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紅星公社的高書記不想讓其他公社從他們這裏分一杯羹,劉書記作為一縣父母官,站的角度不同,考慮的自然也不同。

劉書記也吃過鹵味,覺得很好吃,對于他來說,社員們吃的好才是真的好,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齊頭并進和一家獨大,劉書記當然更希望齊頭并進,這樣政績上好看不說,社會也會更加安穩,還能将這些公社書記們打發了。

略一琢磨,劉書記就将自己的想法和高書記說了。

***

第二天溫雨晴早早來到飼料廠,見方磊已經到了,溫雨晴十分高興,她讓對方跟自己去一趟招待所。

看到大包小包的海帶、海白菜,方磊十分詫異,“你買這麽多海菜做什麽?”

“做鹵味。”溫雨晴解釋道:“這個做鹵味好吃,等做好了給你們拿去一些嘗嘗。”運輸公司在一衆廠子中是出手最闊綽的,溫雨晴自然想和對方搞好關系。

方磊一臉古怪道:“這東西縣城裏也有。”

溫雨晴:“……我以前沒見過。”

“菜市場就賣。”

溫雨晴:好吧,她沒逛過縣城的菜市場。

“不過海菜這些買的人少,就幾個大點的菜市場有。”

聽方磊這麽說,溫雨晴心裏這才舒坦一些。

說話間,方磊已經将東西搬上車,兩人先回飼料廠拉飼料,然後去養豬廠拉豬仔和人。

一共有五輛車,溫雨晴和方磊坐一起,溫雨堯和齊建國坐在其他車上。

Advertisement

因為拉着豬,貨車速度不快,路上沒什麽事,溫雨晴便和方磊天南海北的聊着,如今運輸公司可是個香饽饽,走南闖北,見識多,溫雨晴自然要和對方打好關系。

就這樣一路颠簸了四五個小時,終于到了養豬場。

養豬場外,社員們嚴陣以待。

車剛停下,藍小婷就迎了上來,“溫隊長,你們總算回來了,我們都等一下午了,一直不見你們回來,都想去縣裏接了。”

“路颠簸,拉着豬不敢走太快。你帶司機去休息一下,并給他們弄點飯。”溫雨晴剛交代完,趙支書和幾個大隊幹部也走了過來,看着這些叫的歡快的小豬仔,趙支書臉上并沒有什麽笑容。

溫雨晴擔心後面的小豬仔,這時候也沒時間和大家說話,打了一聲招呼後,她就來到了車鬥旁,組織大家往下豬圈搬運小豬仔。

溫雨晴和趙支書看着衆人将小豬仔送進豬圈裏,一百頭小豬一起叫個不停,一時間養殖場傳來殺豬般的叫聲,顧老爺子也被叫出來了。

這裏齊建國和溫雨堯最懂養豬,兩人颠簸了一下午也沒時間休息,從車上跳下來後就開始準備喂豬的飼料。

周小翠和邵冬梅看到後,也都過來幫忙。

顧老爺子看了一會,也把自己準備的中藥湯端過來喂小豬仔。

齊建國和溫雨堯齊看向溫雨晴,他們不知道這棕色的液體是什麽,給小豬仔喝了會不會有什麽不良影響。畢竟小豬仔不比大豬,身體非常脆弱。

溫雨晴搖了搖頭,示意他們不用管。書中說顧老爺子中醫水平了得,對他配的藥溫雨晴十分放心,而且若是沒有把握,顧老爺子也不會貿然給小豬仔喂。

就是小豬仔對那中藥湯似乎不太喜歡,上去嗅了嗅,就哼哼唧唧起來,顯然是不想喝。這個倒不用擔心,等它們渴了自然就喝了。

将一百頭豬安頓好後,溫雨晴便帶着幾人回屋吃飯。

進屋後沒看到幾位司機,溫雨晴便問,“方師傅他們呢?”

“吃完就走了,他說要趕在天黑前趕回去,見你們忙,便沒過去打擾。”

藍小婷給溫雨晴和幾人一人盛了一碗面條,裏面有一個鹵蛋,幾塊鹵香幹,看着就好吃。

溫雨晴接過面條,邊吃邊問道:“我走這兩天,廠子裏沒發生什麽事吧?”

聞言,藍小婷眼中閃過一絲愁色,“這兩天大豆收不上來了,坊子裏囤的也堅持不了幾天了。”

“社員們手中沒有了?”

“嗯,又換又賣的,現在家家戶戶都沒剩下什麽了。”

“其他大隊呢?”

