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二更

聽到這話,田秀蓉腳步就是一頓。

裴老大她知道,就住她們村西這頭,因為家裏窮,又有個長常吃藥的老娘,所以快三十了還沒娶妻,至今打着光棍。

裴老大去投機搗把了?

她隐約好像聽過,但無關生計的事,她都左耳冒右耳出,沒注意往心裏去過。

雖跟裴家不熟,但也知道,這裴老大農村裏常說的那種三腳踹不出個屁的老實疙瘩,這樣的人都能投機搗把?

投機搗把在這年頭算是擾亂市場經濟的,現在管的非常嚴,要是被捉到,嚴重點可能會坐牢。

以前她不敢想,那是因為還能過的下去,現在嘛!

田秀蓉那顆本本分分的心就有點活泛,可是心還沒活泛多會兒,自己又洩了氣,她家一窮二白,沒有本錢。

她也沒什麽本事,只會做些吃食,像樣子的還就那三道肉菜,實在沒什麽拿的出手的。

一時間,她更沮喪了,低着頭就進了家門。

只是剛進門就覺得有些不對勁,遠遠的就聞到一股腥味,接着就聽到小娃們的笑鬧聲,她進屋一看,屋裏自家洗衣裳的大木盆擺在中間,四條大鲢魚放在裏面,妙妙正往裏面舀着水。

普通鲢魚也就不到一尺,但這四條卻每條都有不止兩尺的樣子。

四樣擠擠挨挨的放在大木盆裏,很委屈的樣子。

旁邊還有個小木盆,裏面放着好幾條中等大小的和幾條小一點的鲢魚和鲫魚,而小木盆旁邊還有個小一點的盆,裏面放着滿滿的小魚小蝦。

“這...這咋回事?”田秀蓉有些發愣的說。

妙妙趕緊上前,“田嬸嬸,我們今天去撈魚啦!你給我們做好吃的吧。”

Advertisement

她梳着兩個羊角辮,閃着一對清亮有神的大眼睛,軟軟的聲調說話,簡直要把人萌化,好像她提什麽要求都會被滿足。

旁邊一個小黑娃齊振旺和小胖子,也都齊齊的看着她,嘴巴裏不自覺的咽着口水。

田秀蓉還沒反應過來,就趕緊系上圍裙收拾魚,她先收拾小魚蝦。

說是小魚蝦,其實裏面什麽品種的魚都有,拇指大小的麥穗,更小一點的毫根兒,還有小銀魚兒,許多不知名的小魚,還有小蝦,熬的時候自然也不摘開,就這麽統稱小魚了。

她們這塊地方河流不少,但是魚也是有的,但沒有太多的,而且稍微大點的都比較貴,普通老百姓要是饞了都會弄些小魚小蝦吃。

她們當地有道比較有名的家常菜就是貼饽饽熬小魚。

她記得她男人走後,已經很久沒熬小魚吃了,主要是沒人下水撈了。

正好今天就熬個小魚給小孩兒們吃。

生火燒熱大鍋,放上一些油,将小魚蝦略微炸一下出鍋,鍋裏油盛出,留下一些底油,再放小幹辣椒、蔥姜蒜爆香,把炸好的小魚放鍋裏,加醬油、自己做的面醬、鹽,按說還要加一點白糖提鮮,不過她家的早用完了,她就沒買。

這年頭白糖太貴了,而且她也沒有糖票了。

其實她作為一個半吊子廚子,跟人接觸也多,家裏的調味料已經很豐富了。

她又加了幾樣調料,然後讓魚先熬着,她快速的又弄些玉米面摻些高梁面和面,雙拍拍出一個個橢圓形的饽饽,在鍋邊按扁巾上。

趁着這個功夫,她才問起妙妙他們這魚是哪來的。

妙妙還沒說話,小胖就搶着說了,說是一塊去溪裏撈的,田秀蓉看着盆裏那幾條大魚,她很奇怪,她們溪裏頭還有這樣的大魚呢?

