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六個世界(3) ·
第六個世界(3)
這廟裏的和尚倒是說話算數的, 留着金秋在廟裏先喝了一碗粥,這方才帶着她往山下走去。
老主持因為也是一直以來很有名望的和尚了,在村子裏辦個什麽白事兒也要找他的, 當然了,除了辦事兒的, 做法事的, 求神拜佛的,也都是去找老主持,所以老主持當然的在大家的眼裏是一個有威信的人。
只不過原主那個年紀的小女孩在衆人眼裏不算整個兒的人, 也不能參加各類活動,所以金秋對此也沒有什麽印象,誤入寺廟的時候也就以為這龍磐寺并不是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廟,但其實龍磐寺在這方圓二十裏地, 還算是非常有靈性的寺廟了。
而老主持無奇也是這方圓三十裏地的高僧了。
無奇老主持是無識掃地僧的師兄,掃地僧平日裏就不是個正經八百喜歡念經的好和尚,也不覺得大和尚掃地有什麽不好的,而無奇老主持是個高僧,便由着師弟雖然玩耍, 所以更加深了外人眼裏的“高僧”印象。
金秋就是被無奇老主持親自送回家的。
老主持平時看起來和藹可親的,又是一手端着缽盂一手拄着禪杖, 怎麽看都是一位傳說中的高人模樣,這樣的高人,帶着自家小孩回家,便是原主家裏的當家人,她的爺爺, 洪安年,也不好發作了。
本來洪安年是想要把這個孫女早早的送出去做童養媳的——家裏一代不如一代了, 錢財少就算了,地也要賣掉……兒子讀書看着還不錯,他本來就是打算把兒子洪梅送到大城市裏去讀現在新式的西洋學堂的,家裏兒媳婦跟這個孫女也不得他的青眼,何況兒子出去,憑着他那一表人才的臉,若是被誰家大小姐相中了,難道這兒媳跟孫女還能留着?
大家小姐的心思才不好猜呢,若是人家大小姐不留她們,也得早做打算的。
想得是很好,所以洪安年才打算給孫女裹腳,把那雙小腳裹得尖尖的小小的,等長差不多了,能與好人家結親也行啊!
誰知道,這龍磐寺的高僧親自送了孫女回來!
洪安年連忙從屋子裏跑出來,直迎接出了院門外:“哎呀是無奇大師呀,快快請進,快快請進!”
洪梅跟在父親身旁,也覺得這無奇大師親自送女兒回來是很有臉面的事情,不由得把之前女兒忤逆不肯裹腳的事情都給忽略了,還過去親切地拉過金秋的手。
金秋給無奇主持使了個顏色,無奇也是個人精,早就料到事情的走向了,并沒有因此就信了洪家父子,但也跟着他們走進了院子,一邊走,一邊說:“洪施主,老衲昨夜坐禪修行,就見令千金從林中跑過,行走間,竟然有金光閃爍,二位施主,你們家的小姐,與我佛有緣啊!”
一句話,讓洪家父子都震驚了。
他們以為是畫靈入了大師的眼,但沒想到的是,大師說的是畫靈與佛有緣。
這個有緣肯定不是随便說說的有緣,畢竟,畫靈光着腳在山裏還能跑,還能帶金光的,這肯定不是普通人啊!一時間,父子倆的腦子裏就活動開了。
不過無奇主持并沒有給他們更多的想法,反而只是說:“這樣,小施主以後于我做個俗家弟子,每隔三天就到龍磐寺裏來與我學一日的佛法,她将來也是有成就的,不可随便當做尋常女子,直接嫁人了事,故而老衲且來詢問二位施主,如何?”
能與龍磐寺扯上關系,洪家父子可是樂得很,自然也就不想着那麽簡單的給金秋裹腳之後等個三五年就嫁人的意思了,若是能給金秋堆砌個更高大上的身份,将來這女娃兒也能在外面當個主持之類,那信衆多的,有了香火了,還不是源源不斷的供養他們?比嫁給人家做一錘子買賣可是強多了!
洪梅也不管親爹如何了,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因着有龍磐寺主持無奇的保證,金秋這也就不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尋常女孩了,她每隔三天就要上山去學“佛法”,當然也就省了一天的糧食,而她就是個女孩,本來也被認為下地幹活也幹不了多少,所以她最後甚至是天天往龍磐寺裏跑,家裏也沒有人找她的,只有原主的媽王氏,擔心她,上山下山的還要陪着,但也就陪了兩天就被洪梅打罵了一頓,便只好晚上的時候在村口等着金秋回家。
然而,事實上,金秋去龍磐寺哪裏是學什麽佛法,她是去學拳腳的!
