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趙支書道:“你這總招人也不行啊,地誰種?”

聞言,溫雨晴險些沒嗆住,大隊上千人,那點地還種不過來?

“那就提高社員們勞動積極性,別讓他們整天磨洋工。”

不改變社員們的工作态度,多少人種地都那樣,無法提高産量。

這種現象太普遍了,不僅是社員,銷售員、工廠工人,各行各業都如此,幹什麽都不積極,能拖就拖,能糊弄就糊弄,本來一個人能幹的活,非要三個人幹,本來一天能完成的事,非要脫幾天,這就是大鍋飯的弊端。

聽到溫雨晴的話,趙支書忍不住皺起眉頭,他也知道社員們種地不積極,可他能咋整,一個個皮的很,說兩句當時改過了,等他走了,又開始偷懶,整個大隊那麽多人,他也盯不過來。

溫雨晴也知道這個問題,不是某個人能改變的,等以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實施,問題自然而然就解決了,只是還要等好些年。

想了想,溫雨晴說道:“我正準備買個拖拉機,等農忙的時候給大隊用,這樣就不擔心忙不過來了。”

不是溫雨晴說,現在犁地還用牛,和幾千年的古人種地用一樣的工具,真的是太落後了,純人力的生産方式應該淘汰了,早點進入農業機械化,才能解放出更多的人力做其他事。

“你要買啥?”趙支書以為自己聽錯了,忍不住揉了揉耳朵,又問了一遍。

“拖拉機。”溫雨晴重複了一遍。本來溫雨晴也沒着急買,不過既然趙支書提了,那就買吧,早買早用。

當然溫雨晴買拖拉機主要是為了送貨,現在縣城需求大,公交不發達,送貨員搬着大箱子靠着兩條腿在縣城裏到處跑辛苦不說,還不方便,等他們買完拖拉機後也可以借給大隊用,反正農忙時間也不長。

“你知道一臺拖拉機多少錢嗎?整個紅星公社只有一臺拖拉機。”

溫雨晴一臉平淡道:“我讓秦曉峰打聽過了,新的□□千,二手的要便宜一些。”

“你有這麽多錢?”趙支書一臉質疑。

“現在沒有,再存兩個月就夠了。”賺錢就是用來花的,而且鹵味坊是集體企業,歸大隊所有,也就是說不管他們賺多少錢,都是大隊的,進不了她的口袋,所以溫雨晴花起來一點都不心疼。

Advertisement

不過溫雨晴不打算一次付清車錢,如果可以,她想分期還款。

聽到溫雨晴的答複,趙支書拿着杯子的手一抖,“現在鹵味坊一個月能賺多少錢?”趙支書平時沒事就去鹵味坊轉轉,不過對財務狀況并不是很清楚。

“毛收入兩千多吧。”

雖然知道賺錢,可聽到具體數目,趙支書還是忍不住倒吸一口氣,這麽多年了,白楊大隊也沒存下多少錢,趙支書萬萬沒想到他們種十年地也沒鹵味坊一個月賺的多,一夜暴富的感覺讓人不真實。

沉默片刻,趙支書道:“拖拉機太貴了,賺錢也不能這麽花。”

一臺拖拉機近萬元,一個社員一年才幾十塊錢,這麽一對比,買拖拉機一點都不合适。這麽想着,趙支書便說出了口。

“趙叔,現在提倡農業機械化,我們應該響應組織的號召,肩負組織的重任,跟上組織的步伐,努力實施‘農業機械化’,組織讓您管理大隊,是因為信任您,咱決不能拖組織後腿。”

這個年代的人很淳樸,喜歡喊口號,口號對他們來說并不是沒有意義的空喊,相反,他們會照着做,對大多數人來說,響應組織的號召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

趙支書凝眉,一臉疑惑的問道:“農業機械化?啥意思?”