不過事實擺在眼前,她也就不廢話了。

大鐵鍋熬魚,大概過了半個鐘頭,鍋裏就飄出了香味兒。

掀開鍋蓋,一股濃郁的鹹鮮香就鑽進了每個人的鼻子,将鍋邊上貼着的饽饽都用鏟子鏟下來放小竹籃裏,又将魚盛出一大盤子,放在桌上,招呼小娃們,“快,大家今天都辛苦了,來吃飯了。”

剛才幾個小娃在她熬魚的時候都給她幫忙,妙妙幫着燒火,旺旺和小胖就幫着拿柴,就連現在腿腳不便的小春雷也幫忙洗了一點魚。

田秀蓉讓他先養傷他也不聽,她就只好由着他了。

果然勞動過後,吃的格外香。

幾個小娃呼拉一下子圍上來,妙妙掰了一塊玉米饽饽,夾了一口小魚放進嘴裏。

嗯,好吃。

貼鍋邊蒸的玉米饽饽,一面焦黃酥脆,一面香甜松軟,小魚是鹹鮮口兒,配合起來簡直天衣無縫,她一下子就眯起了眼。

其他幾個人自然也不閑着,一手拿着一塊饽饽,一口小魚吃的都連連叫好。

小胖是個十足的小吃貨,邊吃邊說好聽的話,什麽‘田嬸嬸你做飯簡直太好吃了’、‘我以前都沒吃過這麽好吃的’、‘比我媽做的好吃太多了’等等,搞的齊小旺拿眼一個勁看他。

心想,小樣兒,還挺會拍馬屁。

他們家他媽幾乎不做飯,大家的幾個哥哥輪流做,大姐回來就大姐做。

整體來說,他覺得他大姐做的最好吃,之前幾個小夥伴都是這麽想的,這個小胖上次去他家吃他姐做的糖餅,誇的天上有地下無的,這次說的更誇張。

雖然他也覺得很好吃,但一定也是因為小魚的原因。

妙妙吃了一塊饽饽,小肚子就飽了,她拍拍小肚子,“真好吃啊,嬸兒,你說那縣城裏人能吃着這麽好吃的小魚嗎?”

田秀蓉看她那樣就笑道,“能吧,縣城裏雖然沒有河,但也有菜市場,小魚也便宜。”

妙妙慨嘆道,“唉,便宜的小魚這麽好吃,那縣城裏人都能吃上嗎?”

這下把田秀蓉問愣住了,她拿着塊饽饽停住了,又看看鍋裏還剩大半鍋的小魚。

對啊!

縣裏人有錢有票,但是他們肯定不能天天能買到魚啊,她又看看大木盆裏蹦跶的大魚,她忽然就問,“妙妙,這些魚是你們三個撈的?”

妙妙、旺旺、小胖三個齊齊看她,點頭。

田秀蓉又道,“那你們也吃不完啊?”

三人又點頭。

“這樣啊,都賣給嬸子吧,要不然我們你們做點留着吃,剩下的都賣給嬸子,給你們錢?”

旺旺趕緊擺手,“我不要錢,嬸子,你給我做一條我拿回家就行。”

雖說這魚是他跟小胖抓的,但是他倆在河邊玩這麽些年,費勁巴拉從河裏摸一天,摸一碗麥穗的時候有,但是一會兒功夫弄回三大木盆的大魚的時候,那是沒有的。

兩人都見識過貓貓狗狗多喜歡妙妙,只當這是妙妙是原因,所以兩人并不居功。

果然小胖也連連擺手,說自己要條小魚就成。

妙妙就跟着說,“咱村兒河裏魚不多,嬸子不如你剩下都賣掉,然後分給他倆一些錢買糖。”

