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六個世界(2) ·
第六個世界(2)
金秋看向這和尚, 因為光頭,也看不出是不是真的禿頂,倒是看臉也看不出年紀來, 甚至連男女都有點模糊,看着比一般人要溫和得多了, 說話也輕柔。
她不由得也不好意思把自己的脾氣發出來了, 對于原主家裏要給她裹腳這件事,她也不好意思再說。
但是和尚卻對此有了別的想法,道:“現在外面都不給孩子裹腳了哩, 你家裏怎麽還想着要造孽喲!”
金秋心裏咯噔一下,轉而就想明白了這事兒的前因後果。
說白了,原主家裏一開始也沒想給她裹腳,但是在她爹要出去讀書的時候, 就想着要給原主裹腳了,這就真的是一開始就打算要給原主找個能幫她爹的金主啊!
原主這一生的悲劇,真不是就一步一步趕上了的,而是從她五歲的時候,家裏就已經這樣打算了。
只不過原主爹跟後娘更狠一點, 沒打算就把原主給一個人,而是把她多往外給幾家。
他們一開始是覺得女兒能嫁給個有錢人, 做妾也好,小腳女人嘛……原本小腳的好找,但現在外面已經解放了女人的腳了,這小腳的女人就顯得特別的新鮮,嫁給有錢人家的有特殊癖好的男人——不管多老都無所謂, 這樣,能給原主爹大筆的錢也好, 給原主爹謀個差事也好,都可以。
但是原主爹後來自己找到了有錢人家的女兒,拿着原主用來換錢這事兒就沒有想法了。
但是有錢人,有了錢就要有權,所以原主就有了另一個用途,留在家裏不外嫁,用來滿足那些達官貴人的癖好,以此來換原主爹的利益以及權力。
而這些,在最初原主五歲才被裹腳的時候,就早早的有了先兆。
但是原主不知道,原主媽也不知道。
說起來,原主媽都沒能把腳裹完全,在十歲左右的時候放腳了,她也就是太信夫家的人不會害孩子了,不然怎麽可能不懷疑為什麽大家都放腳了的時候,還偏偏要給原主裹腳?
當然,沒能正經的讀西式學堂也是讓原主媽這樣滿腦子都是夫家的女人不能意識到真相的原因之一。
至于原主就更別說了。
Advertisement
她就是原主媽教的啊!
十歲之後就更別想去上學堂了,原主爹那個人渣哪裏會對她好呢?他要向自己親愛的大小姐表忠心呢。
所以說,悲劇絕對不是臨時産生的,它在最初就有了雛形,只不過集中在了最後爆發,就成了一場讓人痛心疾首的悲劇。
金秋看向和尚,笑嘻嘻地問:“外面的人都不裹腳了嗎?”
和尚嘆息一聲,做到墊香爐的臺子上,又叫金秋坐到自己身邊,給她講:“你這閨女,不懂吧,我給你講啊,這些裹腳的破爛事兒啊,本來就沒有誰會喜歡,那你喜歡嗎,你自己說?”
金秋直搖頭。
“這不就是咯!沒有人會願意裹腳的。”和尚很滿意金秋的回答,“原來裹腳的年紀也就兩三歲,兩三歲的孩子喲,她懂個啥?說她自願裹腳,誰信?信的人喲,不是笨蛋,就是壞蛋,知道不?”
這和尚說話好聽,金秋願意聽。
确實,就算是為了要反抗清朝,要展現自己對明朝的衷心,那真心願意裹腳的也不會是被裹腳的人本人——三歲左右開始裹腳,她懂什麽呢?
她家大人給裹腳,那就不是她自願的。
等長大了,再天天聽說裹腳等于“反清複明”了就願意裹腳了,那這就更可笑了,畢竟她都天天這樣聽着了,腦子當然也被這樣洗幹淨了的,難道她是天降神靈,忽然就能開竅了反抗洗腦?
所以說,裹腳,就是被迫的,就是強迫的,沒有什麽可洗的。
而原本的金秋倒是沒接觸過裹腳的人,她也即是搜過圖片,見過裹腳的情況是什麽樣的,真的是看得直打哆嗦,所以一穿過來見正要被裹腳就跳起來跑了而已。
對于裹腳,金秋與和尚達成共識,認為啾恃洸這不是可以容忍的。
在院子裏說完了話,金秋就打算回家了,但是外面天色已晚,和尚想了想,還是讓金秋進了大雄寶殿,拿着幾個蒲團給她鋪在地上,又找了兩件襖子給她蓋着,叫她晚上守着佛祖,暫且安歇。
大雄寶殿裏燒着火盆,又是徹夜燒着的蠟燭,金秋也感念和尚的體貼。
第二天一大早,金秋這才發現,寺院裏并不是只有一個和尚,呼啦啦進來三十幾個僧人。
這僧人裏有大有小,有老有少,也有長得俊俏的,也有長得普通的,還有長得醜的,各式各樣,但見了她倒是沒有誰覺得奇怪的,只是有兩個小和尚過來幫她收拾好了蒲團拿走了襖子,還有個小和尚把自己的鞋脫了下來遞給了她。
金秋這就有點兒過不去了。她結果僧鞋,腼腆地裂開嘴,想要說什麽,最後還是對各位僧人雙手合十念了一聲佛,轉身跑了。
那掃地僧看見她跑得比兔子都快,在後面笑了笑,又轉身去跟衆僧一起做功課去了。
這一天,金秋倒是覺得挺好,不然就暫且騙一騙原主家裏人,她就上山暫且帶發修行都比給這麽一家當牛做馬強。
不過話雖如此說,但還是能不亂來就不亂來。
金秋換上小和尚的僧鞋,又去河邊洗了洗臉,本來想着上樹掏幾個鳥蛋吃,誰知道她手攀折樹枝打算往上爬的時候,咔吧一下就把樹枝給掰了下來。
這……力氣有點兒大了啊?
