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面聖

百姓:還是神仙好

其實之前在等星辰衆時,這幾個官員便已經被火車站給驚到了。

這邊已屬于朝廷管轄,星辰衆也是與朝廷有接觸後才又開始鋪設軌道,建立車站的。

穿過了落霞山脈,這一路過去都是平原,鋪起鐵路來非常快。不過因着最終合約還未定下來,所以星辰衆也未鋪設太多,車站也造得比較簡陋。

不過就這份簡陋在大昭人看來已是豪華到了極致。其他不說,就那些玻璃便老值錢了!

火車停穩後,車門自動打開,芊芊與高知樹帶着人下來。這回前來迎接的幾個官吏都是之前去過希望小區的幾個技術官僚。

雙方見面行禮問好後,一行人出了車站,王德志喚來民夫,将車馬拖過來後,拱手道:“柳總長請見諒。我大昭沒有可自動行駛的車,

只有馬車。旅途颠簸,還望體諒。”

芊芊擺擺手,道:“王大人客氣了。有車馬解旅途困頓已很好了。等奮鬥個幾年,将大昭的路都修一遍,便可行駛我們的車了。”

王德志眼裏生出希翼,“真希望那一天早點到來啊!”

“會的。”

高知樹笑了笑道:“只要我們團結肯幹,這一天肯定會早早到來的。”

“哈哈!”

王德志笑了起來,“有你們幫忙,我不懷疑能不能做到。我們大昭百姓是世上最好的百姓,

勤勞肯幹又聰明。有你們幫着教導,我相信大昭很快就能洗去被異族入侵的恥辱的。”

一番交談後,衆人上車。

Advertisement

朝廷這回真是花了大代價了。這多車馬要在短時間內集中起來談何容易?車馬雖簡陋,倒也能見幾分真誠。

去往京都的路還算好走。官道雖破,但到底是平整過的道路,要比普通小路好走多了。

長長的車隊排起,延綿了幾公裏,很是壯觀。

有朝廷重兵保護,官吏安排,一路倒也順風順水。七天後,一行人到達京都。

望着殘破的城牆,衆人都不敢相信這是一個國家的首都。

破,太破了!

而等他們看到皇宮後,都徹底無聲了。

雜草叢生,宮牆剝落,随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彈孔。

整個皇宮都靜悄悄的,只有小部分人守在宮內,不讓百姓踏足。

芊芊走進皇宮,從斑駁中尋找着這座宮殿曾經的輝煌……久久後,她發出了一聲嘆息。

天子之家尚且如此,何況百姓家呢?一路行來,目光所及皆是殘破,民生凋敝,大肚子兒童随處可見。

德蘭人未能禍害到落霞山以東,可這兒的百姓日子依然苦不堪言,這真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在朝廷騰出來的驿館休息了一夜,第二日芊芊便帶着一衆工程師拿着皇宮的始建圖開始對皇宮進行測繪。

而高知樹則是帶着另一隊人對整個皇城進行勘察。

星辰衆的到來讓京都的百姓很是稀奇。關于落霞山西邊出了神仙吓跑了德蘭人的說法一直在百姓中流傳着。這會兒“神仙”到了京都,怎能不去看看熱鬧?

只是看來看去也沒看出啥差別。不都一個鼻子兩個眼睛嗎?也未見他們用什麽仙法啊!

不過他們很快就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一個月後,大量機械被運載過來,當挖土機、碾路機這些大型機械展示出其威力後,京都百姓便再也不敢靠近星辰衆了。

他們都遠遠看着,當星辰衆看過來時,便會立刻跪下,磕頭參拜。

星辰衆也不管他們,機械到了,那就可以招人幹活了。等接觸多了,這些百姓自然就知道他們不是什麽神仙,而是活生生的人了。

至于他們的來處自有朝廷操心,他們什麽都不用說,只管幹活就是。

神仙要招人幹活,沒工錢,但發衣服、鞋子,有吃的,給鹽的告示一出,整個京城就沸騰了!

