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01
第69章01
又是一年的春季。
這已是李魚來到武俠世界的第三年, 也是她度過的第三個春天。
第一個春天,她在路上;第二個春天,她剛剛擺脫萬馬堂, 令銀州開始重生;而這第三個春天……她在擴城。
是的, 擴城。
百姓們得到風聲是很快的, 短短一年,銀州城就富庶了起來, 而那些惠明的政策,又委實令人眼饞。今年銀州的路一解封, 就陸陸續續的有逃人進城。
逃人, 真是一中令人又愛又恨的身份。
愛的地方在于,偌大個銀州, 的确是很需要很多人來建設的, 所以人口越多越好。
恨的地方在于,逃人就跟現代的非法移民一樣, 到了地方,護照一撕,任誰也不知道他們以前來自哪裏,又做過什麽事情。所以很難說不會有渾水摸魚的惡人混在其中, 提高犯罪率。
不過這件事情, 李魚倒是早就想到了, 也有很充足的應對之法。
這去年冬天, 楚留香自石林中回來, 帶回了許多被石觀音戕害的男男女女,經過一段時期的考察之後,李魚就把合格的人也收歸麾下了。只是能用的人卻不多,因為在石觀音的折磨之下, 還能保持正常人格和行動能力的人已不多。
靈武衛是她的私衛,要管理偌大一個銀州城,編制也很難搞,所以李魚在去歲的冬天,就正式對編制做出了調整。
那早不知道在哪裏打醬油的銀州太守劉芳,也被李魚薅過來了。他雖然是個沒什麽存在感的人,但是這卻恰恰好說明了他的聰明。
所以李魚決定啓用他,銀州境內的人口、民生一應問題,均由劉芳負責。只是他不是自己人,自然是不能夠盡信的,故而李魚又叫公主府長史協理之。
劉芳何等一個聰明人,自然知道這銀州城是誰說了算的,連掙紮都沒掙紮一下就接受了,一應大事,全憑公主做主。
太守府的班子就算成了。
Advertisement
另有沈三娘主管刑獄、紫杉主管後勤、月雲為公主府的大主管。令從靈武衛中分出一部分人,再并入石林救出的男男女女,一起組成了一個叫“捕房”的組織,專管銀州治安,在各條街道都設有分捕房,村子裏頭也有分捕房。
李魚任命石林中的一個叫曲無容的女子為銀州捕房的總捕。
此人自是人物指環中榜上有名的人物,李魚看了之後,才知道此人也是十足十的慘,因被石觀音嫉妒美貌,自毀容貌,又因為石觀音嫉妒她的武學天賦,為自保,只能自斷一腕。
曲無容生性純良,才情也是一等一的好,她身段優美,武功高強,可惜卻被石觀音戕害一聲。
就連來銀州,也只是如游魂一般的随波逐流罷了。
李魚見了她,當然覺得怎麽都滿意,于是便勸說她留下來,當那捕房總捕。
曲無容自然是驚訝極了。
她的前半生都是在石觀音的陰影下過活的,那等殘忍變态的事情見了不少,正常人、正常事卻沒見過多少,乍一見一個美如仙子一般的人物來邀請她去維護治安,一時之間都呆住了。
李魚微笑道:“待遇問題你不用擔心,咱們這裏每月休八天,幹滿一年之後每年額外十天的假期,吃喝都有食堂,每年發十四個月的工錢,當然了,我這裏不搞那些燒殺搶掠的惡事,所以工資乃是正常水平,高不到哪裏去。”
她噼裏啪啦的說了一大串,說的曲無容是目瞪口呆,半晌才道:“不……不是,我不是說這個……”
李魚輕笑,道:“那你現在有地方去麽?”
曲無容一愣,道:“沒有。”
李魚道:“既然沒有,不如先在銀州待一陣子,等想清楚了,再走不遲。”
她倒是真的很喜歡曲無容,也真的想把她留下來。
曲無容沉默了半晌,忽然搖了搖頭,道:“若我中途走了,豈不是享受不到一年十天有錢發的假期了。”
她帶着面紗,李魚并看不清她的臉,卻能感受到她此刻周身都是一中輕松的、溫暖的笑意。
李魚微笑道:“那就恭喜你走馬上任了。”
曲無容深深一拜。
自此,曲無容就正式成為了公主府的打工人之一,她聰慧無雙,武功又高,有她坐鎮銀州城,便也不用擔心今年湧進城的人會做什麽亂了。
只是治安問題雖然解決了,但是湧入城中的人越多,公主府的工作量就越大。
戶籍、登記、分田、造廉租房、衛生習慣……等等等等,可叫李魚忙的夠嗆。
銀州本就是小城,根本容納不了這許多人,也因此,擴城被提上日程,不過因為有了滑輪組,再大的巨石,也可以輕輕松松的被吊起,故而這一次擴充外城,也沒有死人,一切都很可喜。
唯一不可喜的事情是……李魚與楚留香分了手。
這件事,好像倒也不是李魚一個人這麽想的。
楚留香是一個四海為家的浪子,他喜歡刺激、喜歡故事、喜歡新鮮有趣的人們。所以他注定要從這些東西身上汲取養分的,若他不汲取養分,也就離枯萎不遠了。
分手前夕,楚留香經常抱着她,對她講自己見識過的高山大川、奇山怪水,還有那些性格迥異卻都很可愛的朋友們。
他是個很會講故事的人,講的李魚也不禁心動了起來,想要去看看他所說的江湖。
楚留香低頭,見公主依偎在他的懷中,被他逗笑,雙眼亮晶晶的,似很是向往的樣子。
他心中一動,對李魚柔聲道:“小魚,我帶你去銀州之外的世界看一看,好不好?”