她略一思考,覺得可能是那個未來的高科技把力大無窮還給她了,但又擔心可能是自己的幻覺,就轉頭去搬地上的一塊大石頭——一個用力,石頭竟然真的被挪動了!
這就稀奇了。
為什麽“力大無窮”會被送回來?
金秋皺着眉,想要用腦電波跟那高科技好好聯絡聯絡,但根本就聯系不到對方。
到底是因為要幫原主才送回來的力大無窮,還是……金秋一個激靈,不由得有了更深的思索。
莫非,這個困住原主的陷阱不僅僅是原主的家庭,還有體量更龐大的東西?
對啊!
肯定是這樣啊!
金秋站起來,還是決定要上山找和尚們——別的不說,現在的和尚還是有點兒神叨叨的地位的,至少他們要是來說她與佛有緣,不能裹腳,那原主的爺爺奶奶肯定不會給她裹腳的!
說做就做!
她又跳起來就往寺廟方向跑。
這回她可算是能有點兒高興的事兒了,不由得就行走坐立都帶上了原本的功法,誰知道,正走到寺廟的大門口,就見那些和尚們俱都站在院子裏,一拳一腳的,在那裏練習拳腳。
不得不說,是很實用,手裏若是沒有武器,這拳腳就只是強壯一二,但若是手裏有刀劍,看着這就是要人性命去的啊!
這些和尚們打了一番拳腳,就開始散開練力氣了,那掃地僧手裏拎着個石鎖,一回頭又瞧見了金秋,不由得又笑了:“你這閨女,咋不回家咧?”
金秋反問:“你這和尚,咋練這麽大的力氣咧?”
旁邊的和尚們都笑了。
掃地僧也笑了:“哈哈,我這練練力氣,等下山采買的時候,是不是就能拎多東西啦?”
金秋跳進院子,跑到他跟前,假裝天真地說:“那我要是拎起來這大石頭,是不是就也能拎多東西啦?到時候我幫你們幹活,你們幫我跟我奶奶說,別讓我裹腳呗?也別讓他們打我,我昨天一晚上沒回去,他們要打人呢!”
“無識師叔,別給她石鎖拎,石鎖好重的,她拎不動,壞了手腕子咋個辦呢?”給金秋鞋穿的小和尚連忙說,“就讓我跟慧空師兄去幫她說一說吧,行嗎?”
金秋見小和尚心善,不由得就覺得他光頭都閃爍着善良可愛。
無識則把石鎖放下,看看金秋,說:“你看,你挪都挪不動的,不信你試試?”
原來,和尚們有時候會直接把自己練的石鎖遞給別的和尚,一個傳一個,若是這樣直接接過石鎖,那不就真的容易把拎不動的人給壓壞嘛!
所以無識把石鎖放下讓金秋拿,就真的是讓她知難而退,別想着做這麽大的事兒了,但卻也沒說不幫她。
誰料到,金秋過去,一只手握住石鎖就直接拎了起來。
拎起來還不算,還繞了一圈,最後還擡起手舉了起來——單手!
“力士啊!”何止是無識,就是小和尚,不不不,就是所有的和尚,都圍攏了過來,驚奇地看着一個小姑娘單手舉起一個壯漢才能舉起來的石鎖——石鎖有大有小,這個可足足有五十斤呢!
五十斤,比這小姑娘都要重了吧?
“阿彌陀佛!”老主持見狀,不由得高念佛號,轉頭看向大雄寶殿,“居士與我佛有緣,若有所求,敢不應允?老衲這就親送居士歸家。”
這老和尚,上道!
金秋放下手裏的石鎖,高高興興地走到老主持身邊,老主持見她也是清秀可愛,仔細想了想,就做出了決定,問道:“居士就在我們這龍磐寺挂個名吧,做個俗家居士。”說着,老主持又眨眨眼,道,“放心,你在家裏說你以後吃素了,不過這山裏的肉蛋,倒是不缺的,往東走二裏地有個老獵戶,他們家的肉食你且去吃,到時候讓他到我廟裏來結賬。”
“不是不給吃肉嗎?”金秋問道。
“傻孩子,不給吃肉那是不給我們這些大人吃肉,你們這些小的,不吃肉怎麽長身體?不長身體,這把子力氣哪裏來?我們不吃肉,但是我們吃豆腐啊,也是放多油,吃得夠飽,若是苦行修行的時候倒是要忍耐,但一輩子也不是天天苦修,那才是傻了呢——世尊苦修四十八天,四十九天的時候吃了牧女奉上的奶粥恢複榮光,難道我們這些出家人,還比世尊更苦不成?”
作者有話要說:
曾經有人跟我扯拜,說,清朝婦女裹腳是為了反抗清朝是自願的巴拉巴拉……就特麽離大譜了,三歲裹腳,她反抗誰?何況那些清朝大臣家的孩子裹腳的,反抗誰了再說清楚點啊她!!!!!清朝三次下令禁止纏足,但是禁不住,所以纏足問題上錯的是清朝?就這個邏輯我真的搞不懂她。講道理,清朝錯了很多事,什麽鍋都可以給它扣上,但是纏足裹腳,這口鍋真的不是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