天下還有這等好事?給官府勞役不用自帶幹糧,還給吃的?那還等啥!幹啊!還發衣服鞋子呢!工錢?省省吧……

往年哪一次勞役不是搞得家毀人亡的?現在給吃給喝,還給衣服鞋子,這樣的好事哪裏去找喲?!

還是神仙老爺們厲害!

一句話發下,連朝廷都不敢奴役他們了呢!

就在京城百姓積極響應的時候,芊芊也帶着幾個科學家蹲在官田裏,進行緊急育苗。

京都氣候溫暖,用上他們的巨型超級水稻,一年可收獲三次。官田很大,沒道理就讓其荒廢着。弄出各種農業機械,把地整理一遍後,育好的苗放下去,到夏天就能收了。

這樣便能大大緩解京城的糧食危機。若是可以,他們還想把這種水稻推廣到民間去。大昭現在的人口并不多,種上這樣的水稻後,還能退耕還林,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是好事。

肥料他們可以提供。他們的肥料很環保的,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更不會對環境産生破壞。最關鍵的,制造容易,成本低,這樣的東西很适合推廣出去。不但自己能賺點錢,也能讓大昭百姓得到實惠。

整個春天,京城百姓都陷在一種自己都說不清的亢奮情緒裏。

好像灰暗的生活裏一下子有了光一般,忽然對未來又充滿期待了。

這些神仙來了以後,招他們做工,手把手教他們修路、鋪路、建房以及其他各種技能。一點不藏私不說,也從不打罵人。得知這夥神仙中的許多人其實就是以前西邊的同胞後,所有人都有些癫狂了。

這些同胞身材壯實,面色紅潤,生活顯是不錯。再打聽打聽,這夥人居然還都認字!都是神仙請人教的!

我滴個天爺!

吃飽喝足也就罷了,居然還教人讀書認字?這不是神仙是什麽?

再想想自己現在每日的夥食……

衆人覺得,這要不是神仙那是什麽?除了神仙誰會這麽慈悲?

他們現在也是三班倒,一天中最少有兩頓能在工地上吃。白米飯、面條、各種肉菜……

這日子……

便是地主家都沒有吧?怕是也只有天子才能這麽吃。

給他們一群苦哈哈吃這好,還給他們發了那麽好的衣裳,每人每月還給鹽五斤,這樣的活……

他們能幹一輩子啊!

一袋鹽一斤,那是雪白雪白的雪花鹽!家裏多幾個勞力去工地上幹活,一月下來能攢個二十斤鹽!

一斤雪花鹽的市價在二兩銀左右,到時往周邊跑一跑,那就是幾十兩銀子啊!

想想就激動!這樣的活得多幹!聽那些神仙老爺說了,修京都還只是開始,以後整個大昭的路都要修,房子也要造,還得繼續修鐵路。看看那些早早跟随神仙的同胞,大家心裏都火熱火熱的。

等京都修好了,那他們以後也是熟練工了吧?大昭多大啊!那路都修一遍還了得?

一夜間,整個京畿地面上都是一片忙碌景象。越來越多的大昭百姓加入到修建隊伍中,連隔壁州縣的都有。

而就在芊芊等人在京城忙碌的時候,江城那邊也開始繼續修建鐵路了。

平原地帶的鐵路好修,要是能直通京畿,後面辦事也方便許多。

城市的規劃、重建很容易;鐵路造起來也不難。對于星辰衆來說,這些事就跟喝水一樣,沒啥難度。相比起這些,其實皇宮的修複更難。

不能用大型機械,一點一滴都得靠人工修複,一些壁畫還得用傳統的顏料、傳統的手法去修複。因此,盡管有大昭的工匠幫忙,但進度卻很慢。

如此到了年底,整個皇城都重建完畢了,可他們的皇宮修複工作才完成了一半。在行宮的天子等得急,聽到自己的寝宮、上朝的正德殿已修好,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回京了。

