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四月中,G市的雨季快要過去了,支教的通知也終于下來了,林語分到了四川,為期一個月的支教,月底就出發。

接到通知的當天,劉小敏打了個電話過來,她同樣申請了支教,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結果,待兩個人在電話裏同時說出“四川”兩個字時,都不約而同地笑了。

由于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第二次支教就好多了,該準備什麽,心中都已經有數了。

出發的大巴上,林語又和劉小敏坐在了一起。王钰因為畢業設計沒有通過,要重做,所以這次支教就不能去了;而周舟也沒有去,她要把上學期落下的學分在這短短的三個月裏修完。一想到她這段時間的埋首學習,劉小敏覺得自己頭皮都發麻了,不愛學習的孩子都這幅德性。

由于剛好是雨季,四川又是山多的地方,劉小敏除了常用的裝備,還把自己平時去戶外活動所需要的專業設備都帶了過來,有備無患嘛,林語提議兩個人輪流背,可以減少負重,劉小敏也沒糾結,痛快地答應了。

四川的那個山村,和貴州的那個一樣的蜿蜒曲折,但四川和G市的距離比貴州遠多了,這就導致到達目的地時,已經是一天一夜之後的事了。

環視着即将要待一個月的地方,林語除了坐車太久的後遺症外,沒有其他的不适,這裏和貴州的那個小山村差不多環境,只是地理位置不同,四川的那個山村明顯規模大一些,坐落在群山之中的山坳裏,望眼四周都是翠綠的青山。

劉小敏在她身邊站着,感嘆地說:“很美!”

林語認可這句話,層層疊疊的群山,因為剛下完一場雨的關系,顯得青翠欲滴,令她想起了《千裏江山圖》裏鮮豔絢麗的色彩,引人入勝。

支教在不緊不慢的時間裏繼續着,而林語她們也适應了雨季的小山村生活。

“哎,這段時間下了很長時間的雨,河水都漲了很多,天氣預報還說明、後天依然有中雨,我有點擔心啊。”劉小敏看着手機上的天氣預報,憂心忡忡。

林語其實也擔心,畢竟是山區,雨下多了就容易有泥石流,再加上四川有過兩次報道上比較大的地震,她看着窗外沙沙的雨,心上湧起一點不安。

就這樣揣測不安地過了兩天,雨停了,天空居然浮現出太陽的影子,久違了的金光閃閃,讓大山披上了一層戰衣,林語的心這才放了下來,自己一點都不懂天氣,果然是杞人憂天。

趁着天空放晴,村裏的村民上山的上山,種地的種地,抓緊時間在彌補着雨天做不了的事情。而在學校裏悶了幾天的孩子也歡天喜地地到操場上活動,盡情釋放着孩子們的童心天性。

……

遠在美國的沐隽這天正在會議室裏開會,公司最近投資了矽谷的一個高科技産業,如果能成功面市,将會成為他們公司未來這幾年的重點項目。

Advertisement

看着臺前正熱情介紹産品的技術人員,沐隽突然感到心不規律地悸動了幾下,他壓下突如其來的心慌,繼續研究着手上的項目說明書。

等散會之後,他回到自己的辦公室,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外面鱗次栉比的高樓林立,拿出手機打了個電話,國內已經是夜晚了,但電話那頭響起的是機械女聲禮貌的關機聲,他的心突然湧起強烈的不安,自從自己到美國後,林語從來不會關機,她一直很小心注意自己手機的電量,一亮紅燈就會充電,兩年來,一次都沒關過機。

他皺着眉頭想了好一會兒,打了另一個電話。

“怎麽了,你很少這個時間段打電話給我的。”電話那頭傳來一陣嘈雜聲,顯然電話的主人在一個複雜的地方。

“小語的電話關機了,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你幫我查一下。”

“等一下。”那頭響起一陣腳步聲,接着是關門的聲音,嘈雜聲越來越小,然後安靜下來了,“是不是妹子手機沒電了。”

“不會,只要手機電量低于百分之十她就會去充電,關機,自從我來美國之後,從來沒有過的事。”沐隽堅定地說。

“行,你不要擔心,我找四川分公司的人了解一下情況,過後打電話給你。”林書華覺得自己就是個操碎了心的老媽子,他今天和公司的人在KTV慶祝業績,舉室歡慶的日子卻要為自己的兄弟操心,唉。

“嗯。”沐隽低低地說了一聲,放下手機後直直地看着窗外的世界。

看着沐隽挂了電話,林書華接着撥了另一個人的電話。

“喂,關經理,我是林書華,我想問你件事……”

在近一個小時的電話往來後,林書華心情沉重的放下了手機,他不敢把查到的結果告訴沐隽,他怕沐隽會堅持不住。

林書華在大堂一角的沙發上坐了很久,一咬牙,拿起手機就撥了出去。

“喂。”沐隽低沉的聲音響起,依稀能聽到一絲不安。

“你慢慢地聽我說完。”林書華一字一句地說。

一聽到這句話,沐隽的心沉了下去。

“嗯。”

