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沒哪個當媽的在兒子與兒媳之間還會偏心外人,王夫人早就明白只要她閨女沒事,自己這位偏心眼的婆婆一定會輕拿輕放。
但有些時候,明知道結果也有人想要去試一試。說不準就碰大運,然後就成了呢?而且無論賈母是怎麽想,怎麽做的,王夫人卻不能不為自己掙一掙。
只是讓王夫人沒有想到的卻是這位婆婆對她男人還沒處置呢,竟然就要先抱走她的閨女。
還是以這種理由。
王夫人在‘生’出一個吉時的孩子時,就知道賈母會抱養元姐兒,王夫人還想着怎麽也要拖到三歲以後,閨女稍稍記點人事的時候。現在元姐兒才半歲,就因為這檔子破事被抱到賈母身邊教養,王夫人心中如何能不氣。
老娘是讓你給我個說法,不是讓你給老娘個做法。
你兒子做錯事,你不收拾你兒子,你抱走老娘的閨女,這麽收拾老娘算怎麽回事?
一時間王夫人心中對賈母的怨恨直接越過賈政,直破蒼穹。
她們是二房,這個榮國府只能住到婆婆的孝期。想到将來分家按規矩得到的那點可憐財産,王夫人一早就算計上了賈母的私房。
以前王夫人還會擔心婆婆命太短,現在卻是擔心她命太長。為了那麽一點子私房,真的值?
自從嫁到榮國府,王夫人一直覺得整個榮國府對她都不夠友好。
出身更高貴的長嫂,襲爵的大伯,好色的廢物男人,跟大伯比,偏心自己一家,跟自已比偏心自己男人的婆婆。
還有早死的公公,嫁出去的賈敏,比自己兒子受寵的賈瑚......
好在後面三個兩個已經見不到了,一個又已經嫁出去了,幾年見不着一回。
有些騎虎難下的王夫人咬着牙,讓自己繼續‘暈’着,她都有些後悔自己這蠢行為了。
要是沒裝暈,是不是元姐兒就不會這麽早就被抱走了?
Advertisement
大兒子已經被婆婆養熟了,若是連女兒也被這死老太婆養得不親自己這個生母,以後她還能依靠誰?
賈政嗎?
啧~
成為賈元春的這半年,元姐兒的下限一直在持續下跌。
對賈母的,對王夫人和賈政,以及對整個榮國府的。
對于換個地方住這件事情,元姐兒的抵觸并不深。在元姐兒看來,要是能将名義上的父親也換了,那就更好了。
媳婦去侍候你親媽了,你就跟親閨女的奶娘在媳婦的耳房,當着親閨女的面胡搞亂攪。還真沒有愧對他爹給他取的名字。
賈政,真的是假正經呀~
而王夫人,也真的是...假慈悲哪~
成為他們的女兒,元姐兒哭倒長城的決心都有了。
╮(╯▽╰)╭
也不知道賈政的小書房是不是很遠,一直到太醫來了,元姐兒也沒見看假正經這個假爹。
太醫進入屋子,賈母上了年紀,并不需要回避。丫頭下人命都不是自己的,也不需要怎麽回避。而屋中需要回避的還‘暈’着呢,倒也不需要整那些勞什子。
王夫人與元姐兒因為年紀的關系,待遇也有不同。王夫人放下床帳躺在床上。元姐兒則是直接被人從床上抱了出來,放在了賈母坐着的榻上,由着太醫一番看診。
元姐兒的情況非常好,身體也很好,這一次的塌方事件對她的影響并不大。太醫依習慣開了兩副壓驚安神的藥後,元姐兒就被賈母身邊的老嬷嬷直接抱着去了榮慶堂。從此住處從王夫人的耳房升級成了賈母的碧紗櫥。
都沒有等王夫人‘醒’來問問親媽的意思,賈母确實有招人恨的理由。
元姐兒離開後,太醫要如何診治王夫人,王夫人又是如何‘轉醒’,以及賈政到底來沒來,元姐兒只能從丫頭婆子的只言片語中猜測一二。
不過元姐兒現在關心的也不是那些個扯皮的事情。
元姐兒被抱着進入榮慶堂,進了屋子直接被抱着向東邊走去。
榮慶堂五間正房,中間是正堂,西邊是賈母起居的暖閣和卧室。而東邊就是花廳和碧紗櫥。
被人抱着進入自己以後要居住碧紗櫥,元姐好奇的東張西望。
元姐兒記得以前看書的時候還特別好奇碧紗櫥是幹什麽用的。然後問了人,又查了資料,最後元姐兒自己總結了一番。
那就是正屋來了需要回避的男賓,女眷們紛紛過來回避的房間。同時也兼具更衣室的功能。其實,在元姐兒很小的時候,還以為碧紗櫥就是賈母的衛生間呢......