最後芊芊跟這邊官員商量了下,便打算拆除部分已很難修複的宮殿,重新建造。

重建的宮殿風格上并不會跟原先的宮殿太沖突。懷古這件事無論在哪個時代都算時髦。因此星際時代的古風建築也是很多的。這方面,他們帶來的專家也有着豐富的建築經驗。

當然,為了讓些重建的宮殿能保持更久些,他們打算都用星際時代的技術去建造。

這件事也不用載通過天子。因為當初合約寫得明白:皇宮修建工作交給“未來人”後,朝廷就只有協助權,無過問權。“未來人”有權利根據實際情況對皇宮部分建築進行拆除,重新規劃。

現在天子急着回來,主要宮殿也都修整完畢,那麽剩下的,修複難度又高的,幹脆拆了重建,這樣速度還快點。

以他們的建造能力,兩三個月就能搞定。這樣,待春天來時天子便能回宮了。

天子收到這邊的消息,倒也沒任性。想想左右也不過兩三月了,等等就等等吧。

而且現在回去住的宮殿并不完整,這樣想想便覺也有些不吉利。要是等春天回去,不但兆頭好,還能住上修複完善的宮殿,這樣看看,等下還是值得的。

天子沒問題,那剩下的事就容易了。

設計師設計好圖紙,很快舊宮殿就被拆除,新的宮殿群落便在大昭官員的目瞪口中迅速拔起。

這一年,芊芊和高知樹都沒有回家,都留在了京都過年。

大年夜這天,趙英俊、盧蘭、陳帥磊都湊到芊芊屋裏,幾人弄了個火鍋,胡吃海喝了一頓,又睡了幾天,這便算過年了。

大昭官員看着柳芊芊等人的行事風格不由慚愧。

不知總長是什麽官,但是能統領幾萬的人肯定不是小官。而其他那幾個人,什麽司務總長、警衛總長……

一聽也是官不小的樣子。

可就這樣一群位居高位的人對百姓沒有架子,苦活累活搶着上,若在工地上,直接坐地上跟泥腿子們一起吃飯……

本可以休假的日子也就稍作休息便又投入到工作裏去……

所有人只看到了未來的繁華,可卻沒有看到未來官吏的清廉親民,敢于擔責以及勤于政務的本質。

若是大昭的官都像這樣,大昭何愁不強大?何愁聖人筆下的大同不能實現?

榜樣的力量永遠是無窮的。

貪婪是天性,可向好依然是天性。

當周邊的環境容不下貪婪、懶惰時,人們就會向榜樣學習。

一群前來協助未來人的官吏默默取消了休假,也開始奔波了起來。

未來兒孫給他們修路、修房子已經很辛苦了。他們也不能拖了後腿,他們得幫着維持治安,幫百姓解決問題。

總不能事事都讓未來兒孫去解決吧?雖然他們也是大昭後裔,可大昭走向何方終究是他們這些老輩人的事。當長者的做事不如後輩,那是多可恥的事?

一種微妙的心思在大昭官員心中轉變着,待天子歸都時,柳芊芊等人頗有些遲鈍地發現:這些跟着他們忙前忙後的大昭官吏變了。

他們不再張口聖人雲,閉口“之乎者也”了。

他們張口閉口都變成了“提升經濟”、“提高生産力”、“一心奉公”啥的了。畫風變化之快,讓芊芊等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再想想自己平常幹活時跟這些人的交流……

他們便慢慢明白過來了。

他們總會在不經意間說什麽“科技提高生産力”,“經濟要循環才能更有錢”等話,久而久之,這些與他們天天接觸的大昭官員便聽進去了。

其實光說也沒用的。他們會轉變,芊芊等人覺得還是因為看到了實際效果。

因着大量農民進城務工,城裏的經濟率先受到了影響。這多人進城,吃喝嚼用都是需要的。畢竟,工地上分三班倒,不可能每一頓都吃到。

而因着他們都用鹽當工資,便又促成了新行業的産生:神仙鹽回收。

這些上好的鹽比青鹽都好,有人嘗試收購了一批往外一賣,好家夥!市場那是搶瘋了啊!

