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陰差陽錯

我講課時偶爾也會遇到這樣的學生。

就是他問的問題吧,乍一看好像很有邏輯,但實際會讓人心頭火起不知如何解釋,甚至還會有點懶得解釋想任其自生自滅。

出于教師的職業素養,我還是非常拗口地跟思思說:“不是,剛才我們說要看原本意圖,是因為當時我們推理的那個劇情裏,有兩個人共同導致了鲛人死亡。所以我才說看原本意圖定主兇——但是你和陳郎中的意圖都不是殺鲛人,這就導致鲛人的死成了一場烏龍,如果非要說陳郎中是兇手,那你就也得是兇手了。但一個劇本殺不可能有兩個兇手對吧?所以反推過來就是,我們最初的劇情推測是不成立的。但是我現在所推的這套劇情,只有白狐劍客一個人導致了鲛人死亡,那麽不管他的本來意圖是燒死還是毒死,反正鲛人他弄死的,那麽他就是兇手。”

思思消化了一下我這段話,問我道:“你是說,如果一件事有兩個人共同參與,就要看原始意圖。如果只有一個人做,就不用管原始意圖?”

我狂點頭:“是滴。”

她看向碧蓮:“劇本殺什麽時候有的這個規定啊?”

陳先生在一邊笑清醒了,我一頭栽倒在沙發上。

我終于決定放棄思思,一看陳先生還有意識,趕忙叫他道:“快快快,陳郎中,快用技能把我治好,萬一桃妖花魁和白狐劍客是一頭的,他們殺了我我們票數就不夠了!”

就算花魁不可能是劍客的幫兇,但這是個情感本,花魁很可能有類似【如果劍客是兇手,請保護他】這樣的惡俗任務。

但陳先生壓根不慌不忙:“不可能的,你豬腦子嗎?如果他們倆是一頭的,那他們一上來直接給你一刀,我們票直接就不夠了,那還玩什麽?”

我喉頭一梗,慶幸自己剛才忍住了沒說思思腦子不轉彎,不然可真是打臉。

碧蓮似乎也才反應過來,弱弱地問了一句:“那我們現在是已經盤出兇手了是嗎?是劍客殺的?”

捕頭也很快湊了過來:“咱們盤得差不多了是嗎?劍客還有什麽要辯駁的嗎?”

阿奇聞言張了張嘴,似乎還試圖辯解點什麽,但最終還是放棄了。

首先我确實已經把他盤穿了——後來玩多了我才發現,一個優質的劇本就是有這種特點——如果玩家覺得還有哪怕一個地方解釋不通,那就還不是真相;可一旦玩家有了被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那說明正是真相無疑。在我已經這麽篤定的情況下,阿奇也沒有掙紮的必要了。

另一個原因是,如果他還堅持辯解稱自己無罪,能扛推的就只有他的寶貝碧蓮,他才不想因為一個游戲和“女友”針鋒相對。

Advertisement

至于這個游戲裏的那些技能,從我堅定地指出阿奇就是兇手開始,就失去了意義。

同樣也是後來玩劇本殺玩瘋了以後,我才搞明白技能的“正确用法”——如果我是兇手且掌握攻擊技能,那麽我應該盡我所能去問出他人手上掌握的線索,如果有什麽對我不利的,那就立刻用技能搞死他,讓他掌握的線索石沉大海。

或者說,如果其他玩家對我頗為懷疑,那麽我可以在他引導大家投我之前搞死他,這樣就少了一個打煽動的強力敵人。

不得不說,《醉暖閣》這個劇本的技能設置還是非常合理的——既有攻擊技能,又有救治技能,而且還給毛賊設置了合情合理的“半血開局”,讓劇情變得緊張起來,引導大家積極使用自己的技能。

在我後來玩的諸多劇本中,也有不少帶技能的本子,但很少有像《醉暖閣》的技能設置這麽巧妙的了。

可惜在這一場中,因為阿奇并不算老手,所以有點沒玩起來。這要是陳先生當兇手,估計能殺得我們媽都不認得。

而阿奇如果更會玩一點,就應該在我剛露出一點苗頭時就殺了我,讓我說不出話來。等我明确表示懷疑他之後再殺我就已經太遲了,只會暴露他的心虛,更加引人懷疑。

也就是說,他沒有把握住最佳攻擊時間,活活把技能浪費了。

見阿奇已經放棄抵抗,捕頭便組織了公投,阿奇頭上挂了四票,我們成功投出真兇。

思思很高興,畢竟是從八點盤到十一點半的本子,最後贏了當然是好事。

碧蓮看起來好像也心情不錯,但我注意到從十一點開始,她就看時間看得越來越頻繁。

而我波瀾不驚的外表下,其實有着一顆哐哐亂跳的心。

正是從這場劇本殺carry全場開始,我徹底愛上了這個游戲,甚至十分期待什麽時候能開下一場。

畢竟我在現實生活中并沒有這種能夠大殺四方的機會,或者說,也沒有這個本事。

本以為這樣這個劇本就算殺完了,我都開始找機會跟大家說再見了,卻見捕頭突然拿出另一沓劇本道:“現在,我們可以進入第二幕了。”

救命哎。

雖然我很想再玩一把,但委實沒想到會來得這麽快。

我腦細胞都快死光了。

其他人聞言也都有些愣神。但陳先生倒沒什麽異樣,可能是對情感本的劇情模式足夠了解。

果不其然,捕頭說:“大家別緊張。第二幕只有很短很短的一點劇情,我們五分鐘就能結束。”