“妹子所在的村裏,這幾天下了很多雨,今天下午的時候突發泥石流,據說,只是據說,還沒證實,幾乎整個村子被覆蓋了。”林書華小心翼翼地說,連呼吸聲都盡量放輕。

電話那頭一片寂靜,很久都沒有聲音,林書華以為手機挂掉了,拿來一看,仍然是通話中啊,他沒再說話,靜靜地聽着。

過了好幾分鐘,“嗯。”平靜的聲音響起,“謝謝。”然後挂掉了。

林書華看着手機,電話裏聽不到情緒,但他明白,沐隽這個人是越平靜表明情緒越大,他想了想,繼續撥打電話。

“喂,我要請假幾天…嗯…有事…不用…私事…好。”他進包房裏說了聲抱歉,就走了。

……

林語站在泥濘的操場上,看着之前如水墨畫一樣美麗的大山,現在變得一片狼藉,從山上沖下來的泥石流,猶如萬馬奔騰一般洗刷了大半個村莊,十幾分鐘前還井然有序的村莊,現在已經是面目全非了,幸運的是,學校建在村口,泥石流滾到村口時,已經是一層薄薄的爛泥碎石了,孩子們都安然無恙,但猙獰的泥石流還是吓到了從未見過這種場面的孩子們,膽子小的甚至大哭了起來,看着昔日活潑的村莊突然沒了,大人都禁不住要留下眼淚,何況這些小孩子呢。

劉小敏從村子的深處艱難地走了回來,整個人到處都挂滿了泥巴,她喘着氣說:“我們就在這裏安撫着孩子們吧,那邊越往裏走越難走,還要警惕再次發生泥石流。”

幸存的人們急沖沖地向村子的深處那邊趕去,值得慶幸的是,這個村莊不是貴州的那種幾乎完全是留守人員的村莊,這裏還有一半青壯勞動力在家務農,災難到來時,這些青壯勞動力就是救命的主力人員了。

帶教的張老師走了過來,他雙眼通紅,看起來是急紅了眼,帶着沙啞的聲音說:“女生留在學校,其他人跟我們去救人,兩兩一組,但要注意安全,記住,自己安全了,才能确保你救的那個人同樣安全。”

“是。”男生們大聲地說。

看着在泥巴裏到處找生命跡象的人,林語用力地抿住了嘴巴,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懊惱。

劉小敏靜靜地說:“聽說進村的唯一一條公路那邊也發生了泥石流和塌方,這就說明,我們這個村子現在被前後的泥石流隔絕成一個孤島了。”

林語收拾了一下心情,打起精神說:“先不管那些,我們把這裏打掃幹淨,讓孩子們休息好先。”

學校裏在冊的老師有四個,加上來支教的同學們,整個學校連同校長一共有十一個人,分出七個男的去救災了,剩下的四個女的就留守在學校,打掃一下地面,安撫一下孩子。

幹完了這一切,空閑下來的人就去沒有受災或者受災面積不大的村民家中幫忙,而林語看着狼藉的村子,轉身走進廚房,作為保證後勤能正常運轉的人員,她決定煮一大鍋的粥,為救災的人們送去一份溫暖。

救出來的村民都集中送到學校,看着那些臉上帶着或驚恐或麻木表情的村民,留守的人們能做的只是打上一盆水,送上一碗熱粥。

滿目瘡痍的村莊,已經看不出曾經的模樣了,救災的人們一邊急切地呼叫着,一邊小心翼翼地扒開底下的泥,可能自己的親朋好友就埋在泥裏,人們的眼中都是迫切的眼神,也有的人扒開之後嚎啕大哭,整個村子上空彌漫着一股悲傷的味道。

眼看着天越來越黑了,人們依然不想放棄,打着手電筒繼續摸黑救援,此起彼伏的呼喊聲仍然響徹在村子裏,這都是一條條生命啊,不到最後一刻,人們都不想放棄。

張老師和村長一起走了回來,然後拿起一本本子在記錄,他們要統計整個村子的人數,每房每戶總共幾人,幸存幾人,失蹤幾人,救出幾人,天黑了,為了幸存人們的安全,統計好人數就不用繼續冒險行進了。

幽黑的村子深處,就像是一個巨獸的大口,猙獰、恐怖、幽深,幸運的是,電沒有被泥石流阻擋,在仍然完好的幾處房子,來自人類文明的燈光好像希望一樣,帶給幸存的人們一絲溫暖。

林語繼續在廚房裏忙活,除了一大鍋的粥,還把學校裏剩下的肉和青菜都煮好了,只要來到學校,就能吃上熱騰騰的晚餐,整個村子五十來戶人,現在也只剩下十戶左右是完整的,孩子們倒是一個不少,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孩子就是希望,同時他們也是不幸的,可能他們的親人從此消失了,可能從此他們就是孤兒了,但只要人活着,就有希望,不是嗎?

人來人往的學校裏,成了整個村子最熱鬧的地方,可以回家的孩子都回家休息了,剩下的只能在教室裏将就了,疲憊、恐懼,身體和心理上的雙層打擊,讓孩子們都不堪重負,沉沉睡去了,大人們都繃緊了神經,都想着多努力幾分,能救多少算多少。

第一次經歷這種災難的發生,林語一點睡意都沒有,她在學校裏忙進忙出,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身心的超負荷付出,反而讓她的精神出現異常。

清晨,第一縷陽光透過層層山巒,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村子裏的大多數人都沒睡,聚在一起統計着人數,等到最後一個統計出來時,村長沉重地開口:“村裏總共278人,已經出村的有55人,活下來的有167人,失蹤的有27人,死亡的有29人。”

聽完這些驚心動魄的數字,所有人都沉默了,有的人甚至失聲痛哭起來,可能他們的親人永遠都回不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