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攻略太後這位王爺果然是迎風咳血吐三……
第5章攻略太後這位王爺果然是迎風咳血吐三……
她的第一反應卻不是傷心,而是憤怒。她縱身撲了上去,卻被八姐的侍衛一腳踢倒在地。淩錦韶捂着肚子忍痛爬起來的時候,八姐忽然扇了自己一巴掌,嗚嗚地哭了起來:“我不過是想嘗一嘗糕點,你不給我吃便罷了,為什麽還要打我?我可是你的皇姐!”
淩錦韶還在狐疑,背後便傳來了父皇冰冷的聲音:“發生了何事?”
八姐撲進了父皇的懷裏,嗚咽道:“父皇,十七她這性子實在是古怪。一塊糕點也不讓與我,還說什麽丢了也不給我。這可是父皇賜給她的糕點,她說丢便丢。”
父皇居高臨下看着她,良久冷聲道:“沒教養的東西,跪下!”
淩錦韶愣神望着他,張了張嘴想解釋。父皇卻使了個眼色,兩旁的太監上前将她按在地上。
“跪在此處靜思己過。”
她擡起頭看着他,雙眸裏噙着淚水,哽咽着叫了一聲父皇。但那一刻,他看着她,目光裏卻閃過了一絲嫌惡。
淩錦韶的心被猛地刺痛。
那一年她七歲。
自那日起她便知曉,她無論做什麽,都不會得到父皇的任何青睐。只因為她母妃出身微賤,她在父皇的眼中也不過是他偉岸光輝帝王業中的一滴污漬。
那一次她被罰跪了很久,久到她也不知自己是什麽時候回到宮中的。父皇其實并未想要罰她跪那麽久,他只是忘了他責罰了她。于是就任由她那麽跪着,一直到昏了過去。
得知她受了責罰,宮中更是拜高踩低。她和花月的日子比此前過得更艱難了。
也是自那時起,淩錦韶開始偷摸着溜出宮去。反正她即便是失蹤了也沒有人會知曉。宮外的東西十分便宜,她的月俸可以買許多吃的穿的。
起初她只是出去幾個時辰,後來膽子大起來,十天半個月也是有的。也是在宮外,她認識了一個人——她的師父牧野。
馬車猛地停了下來,将淩錦韶的思緒打斷。
她睜開眼,在花月的攙扶下下了馬車。對于皇宮她并不熟悉,蕭念一向将她幽囚于東宮,鮮少讓她出現。除非是黎國派了使臣來,她才得以梳洗打扮好出來與他們相見。
宮中今日頗為熱鬧,太後邀請了不少世家千金來作陪。淩錦韶一路走,一路看着這一張張巧笑倩兮的臉,恍然驚覺,在座的貴女們許多後來都入了東宮。
說是為她接風洗塵,其實不過是太後為太子填充東宮的借口。
她步入西宮,忽然想起,當年在禦花園時曾經驚鴻一瞥的一道身影。她初入宮時曾遠遠瞧見過嵘親王蕭羽讓,那日只是遠遠一瞧,他的背影掩藏在花間,一襲素白色的衣裳,看起來有些瘦削。
明明這樣淺的緣分,今日她卻莫名想起了他。
嵘親王是太後親子,唐國先帝第五子,當今唐皇五弟。但唐皇并非太後親生,而是先皇後故去之後寄養在她膝下。太後待他極好,母子感情一向為唐國百姓傳頌,是唐國母慈子孝的表率。
但太後到底存了私心,一心希望唐皇以後将皇位傳給嵘親王。唐皇當年将他送到黎國做質子,只怕也是心有忌憚。
淩錦韶記得,嵘親王這個時候在唐國的勢力已經在暗中壯大。但她大婚以後便聽說他發了急病,當時召了不少的太醫診治,最終也沒能治好,只是以藥石吊着性命。
據說他平日裏十分病弱,更是見不得風。若是風大了,迎着風就能咳出血來。當真是命比紙薄。
即便如此,嵘親王當年依舊權傾朝野,将蕭念逼得差點被廢。要不是他太過短命,這唐國的天下與蕭念便再無瓜葛。
淩錦韶有些惋惜,忍不住想去瞻仰一下蕭念這位宿敵的遺容。于是她信步上前,花月連忙制止:“公主殿下,這有失禮數吧?”
“無妨。”她留了一衆人在原地,自己端正持重地走上前去。
嵘親王聽到腳步聲,轉過身來。夕陽的餘晖照在他的臉上,淩錦韶的腳步頓了頓。她倒吸了一口涼氣,有那麽一剎那,她覺得天地間的顏色瞬間消失,只餘下一張傾城絕世的臉映入眼簾。
淩錦韶晃了神,嵘親王只是靜靜地看着她,并沒有說話。平心而論,蕭家人的模樣生得都不錯,蕭念也有一副好皮囊。可她怎麽也沒想到天底下有人能長得這麽好看。
他肌膚雪白,鼻梁高挺,眼眸深邃,原本應該是偏陰柔的相貌,偏偏卻生出幾分英武之氣。
嵘親王正要開口,卻止不住咳嗽了起來。看來傳聞果然不假。淩錦韶頓時生出幾分憐惜,她遞上了自己的帕子,一臉真誠道:“王爺可一定要保重身體啊。”
嵘親王接過帕子,有些詫異地瞧着她。淩錦韶卻是發自肺腑的盼着他好起來。
正所謂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若是嵘親王能保重身體,将來說不定能在皇權之争中得勝。他若是狠一些,砍了蕭念的腦袋也說不準。
淩錦韶打量着嵘親王,她也算是久病成醫。最後纏綿病榻那些年,有個小禦醫祁溪常來照顧她。她閑來無事同他學過些醫理。
兩人相交深了之後,有一次祁溪曾提起過有關嵘親王之死的事。他的“病”并不只是簡單的病。
她還欲與他交談幾句,嵘親王的屬下已經大步上前道:“啓禀王爺,寝宮已經收拾妥當。”
嵘親王略略颔首,他的目光掃過淩錦韶,只短暫停留了片刻便大步離去。
淩錦韶看着他離去的背影,心中有了計較。她在唐國無權無勢,必須要找到倚仗,嵘親王自然是最好的人選。
花月匆忙上前,低聲道:“公主殿下,您這般目不轉睛瞧着別的男子,若是太子殿下知曉了。”
“你何必管他在不在意。”
“可随意贈人帕子——”
淩錦韶這才回過神來,嵘親王将她的帕子拿走了。在黎國,贈人帕子可是代表女子傾心相許!嵘親王以前在黎國當過質子,一定知道這風俗!