(→_→)
賈母這裏的碧紗櫥是一間房前後用屏風和木棱落地罩隔出來的裏外間,也因此裏面是沒有窗戶,而且隔音效果并不怎麽好。
外間還好一些,門窗俱全,光線也透亮。
若是裏外間只住一個人,還好一些。可要是只住在裏間,好好的人都憋屈死了。
不說光線如何,只說這沒有窗戶就通不了風這一點,就不知道賈母到底是怎麽想的。
對于林妹妹,果然是‘最疼汝母’的親外祖母呢。
住進碧紗櫥的當天,元姐兒就迎來了新的奶娘。本就吃夠人/奶的元姐兒,眼睛一轉,便準備借這個機會自己戒奶。
半歲的小孩兒雖然現在就戒奶有些早,倒也不是不可以。賈母見元姐兒死活不吃,便讓人上了軟爛的食物給元姐兒用。等見到元姐兒吃的香甜,賈母也就放下心了。
元姐兒本來就對紅樓裏的各大奶娘沒有啥好感,現在自己的奶娘又整出這種事情來,元姐兒就更不想要奶娘這種生物留在自己身邊了。
她的奶娘幹‘兼職’,迎春的奶娘吃喝賭不說,還偷主子的東西。寶玉的奶娘也是個能鬧騰的。而其他姑娘的奶娘,尤其是林妹妹的奶娘卻是個中看不中用的。
若是她能管點事,林妹妹最後也不至于是那樣的結局......
她現在戒奶了,就算賈母還安排奶娘到她身邊。将來這位奶娘也不好意思張口說什麽‘我的血化成了奶,将姐兒養大’的話。
哼,本姑娘可不是那麽好糊弄的。
......
賈家的下人愛說人是非,但也有許多是不敢說的。就好比這一次賈政‘淘氣’的事情。
當然了,還有原著中林妹妹帶着幾百萬家産上門‘打秋風’的事。
元姐兒一直不知道賈母是怎麽教訓賈政的,不過元姐兒卻知道必是輕拿輕放的了。
因為王夫人一‘病’多日,不能來榮慶堂請安。而王家的老太太,她的親外祖母,王子騰的親媽卻是很打榮國府臉面的幫忙請太醫以及送藥送補品。
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榮國府落魄了,又或是賈母怎麽刻薄兒媳婦了呢。
元姐兒一直在想着這事這麽僵持下去,對她會不會有影響。一直到連續幾天夜晚,元姐兒身邊的奶娘将元姐抱到了碧紗櫥外面的大床上睡覺,這事才有了一個臺階。
元姐兒才半歲多,壓根還不會說話。若不是裏面的芯子是成年人,怕也是連聽人說話也聽不懂的。
幾日前的下晌,元姐兒穿得極清爽的坐在那裏由着小丫頭逗着她玩。
為了鼓勵陪自己解悶的小丫頭,元姐兒還會時不時的對她笑一笑,讓她一直保持熱情的繼續‘逗’下去。
然後賈母身邊的鴛鴦姑娘就來了,拿着一塊尺頭和一些鲛紗過來。
鴛鴦打發了一直陪元姐兒玩的小丫頭,等到屋中只有鴛鴦和奶娘兩個大人的時候,鴛鴦一點都沒避諱地對奶娘說道天氣越發的悶熱,不妨晚上的時候讓大姑娘睡在碧紗櫥的外間,外間有窗戶,晚上打開來吹吹風又涼爽又好睡。
奶娘聽鴛鴦沒頭沒尾的來了這麽一句,正想要說娃娃小不能吹夜風的話,就看到鴛鴦将那塊尺頭以及從袖子裏拿出一只金镯子全放到了奶娘手裏,說是老太太賞的。
獎勵她侍候有功,忠心...最聽主子的話。
奶娘一聽這話,接尺頭的手抖了抖。一邊接過尺頭一邊說了幾句表忠心的話。
元姐兒還沒想明白這是啥意思,可等到她連續幾天都睡在外間,并且照顧她的奶娘還夜夜開窗戶,她又在幾天後‘順利’的發了高燒,她那一直裝病的親媽王夫人即刻拖着未愈的病體跑到碧紗櫥來看望她時,元姐兒才明白賈母這是在拿她做筏子。
本來元姐兒想明白後還挺感動王夫人這個親媽還是将她看得很重的時候,就又發現她親媽其實也在等着這個臺階下呢。
一瞬間,元姐兒差點沒仰天咆哮。
卧草他十八輩祖宗呀,她到底造了什麽孽才會掉到這麽個深井坑裏~
作者有話要說: 關于碧紗櫥的用途,在作者的心裏就真的是這樣的。勿噴,誰還沒個犯二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