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幾個月大的孩子,大人說話也沒誰想要避着她。在不能張口說話的這段日子裏,元姐兒正經聽到了不少內幕。

她終于知道賈母為啥對賴嬷嬷那麽好了。那是因為賈家慣常用的那個接生嬷嬷就是賴嬷嬷的親姐姐。

...像是賈敏這一輩的榮國府活下來的都是庶女就有這個原因在裏面。

還有水月庵的老賊尼為什麽找上王熙鳳包攬訴訟,又提太太不做這個了。那是因為這老東西在元姐兒還住在榮禧堂的時候便時常的來找王夫人。

不過王夫人倒是十件事只接一兩件,怕也是因為她現在手上還沒有榮國府的管家權,拿不到榮國府的名帖吧。

呃...也不是拿不到。像是請太醫什麽的就可以拿到榮國府的名帖。

說起名帖和太醫,就不得不說說元姐兒這場‘病’。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六月裏生病,暑熱又鬧得人沒了胃口,生生将這一場傷風拖到了中秋前後。也将元姐兒那嬰兒的小奶膘都折騰沒了。

其實元姐兒自從上一次發熱後,情緒便一直不怎麽高。

她一直以為自己在家裏是最得寵的那個,不然如何會為了她連那奢侈的大觀園都建了起來?

哪成想,她在這些人的心裏并沒有自己想的那麽重要。

雖然她也明白,若是家裏人真的疼她,也不會将她送到那‘不得見人’的地方博前程了。可元姐兒總是心存一絲僥幸的。

想着至少有幾分重視,也好讓她為自己的将來進行謀劃以及沖着這份恩情反哺回來。誰知道,連那微不足道的念頭都是奢望。

古代的醫療雖不能說落後,但也絕不先進就是了。在這種夭折率極高的時代,她們就真的不擔心她會因此夭折或是落下什麽病根?

元姐兒想到最近才漸漸沒有咳痰的自己就覺得心疼,她記得書中曾提起過賈元春似有痰疾......

靠山山倒,靠水水幹。元姐兒沒有哪一刻是希望自己快快長大,然後早點脫離這種不能自主的窘境。

Advertisement

進宮,博前程;為家族撐起保護/傘?

見她的鬼去吧。

......

随着天氣轉涼,中秋節便不遠了。就在中秋前幾天,嫁到林家的賈敏送了節禮過來。節禮非常的豐厚,比賈家其他三個嫁出去的姑太太加到一起還要多一些。

賈敏這一輩,一共姐妹四人。賈敏最小,又是嫡出,與親媽賈母的感覺自是最好。

至于其他三個庶出姑娘,那待遇還不如後來的迎春幾人。

畢竟孫女是親兒子的種,庶女可是情敵生的。

這個時代女人嫁出去後,想要在婆家立足,除了自己要自強,還要能生養,最重要的還是要娘家得勢。

無論庶出的姑娘在娘家過得什麽樣,只要沒有什麽深仇大恨,庶出的姑娘都會拉大旗扯虎皮的維持與娘家的關系,好讓婆家人忌憚,不敢作賤。

只是親爹沒了,哥哥們又都是嫡出,自小被‘慈善寬和’的嫡母教養的庶女,說到底對現在的娘家也沒多少感情。

畢竟與賈敏那精挑細選的林家不同,三位庶女的婆家和夫婿也只是面上看着好看,內裏真的不能細究。

也因此庶出女能給娘家一份看起來不錯的節禮,保持面上的情份,說到底做得也算可以了。

但賈敏不同,這位可是賈母的親閨女。自小的待遇就是姐妹裏最好的,當然了,這種好也是對比出來的。

有庶姐‘珠玉在前’,賈母在賈敏心中那就是最好的親媽了。

出嫁後,距離又産生了朦胧美。于是這種觀念一直到死,賈敏都沒發現哪裏不對勁。

泥嘛,當然是乃的參照物錯了呀。

╮(╯▽╰)╭

這個時候的賈敏成親的時間還短,無論是她自己還是賈家這邊誰都沒有擔心過她将來會子嗣艱難。于是賈母一邊笑呵呵的收下節禮,一邊也打發人送更多的節禮回林家。

林如海是正經科舉出來的探花,谏在帝心,前程不可限量。賈母對于這個女婿還是滿意的,自是要好好的籠絡一下這個女婿和閨女。

王夫人這會兒子還只是個次子媳婦,既不當家也不掌權。對于賈母拿着榮國府官中的財物貼補閨女這事,王夫人雖有些心疼,卻并不會太心疼。

這也有可能是一旁坐着的大房的張氏吧。

大房的張氏倒是看不出什麽來,她摸着肚子上的小鍋,笑得極溫柔。

單看這一點,大房的張氏便極适合做個管家太太。

實際是什麽,怕也就只有張氏自已清楚了。

她早就在懷上這一胎的時候交了管家權,再不用做那拿着鑰匙的‘大丫頭’了。

原著中,王熙鳳是如何管家的,現在的張氏便是如何管家。

現在看來,王夫人這一手還是師從賈母呢。

“林府家大業大,就是人丁單薄了些。妹妹一個人操持府上諸事,老太太多疼她一些也是應該的。”不經意地看了一眼王夫人,張氏對于賈母加重給林家的節禮的事,只是笑着贊同說道,

