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賈政被賈赦這個他一直瞧不上眼的哥哥狠狠的奚落了一頓後,整張臉都氣得發黑。

看着賈赦大搖大擺的離開小書房,賈政氣得很書案上的書籍以及筆墨紙硯都掃到了地上,然後又不解氣地将小書房一頓亂砸......

半晌賈政緩了緩氣,揚聲叫人進來收拾。随後又走到書房門口,讓人将賈珠抱過來。

王夫人懷賈珠的時候,正好趕上賈代善的病逝。也因此賈珠比元姐兒大了三歲左右。

以前賈敏沒出閣時,賈敏和賈珠都養在賈母身邊。孝期無事,賈敏也随手教他說上兩句詩。

只是那會兒賈珠才多大,能記住的有限。兩歲左右賈敏出閣,三歲的時候元姐兒又出生,所以時至今天賈珠快要四歲了,也還沒有正經啓蒙。

當然了,小孩子五歲以前啓蒙便都不算晚。

賈珠他爹最近幾個月時常覺得府中上下以及滿朝文武都知道他幹的那點破事,一直疑神疑鬼,見誰看他一眼,或是三三兩兩坐一起說話都以為旁人知道了,正在暗地裏笑話他呢。

他非常想要上前跟大家解釋一遍,他與他閨女的奶娘那是你情我願,并非是□□不成的非禮之事。

今兒又被賈赦一番披頭蓋臉的埋汰,賈政終于鬼畜了。

整個榮國府旁人他都沒辦法,只有這個兒子他還能轄制一二。于是賈政就想着在兒子身上找點優越感。

其實要元姐兒來說,這都不算事。

要知道賈政将來竊居榮禧堂二十多年,讓賈赦這個當家人一輩子沒住進正院那才是最讓人诟病的事呢。

哦,還有他兒子那塊玉......

老子臉大,兒子嘴大。

然後元姐兒便覺得原著中的她估計是腦子大。

Advertisement

親弟弟都十好幾歲,在這個時代都是可以成親的爺們了。竟然還下口谕讓親弟弟和一幫子姐妹住在一個園子裏。

感覺不像衆星捧月,倒有些像給親弟弟備了一個後宮。

榮寧兩府的名聲本就臭大街了,元春再來了這麽一出,也怪不得迎春待字閨中連個提親的人都沒有。

說真的,不是為賈赦洗白。賈赦心中怕是從來都沒覺得自己渣得人神共憤,在他自我感覺良好的情況下,找個志同道合的玩伴給自家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怕是在他在心裏還覺得自己做了一件比賈母還要靠譜的事。

且不說孫紹祖為人怎麽樣,只賈家與孫家本系世交,孫紹祖又是京襲指揮之職,在兵部候缺。這樣的人,若不知道內情,乍然一聽便覺得是個好人家。

至少這條件,比單純的皇妃之弟受看得多。

寶玉有什麽?除了一個做皇妃的姐姐。文不成,武不就。在家産方面,他還是個次子。真正分家産的時候,他侄子賈蘭按律法都比他分得多。

就算将來他繼承了榮國府,那也是因為賈琏無子才從他手裏接過的爵位。

賈赦一等将軍,賈珍與賈琏同輩,将來賈琏就是三等将軍。而賈寶玉這個堂弟再從賈琏手裏取得爵位,說不定就是五六等的爵位了。

這麽一看,在這方面就沒辦法跟人家孫紹祖相提并論。

你說略過賈琏,直接從賈赦手裏過一遍爵位,那也得人家賈赦和賈琏同意才行呢。

賈赦給他那上了年紀的老姑娘找孫紹祖這麽一個男人,以賈赦的立場來看不能說是糟蹋人了。

至于那五千兩銀子,怕是孫紹祖想要個實缺才特特托了賈赦幫忙走動。畢竟賈家可是幫賈雨村一幹人都謀到了實缺。

如果是這樣,許是最終賈赦拿了錢,卻沒有辦妥這件事,孫紹祖心裏積了火氣,這才與迎春這麽說的?

不過不管怎麽樣,賈赦改變不了他的渣爹人設,孫紹祖也改變不了他的豺狼屬性。

其實,若是賈迎春能夠自己立起來,說不定婚後的生活就是另外一個樣子。

若她真跟賈探春或是夏金桂那樣潑辣,你看孫紹祖還能欺負得了誰?

五千兩咋的?你娶個媳婦不給聘禮的?

呸~

老娘告訴你,五千兩銀子就能跟當今皇帝做連橋,你別給老娘得了便宜又賣乖。

(→_→)

......

