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章
五一之後,學生會的宣傳部和編輯部合在了一起,我也同時成為了校雜志社的編輯。當時每個學期要出一本雜志,包含了反映學校新聞,校園生活,校友風采,青春不悔,聽雨心情等欄目。
經過大家同意,我發表了一首小詩在雜志上:
春祭
春之初,
我從北國來,
如沐春風,春意闌珊,
春之中,
風從北國來,
雁往北飛,人在江南。
春終了,
人往何處去,
愛之所在,春之所在。
一本雜志要經過立項,征集稿件,删選稿件,編輯,排版,校對等各項工作,最終才能出版。從五月到六月,我們花費了太多的鮮血,雜志終于出版了。
從古寺回來,靜姝變得更加安靜平和,更加超凡脫俗。我可以接受這種安靜,只是我們在一起開始沒有歡笑,沒有言語,卻有一絲絲争吵。我站在理科生的角度,很想把她拉回現實世界,但是她連和我辯論的力氣似乎都沒有了。
靜姝每個周末都要去黛山寺,找智能法師研修禪學。我周末要忙于學生會的雜志出版工作,又要去帶家教,陪靜姝的時間越來越少。
我內心有些抵觸靜姝對佛學陷的太深,可是我又深深地愛她,看着她平靜如水的面容,內心總是充滿憐惜。
Advertisement
我好害怕,害怕靜姝離自己漸行漸遠。
六月份的時候,學生會組織了一次上海高校交流,每個部門由部長帶隊,再随從兩名部門成員,唐部長安排我和另一個宣傳部同學跟她一起去。會議結束之後,大家一起去外灘游玩。我們先去了外白渡橋,大家拍了一張合影,後來,各部門就慢慢地走散了。
夜幕降臨,外灘的燈光點亮,照亮了整個黃浦江兩岸,霎那間,霓虹閃爍,華燈綻放,一艘艘觀光郵輪行駛着江面上,傳來陣陣熱烈的呼喊聲。
黃浦江對面的路家嘴,高樓林立,蔚為壯觀,東方明珠塔頂部聳入雲霄,世界著名企業的電子廣告牌鋪面而來,大都市的繁華勝景吸引着八方游客,留戀駐足,啧啧稱贊。
我的青春激情也瞬間被點燃,熱血沸騰,似乎找到了奮鬥的方向,不在遠方,不在想象,不在虛無缥缈間,眼前的一切就是未來。
之後,我們從外灘穿過窄窄的胡同,走路到了城隍廟,品嘗了一些當地小吃。不知不覺,已是深夜,大家意猶未盡,心情大好,不忍離去。
從上海回來,就面臨期末考試。我和靜姝空閑的時候,還是會去圖書館上自習。江南六月,正是梅雨季節,也是楊梅成熟的季節。趁一個空閑的周末,我和靜姝一塊去龍山摘楊梅。
去往龍山沒有直達的公交車,需要轉車。一路上,我們各自發呆,沉默無語。我們已經很久沒有一起出去玩了,內心的距離似乎有些拉長,不免有些感傷。
公交車在一個村口的路邊停靠,村口有一個便利店,我問售貨員大姐采摘楊梅的事情。大姐告訴我們穿過村子到後山就有采摘園,不過應該已經采摘完了,兩天前就基本采完了。
我感到一些遺憾,還是抱着僥幸心理想去看看楊梅。村子很小,很快就穿過去,果然能看到前方山坡上一大片樹林,應該就是楊梅樹,比我想象中要高大很多。
路口前方豎着一個大牌子,介紹這個種植園的大致情況。最後是明朝大學士徐階的一首楊梅詩:折來鶴頂紅猶濕,剜破龍睛血未幹;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長安。
看完這個介紹,我已經口水橫流。
此時,聽見狗叫的聲音,從門口的一個簡易涼棚裏出來一位大爺。我們還未開口告知來歷,大爺就說楊梅采摘完了,明年再來吧。我擡頭看着山坡上的楊梅樹,隐約看到似乎樹上還殘留有一些楊梅,就乞求大爺讓我們進去看看。
大爺竟同意放我們進去,讓我們随意逛,他一會就回家了。
