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尾聲
那案犯被人從獄中拖出時,幾乎只剩一口氣,身下像個填不上的血窟,污血滴滴答答淌流一路。大都案發後,皇帝星夜趕回京城,此刻正在殿中等他。老人手中把玩着一物,卻是一把渾金短錐,上面附着的血跡和腦漿早已幹涸。皇帝低頭盯了許久,而後随手丢在一旁,一擡眼,人已被帶進來了。
張易被人甩在地上,身下洇透一片,褲子亦被染成鏽色。短短幾日,便被折磨得不成人形,昔日豔容亦迅速枯萎下去,皇帝看了亦有幾分揪心,可一想到什麽,便忍不住心痛作怒,如此更像老了十歲。待看到他臉龐,皇帝懶得多說一句,只踱到他身後,一把扯下他褲子。張易身子一抖,赤裸臀瓣暴露空中,不禁一陣瑟縮,卻被皇帝按住腰再動不得。皇帝垂目而視,那曾經給他帶來無上快樂的甜美軟穴眼下已潰爛一片,被人肏得不成樣子,此刻正在他眼底一抽一抽地顫動。皇帝盯了半晌,忽又俯身拾起金錐,一把刺入那穴口!
“啊!哈、哈——”劇痛貫體而入,教他猛然驚醒,張易拼命仰頭,痛得不住抽氣,可皇帝充耳不聞,只握着那金錐在他體內緩緩碾動,一點點磋磨着,穴口的血很快和那硬物融成一片。随着那物出入,張易亦跟着發出斷續嘶喊,說不出是痛苦還是快活。見他叫得起興,皇帝愈發作怒,只握住那錐體連連猛送,直将那穴口搗碎戳爛。張易爽到昏迷,又痛到清醒,待到最後終于力不能支,滾在地上一陣陣抽搐。嘴亦不由張開,淚水混合着口涎一同流下。皇帝冷目睨他,忽然覺得一陣嫌惡,便松了手,任由那金錐留其體內。
“這幾日來,牢內獄卒伺候得可還滿意?”皇帝蹲他身前,捏住他下颌,張易被他扯起,好不狼狽,只忍痛笑道:“臣尚不盡興。”皇帝聽罷一怒,轉而一笑,忽又到他身後,将那金錐整根推入!張易低聲驚呼,一時痛得渾身戰栗,捧住肚子蜷成一團,眉目緊緊攢起,神情痛苦萬狀,股下很快湧出血來,卻似女人分娩失血的無助樣子。皇帝見他模樣,心知該是他腸子被那金錐刺穿了,卻也不理:“朕就知道你是個不知餍足的婊子!既然貪戀賊子那屌不惜送命,便讓這東西永遠陪着你罷。”張易捧腹扭動不止,痛到極處,終忍不住,只扯住皇帝衣擺,痛苦哀求:“陛下,痛、痛……”“朕不痛嗎!?”皇帝勃然變色,一腳踢開,再擡眼時,雙目竟至滾淚,“仲一!你緣何背負于我!”聽這一語,張易再不出言,只是顫抖低泣,皇帝緩緩俯身,雙手捧起他臉,君臣目光一觸,竟是四目對泣:“一人之下,執掌重權——朕給你的還不夠嗎!?”皇帝痛吼道,含淚雙眼亦是泛紅,更顯猙獰。張易躲開他眼,也不知想到了什麽,只不住流淚,口中又喊:“陛下、陛下,痛、痛得很,臣、臣怕痛……”又低頭吻上皇帝手心,狀似乞求,皇帝心下一軟,嘴角卻泛出愉悅:“這且算什麽?朕還要給你更多呢!來人——”
那人最終被他定罪處刑,暴屍街頭。聽旁人講,酷刑一直持續了三天三夜,劊子手整整割了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才教那人最終咽氣。那幾日裏,柴市口血氣沖天,夜間野狗來往不絕,将那破碎血肉吞去了不少。可有一處,皇帝絕不容人去碰。幾日後太子進宮時,皇帝正捧着那絕美頭顱愣愣出神,見太子來了,便低頭在那嘴唇印上一吻:
“這樣漂亮的物件,合該讓天下人都看到——朕拟将張易傳首九邊,太子以為如何?”
太子聽罷,腿上一軟,登時踉跄跪倒,再擡頭時,雙眼已滾滾落淚:“陛下!陛下何至于此?”老皇帝聽這一言,立時暴怒:“朕又有何辜!朕便活該遭受這樣的背叛!?那日留在大都的若是朕呢!他敢不敢!?他敢不敢!?”痛吼過後,臉上已淚流成河,又指着太子罵道:“你給朕說說,阿合馬一死,你們究竟得到了多少好處!?”太子聞言,倏然變色,含淚膝行上前,抱住皇帝雙膝。皇帝只連連冷笑:“賊人作案,可是打着太子旗號!朕的好兒子,當真出息了!”太子遽然擡眸,驚恐萬狀,待回過神,方含淚問道:“陛下是懷疑兒臣嗎?”見兒子淚眼模糊,惶恐如小獸,皇帝不由心頭一軟,可一看到懷中頭顱,心頭又忍不住泛上惡意,便将那頭顱推至太子面前:“你看看他!你親口說說,心裏到底有沒有鬼!他可是在問你呢!”太子一見那人,臉上霎時慘白,一時如同見鬼,只遮住眼睛顫抖不止,一時答不出話,而那豔麗面容猶似含笑,只含情望他,似在人生最後一刻終于得到了無上圓滿。他想要的到底是什麽?太子癱坐在地,至今想不出答案,也不知坐了多久,才顫聲道:“陛下既信不過兒臣,又打算如何處置兒臣呢?”他恍惚擡頭,紅腫雙眼空洞憔悴,竟似沒有魂魄。皇帝不說話,只斜斜看他,一時哭一時笑,一時恨一時嘆,待到最後終是無奈搖頭,再不說什麽,只将兒子攬入懷裏:“朕已老了,朕只有一個兒子,朕還能怎麽辦?”“父皇!”太子驚聲擡頭,卻被皇帝低頭吻住,直吻得兒子軟在懷裏,才覆在他耳邊道:“阿合馬橫暴酷虐,上犯天子,下欺百姓,遭人截殺,罪有應得——你說朕該怎麽辦?”“父親——”太子恍惚看他,眼神難以置信,那些疑慮卻又被皇帝吻了回去,直待兩人喘息落定,才聽皇帝笑而開口:“朕還能怎麽辦?真金啊,朕畢竟是愛你。”
阿合馬一案,天下震動。為禍多年的奸臣賊子一朝身死,朝野無不拍手稱快。然而賊首雖死,罪狀未絕。皇帝命太子總理此案,很快查出同黨數百,皆一一緝拿按問,論罪定刑,殺的殺罷的罷,卻無一漏網之魚。皇帝知曉其罪,震怒難消,對朝臣連連道:“王著殺之,誠如是也!”*而後仍不罷休,又教人将其剖棺戮屍,縱放鷹犬大食其肉。為民除害的義士王著,亦成了街頭巷角人人傳頌的英雄,被人灑淚祭奠,作詩悼念。而王著張易等人事跡,多年後更被敷衍成篇,做成了一部雜劇,于茶坊瓦舍傳唱不絕。若問那劇名題目,正是一聯好句:
王千戶舍生取義,
張樞使千金買骨。
(全文完)
--------------------
注:*處參考《忽必烈傳》;頭顱那裏參考《莎樂美》;經親友提示,文中淩遲刀數應是明代劉瑾被判的刀數,說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