層小樓,氣勢十足。而這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左側最後的一座純白色建築物,在衆多紅黑色調為主的建築群中顯得格格不入。
陳知朔與陸離對視一眼,二人之間雖然沒有言語,但非常默契地朝着那座白色建築物走去。
走近了看,陳知朔發現這座建築物的大門前原本應該矗立着五根白玉柱,柱子支撐起半圓形拱券。而現在其中的三根均已倒塌成好幾段,連帶着這些白玉柱支撐的拱券穹頂也跟着摔倒地上,四分五裂。這座建築物的風格與傳統的中式建築完全不一樣,更像是羅馬的建築風格。
陳知朔頓覺困惑——難道這個世界也有東西文化交流?
“這種風格的建築我從未見過。”陸離打量着眼前的殘垣斷壁,心中戒備,“師弟,小心些。”
“沒事的,師兄。”陳知朔說,“我們先在外面找找。”
果然有所發現。
在這座羅馬風格建築的側面大約一丈的距離,有一面被人工開鑿過的山體,上面鑲嵌着一塊白玉橫板,板上刻着三個大字——飛仙處。
在這白玉橫板下面,有好些個東倒西歪的長方形物件,大約成年男人手掌大小,材質多是石頭或者木頭,其中還混雜了兩三個玉石做的牌子。陳知朔蹲下身,撿起一個還算幹淨的玉石牌子,吹去上面的塵土,發現上面刻着兩行字。
“師兄,你看。”這字龍飛鳳舞,着實難為了習慣簡體字的現代人陳知朔,他只好拿給陸離看。
陸離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