魚雖然是她召來的,當然不能讓倆小娃白幹活,那她不是欺負人小娃嘛。

田秀蓉點頭應了,想着等賣出去再說,又說讓幾個小娃保密,不要讓人知道她将魚賣出去了,否則誰都吃不到魚了。

幾個小娃都連忙捂嘴表示不會說。

其實田秀蓉也就是叮囑他們一下,這種事沒有不透風的牆,那裴老大做的也夠隐蔽吧,但還是讓人知道。

她也算是拼了。

打定主意,她也是忙活開了。

先把小魚從鍋裏盛到一個盆裏,找幾個罐頭瓶子裝上,可惜家裏裏外就找出三個,還是用了好久的。

旺旺回家拿回來五個,一共八個罐頭瓶子,她那三個是小的,裝滿小魚一瓶子有一斤多點。

五個大一點的,大概有一斤半,也都給裝滿了,就這樣盆裏還剩大半盆。

她又把盆裏的大號和小號的鲢魚給各燒了兩條,小號的讓旺旺和小胖拿家吃,大號的切成一條切成十幾塊,裝了滿滿四個飯盒還有剩,飯盒也照例是借的。

家裏一個也沒有,找吳紅借了兩個,又找旺旺借了倆,也差不多,頭一次估計也賣不出太多。

她以前跟吳紅關系不行,主要還是覺得是她害了自己男人,可是自打上次在大隊那事後,她才知道她恨錯了人。她找人道歉去,人家卻還跟她道歉,于是這矛盾就這麽化解了,兩人不說迅速成為朋友,但總是關系好了許多。

下午時吳紅給她送些家裏的黃豆,聽說她想用飯盒,就給她找出倆送來了。

吳紅以前是知青,還真有些東西。

她給吳紅一大塊魚,讓她嘗嘗鮮,她推辭兩句也沒再客氣。

旺旺和小胖一人用碗端着一條魚回家。

路上就有人說,“嚯,還真撈着魚啦。”

“可不嘛,路上有人說葛老三看着了,着急忙慌的就去溪邊了。有人好奇也跟着去了。”

“也不知撈着沒有,我讓我家那口子也去?”

“別去了,連小麥穗都沒撈着,估計他們這幾條都是上游意外沖過來的,哪有魚啊。”

“也是,咱村要是能撈着魚,大隊肯定得管起來,定期來撈呀!”

衆人越說越失望,這年頭能吃上肉的時候少,有點油水少的魚肉那也是很好的。

齊家

晚上,旺旺他六哥熱飯,“嘿,這哪來的魚啊?”

旺旺本來正跟小黃玩呢,聞言就說,“我擱碗櫃裏的,熱熱一塊吃啊,別吃獨食。”

他六哥氣笑了,“你個臭小子,瞧把你能耐的。”

旺旺朝他吐吐舌頭。

飯剛熱好,齊家人就陸續回來了,齊爸從公社回來,騎着自行車載着胖胖的齊媽,旺旺七哥出去找活兒幹,又是無功而返的一天。

飯桌上,齊七哥看桌上有魚,夾了一口說,“咋回事?你抓回來的?”

旺旺有點小得意,但努力裝不在意的樣子,擺擺小手,“嗨,趕巧了。”

齊六哥這時候是誇的,“咱家旺旺可是長本事了,有空多去抓一抓,咱家能省不少菜錢。”

旺旺撇嘴,“你當那麽好抓呢。”

齊爸就說,“拿這當正事還行,小旺,你開春就去上學去,可不能耽誤。”

旺旺平時愛瘋跑,把他圈在課堂上形成坐牢,如此就哀嚎道,“我不去,上學有啥用,最後不還得找工作,還找不着,還是得回來種地。”

六哥和七哥都不說話了,悶頭吃魚。

齊爸依然嚴肅,“那也得去,不聽話揍你。”

齊媽就附和,“旺旺,聽話。”

旺旺就鼓了鼓嘴巴,夾了一筷子魚吃,不再說話。

這時齊媽也夾着筷魚吃,還誇道,“這魚是真不錯,這小田做飯還真好吃,不愧是能當大廚的。”

其他人埋頭吃着,同時也跟着點頭贊同。

旺旺心內咧了咧嘴。

田秀蓉準備的差不多,她就想着明天去縣城試試。

只是想的好好的,晚上卻怎麽也睡不着,小春雷來她這屋說,“媽,你一個人,我害怕。”

他雖然是小孩子,但已經很懂些事,投機倒把這樣的名詞,他也聽過不止一次,每次都是伴随着人們或驚訝或驚恐的神情,他也知道什麽意思。

田秀蓉感動的同時,卻又道,“兒子,你現在最主要的就是養好腿,要不媽做這麽多不都白費了。”

小春雷也知道自己真去是拖累,只好點頭。

這時妙妙就又來了,她說,“嬸兒,我跟你去吧,我給你望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