确實是很短,我的第二幕劇本只有一頁紙,大致意思是——

白狐劍客幫我報了仇,我自然有感于他的恩情。

那小郎中樣貌清秀,心地善良,也讓我怦然心動。

若是選擇白狐劍客,妖與妖一道,自是美事一樁。

若是選擇小郎中,那便是人妖殊途,未來必然還要經歷一番磨難。

現在,請在紙上寫下你的歸屬選擇吧。

我尋思這還需要選嗎?接過捕頭遞來的筆就寫了“郎中”二字。

再一擡頭,其他人也都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女俠思思選擇了【郎中】。這毫無懸念,女俠的生平裏一直寫的就是喜歡師兄。

白狐劍客選擇了【花魁】。這也是當然的,他為了花魁都快瘋魔了。

接着我也亮出了我的紙片。我不可能選心裏已經有人的劍客,更不可能選碧蓮的姘頭阿奇,那當然就只能選擇【郎中】。

出乎意料的是,桃妖花魁居然也沒有選擇劍客,而是選了【郎中】!

別說阿奇了,就我們幾個也挺震驚的。思思當場叫出來:“你什麽情況啊這是!”

碧蓮雙手合十,可可愛愛地對阿奇道歉:“抱歉啦,我的劇本确實就是這樣的。十年前我初成人形,被青玉老道盯上,又被一直追求我的鲛人設計救下。我本是拒絕了那醜陋鲛人的,但因為這次救命之恩,再加上之後的相處,我也算勉強接受了鲛人,覺得湊合着過日子也不錯。但近日對門來了個郎中,樣貌清秀,我芳心暗許。所以你對我施用魅惑術的時候,我看到的其實都是郎中。”

好家夥,原來魅惑術是這麽個施術機制,這也太他娘的虐了。

思思和碧蓮嚯嚯嚯地笑開,阿奇一臉“不過是個游戲”地聳聳肩,但眼底難免還是有些不痛快。

然後最後公開的是陳郎中的選擇——【毛賊】。

我倒不覺得意外,這對他來說是最安全的選項。

如果他不想讓思思對他更感興趣,一擲千金再下單個幾回,那最好就不要選擇女俠。

選花魁當然就更不合适了,阿奇可以當場用眼神殺死他,他肯定不想多這個事。

選我就輕松多了,反正我也就是個編外成員,跟誰都不是特別熟,也沒有那些複雜的恩怨情仇。

我本以為他今晚不打算再多話了,但可能是擔心萬一思思不高興了會故意整他吧,他還是從劇本角度解釋了一下這個選擇:“我的劇本裏确實沒有明顯的感情線,一心只想殺了王八精報仇。毛賊偷藥時我确認了她就是當初的王八精,于是想設法殺她。

但是動手當天看到她把自己賣進醉暖閣時的場景,雖然不知道她想幹嘛,但覺得還挺可愛的。

我開始思考,如果王八精的自然化形實際是這樣一個小姑娘,她也是為了救下自己的朋友不得不痛下殺手,還導致自己變成了王八,那我究竟是否有必要冤冤相報下去。

我一邊自責愧對師父,一邊又不忍對仇人下手,導致和師妹說話時心不在焉,惹怒師妹。

之後我布置好蠟燭,按計劃到醉暖閣,打算哄誘王八精進入我的毒氣陷阱中,但遲遲不忍心。

卻沒想到,一番陰差陽錯之下,我制備的毒蠟燭最終殺死了我真正的仇人,大概也算皆大歡喜吧。”

所以我就說,這個劇本是真的很不錯。

最終在午夜十二點前,我們各自領到了自己的結局本。

由于結局生成的機制是,只有兩個玩家之間互選才能觸發雙人結局,所以本人不才,在這個劇本裏順利結婚了。

在我的結局裏,王八精和小郎中一對歡喜冤家羞答答地互道了好感。

小郎中重新思考了人和妖之間的關系,決定退出青玉山道派,與我雙宿雙飛,二人共同懸壺濟世、行俠仗義去了。

女俠思思漸漸發現自己對師兄其實不過兄妹情誼,決心回歸武道,終成青玉山女掌門。

桃妖花魁經歷了三段刻骨的愛戀,一個日久生情,一個天降星君,一個癡心妖孽,是當之無愧的本劇女主。她善良貌美,日後仍會有大把大好男兒趨之若鹜,她的故事還會有很多很多。

劍客屠妖有功,受了封賞,加官進爵。他開始明白狐貍的一生也許并不只有談情說愛這一種模式,事業日漸蒸蒸日上。

世人皆知六扇門新來了一位清清冷冷的白衣劍客,卻無人知曉那劍客并非凡人,而是一只下山不久、歷盡情劫的玉面小狐貍啊。

--------------------

作者有話要說:

劇本和現實務必分開,劇本給了所有人好結局是劇本殺寫作的必然套路(畢竟沒有劇本殺作者會希望自己的玩家玩情感本玩到最後不開心呀),沒有說碧蓮和阿奇做得對的意思。(認真臉,出軌是錯的,當三是不對的,這幾位都是後期陳先生遇襲的嫌疑人。)

====================

# 日常殺·小說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