我們連聲感謝,迫不及待地進了楊梅園。
此時,早已沒有六月楊梅紅滿山的景象,但站在楊梅樹下,還是可以看到星星點點殘留的楊梅藏在枝葉下。我随手摘下一顆,遞給靜姝,自己又找來一顆。那楊梅果子,烏黑透紅,放在口中,柔軟多汁,酸酸甜甜,口齒生津。
低處伸手可及的楊梅,基本是沒有了,我又攀上灰色的樹幹,去摘高處的楊梅。對于一個農村長大的小孩,上樹是必備技能。靜姝擔心地說讓我小心點。
楊梅樹的葉子細長,橢圓形的,呈深綠色,和家鄉的蘋果樹截然不同。我連續爬了幾棵樹,摘了十多個楊梅,成果還算豐碩。
我們站在楊梅樹下,開心地品味這人間美味,煩惱憂愁,暫且忘掉。
楊梅的汁液不知何時,濺到了我的白色襯衫上,顯現出一片片紅漬。我看着靜姝紫紅色的嘴唇,靜姝也看着我,不禁都笑起來。
我又摘了一些楊梅,裝了半袋子。這時,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從種植園的低處,慢慢走到了高處,再往高處走去,山勢平緩,不遠就到山頂。我們提着楊梅,一直往山上爬去。
這裏的山,顯然沒有黛山高,山上植被也沒有黛山豐富,但難得遇到一個清閑的下午,我們可以一起度過。
“謝謝你帶我摘楊梅,又帶我爬山。”靜姝突然和我說話。
“我應該謝謝你陪我爬山。”
“還記得你第一次帶我爬黛山嗎?”
“當然記得,那天的一切我都記得清清楚楚,恍如昨日。”
“時間過的好快。其實我是從那時候開始喜歡上的這個小城。”
“我又何嘗不是呢?在認識你之前,我也從未感受到小城的美好。”
“你大一時是不是特別頹廢?”
“你錯了,我其實是特別積極向上的,頹廢的是我的外表,內心我是很堅定的。”
“我知道你是一個堅強樂觀的人,這也是我最崇拜你的地方,可我做不到。”
“你不用做到,跟着我,放下一起負擔,生活必然會很美好的。”
“你以為我沒有嘗試嗎?我嘗試了很多次,還是做不到。但在佛學的世界裏,我找到了一份寧靜。我非常感謝你陪我度過了那些最困難的日子。”
“別,別這麽說,我做的遠遠不夠,我很自私,很粗心,也很大男子主義。”
“其實,你真的已經很好了。宇宙萬物皆遵循因緣果報,因中有果,果中有因,皆因有緣。”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在我病情最嚴重的時候,我老做噩夢,夢中是一個空房子,牆上塗滿鮮血,每一面牆,卻又都像是一面鏡子,反射着現實的人生。牆裏面的我,嘲笑着現實的我,諷刺着我,作弄着我。我哭喊着,企圖沖出一面牆,不禁撞得頭破血流。我從睡夢中驚醒,發現自己對着牆壁不停地撞頭,額頭上都是鮮血。父母不得不睡在我的旁邊,把我夾在中間保護我。到今天,到現在,我的夢境已經變了,我沖出了大門,站在了房子的門口,前方是一片碧綠的草地,草地上長滿鮮花,雨辰站在前方的十字路口,不停地和我揮手告別。”
我走到靜姝身邊,把她抱的緊緊的。我告訴她,我不會走,我會永遠保護她。
到了山頂,才發現山的背面,居然是一大片茂密的竹海,藏在青山之間,蒼翠連綿。毛竹高約十多米,筆直高大,竹林間只有一條窄窄的小路,路徑幽遠,擡頭望不到天。
我們穿行在竹林間,驚奇于這不期而遇的意外,人生的美妙之處,正在于此。
而片刻間,天空霎時間暗了下來,烏雲密布,大雨即将襲來。梅雨季節,雨就是這樣無常。我牽着靜姝的手,開始急切地往山下走。
雨不等人,追着我們的腳步,刷刷刷地下起來,越下越大,細長的竹葉顯然難以阻止雨滴的下降重力,于是我和靜姝從頭到腳,很快就濕透了。
