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卓東來根本沒有在朝堂上出頭的想法,在他的規劃裏,他與李世民一人朝堂一人江湖,兩人沒有過大的利益關系,只有偶爾的合作,這樣一來,對大家都好。因此,卓東來與李世民的說話中,也将此意透露出了一二。
所以,李世民此舉,倒讓卓東來有些措手不及。
其實卓東來倒有些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但明白歸明白,并不表示卓東來會妥協。只是,他到底有內力伴身,因此耳力驚人,便是禦書房中的聲音不易傳到外頭,他也能聽聞一二。
卓東來談不上愛權愛勢,但因着當過一世的帝皇,對着百姓總有一種說不出的責任感。若是一兩個百姓的事情也就罷了,偏生此事牽扯了數以萬計的黎民百姓的生計和死活,卓東來便是打定主意不入朝堂,也不能退避。
罷罷罷!
卓東來心想,便是幫忙出個主意又能如何?他總不能坐視不理吧?大不了之後再找個借口脫身也就是了,自己若是不想進朝做官,還能有誰逼着自己不成?就算是李世民,不管是因着前世與自己的兄弟之情,還是今生對自己的……想必,對着自己也是不忍相迫的。
唯一的問題不過是這般明目張膽的進了禦書房,在百官的面前幫着李世民出主意,難免就會入了這些官員們的眼。卓東來的根基在長安,日後也不能打包票就不會與這些朝堂官員們打交道,只盼着不要有人露了自己的底才好。
幸而,朝堂與江湖之中的交集并不大,事情并未到糟糕透頂的時候。
乘着小太監們通傳的聲音,卓東來昂首挺胸,毫不畏懼的走進了禦書房,在百官們或好奇或詫異或疑惑的眼神中站定在了中央的位置,然後跪地行禮。
“草民卓東來給陛下請安,陛下萬歲萬萬歲!”
“快快平身!”李世民因為見到卓東來而過于激動,差點兒就忍不住要親自上前把對方給攙扶起來。不過,饒是他勉強克制住了,可是百官中也不乏眼明心亮的,自然也有不少人察覺到李世民在那一瞬間的失态。
但李世民的失态是正常的,因為他本沒想到事情會這麽順利,卓東來竟然就這麽進了禦書房而沒有絲毫的小動作。比如一些簡單的易容,雖然時間太緊,但只是大概的改變一下相貌,做為一個江湖人還是做得到的。
李世民固然同意了卓東來謀劃江湖的舉動,可是卓東來的能力他一清二楚,只着眼于江湖未免有大材小用之嫌,憑着卓東來的本事,很該幫着他改善民生才是。所以,李世民是真心想讓卓東來進入朝堂的,更何況,如此一來,越發有益于二人的親近。
可惜,卓東來察覺到了他的心思之後,三番兩次的婉轉拒絕,讓李世民動彈不得。這一回天時地利人和,李世民索性便當場宣了卓東來進禦書房,反而輕輕巧巧的就成功了,如何能讓李世民不喜不自勝?
唯一需要擔憂的不過是之後如何安撫住卓東來的怒氣罷了。不過,此事前世時李世民便是常做的,倒是并不難,只是要捉住他如今的軟肋需要花上一些功夫罷了,然後說上一番似是而非的順着卓東來的意的話來,最後再服一服軟,定是手到擒來的。
行過了禮之後,李世民并沒有給百官們介紹卓東來的身份,直截了當的就把議題丢給了對方,只聽他道:“東來,你來得正好,朕有一難題,恰是需要你幫着出謀劃策。”
Advertisement
“草民愚鈍,不敢誇口,為勉力一試罷了。”卓東來不卑不亢的回答,那番氣定神閑之态,看在百官眼中,越發對他的身份猜疑起來。
唯有早就知道有此一人的長孫無忌,眉頭深鎖,心中百轉千回,欲開口,但嘴巴張張合合,到底還是未置一語。
在卓東來前世為皇時,也曾經遇到過蝗災,只是他這蝗災沒有此時這麽厲害,只因一開始就控制得當,倒是能拿到此時來使一使。
只見卓東來微一沉吟,看似思考,實則斟詞酌句了好半晌,方聽得他道:“蝗蟲之災之所以鬧到如厮地步,不過是因為百姓思想愚昧落後,一意認為那蝗蟲便是天蟲,不敢捕不敢殺,才使得蝗蟲得以無窮盡也。依草民之愚見,要治這蝗蟲之災,首先還得陛下出個頭。”
卓東來話音剛落,便聽一人含譏帶諷的冷聲道:“你好大的膽子,陛下讓他出主意治蝗災,偏你還要陛下親自動手不成?你這可是大不敬!”
