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萬籁俱靜的深夜,昭和宮裏只餘燈火幾點。
寝殿裏,太後擡手叫停了虹芝替她揉額角的動作,朝蘭妃示意了一下:「嗯,坐吧。」
蘭妃聽了便在軟榻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有些憂心的看向太後:「姑母,今日那陳二小姐被太子的人帶去了大理寺,我們的事情她會不會……」
「不會。」太後微微垂眸,神色很淡然,「她什麽都不知道。」
蘭妃這才放下心來:「那就好,我就怕她在大理寺會無意間說出點什麽。」
太後聞言微微蹙起了眉:「雖然她說不出什麽,但她此計不成,日後這人也不能再用了,還讓哀家白費了這麽多心思,真是廢物。」
太後對陳秋琅很不滿,一切都已經給鋪設好了,讓她自己去辦的事只是寥寥,但就是這樣還露出了馬腳,讓她只能另做部署。
蘭妃一直是有些怕她這個姑母的,見她現在神色不悅,一時有些不敢說話,但想起心中的疑惑,片刻後她還是問了出來:「姑母,陳秋琅這麽快就敗露一定是因為被太子盯上了,您說他會懷疑到我們頭上麽?」
太後沉默了一瞬,保養得宜的手輕輕撫過腕上的玉镯,片刻後才淡淡道:「太子的才智謀略卓然,又得皇上親自教導長大,哀家即使凡事做的再周密,也總還是有百密一疏的可能。」
「但即便他有所察覺也都只能是猜測,不會查到什麽實質的把柄,日後多防着些就是了。」
蘭妃見太後心裏有數,便也沒有再提,如今華家雖然看上去是她大哥在掌事,但其實華家的一切都是按照十幾年前姑母計劃好的在走的。
除了太子殿下這處出了意外……
蘭妃并不知道太後到底在當年做了什麽事,大哥讓她不要問,她便也只是聽家族吩咐辦事,現在太子并沒有像秋神醫說的那樣死在二十歲這個大限之日,其實她大哥心裏已經有些急了。
東宮的地位越穩固,熾兒的機會就會越小。
姑母她應該也是知道大哥所想的吧……
蘭妃沒敢将話說出來,但太後看了他一眼,直接道:「讓華豐不要急躁,在朝中要穩住,這種時候不可出什麽亂子。」
「陳秋琅這次的事之後,太子對太子妃的保護只會更加嚴密,盛昔微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我們要備好另一條路。」
這番話說完,太後向秦嬷嬷示意了一下,秦嬷嬷便走到妝臺前,從一個暗格裏取出一封信遞給了蘭妃。
太後吩咐:「這封信找可靠的人親手交到華豐的手上,他看後會知道該怎麽做,哀家這邊為了以防萬一,最近不會再有什麽動作。另外,熾兒的婚事放棄兵部尚書李家的那個姑娘,改選徐上卿府上的幺女,你想辦法讓皇上盡快賜婚。」
這時候再與兵部的人聯姻已經不是明智之選,但徐上卿府上一個庶女嫁去了慶陽,女婿在慶陽軍部任一個文職的差事,不打眼,但總算有些關聯,以備他們不時之需。
「是,我知道了姑母。」
蘭妃謹慎應下,她知道太後此番給熾兒點妃必定是有原因的,太後不說她便知不該問,照做就是了,一切都是為了熾兒,為了華家。
交代完這些,太後便擺了擺手,重新閉上眼:「好了,今日讓你過來要說的也都說了,回去吧,路上仔細些,不要被人看見了。」
蘭妃應了一聲,将那封信小心收入袖中,重新将披風穿上,而後悄無聲息的離開了昭和宮。
沒多久太後的寝殿裏便熄了燭火。
虹芝到了外間守夜,但裏間,太後躺在床上卻遲遲沒有睡意。
終歸是要走這一步了。
她在信裏寫給華豐的乃是下下之策,在此之前,一切都要看來年春天,以及能否尋到章先生的下落了。
-
陳秋琅被移交大理寺的事遠比盛昔微想的還要更快在京中發酵。
只過了三四日,陳秋琅還尚在審訊之時,元京城裏便已經傳的沸沸揚揚了,消息自然是祝卿卿帶給她的。
她近些日子進宮比較頻繁,這日又來東宮時,便與盛昔微說起了京中的那些個流言蜚語。
祝卿卿:「現在外頭已經都知道陳秋琅是想用巫蠱魇術害你不成反被太子殿下發現,扭送去大理寺的,清遠侯府像火燒屁股似的忙不疊就與她撇清了關系,說她敗壞門楣,陳家沒有她這麽個女兒,都從族譜除名了。」
「外頭這麽快就知道了?連她做了什麽都說的這麽清楚?」
盛昔微有些驚訝,驚訝於元京百姓們對於八卦的敏銳度。
祝卿卿朝她眨眨眼:「其實我也覺得這事傳的有點太快了,這不是才過去三四天麽,她人都還在大理寺審着吧?要我說啊,搞不好是你家殿下故意放出消息的,為你出一口惡氣!」
「你不知道那外面傳的,都快把陳秋琅說成十惡不赦的罪人了!好像很不得她趕緊定罪游街大家好朝她扔菜葉子砸臭雞蛋呢,陳秋琅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她怕是在大理寺要後悔死了吧。」
陳秋琅到底有沒有後悔盛昔微不知道,她在想剛剛祝卿卿前面說的那句話,要是殿下放出的消息好像也确實是有這麽個可能性。
那日殿下的面上冷沉鋒利的像一塊極寒之地千年不化寒冰練成的一柄劍似的,她還從未在殿下臉上見過那樣的神情。
殿下一定是很擔心她,見有人欺負她,氣的狠了,說起來還都是為了她呢。
盛昔微覺得心裏有點微妙的滿足感,被殿下寵着的感覺可真好呀!