她力氣大,跳得也高,天生習武的好材料。
原本她學的就是馬上功夫,打仗厲害,實戰也厲害,但是這龍磐寺的功夫不一樣,它是真的外家功夫跟內家功夫一起來的,
很多人不信有內功,覺得那玩意兒是騙人的,但事實上,它确實存在,雖然沒有小說裏講的那樣厲害,也不是一下子積攢多少年的功夫還能外放出來,但其實真的用上了,倒确實能有救人的本事,只不過時間短,可事實上很多時候遇到危險了,也就幾秒的事情,時間短也不是什麽大事。
金秋在龍磐寺裏學的,就是這樣的一份本事。
龍磐寺的拳腳也夠厲害,除了提起一口氣的內家功夫外,那外家功夫是真的磨個銅皮鐵骨的,把她個小娃兒給禍禍的,每天都累得要死要活,不過二裏地外的老獵人還真的是很準時,每隔三天都送來點兒肉蛋來,給她還有廟裏的兩個小和尚補身子,雖然不能在廟裏吃,但卻不拘着不讓吃,只是說滿了十八歲就不給吃了。
倒是科學。
金秋心中覺得好笑,但她也很認同老和尚的說法——既然是和尚,既然都決定不吃了,那就不該吃,但是和尚還小的時候,不給吃就長不起來,給補是給補,将來長大了還是一直要做和尚的,就不吃了,真的是太人性化了。
但老主持無奇也說了,他們這些老和尚現如今還不夠老,等真的老了,便是不吃不吃,也要多吃好克化的,味道也好的豆腐幹、白粥這類的東西,不然豈不就是要害老和尚了?
“那我多給你摘些蘑菇,蘑菇炖裏面,就更香了!”金秋笑嘻嘻的說着,與和尚們打成一片。
和尚們倒是好相處得很,比洪家的四口人好相處。
但真的說起來,原主親媽王氏才是金秋覺得最不好相處的人。
王氏溫柔賢惠,賢良淑德,可以說是最不會反抗的人了,不然也不能留在家裏守着婆,送走了婆才去找老,見老有愛人,也不争不鬧,在家裏跟老媽子似的伺候老的愛人……最後還被當成拿捏女兒的籌碼,死的時候身邊什麽人都沒有。
就這樣的一個賢惠人,每天晚上都勸說金秋,要她服從洪家人的調派,又天天哭訴,說女兒若是出家了,自己肚子裏又沒有兒子,說不得将來要孤苦如何如何……說得金秋腦袋瓜子嗡嗡的。
但也就因為這樣,王氏竟然主動找上洪梅,等到下個月洪梅要出門求學的時候,她也懷上了二胎。
這可是原來并沒有發生過的事情啊!
金秋都傻了。
但是仔細想了想,這也很正常,王氏畢竟是個傳統的賢惠人,以往是不肯主動找丈夫做那事兒的,但現在眼見得丈夫要走,女兒要出家,她又怕婆刻薄,可不就主動了起來嘛!
而原本的世界線裏,原主就是王氏的主心骨,當時又因為裹腳發熱難受的,王氏哪裏有心思找洪梅做那事兒?
不得不說,金秋一腳丫子,踩壞了原主原本的生活軌跡。
很快,洪梅走了。
而原主在家裏除了跟龍磐寺的和尚們一起習武學習之外,又要幫王氏給人漿洗衣服,做做繡活之類——金秋不會做這些,最後便想了個辦法,在龍磐寺門外賣茶水。
雖然說是茶水,但茶葉沒多少,她也知道不能好賣,便用自己那把子力氣,到山裏采了些果子,硬給壓出了汁水來摻和在茶水裏往外賣。
這回就有味道了,又有茶香又有果香,算得上是舊社會裏的新果茶,且兩文錢就能拿個碗随便喝,一時間不少的香客就聚攏了來,之後金秋這茶水攤子更是在香客之間傳遍了,都覺得這香茶不是一般的味道,竟然有佛光普照之後才有這等香味兒的意思了,她這生意也好了起來。
果子都是素的,金秋這果茶不僅是擺攤做買做賣,也給龍磐寺裏的師兄師弟們喝,他們平日裏也沒什麽好吃好喝的,這帶了甜味兒的水,可不就是讓人快樂嘛!
一時間,金秋這攤子倒是賺錢。
她也就非要王氏停了給人漿洗衣衫的活計。
王氏肚子裏孩子還沒坐穩呢,還給人漿洗衣服,這是真的不怕死的勇士啊,她這樣苛責自己養活別人,難不成別人——就是洪家的老夫妻倆——還能感激她一分一毫不成?在他們眼裏,她這樣做都是應該的,甚至是活該的。
就這,金秋是真的對王氏有點怨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