卓東來突如其來的出現,已經讓百官們心生疑窦了,在場能被李世民召來議論國事的,都是些有才的臣子們,偏偏他們一時間沒能想出個主意幫着陛下分憂,這個莫明其妙出現的平民百姓卻想出來了,雖然還沒有說出個所以然來,但卻并不能阻攔旁人對他的不順眼。
更何況有才之人大多都有些自視甚高之輩,再觀之卓東來,越看越像那些江湖草莽,也就越發不能讓其順心順意,因此,便有那心胸狹窄之輩開口諷刺一二,十分不希望朝堂之中多出一個人來入得陛下眼中。
畢竟官位可以無限,但高官之位卻是有限的,多一個能才就意味着多一個競争對手,他們這些小官們拼不過幫着陛下開國的元勳們,難道還拼不過一個江湖草莽嗎?!為了日後的高官厚祿
,他們少不得要把這個冒出來的卓東來給想辦法打壓下去了。
最起碼,不能讓陛下看中他,對他委以重任,否則日後正經出仕的人可還怎麽在這朝堂上立足呢?!難道就由着陛下看中那些出過一兩個歪主意的草莽之輩張揚嗎?
所以,此等歪風邪氣不可長!
卓東來倒不知道這些心思,只是皺着眉頭看了對方一眼,雖然不明所以,但卻不防礙卓東來看出對方的敵意。不過,這份敵意對卓東來來說并不算什麽,對方只是一個軟腳蝦,便是他糾結了人馬來找自己的晦氣,卓東來也有自信能大殺四方。
所以,他根本不在意這個突然跑出來譏諷自己的官員,只繼續說道:“所謂君權神授,陛下,若是您有心,便再無難事,只是需要陛下受點苦了。”
“大膽!陛下天子之軀,哪能你說受苦就讓陛下甘之受苦的!”那年輕官員再接再勵,又出口挑釁一番:“也不知你是哪裏來的江湖草莽,竟然敢對陛下出言不遜,可見是個心中藏奸的,否則又怎麽會口出如厮狂言!”
李世民本來是想問詢卓東來滅蝗蟲的意見的,偏偏跑出來個愣頭愣腦的家夥,三番兩次的對卓東來挑釁,讓他心頭火氣,恨不得生吃了對方。如今又聽他說卓東來是個奸邪人物,李世民越發的惱火,也生怕卓東來又如以往一樣忍氣吞聲,把心中的憂郁都憋着,若是因此憋出病來可如何是好?
更何況他是個心思重的,若是因此與自己生了嫌隙可怎麽辦?
李世民不待卓東來繼續禀服,冷笑一聲,沉聲道:“聽着劉大人的意思,怕你已然有了主意了,既如此,怎麽倒不直說,反而排斥起朕問詢的人來了?”
李世民可見是氣恨了,否則憑着他磨砺下來變得溫和許多的性子,怎麽可能會這麽不給朝中臣子面子。但他此舉,也确實的證實了卓東來在他心中的地位,因此,再無人敢輕易得罪了卓東來去。
便是那個愣頭青劉大人也禁不住流了一腦門子的汗,忙不疊的跪下請罪。
作者有話要說: 元旦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