祝卿卿看着盛昔微漸漸翹起來的嘴角,面上一副如沐春風飄飄然的神色,身子抖了抖,誇張的搓了搓手臂嚷嚷:「哇,我就是說說,笙笙你不至於露出這麽一副沉醉的表情吧!」
「咳咳,」盛昔微不好意思的輕咳兩聲,在小姐妹面前嘴硬道:「你懂什麽,日後你成婚了你也會有這樣的表情!」
祝卿卿不服氣:「我才不會!肉麻死了!」
盛昔微輕哼一聲:「你就等着瞧吧,日後我定要好好消笑話你哼!」
蕭熠和蕭燃到了後院時,看見的就是這兩個小姐妹之間幼稚的争吵。
蕭燃瞅了一眼旁邊的太子皇兄,見他面上的寵愛明顯的就差把字寫臉上了,不由問了一句:「皇兄,皇嫂平日裏是這樣的風格啊?」
蕭熠聞言笑眯眯地回頭看向他:「倒是讓你見笑了,五弟是覺得有什麽不妥麽?嗯?」
蕭燃馬上抖了抖身子,連連擺手:我不是,我沒有,皇嫂妥妥的。
他們兩人是剛剛在書房議完事出來,之前蕭熠讓蕭燃沿着季興閣查到的那個在宮裏病逝的小太監再接着往下頭查,果然叫他探出了些蹊跷。
蕭燃道那個小太監也不知哪裏得了一種假死藥,假死出宮了,現如今在離着元京城南轅北轍的一個窮鄉僻壤隐姓埋名,獨身一人過日子。
暗衛查到的費了些力氣,具體要确定還得派人去一遭才行。
蕭熠聽了蕭燃的這番話,贊賞了一句:「做的很不錯。」
蕭燃的臉上便立刻出現了熟悉的笑容,以前他與蕭熠一起讀書時,他自然是沒有皇兄聰明的,所以時常會請教他,而他做得好,皇兄便會表揚,那時他便會露出這樣的笑容。
蕭熠拍了拍他的肩,又道:「盡快派人過去,但不用急着回來,确定了是那人之後有事傳信便可。來年開春後周國使臣要進京與大胤商讨南境的貿易往來相關事宜,父皇很重視,不可出什麽岔子。」
周國與大胤國南境接壤,國力不如大胤但地理位置優越,與周邊一直有較好的貿易往來,經濟很是繁茂。
這次來使所談的貿易合作若是達成,對兩國來說都将來帶一筆不小的財富。
蕭燃自然也知道此事的重要性,於一國而言,跟周邊鄰國打好關系能大大減輕邊境的損耗,便能用更多人力物力來發展自身。
他應了一聲是,知道皇兄是在提點他。
看着後院裏還在鬥嘴的兩個小姐妹,蕭熠給蕭燃使了個眼色,蕭燃會意,走上前去笑着與祝卿卿打招呼:「卿卿,今日帶你去個地方看稀罕物件兒,去不去?」
祝卿卿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去啊去啊!」
蕭燃點點頭,拉着她的手就要走,又被祝卿卿紅着臉掙開了,她瞪了他一眼:「男女授受不親呢。」
蕭燃順着她,笑道:「好,不親不親,那改拉袖子成了吧?」
說着便真的拉上了她的袖子,又看看她。
「那,那也成吧!」祝卿卿別別扭扭的還是有些不好意思,但不忘回身跟盛昔微揮手,「笙笙我下次再來看你哦!」
然後便跟着蕭燃離開了東宮。
盛昔微看着這兩人的背影,軟聲笑着朝蕭熠道:「殿下,我感覺這事要成了。」
蕭熠将剛剛吩咐宮人去取的披風拿過來替她披上,将人攬進懷裏:「嗯,若是順利,來年便可讓父皇給他們賜婚了。」
現在已經是臨近除夕,明日各官部府衙就要封印,官員們都會回去等着過年,正月十五元宵之後才重新上朝。
很快就是新的一年了。
宮裏已經早早的布置了起來,除夕這天宮中的家宴過後,五皇子和容夫人又來了東宮與盛昔微和蕭熠一塊兒敘話、看煙火、過除夕,再到了晚些時候皇上便也來了東宮。
於是這天晚上東宮倒成了整個皇公裏最熱鬧的地方。
待又過了一個多時辰,子時剛過,送走了五皇子、容夫人和璟帝後,盛昔微與蕭熠回了院子裏。
兩人慢悠悠的走在一條小道上,天邊的月華如水,冬日凜冽的風在這日喜慶洋洋的氛圍下好像都溫柔了幾分。