“秦曉峰和小馬去問了,也沒有了。”

現在剛過5月,黃豆的收獲季節是10月,還有5個月時間,豆制品是鹵味坊的主打食品,也是除了鹵蛋銷量最好的食品,要是斷貨五個月,那損失可不小。

溫雨晴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我這次回來買了一些海帶和海白菜,先用這些頂着。再放開土豆和蘿蔔采購,一定要注意質量。”

土豆、蘿蔔家家都有,只是經過一個冬天,各家剩下的都不多了,而且陳年土豆也沒有新鮮土豆好吃,有的都發芽了,蘿蔔很多都康了,溫雨晴覺得不太好,之前便沒怎麽收,現在看來也要收購了。

想到了什麽,溫雨晴又道:“現在有蘑菇了,你通知社員我們還收蘑菇,這塊找有經驗的社員幫着把關,別收到毒蘑菇。”

藍小婷和郭大寶一起負責采購這塊,聽到溫雨晴交代,忙點頭應是。

豬雖然看着又髒又臭,但是對生活環境要求極高,不然容易生病,所以豬圈必須收拾的幹幹淨淨,豬糞也要及時清理。

想到那一百二十多頭豬,收拾起來也麻煩,溫雨晴又道:“明天你發個公告,養豬場和鹵味坊各招兩個人,這件事就由你辦吧。”

其實四個人養一百多頭豬足夠了,不過現在人工成本低,為了将豬照顧的更好,溫雨晴決定再多招兩個員工,當然也不可能讓他們太清閑,再過幾天豬草就下來了,到時候讓他們去割豬草。雖然說是飼料豬,也要加些豬草,這樣營養會更均衡。

至于鹵味坊,因為大豆短缺,就要從其他食品上補給,素丸子一直比較受歡迎,只是因為做起來費事,鹵味坊沒那麽多人手,之前一直限量供應,現在大豆要不夠了,素丸子先頂上來,雇兩個人負責專門做素丸子。

聽到溫雨晴的話,藍小婷有些受寵若驚,“溫隊長,我以前沒做過招聘這塊,怕做不好。”

經過這段時間觀察,溫雨晴覺得藍小婷這人不錯,收物資的時候,特別認真,有一點不符合要求的,她就堅決不收,郭小寶雖然也挺負責,但畢竟是男的,做事沒那麽較真,差不多的就收了。

像藍小婷這種剛正不阿,做事有原則的人,觀察力也敏銳,負責招聘這塊正适合,現在廠子逐漸擴大,他們這又沒什麽技術含量,幾乎不用培訓就可以直接上崗。

溫雨晴不想養閑人,招聘這塊便想現用現招,以後廠子會越辦越大,這種小招聘會經常有,她不可能每次都親力親為,不然什麽活都自己做那得累死,而且其他人也需要鍛煉,所以溫雨晴想将招聘的事放下去。

溫雨晴不想用本地人負責招聘這塊,因為社員們祖祖輩輩都住在這塊地方住,往上數三代都能攀上點親戚。

溫雨晴絲毫不懷疑,若是用本地人招聘,最後每個崗位都是他家親戚,這不是溫雨晴誇張,而是他們的思想就這樣,覺得用自己的親戚很正常,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是如此。

相反,若是不用,反而會被人說三道四,覺得他不講情面,有權利了親人都借不上光,人情社會就這樣。而企業若想長久發展,必須把關系戶杜絕掉,不然以後就成了家族企業了,這樣會制約公司發展。

可惜藍小婷是個知青,以後十有八|九要回城,不然倒是能成為她的左右手。

聽藍小婷的話,溫雨晴鼓勵了她一番,又将招聘要求大致說了一下。

比如做鹵味的要招幹淨衛生的,送貨的比較辛苦,要招體力好的。

推銷的因為要和各個企業對接,形象必須要好,說到這裏溫雨晴忽然想到一件事,要給他們統一工作服,這可是鹵味坊的形象,做鹵味和豆制品的也要戴口罩,穿廚師服,這樣比較衛生。

見藍小婷一直拿着本子記錄自己說的話,溫雨晴也從包包裏拿出一個小本本把統一服裝的事記上,現在她的事情太多,一轉身就容易忘了,所以有什麽事,溫雨晴也喜歡記下來。

記好後,溫雨晴繼續道:“養豬場主要就從有養豬經驗的社員中選,我這有關于養殖的書,你可以翻翻看看,然後從裏面挑一些基本的問題考他們。”

兩人正說着話,趙支書推門走了進來。

“趙叔,你吃了嗎?”溫雨晴問。

“吃過了。”

一邊的藍小婷見趙支書進來,忙給他倒了一杯水。

“趙叔,我看你心情好像不太好,是有什麽事嗎?”溫雨晴和趙支書已經很熟了,只當他是自己叔,說話很是随意。

雖然溫雨晴沒将豬生病的事和趙支書說,不過後來趙支書還是知道了,如今見到這一百多頭小豬,趙支書感覺自己以後別想睡好覺了,能高興才怪。

想到溫雨晴剛才的話,趙支書問道:“你這都招了20個人了,還要招?”

溫雨晴邊吃,邊道:“廠子要擴大規模,肯定要擴招的。”

不過他們都招了20個了?有這麽多了嗎?她都沒注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