李魚聽了,卻搖了搖頭,嘆道:“我不能離開銀州。”
是啊,銀州的一切都是以她為中心來設計的,若她走了,這些東西,又該交給誰去弄呢?她自有了銀州的第一天,就用心的把這個城市當成自己的家去好好的建設了。
楚留香聞言,也不禁苦笑,道:“是啊,公主不能離開銀州,你若走了,這裏的百姓可怎麽辦。”
李魚擡頭,就看到了楚留香的下巴。
他的下巴上,有些青澀的胡茬。
李魚道:“你是不是想出門了?”
楚留香渾身一震,勉強笑道:“人就是這個樣子的,在外頭時,怎麽都想着回來睡一覺,可是在裏頭時,卻總是覺得心癢癢的。”
李魚嘆道:“那你就……出去吧。”
楚留香沉默了片刻,忽問道:“小魚要等我麽?”
李魚也沉默了片刻。
片刻之後,她搖了搖頭,道:“不等,我不等任何人。”
她不是蘇蓉蓉、李紅袖、宋甜兒三人。她們三人自幼就同楚留香住在一起,已習慣了要等待他回來的日子。
通過這段日子的觀察,李魚已經看出,楚留香對這三個女孩子,是真的沒有那中男女之情,只是把她們當成妹妹來看待。
可是從這三個女孩子的角度來看呢?自己的心上人永遠在外過精彩的日子,她們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待在一條小船上,等着楚留香回來。
是不是只有楚留香回來的日子,她們才是活着的呢?
日複一年的等待一個人,到底是什麽樣的感覺呢?
李魚不想知道,也不願知道。她本就怕極了奉獻,這等“好女人”做的事情,她是萬萬不要做的。
楚留香聽完這回答之後,忽然長嘆了一口氣。
他什麽也沒說,只是低下頭來,吻了李魚。在這個吻之中,李魚已感受到了,楚留香的真心。
但真心,有時也不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楚留香道:“若我回來,公主不會把我打出去吧?”
李魚伸出一根手指,輕輕地點在了他的嘴唇之上。
她說:“你若回來,不管風雨有多大,我都……”
她卡了卡殼,繼續道:“…………叫別人來接你。”
楚留香大笑,笑了半天才道:“你這人,真是個大懶鬼,走兩步都不願意的!”
李魚也微笑着,倒在了他的懷裏。
過了沒幾天,他就帶着蘇蓉蓉三人準備告辭了,李魚倒是送了他一些金銀珠寶,本意是路費,不過楚留香見了,卻抽了抽嘴角,總覺得這玩意兒吧,總有點像那中……額,嫖|資?
他懷着一中微妙的心情捏了一張銀票出來,剩下的沒收。
他打算先回自己的小船上去,美美的在海裏游個泳,然後吹吹海風,曬曬太陽。
海風的味道,他可是好久都沒聞到了。
這次分手雖然看起來雲淡風輕的,不過對于兩個人來說,心裏卻都不太好過,李魚談戀愛,也并非是随便找個人就行,當初和楚留香在一起,也是因為……他真的是一個很不錯、很令人喜歡的男人。
這樣一分手,她不禁也黯然傷神,只感嘆這世上的确是沒有容易的事情,明明兩個人性情很合适,卻偏偏就是不能在一起。
何以解憂,唯有工作。非常明白這個道理的李魚一頭紮進新一年的工作中,以讓那中淡淡的憂傷離她遠去。
手上既然有了不少閑錢,其實這個技能樹也可以往工業上點一點,比如說玻璃啊、銀鏡啊之類的。
這些東西可都是奢侈品,可以賣出高價。
其實像玻璃這中東西,李魚早就想搞一搞了,銀州三面環沙,那換言之,不就是三面取之不竭、用之不竭的二氧化矽麽?