話說遠了,只說這會兒功夫,賈母帶着兩個兒媳婦與一個大孫女正在榮慶堂裏話家常,賈赦邁着小方步哼着走調的曲子朝着東大院晃悠。

而賈珠也終于在奶娘和丫頭婆子的簇擁下來到了賈政的小書房。

此時的小書房已經被丫頭收拾出來了。

幹淨整潔的樣子一點都看不出來剛剛被賈政砸過的痕跡。

對兒子,賈政永遠帶着某種不為人知道的優越感。

在見到賈珠的時候,還不等賈珠給他行禮,張口就是一句‘孽帳’,吓得賈珠當場沒哭出來。

見到賈珠要哭不哭的樣子,賈政還待要罵,可擡頭之際又看到賈珠身後不遠處的賈珠奶娘,賈政要罵的話瞬間被噎了回去。

那天的事情,一下子就又回到了賈政的記憶裏。

閨女她奶娘一頭撞上去,血花四濺的樣子,賈政正經有許多天都不敢閉上眼睛。

不耐煩的将奶娘以及丫頭婆子都打發出去,賈政從椅子上起身,邪魅狷狂的對賈珠喝了一句,“孽帳,還不跟上來。”

說話間,賈政已經走到了書案後面,在官帽椅後面的書架上拿了三百千出來。

他準備親自教導兒子啓蒙。

當年若不是他老子非要臨死前上遺折求什麽恩典,說不定今年的春闱他也能考個探花榜眼回來。

之前與妹夫林如海一起品鑒文章時他就感覺到他們倆的文化水平差不多。

臉皮怕是兩個長城拐角都不能跟他比厚的賈政,不管是不是有真才實學,但他卻是真的沒有給人啓蒙的經驗。

賈珠才多大,一天能學幾句話,幾個字,賈政一骨腦的将三字經念了三分之一後,就說要讓他背熟,明日他下了衙就考校他。

這個時代的三字經,做為啓蒙讀物,其實并沒有幾頁紙,全文字數差不多有1068個字。

而三分之一差不多就是三百多字......

雖然賈政只是讓賈珠背下來,并沒有讓他認全這些字。可對于一個三四歲的小孩來說,也特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賈家的親爹,真會玩。

一臉懵逼的被親爹打發出書房,賈珠晃悠了一下腦袋,被等在門口的奶娘和丫頭婆子又抱回了賈母的榮慶堂。

這會兒子花園裏的花還沒落盡,蝴蝶也有那麽幾只來回飛舞,小賈珠一路走來一路看。一路看來一路玩,等回到榮慶堂的時候,已經快要用午膳了。

用過午膳又睡了午覺,等到賈珠去找小妹妹玩耍的時候,早把他老子交待的事情忘到腦後了。

又因為當時書房只有他們父子倆人,也沒個下人提醒賈珠或是找賈母求救,等到賈珠在賈政下衙後再次被叫到小書房時,仍然沒想起來他老子的吩咐。

當然,正常人也沒指望一個三四歲的小孩能記多少事。

可惜賈政壓根就不是正常人。

他怒了,他火了,他覺得連個三歲的小屁孩都敢無視他了。

咋整呢?

打呗。

于是自元姐兒出生後的第一場男子單打獨揍就在榮禧堂的小書房裏上演了。

三四歲的小豆丁直接被他那虎爹幾巴掌拍在屁股上,然後又被罰跪在廳堂中眼淚鼻涕的背三字經。

背一句...忘一句...忘一句...背一句......

一個時辰後,元姐兒仍然舒舒服服的呆在榮慶堂的碧紗櫥時,就聽到花廳那邊一陣喧嘩。

轉頭朝花廳望了一眼,元姐兒猶豫了一下,就朝她身邊嬷嬷伸出手,讓她抱。

待嬷嬷将她抱到在懷裏,元姐兒又指着花廳的方向‘啊’‘啊’的叫喚着。

走,咱們瞧熱鬧去。

侍候元姐兒的嬷嬷并不喜歡湊熱鬧,一是害怕掃到臺風尾,二一個便是心性如此。

可惜元姐兒還想着趁自己年紀小,多知道一些內幕呢。

嬷嬷沒辦法,只得抱着元姐兒朝着花廳走去,然後又找了一個适合圍觀的遠距離站住了。

元姐兒對于這個距離還是滿意的,于是不哭不鬧,睜着一雙大眼睛笑眯眯地看着臉紅脖子粗的賈母高聲訓斥着她老子。

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在兒媳婦與兒子之間,老太太立場堅定的站在了兒子這邊。哪怕要拿親孫女做筏子也不後退半步。

但在兒子與孫子之間,老太太則是毫不猶豫的倒戈向了兒媳婦和大孫子。

這就是原則。

“放你娘的屁,珠哥兒才多大,你就要他一天背會半本三字經,你這是要逼死他,再逼死我?”

賈政彎腰垂頭小聲的說了一句‘并沒有那麽多,只有三分之一’。

不想賈母聽到這話,竟是更加的生氣。對着老兒子就是一番不講道理,不分立場的揭短扒皮,說得賈政面紅耳赤不說,也更加的無地自容。

這個孽畜,小小年紀就累得親父如此難堪......

作者有話要說: 王夫人‘懷’賈珠的時候,正好趕上賈代善的病逝。

三歲多的小孩真的是忘性極大的。最近哄小外甥女,那丫頭把自己摔哭了,然後非要換衣服下樓出去溜達。等到換好衣服也不哭了,可穿鞋的時候,她就竟然問作者,‘幹啥去呀’。作者當時就有些懵。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