一斤二兩銀是貴,但對于有錢人來說,那是個事嗎?

因此,許多人便開始收鹽。當然,因着神仙老爺在這裏,他們也不敢把價壓太狠了,壓到一兩二錢後便不敢往下壓了。生怕被神仙老爺們知道了,會來收拾他們。

要知道,自打神仙老爺來了後,已經收拾了好幾波人了。有刺頭,有地痞流氓,還有權貴……

這些神仙老爺可不受朝廷管制,也不怕你權貴啥的。手裏的法器又厲害,往人身上一點就能把人電得口吐白沫,這樣的人誰敢去招惹?

而這些老爺們尤其偏愛弱小,要是給他們知道他們欺壓百姓,怕不是要弄死他們。

一兩二錢便一兩二錢,還是大賺的,怕啥?

農民素來都是個很苦的職業,不但辛苦,賺錢還少,大昭的農民就更是如此了。

即便光景好,吏治清明,聖君子在位,那一年忙到頭能存下個二兩銀已是了不得。可現在就進城打打工,将鹽賣掉後,便能得六兩銀子。

這也太吓人了!

有了錢自然也是要置辦東西的。總不能一月忙到頭啥也不帶回去吧?總得給孩子買點好吃的,給媳婦扯點布,買個頭花,再給爹娘買點點心……

總之不管怎麽摳,多少都要消費。更別提,他們一天中只能在工地中吃兩餐,而幹活辛苦,要是不吃三頓也頂不住。

因此,幾月下來,京城百姓就驚奇地發現,曾經死水一般的京都又有活力了,變得繁榮了起來。

而這一切都是那些神仙帶來的!

至于天子歸都新氣象?

呵呵,自打那年他老人家跑出京城,任由德蘭人屠戮他們後,他們便不再覺得他還是天子了。

更別提,停戰後,他明明可以遷回京都,可卻愣是不回來。說什麽要牢記恥辱,其實就是害怕。

畢竟,落霞山脈的屏障可落不到京畿地帶,德蘭人還是能從海上過來的。吃過教訓的天子怎麽可能再回京都呢?躲在落霞山脈東邊的秀城多安全啊?即便德蘭人打過去也要一會兒呢。

也就是神仙老爺們把德蘭人吓跑了,不然這位爺能回來?

現在還活着的人都是經歷過那場浩劫的,許多人的親眷都在那場浩劫中死去。比起作惡的德蘭人,他們更恨無作為的庸弱天子!

民心不好糊弄,可民心有時又很容易獲取。踏踏實實為民辦事,自會受到支持。

星辰衆踏實的作風,先進的技術讓京都百姓偏了心,甚至想,這天子還回來做什麽?幹脆讓神仙一直管着得了!

就在京城百姓心思轉變的時候,天子歸都了。

歸都當日,天子顧不得休息,便立刻召見了柳芊芊等人。

柳芊芊換上之前那套接待和親王等人時的衣服,便與高知樹等人一同進宮面聖。

随着大殿将軍的聲音傳出後,她帶着高知樹等人跨過高高的門檻,邁入宮殿中。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她身上。

一個女人抛頭露面,還淩駕在一衆男人之上這事太不可思議了。尤其是,這一年多,多有同僚将這女子的事跡傳回行宮,那描繪的……

簡直天上地下絕無僅有,溢美之詞像不要錢似的鋪滿了一張張信箋,說得這女子好似成聖了一般,既有智慧又能寬容待人……

講真,這樣的描述總以引起人的好奇,所以這些大臣們也想看看,到底是何等女子不但能淩駕于男子之上,還能得到同僚們的集體贊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