甚至據石林那個方向來的人說,石林那邊的沙漠,不是黃色,而是一中近乎純淨的潔白。李魚就更開心了,這白沙漠的主要成分,很有可能就是白垩土,也就是碳酸鈣。
相傳最早的玻璃配方,由兩河流域的亞述人流傳下來,其配方就是以砂子、白垩土與植物灰按照一定的比例制成。①
只要掌握了技術,就連砂子也是很重要的致富資源啊!
李魚之前不搞,是因為銀州的百姓會的東西實在是太少了。
馬空群把銀州當成自家的奴隸後花園,城裏的人除了鑽營,從別處進一些萬馬堂大小姐姨奶奶們喜歡的東西,幾乎就不會幹任何有技術含量的事情。
煉鐵打武器的匠人倒是有,不過全被擄去萬馬堂沒日沒夜的幹活了,城中幾乎沒有什麽打鐵的鋪子。
所以……會燒陶瓷的匠人當然是沒有,至于窯爐之類的東西更是沒有。
今年城中一下湧入了大量的逃人,這些逃人之中,很多就是匠戶,他們分了田之後,立刻把自己的田賣掉,換來本錢,在城中開鋪子。
因為公主鼓勵商業,所以在城中開鋪子也有相應的惠民政策,手續辦起來又快又方便,完全不跟別的地方似得,要找門路還得給惡吏塞錢什麽的。
因此春天這才剛過一個月,城中的東南角,已聚集了好多家匠人鋪子,這些匠人租不起東大街繁華商業區的鋪子,就找了便宜些的地方,一堆匠人聚集起來,倒是叫這原本沒什麽逛頭的東南角也有些味道了。
成立來自各地的生意人多了,竟還私下裏頭按照地域抱起團來,成立了許多商會,看着倒是實在熱鬧的很。
不過李魚還沒開始找人,人就自己送上門來了。
燒陶瓷是需要用到窯爐的,而現在的窯爐,多是倚山而建的。而在公主的地界上建造東西,難道不得經過公主的同意麽?這些人都是不堪各地地頭蛇的壓榨逃過來的人,自然不能在新地方得罪了新的……地頭蛇。
這件事按理來說不應當報上李魚的案頭,只需要展昭去處理就好了,不過李魚之前跟太守劉芳還有展昭随口表示過自己也想開個陶窯,所以太守劉芳在接到這件事的第一秒,便福至心靈,直接來求見公主。
他這麽聰明,倒是讓李魚很滿意。李魚略一思量,就答應親自見一見這個想開窯廠的這些人。
他們派了一個代表來見李魚。
此人是個商人,姓韓。早年間也賺了不少錢,在西北的另一個城天水城混的不錯,只是後來家裏的小兒子得罪了當地的大門派,招來了滅頂之災,這商人自知鬥不過地頭蛇,就果斷的帶着全家跑路了。
他在天水開着一家陶廠,可以燒陶器,也可以燒瓦片之類,陶器不是很值錢,只是勝在需求量大,平頭百姓家裏頭誰家不需要陶碗陶罐呢?故而他的陶窯開的不小。
因為他人很是不錯,對家裏的工人們很不錯,他這一跑,竟有不少忠仆都跟着來了。
他本想通過門路打聽打聽怎麽開陶窯場,卻不料公主竟要親自見他。
這一下,可讓這韓姓商人忐忑不已。
安樂公主的大名,在大邺朝倒是也有不少人知曉,前年她被流放銀州時,有不少人都翻出了她母親妖妃柳氏的故事大講特講。
不過那個時候,百姓談起這安樂公主,最多是談論談論她是不是也和她母親一樣,有着可以禍國的美貌。
可是今年就大不一樣,安樂公主厲害的手段傳到了各地,叫人們對這個殺伐果斷的公主有了一絲畏懼。
韓商當然也很畏懼,亦或者說……只要是商人,就沒有不怕這中王公貴族的,更何況這王公貴族手中還捏着實權。
見公主的這個早上,韓商換上了整潔但樸素的衣裳,仔仔細細的檢查了自己的打扮,以防止沖撞到公主。
公主府很快有人來請,韓商臉上帶着笑容,給那些來請他的靈武衛們都塞了小紅包,這才跟着他們一起前往公主府。
進府之後,他的頭就低着,甚至不敢擡頭去看,直到進了公主的書房,他立刻跪下行了一禮,然後就聽到一個女聲。
那女聲道:“起來吧,賜座。”
這女聲很是輕柔,又帶着一些上位者慣有的漫不經心,本是很悅耳的,但聽在韓商耳中,卻總覺得帶着一股子不容忽視的威嚴。
公主殿下來銀州半年就毀了萬馬堂的事情,這天下還有誰不知道呢?很多看不清楚的人總覺得公主殿下是依附于那個複仇的少年傅紅雪,可是韓商是個明白人,覺得那些傻子實在是腦子轉不過來彎來。
若公主依附他人除去萬馬堂,那她也不過是個尋常人罷了。可如今你看看,那複仇少年如今在何處,公主又在何處,若公主只是依附,那這銀州城中為何事事都打上了公主的烙印?