我們加快了腳步,終于沖出了竹林,隐約看到了不遠處的村莊。我們沿着一個長長的圍牆走,圍牆不高,裏面傳來汪汪汪的狗叫聲,并且叫聲越來越近,擡頭一看,天哪,一條大狼狗居然就站在圍牆上,張着大嘴,兇神惡煞,時刻都要跳下來撲咬我們的樣子。
我拽着靜姝的手,迅猛往前沖,此時此刻,也顧不上大雨了。
還好,狗并沒有沖過來,只是人內心膽怯。我們跑到了一家屋檐下,停下了腳步,想起剛才的狼狽樣,竟然大笑起來。
雨勢漸漸變小,我們拖着濕漉漉的身體,就繼續往外走,很快走到了一個公交站點,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坐上車,離開了這個難忘的地方。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靜姝靠着我的肩,喃喃地說。
回到宿舍,東東一個人在電腦前打游戲。看到我回來,他停下手指,看着我發呆。我心生疑惑,問他怎麽了?他略有所思,語氣神秘地問我:
“你不是也加入了禪學社嗎?你認識杜教授嗎?”
“認識啊,怎麽了?”
“他那人怎麽樣啊?”
“還不錯啊,挺和藹的老師”
“今天聽說有個女生被杜教授□□了,已經被公安局逮捕了,你知道不知道啊?”
“不可能吧,肯定錯了吧,杜教授怎麽會做出這種事?”我非常驚訝。
“唉,這人吧,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千真萬确嗎?”
“當然了,今天學校都傳瘋了,聽說是女生昨天晚上喝農藥自殺的,遺書都寫好了,遺書裏把杜教授□□她的事都寫出來了,還好,聽說女生已經搶救過來了。”
我突然腦子很亂,害怕靜姝知道這個消息是否能夠承受。
突然,叮鈴鈴,電話響起,接起來是靜姝的聲音。
“你信嗎?”靜姝問我。
此時此刻,我不知該如何回答。我現在最擔心的事是,這個事情對靜姝的影響。
“我不确定。”
“我是不信的,杜教授那麽好,怎麽可能幹出這種事?”
“嗯,是啊,別想那麽多了,今天都累壞了,快喝點熱水,早點休息。”
我們挂了電話,但我竟覺得這個事肯定是真的。
第二天,這個事情都成了全校師生的談資,既然事已至此,不信也得信了。那個女生我和靜姝都是認識的,禪學社的人也都認識,發生了這種事,禪學社也緊急聯系大家開會,說明了情況。社長說這只是杜教授個人的行為,不能玷污和影響整個禪學社,讓大家在同學中間也敢于告訴大家這個基本事實。
這樣的事,于情于理,于道德,于法律,都是無法接受的。杜教授自然需要承受最終的結果,而對于我來說,更擔心的是靜姝的狀态,擔心對靜姝心理造成更大的打擊。
“杜教授為什麽要這麽做?”靜姝好像在問我,又像是問自己。
“我也不知道,但人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也很正常。”
“但這個事情如果換成別人,我還能理解,可這是杜教授啊,平時多麽好的一個老師,一個長者。如果像他那樣的老師都能幹出這種事,那這個社會我都不知道還有什麽可以信任的?”
“這個社會還是好人多的。杜教授也許只是一時糊塗,太寂寞了吧?”
“哎,我好難過。”靜姝竟然眼淚都掉下來了。
“我也很難過。”我安慰道。
幸運的是,很快就放暑假了,大家陸續離校,都忙着自己的事情了。我心裏想過完暑假,這件事應該也就煙消雲散了吧,但這個事情的惡劣影響一定會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