盛昔微被蕭熠用厚厚的大氅裹着摟在懷裏,手捧一個小暖爐,一點也不覺得冷。
她輕輕靠着蕭熠,邊走邊擡頭看着漫天星辰,突然轉身嬌笑着對蕭熠道:「殿下,新年快樂。」
這是她與蕭熠一起過的第一個新年,往後應該還會有很多個吧。
蕭熠停下腳步低頭看她,懷裏的姑娘那雙潋灩的眸子晶亮的像落滿了星星,他突然擡手将她披風的兜帽拉了起來,給她戴上,然後緩緩俯身,在寬大的帽檐下口勿上她的唇。
這個口勿溫柔又靜默,帶着一種珍視,叫盛昔微忍不住閉上眼睛,沉溺在蕭熠的這個口勿裏。
過了許久,他才微微離開她的唇,卻依舊與她鼻尖相抵,輕輕說了一句:「新年快樂,笙笙。」
新的一年了,在去年的這個時候他沒想過自己還能再過除夕。
這天夜裏因為放了煙火,所以偌大的宮中即使夜深了也難得多了幾分溫暖鮮活。
不過年節過後這幾天的天氣越發的冷了一些,盛昔微瞧着外頭總覺得像是要下雪了。
蕭熠這幾日沒有公務要辦,日日陪着盛昔微,加之再兩日便是盛昔微的生辰了,他想着這姑娘去年在他生辰那日廢了頗多心思給他準備禮物和驚喜,他也想用心的給她過一個生辰,沒想到卻還是叫盛昔微又給了他一個大驚喜。
盛昔微的生辰是在正月初八,這天元京城裏落了這個冬日的第一場雪,而東宮卻稍微顯得有些慌亂了。
因為這天早晨盛昔微起床的時候突然覺得眼前一黑暈倒了。
蕭熠心裏一慌,立刻召了太醫過來。
東宮近半年除了每月給蕭熠診平安脈時太醫來過,還會順勢給盛昔微也診一次,其餘時候是從沒有召過太醫的。
結果這下還在年節期間呢,一大早的東宮的總管太監福全就親自到了太醫院,火急火燎的抓上一個正在當值的太醫就走了。
這個被他抓上的太醫就是祝卿卿的二哥,祝二公子。
一路上就見福全火燒眉毛似的往東宮趕,好像恨不得踩上個風火輪似的,祝二跟在後頭步履匆匆,氣喘籲籲問了一句:「公公,這是怎麽了?殿下出事了?」
福全搖頭:「不是,是太子妃!太子妃暈倒了!」
要知道盛昔微在東宮可是一直活蹦亂跳的,還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過呢!
祝二吓了一跳,太子妃暈倒了那也确實是個大事!
於是他趕上福全的腳步,還忍不住小跑了起來,邊跑邊想着,在到東宮之前先多了解了解情況吧,於是又問:「太子妃現在還暈着麽?可還有些什麽其他的症狀?」
福全回頭看了他一眼,依舊滿臉焦急:「太子妃已經醒了祝太醫,正在床上喝粥呢,您可得快點,不然一會太子妃的粥該喝完了我們都還沒到,殿下可能得催了。」
祝二:……??合着太子妃已經醒了啊!福全這樣兒他還以為人多嚴重呢!
這就是太子妃在東宮的待遇麽,他妹說的果然沒錯啊,這可真是護到心坎兒了!
但前頭福全絲毫沒慢下來,他一個小小的太醫還有啥辦法呢,跟着走吧。
於是就這樣急匆匆的趕到了東宮,兩人剛進寝殿,盛昔微正好喝下最後一口粥,她搖了搖頭又輕輕推蕭熠的手:「殿下,我不想吃了。」
蕭熠見她實在是不想吃了,将小碗遞到旁邊讓巧珠收了下去,攬住盛昔微的肩讓她往自己懷裏靠了靠,擔憂的問:「是哪裏難受麽?」
盛昔微嘟囔了一聲:「不是的殿下,就是食欲沒那麽好了。」
祝二哪見過太子殿下親自給太子妃喂粥的陣仗啊,心裏正詫異的目瞪口呆呢,福全這時候趕緊對着裏間說了一聲:「殿下,祝太醫來了。」
蕭熠聽後替盛昔微拉了拉被子,而後看向提着藥箱剛要行禮的祝二,他虛虛擡手,溫聲道:「祝太醫不必多禮了,快過來給太子妃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