她趕忙要追上去讨回來,走了幾步卻被太後宮中的主事嬷嬷攔了下來。
“公主殿下,太後在長樂宮等着您呢,請随奴婢速速前去吧。”
淩錦韶只好作罷。
她随着竺靈姑姑去了長樂宮。淩錦韶已經不太記得上一次來是什麽時候了,她與太後來往很少。太後想必也并不待見她。
再度見到太後,她倒是與她記憶中別無二致,看起來和藹慈祥。淩錦韶福身施禮,太後笑道:“平身。來,讓哀家好好看看。”
淩錦韶走上前,太後握住了她的手将她拉到身邊:“公主遠道而來,想必一路車馬勞頓。哀家為你備下了熱水,一會兒你便去沐浴更衣吧。”
太後說了幾句場面上的話,淩錦韶只從耳邊擦過。原本過了一會兒太後便會讓她去沐瑤池沐浴更衣了,淩錦韶忽然道:“娘娘,我瞧着您覺得有些親切。好像一個人......”
“哦?哀家像誰?”
“像我皇祖母在畫像上的模樣。”
太後頓時眉眼俱笑:“你的皇祖母當年可稱得上傾絕天下的大美人,哀家幼時随父出使黎國時有幸得見,當真是如天上的仙子,旁人與她相比都似塵土一般。哀家哪能及她萬一?”
“其實我臨行前,皇祖母曾提及過娘娘呢。”
“她老人家還記得哀家?”
“記得的。皇祖母說,當年您來黎國時才十二歲,卻生得水靈靈的,是個美人胚子。那年父皇設宴招待,兩國使臣切磋詩文和武藝。您與黎國将門之女夏氏比武,即便是落了下風,卻毫不退縮。皇祖母至今提起都頗為稱許您的勇武呢。”
太後笑了笑,似乎也想起了當年的許多事。淩錦韶知曉,她皇祖母在兩國之間的威望都頗高。她一向主張兩國交好,唐國和黎國多番和談都是她促成的。
當年唐國許多難民流離失所,逃入黎國成為流寇,也是她加以收留安撫。
在一片兵刃刀戈之中,她宛如甘霖一般,所到之處都會止息所有的紛争和傷痛。哪怕是唐國人提起她,也都頗為敬重。
而皇祖母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很多年前,兩國摩擦不斷,大戰一觸即發。兩軍已經對壘,陣前即将交戰。她一騎白馬,青衣布裙踏入陣中。
十萬大軍震懾于她的美貌,竟無一人願意以刀劍相向。
這般美名,唐國太後也一直希望世人能拿她與她相比一二。何況,此前嵘親王在黎國,兩國交戰前夕,她父皇也曾想過要殺了他祭旗。都是皇祖母一力勸阻,最終才保下了他的性命。這樣的恩情,太後自然是記得的。
“你皇祖母近來身體可好?”
“皇祖母身體康健,年初還計劃着要和皇祖父一同微服出游呢。”
“你皇祖母和皇祖父倒真是惹人豔羨,歷來就沒有哪個皇帝尚在世時就将皇位傳給子孫的。”
“皇祖父也是嫌政務繁忙,誤了他與皇祖母相伴的時間。”
“如此伉俪情深,當真是世間難尋。哀家也希望你将來和太子也能如此。”
淩錦韶聞言,緩緩垂下了眼眸。她咬了咬唇,聲音顫了顫,又努力穩住了:“承...承太後娘娘美言。”
太後瞧見她神色似有隐情,微微眯起了眼睛,面上神色卻不變:“時辰不早了,晚上還有酒宴,你且去沐浴更衣吧。”
淩錦韶不易察覺地輕嘆了口氣,福身退下。
人一走,太後便喚來了竺靈姑姑:“方才你去接這位八公主,可有何異常?”
“回禀太後,奴婢聽聞方才公主将一枚手帕贈予了王爺。”
太後皺起了眉頭,她自一旁的匣子裏抽出了一封信。信是以簪花小楷寫就,乃是出自黎國太後的手筆。她在信中請求她念在昔年交情照拂和親公主,信中還特意提及了和親公主與太子當年相逢時的那一段往事。
太後對此也是有所耳聞,黎國八公主與唐國太子與邊關偶遇,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人破除重重阻隔,以一段真情終結了這場讓兩國元氣大傷幾乎拖垮的傳奇佳話早就街知巷聞了。
照理說兩人應該是情到濃時,為何太子親自去迎,卻未曾親自将她送入宮中?
再看方才和親公主的神情态度,似乎也不太滿意這樁婚事。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何事?她思忖了片刻,對竺靈姑姑道:“你去喚洛玉公主來。”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