溫雨晴也不知道現在國家有沒有推行農業機械化,不過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推行的可能性非常小,因為太窮了,一個大隊連拖拉機都買不起,更別說其他機械設備了。

不過沒關系,趙支書也不懂,他平時也很少看報紙,去的地方也不多,見識不比社員多多少,溫雨晴并不擔心自己說漏了,“農業機械化就是用機器種田,像用拖拉機拉犁。不僅如此,現在很多地方已經開始用播種機、收割機、脫粒機這些機器種地了,這樣能加快工作速度,提供生産效率,提高産量。”

在後世,農業完全機械化後,因為大型農具、機械太貴,一家幾晌地買成套的機械不劃算,所以出現了農村生産合作社,就是幾個人或者更多人聯合起來一起種地,這樣統一經營能降低成本,在溫雨晴看來,如果白楊大隊早早實行農業機械化,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這一步則完全可以取消了。

現在有的社員為了盡快完成任務,幹活的時候一點都不用心,這樣不但影響效率,還影響收成。

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的誕生,主要是為了提高産量,機械化完全可以達到這個要求,因為全部機械在做,幾個人就可以種很多地,根本不存在社員們偷懶的問題。

“真有這樣的機器?”趙支書一臉不可置信的問。

溫雨晴也不清楚現在國內有沒有這樣的農用機械,不過這不妨礙她吹牛。

“當然,”溫雨晴點頭道:“還有專門掰苞米的機器呢。”

白楊大隊的土質不好,玉米對土壤要求不是那麽高,所以大隊種的大多都是玉米。像掰苞米、扒玉米這些就不說了,脫粒的時候更麻煩,每一顆玉米粒都是社員們用手一粒粒的搓下來的。

趙支書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機器怎麽掰苞米。

“這機器肯定很貴。”趙支書搖了搖頭,“還不如用人幹呢。”在趙支書看來,機器太貴,有那錢買機器,不如将錢給社員呢。

聞言,溫雨晴心裏有些無奈,現在的人就這樣,太貴的東西當寶一樣,若是真給他們買一臺機器回來,他們怕是寧願擺在那裏都舍不得用。就像公社的拖拉機,平時就很少用。

“機器肯定不便宜,不過買一臺可以用很多年,節省下來的勞動力也可以幹其他事,比如來鹵味坊、養豬場當工人,還可以開墾荒地。”

溫雨晴徐徐善誘道:“我們大隊周邊還有很多荒地沒用上,閑着多可惜?要是都開墾了,用不了幾年買機器的錢就賺回來了。現在上面也鼓勵開荒,不然也不會第一年開荒的收入全歸大隊和社員。”

本來因為錢的問題,趙支書對溫雨晴說的買機器的事并不太感興趣,不過在聽到開荒後,趙支書眼睛忽然亮了起來,對農民來說,什麽都沒有土地重要,土地就是他們的命根子。

尤其經歷過那幾年□□後,社員們都餓怕了,現在家家戶戶都屯糧,哪怕長蟲子也阻止不了他們對囤糧的熱衷。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句話已經深深根植在農民的心裏。

趙支書徹底被溫雨晴說服,他忍不住規劃道:“等這批豬賣了,咱就買一些機器回來,來年就開墾荒地,到時候荒地上都種上紅薯。”

溫雨晴:“……”她剛才說這些,只是為了告訴趙支書不用擔心沒人種地的事,沒想到讓趙支書惦記上了她的豬。

這批豬賺的錢溫雨晴要用來開副食品廠,幹副業回錢快,至于農用機械設備,肯定也會買的,不過要等副食品店開起來再說。

想到了什麽,溫雨晴忽然問道:“對了趙叔,今年地裏種什麽都定下來了嗎?”

“定下來了,都種苞米。”趙支書知道溫雨晴對種地一竅不通,不由問道:“咋了?你問這幹啥?”

“社員們提供的黃豆不夠用。”來年她要建食品加工廠,鹵味要銷往省城,到時候對黃豆的需求量會大幅度提升,靠社員們提供的那點大豆根本不夠。

“之前我沒想到這個問題。”溫雨晴道:“那明天我去公社找徐主任談談,看看能不能讓咱大隊騰出一片地種黃豆。”

其實這也不能怪溫雨晴,她對種地不了解,以前又一直生活在自由市場中,根本不用擔心原材料的問題,這段時間收黃豆也挺順利,她就忘這茬了。

“這個恐怕難,”趙支書潑冷水,“種子都發下來了,改不了了。”

溫雨晴也知道這事不容易,不過總要争取一下,而且今年的黃豆也得想辦法解決,不然這半年會少賺不少。

和趙支書聊完後,幾人也吃完了,溫雨晴看向齊建國和溫雨堯,“小豬仔剛回來,齊建國、溫雨堯你們倆這幾天留下來照看豬仔。等它們适應以後,再給你們放幾天假好好休息一下,最近就辛苦你們了。

另外,你們兩個在省城也學了一個月了,抽出時間把這一個月學到的知識好好整理一下,以後每天用兩個小時給大家培訓,我會不定期考察。”

聽到溫雨晴的安排,衆人都沒異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