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已删減)

第二天一大早,姜溪橋穿好了鞋子,站起來從鞋櫃上拿上了文件,對還在廚房忙活的姜奶奶說道:“奶奶,我先去學校了!”

姜奶奶聽了,從廚房探出頭來:“這飯馬上就好了,吃了飯再走啊?”

姜溪橋一邊掀開簾子一邊回頭答道:“不吃了,我這就快趕不上趟兒了!

“那也不能不吃飯啊!”姜奶奶忙從竹屜上撿了個饅頭拿油紙裝上,急聲喊住姜溪橋:“帶個饅頭路上吃!”

已經出了門兒的姜溪橋又轉回來接過袋子,一邊跟姜奶奶告別,一邊兒急急忙忙的出了門。

姜奶奶靠在門邊兒,看着孫子叼着饅頭火急火燎的身影,搖着頭嗔怪道:“這孩子,早起半小時不就完了嘛!非得掐着點兒起床,跟他爸真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孫子出門了,姜奶奶也沒心思再弄小菜,就着鹹菜疙瘩喝了碗粥就算完事兒。眼瞅着時間差不離了,挎着菜籃子就出門趕早市去了。

那邊兒姜溪橋緊趕慢趕,好容易在上課之前趕到了津門二中,順利的辦了入學手續,因為是隔天才入學,所以班主任焦鳳只是領着他認了認班級的門。

“小焦啊,手續辦好啦?”

焦鳳剛回辦公室還沒落座,就聽見隔壁桌十二班的班主任李黎問自己。高三十一、十二兩個班的物理都是李黎帶,焦鳳則是兩個班的化學老師,是以兩個人私底下關系也不錯。

像姜溪橋這種中途轉學的,學生成績好就不說了,這要是成績不好,對李黎自己的考評也有影響,也難怪他會這麽關心。

焦鳳喝了口水緩了緩氣,拿了早上課代表交上來的作業批改,一邊回道:“剛帶他去看了下班級的位置,他說想一個人走走,順道兒也熟悉熟悉學校的環境,趕巧兒我還有作業沒改完,就讓他自己逛了。”

“瞧着怎麽樣啊?”李黎不關心那個,他比較關心這個新學生的品行如何。

焦鳳知道他是擔心自己遇上個刺頭,擡頭沖人笑了笑,替人寬心道:“放心吧!我瞧着挺好的,說話做事都倍兒有禮貌,教務處那邊拿過來的成績也挺好。”

“哎,我怎麽聽說,主任那邊兒說了不讓管這學生啊?不知道是不是跟你們班兒那個殷亭晚一樣,上咱這兒來混日子了?”

焦鳳拿筆的手頓了頓,随即又是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這事兒我也不太清楚,不過既然是主任交代的,咱老樣兒辦咱的事兒就成了,至于別的嘛,只要他不違法違紀,咱也不多操那份兒心!”

Advertisement

姜溪橋在學校裏轉了一圈兒,把一些設施和特殊教室的位置記下了,也不多逗留,出了校門溜溜達達的往家的方向走了。

到家的時候,正趕上姜奶奶往桌上端菜,嗬!好家夥!滿滿當當一大桌兒。

姜溪橋換完鞋子,也不洗手就要上手拿菜,被姜奶奶一把拍開,怒嗔:“這孩子,手還沒洗呢!洗手去!”

被嫌棄了的人也不在意,笑嘻嘻的往廚房去了,順手還撈了兩雙筷子出來,姜奶奶把桌上多出來的一盤醬鴨和一碟回鍋肉遞給他:“去,給你大力叔家端去!”

姜溪橋爽快的應了,端上兩盤菜利落的出了門,打院兒門出去左拐,就是趙大力家。

他小的時候是跟着姜奶奶生活的,打小就沒少往趙家跑,對這一片那是門兒清。一直到他十二歲那年父親去世了,才回了羅家生活。

進了院門兒,正瞧見趙景華在院兒裏翻玉米棒子。

趙景華的姑姑這幾年包了幾畝地種起了果園,老嚷着邊上的地空着怪可惜的,她家忙不過來,就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讓趙景華家種了點兒玉米。

趙景華家的飯館兒有時候也搭着賣些早點,這幹玉米磨了粉,不管是熬玉米糊還是烙玉米餅都是極好的。

院兒裏的趙景華聽見動靜,擡頭望門邊一瞅,就見院兒門口站了個人,有些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遲疑了半天才喊了一聲:“小河?”

姜溪橋沖他淘氣的擠了擠眼,也不管院子裏就只有趙景華一個人,叉着腰作出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樣,大笑着喊道:“各位老少爺們兒,沒曾想吧?我胡漢三又回來啦!”

趙景華得了确認,頓時高興的把手裏的耙子往旁邊牆邊一扔,沖上來對着姜溪橋胸口就是一拳:“好小子,你丫可好些時候沒露面了啊!要不是姜奶奶說你小日子過得挺美的,我他娘的還以為你丫玩兒失蹤了呢!”

姜溪橋順手回了他一記肘擊,故意跟他逗趣:“嘿,我說,你丫就不會輕着點兒,要有個磕着碰着的你養我啊?”

