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質子

我們在普樂鎮上住了兩日,安王除了每天對着幹巴巴的青菜豆腐愁眉苦臉之外,氣色也是一日比一日好。

要說到安王這毒,本來安王行走江湖多年也算頗有經驗,也自以為風流倜傥萬人迷,上下一翻蹦噠之後終于找到了赈災物資的下落,合着一幫上天遁地的狐朋狗友也算得力,順順當當地将赈災物資搶了出來。

壞就壞在安王這就開始膨脹了,自個兒想了個妙計,覺得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演出戲将背後之人引蛇出洞,遂将赈災物資秘密送往廊州,自己順藤摸瓜想來個奇招制敵。

卻不想螳螂捕蟬被人撸到了一個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山溝溝裏,廢了半條命帶着一身毒逃了出來,狂奔了兩天暈倒在了山上,命大被周大哥救了。

我聽了直搖頭,為着他這段曲折的經歷給他加了個餐。

據安陽回憶,他逃出來的那個地方隸屬信陽,說到這個信陽,就不得不說前朝娴貴妃,出自門風顯赫的信陽王氏,她的兒子寧王是先帝——也就是宋祁的老子下的旨意,分配到信陽主管鹽運。

當時衆人紛紛猜測,是這寧王長的過于肖似其母,先帝每見一次都要飽受相思之苦,又道是這寧王患有口吃,被先帝嫌棄,當然,衆人更願意相信後者。

鹽運是個肥差,宋祁不可能完全放心寧王,可一來這些年忙着整頓朝政,二來寧王這些年無論是賬務還是風評都挑不出什麽錯處,只每年都拒絕回京,傷心地待在信仰過日子。

如此一想,這寧王合該被疑上一疑,遂宋祁準備繼續往南,全了南巡這個名頭,順便去信仰探望一下多年不見的寧王。

安王則每日捧着底圖試圖找出自己被困的那山頭的蛛絲馬跡,奈何信陽一帶群山連綿,難以辯識。

信陽是個極富庶的地方,一路走來百姓對寧王都是贊不絕口的,什麽關心民生,一代賢王——諸如此類的話自我們進了信陽界內就聽了不下數百遍。

又是一個傍晚時分,于簡正禀了宋祁去找客棧卻被宋祁攔下了。

“來了信陽兩日,也該去地主府上坐一坐。”

安王黑着臉,憤憤道,“滿朝上下文武百官都知道皇兄微服了,我們進了信陽兩日,我就不信他老五不知道,他倒是真坐的住!”

宋祁擡了擡眼皮,“老五也是你叫的?他是你哥哥。”

安王冷笑,“就憑他母親是王氏,我就不認這個哥哥!”

Advertisement

宋祁沒有反駁,只道,“寧王本身,并無過錯,你這身子也恢複得差不多了,此番去寧王府上,正好再養一養。”

安王口中的王氏,就是前朝的娴貴妃,不用問也知道,那娴貴妃定是做了什麽腌臜事,讓這兄弟兩個表現出如此不加掩飾的厭惡。

想來每一次朝堂更疊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心酸和違背道義的狠辣。

馬車停在寧王府正門前,燙金的大字端端正正地刻着寧王府三個大字,門口的兩座石獅子在落日映襯下恢宏而肅穆。

于簡遞了一個牌子給守門的寧王府親衛,一刻鐘後正門大開,走在最前面的那個年輕男子一身玄色長袍,白皙的皮膚配上一雙桃花眼有說不出的陰柔。

想來前朝娴貴妃,是真真的國色傾城吧。

寧王待要跪下行李被宋祁阻攔,“此處人多口雜,又是微服,寧王不必多禮。”

“諾。”說着還是躬身行了個禮,做出了請的手勢。

宋祁點頭,牽了我的手往裏走,我這才想起來寧王口吃,平時自是也不願多言。

我随着宋祁坐了上座,安王坐在宋祁下首,寧王似是對我的座位有些驚訝,但也是一閃而過,朝着宋祁掀袍跪下,“臣……臣弟...參見...皇兄。”

寧王妃跪在寧王後半步,“臣妾參見皇上,皇上萬安。”

“不必多禮,起來吧。”

寧王妃是标準的世家女,極其規矩的性子,舉止得體,滴水不漏挑不出半分錯處,我暗自以為寧王是不喜歡太過跳脫的女子,畢竟話太多了更顯得他是個口吃。

這樣的想法在晚間用膳的時候被推翻了,按照道理,這頓晚宴除了寧王妃,寧王府是沒有女眷可以參加的,可偏偏寧王妃下首又設了一個小桌子,不一會來了個婦人懷裏抱了個小娃娃。

寧王妃帶着那個婦人跪下,“臣妾禀皇上,這是府裏的侍妾楊氏,這是王爺的長子。”

宋祁沉默了兩秒,“起來吧,寧王何時添了個兒子,怎的也不上個折子。”

“回...回皇上,只是...庶出,臣弟...不想叨擾...皇兄。”

寧王說的緩慢,卻盡量不去重複,頓了一下又起身跪下,“臣弟...有...兩件事...想求皇兄恩準。”

我喝了一口果酒,靜待下文。

寧王妃上前,“臣妾禀皇上,臣妾嫁與皇家已是六載有餘,然至今無所出...”

我執酒杯的手一頓,擡頭去看寧王妃,她依舊是那樣得體的表情,說的像是和自己無關的事,“府裏良妾王氏已為王爺誕下長子,王爺想請旨,封長子為世子,封王氏為側妃。”

宋祁轉了轉酒杯,“準。”

王氏磕頭,“謝皇上。”

宋祁看了眼面無表情的寧王一眼,“第二件事呢。”

“世子年幼,但仍是皇家血脈,寧王府請旨,将世子送往京城教養。”

我無法控制自己不去想人質這兩個字,眼神掃了一下下首的人,寧王依舊沒什麽反應,寧王妃臉上更是一絲表情都沒有亂,而那個妾氏,現在是側妃,高興也不像,擔憂也不像。

宋祁若準了,寧王管理信陽,上行下效,名聲在外,此時卻把唯一的孩子送到京城,讓天下人怎麽想,讓滿朝文武怎麽想。

“朕當是什麽事,世子也封了,側妃也立了,至于送到京城教養,倒也不是不可,只是世子尚且年幼,此事還是過一段時日再說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