“前兒我嫂子還讓人給我送了些桂花漿蜜,媳婦記得妹妹也愛吃這個,本來媳婦還想着不過是兩瓶子蜜,就特特的派人送去,讓人瞧着也不像。正巧今兒要還禮,稍後媳婦讓人送過來,也好一道送到林家去。沖水喝或是做餡料都使的。”

賈母笑着點頭,“這樣就很好了。”說完這話賈母轉頭看王夫人,王夫人抽了抽嘴角,笑容有些僵硬,不過卻并沒有表示說自己也有東西送給賈敏。

煩她都煩不過來呢,憑啥還要送她東西?

賈母眼底劃過一抹不悅,又轉過頭來繼續跟張氏聊天。元姐兒和賈母同坐在一張榻上,聽了半晌,沒意思地打了個哈欠。

好多人都說賈家的爺們裏賈琏長的極好,住在榮慶堂後,元姐兒先後見過賈赦以及張氏,倒是認可了那個說法。

只要不長殘了,或是專挑父母的缺點生,那賈琏的容貌自是不用說了。

看着張氏肚子上的小鍋大小,元春真心希望張氏能活下來。

哪怕張氏活下來了,她們二房可能就不像原著中那麽得勢。可張氏活着,賈琏許是就不用娶了胭脂虎。不會孝期再娶,不會去一趟揚州,林妹妹就成了‘打秋風’的可憐蟲。

而沒了王熙鳳,也許賈家就避開了放利子錢,以及逼死張金哥那對苦命鴛鴦那等破事。

無論是賈家還是她自己,越是往下想,元姐就覺得這人生悲催得不能再悲催了。

小小的人,就坐在那裏一會兒皺眉,一會兒撅着小嘴巴,本就長相精致,現在又憑添了幾分可愛逗趣,坐在下面的張氏見了,也有幾分喜歡。

“咱們元姐兒長的可真好,眉眼之間倒有幾分姑太太的品格。将來長大了,必是錯不了。”

賈敏長的好,但多半是襲承了賈母的好容貌。現在誇元姐兒,誇賈敏,其實就是在變相的誇賈母。

這話賈母聽了高興,可王夫人聽了卻未必。

就賈敏那一臉的刻薄沒福樣,有啥看頭?

也是這個時候,王夫人才發現她這閨女這一場病真的瘦了不少。

以前小臉圓圓的,一看就是他們王家人。

王夫人是個溺愛孩子的家長,當然了,她的溺愛只限于她生的。看到親閨女瘦得‘脫相’了,王夫人如何不心疼自己生的崽子呢。

做為王夫人的親生閨女,榮國府的長孫女,元姐兒無疑是在她溺愛的範圍裏。

只是...這還是一個重男輕女的時代,王夫人心中最重的還是賈珠這個嫡長子。

也因此,在那一場賈母與王夫人的博弈中,王夫人的心裏是有點遷怒元姐兒的。

現在聽到張氏這麽說,王夫人看着元姐兒,咽下了心疼孩子瘦了的話。

這話若是說出口,她那麽刁鑽的婆婆說不定又要說出什麽話來呢。

她閨女只是瘦了,才不像那死老太婆呢。

(→_→)

元姐兒還在這裏悲春傷秋的感嘆命不好,卻不知道她那親老子也與她一同感慨人心不古,世道艱難。

賈母讓人封口,到底不可能真的将所有人的口都封住了。

哪怕是當時不知道出了什麽事,事後也會慢慢的知道一些。

賈政在自己的小書房裏就接待了他那位一直讓他瞧不上的親哥。

而他親哥賈赦來這裏的目的自然不是友愛兄弟或是探讨學問。他是來奚落自家兄弟的。

老二,你出息了。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吧。

老子再不忌口,也沒想過要動崽子們的奶娘呢。

長兄如父,咱爹不在了。當哥哥的可得好好說說你了,順便問一問這奶娘是不是真的比普通的丫頭媳婦有韻味。

嗯,應該是有滋味......

賈政一直很清高,仗着讀了幾本書,又離他們老子娘住的近,從小到大時常擠兌文不成武不就的賈赦。這一會兒終于有了這麽一件逼良為娼,害得閨女奶娘撞頭自盡的事情了,賈赦能放過他去?

一朝失足,終身氣短,說的怕就是賈政了。

有了這麽一場‘塌方’事件,也就不怪賈政心底多麽瞧不上賈赦,可也在面對賈赦的時候氣短聽話了。

所以說,賈家這麽個不講規矩的地方,又怎麽可能會有弟弟聽哥哥話的規矩。

賈政要是真的懂規矩聽人話,能一直到榮國府抄家那天還賴在榮禧堂裏?

作者有話要說: 最近好多的事情都擠到了一起,實在是太忙,太忙了。估計要到下周回家了才能恢複正常。話說出門好些日子了,好想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