向她這樣,把所有的權力都緊緊抓在自己手中的女人,怎能小看?
韓商恭恭敬敬地謝恩,恭恭敬敬地擡頭。
公主果然是個美人,她的美也的确是天下男人都喜歡的那一中蒼白無力、弱柳扶風。可是她的眼睛裏卻是那麽的平靜,那麽的游刃有餘,好像什麽事情都難不倒她似得。
韓商不明白為什麽開陶窯這中小事,竟然能驚動公主。
不過公主倒是也不繞彎子,韓商把事情說完之後,她就很幹脆的告訴他:“開陶窯可以,不過公主府也想開窯,不知道你感不感興趣?”
韓商心頭一驚,問:“不知殿下想開什麽窯?”
公主漫不經心地回答道:“玻璃窯。”
這一下,韓商可是真的被驚到了。
衆所周知,大邺朝雖然也産出玻璃,但是大都是仿玉制的,裏頭不太透明。要說玻璃,最好的還是從西域而來的透明玻璃器皿,那美麗的、透明的玻璃小瓶之上還有各式花紋,實在是精美無比。
當然價格也是……
小小一個玻璃瓶,就能賣到一百兩的高價。這樣高的價格,尋常人家是決計用不起的,有錢的王公貴族倒都很追捧這中東西。
韓商一個商人,走南闖北,見多識廣,自然也見過這中玻璃器皿,只是中原人這麽多年都找不到燒制透明玻璃的訣竅,他一個商人就算動了心,又有什麽主意呢?
此刻聽公主這麽說,比起驚喜,更多的是驚吓,因為他總覺得公主不懂技術,只覺得叫他們研制就必須研制出來,才不管這個中艱苦。
這可不能應啊!他要是應下,到時候弄不出來東西來,公主怪罪下來可怎麽辦!
韓商如此想着,又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連忙告罪,說自己家只會燒陶,甚至瓷器都燒不好,實在是對燒玻璃一竅不通啊!
這動不動要跪的風氣,李魚真是哭笑不得,見韓商吓的不清,她趕緊叫紫杉把人浮起來,這才溫聲道:“你不要害怕,這燒玻璃的方子,我倒是有所耳聞,如今是想自己辦個廠子,只是缺熟練的窯工,這法子乃是我自己的想法,若能研制成功最好,若研制不成功,也肯定不會怪在你頭上的。”
公主殿下說話溫聲細語,話裏頭也沒有什麽機鋒,只是把個中利害平鋪直敘。如此務實的做派,倒是讓韓商的心漸漸的安定了下來。
既然公主殿下都這麽說了,難不成他還真能拒絕麽?韓商定了定心,就道:“任憑殿下差遣。”
公主微微一笑,道:“差遣算不上,咱們乃是合作,你的陶該燒還是燒,我分文不取。至于燒玻璃的事,還得從陶窯中分出一部分人,入公主府的編制,成立專門的玻璃廠,你可把這廠長一職領了。”
韓商心頭百轉千回。
為公主做事,他不是不願意,只是這樣一來,自己家的人,可以說是憑空被公主殿下拿去了一大部分。
公主又很直接地道:“以後若真的燒成玻璃了,這玻璃廠的利潤,我分你半成。玻璃利潤大,這半成潤,也比你燒陶燒一年要賺的多,而入了我玻璃廠的員工,我自然是自己掏錢養的,所以你其實并不吃虧。”
這就相當于叫這韓商來給她當職業經理人了,一年利潤分百分之五給他,這職業經理人的工資可真不算低的。
不過這份錢,最後總會給一個人的,韓商手下有那麽多熟練的窯工,他自己又是個能幹且良善的人,這錢給他,李魚覺得也行。
于是這場會談就圓滿的結束了,韓商急急的回去,就開始張羅建廠的事情了,李魚特地囑咐了要用最耐火的材料來做窯爐,還要他去弄石炭來燒,不要木炭,木炭溫度不夠,帶不起來。
然後,她就一頭紮進了燒制玻璃的大坑之中,開始拼命回想自己以前學過的化工知識。
就在這時,一個人回來了。
此人正是中原一點紅,他風塵仆仆的回來,手裏頭還拎了個大麻袋,裏頭似乎有人在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