“嘿嘿,我養就我養,趕明兒就把你丫賣深山裏給別人當媳婦兒去!”趙景華也不示弱,也笑嘻嘻的跟姜溪橋開起了玩笑。

“好小子,吃我一棍!”姜溪橋把盤子往院子裏的圓桌上一放,抄起耙子就是一記橫掃。

趙景華擡腳閃了過去,也拿了根棍子瞎比劃了一下,作出大聖兄單腳擡手張望的經典動作,沖姜溪橋喊道:“呔,妖怪,吃俺老孫一棒!”

兩個人看了對方那傻樣兒,都繃不住笑了起來,這麽一番打鬧,剛見面的那點兒子生疏迅速消失不見,他倆就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走街竄巷,一道兒當皮猴的日子。

趙景華端起姜溪橋帶過來的菜,領着姜溪橋往堂屋走去,一邊走還一邊兒問:“哎,你這次回來,準備待多久啊?”

姜溪橋邊走邊四處打量,順口回到:“還不知道呢!我跟我媽吵了嘴,離家出走了。”說着環顧了院子四周,感慨道:“還真別說,你家一點兒沒變,跟我走的時候一模一樣!”

趙景華放下菜,伸手拽過姜溪橋,勾肩搭背一副哥倆好的樣子,興沖沖的跟他說道:“走,哥帶你去瞧個新鮮玩意兒!”

這一瞧就是半個小時,趙景華他表哥在軍事大學上學,自己做了個縮小版的92·式手·槍,當成生日禮物送給趙景華了。

姜溪橋一瞧就喜歡上了,男人嘛!哪有不喜歡槍的,摸了兩下更是愛不釋手,要不是因為做的時候考慮到法律問題,直接就沒做發射裝置,姜溪橋都要拿上去院兒裏放上兩槍了。

趙景華下午還要上課,姜溪橋跟他約好了晚上一起打電動,這才依依不舍的走了。

回家正好趕上姜奶奶最後一道菜出鍋,姜溪橋早上就啃了個饅頭,這會兒肚子裏早就鳴鑼打鼓了,等菜上齊姜奶奶也落了座,抄起筷子就吃上了。

還沒吃上兩口,姜溪橋就發現桌上多了好些海鮮,再環顧四周一看,屋子裏多了好些東西,仔細一瞧都是水果、營養品、牛奶什麽的,再一看姜奶奶那強裝樂呵的樣子,心裏就門兒清了。

“奶奶,我媽來過了?”

嘿!要不咋說是母子連心呢?

姜奶奶心底感慨不已,一邊兒給他夾了只蝦,一邊回道:“嗯,早上一大早就來了,拎着好些吃的喝的!”

姜溪橋剝蝦的手頓了頓,心裏嘀咕開了:不應該啊!按着我媽那脾氣,怎麽可能送完東西就走了?不等我回來罵我個狗血淋頭才怪呢!

這麽一想,這滿桌子的菜也不香了,忙放下筷子跟姜奶奶打聽道:“哎,奶奶,她就這麽走了?就沒說些啥?”

姜奶奶一看他那眼珠滴溜溜的轉,立馬就明白他在想什麽了,那小腦袋瓜指定又覺得他媽這是想麻痹自己,準備放大招了,當下也覺得好笑。

瞧瞧!跟聰明人打交道就是累得慌,尤其是這兩人還是母子。

“安心吃你的吧!她不是沒說,是沒來得及說!”

姜奶奶又夾了塊醬鴨腿到姜溪橋碗裏,跟他解釋道:“做飯做到一半兒,就來了個電話,說是公司那邊新出的産品有點兒什麽問題,必須要她回去解決,飯都沒吃就急匆匆的走了!”

說到最後,姜奶奶話裏還透着幾分愧疚。

想想也是,從姜武和羅玉華結婚,姜媽媽進門的那天起,姜奶奶就拿她當親閨女一般的養。

等姜溪橋出生以後,姜奶奶更是把這個孫子寵上了天。

到後來姜武出事,姜奶奶心裏對這個兒媳兒就更覺得虧欠了。

有錢人家的大小姐,出身好、相貌好,卻偏偏喜歡上了自家那個窮小子。

要是能白頭到老倒也算一樁美談,可惜自家兒子沒那個福分,連累羅玉華三十出頭就守了寡,這麽多年來,也沒見她再找一個。

更別提羅玉華隔三差五的就讓人送些吃食、衣服什麽的過來,後來就算工作再忙,每年過年的時候,也是雷打不動的回姜家老院兒。

姜奶奶也勸過她,趁着還年輕,再找一個好好過日子,自己不怪她。

羅玉華當時什麽都沒說,就這麽直挺挺的給她跪下了,三個響頭一磕,說打從她進姜家門的那天起,就沒打算再跨出去。

姜奶奶心裏愧啊!

姜溪橋也知道姜奶奶的心事兒,忙借口說要吃遠處的菜,自己夠不着,讓姜奶奶幫他夾。

姜奶奶一忙起來,就把那點子惆悵抛到腦後了,笑眯眯的的看着姜溪橋大口大口的吃着自己做的菜,一邊還勸他慢點兒吃,仔細別噎着咯!

姜溪橋吃的肚兒滾圓,總算讓姜奶奶忘掉了之前不高興的事兒。

而另一邊,睡了一晚上的沙發,第二天起床的時候,殷亭晚跟沒事兒人一樣出了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