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卓東來并不太清楚朝堂上近日來都發生了些什麽事情。畢竟他這段時間因為一心想要引出宮九這條大魚的關系,并不太方便進宮或是私底下與李世民聯絡,因此,也就不知道朝廷新封的這個所謂的玉劍公主是怎麽回事了。
不過,玉劍山莊及其女莊主杜先生的事跡,卓東來還是有所耳聞的。不止是聽李世民提起過,單說杜先生以一女子之身抵禦倭冠,就不得不讓江湖中人欽佩萬分了。因此,這位女莊主在江湖中倒是頗有名氣,甚至讓衆多女俠将杜先生奉為了偶像。
長孫無忌親自前來大镖局托镖,大镖局內的衆人當然不敢怠慢。即使朝堂和江湖素無交際,而且還有當官者不會淪落江湖、俠士也不會入朝為官是衆所周知的共識,卻也并非沒有打破這個共識的人存在。
通常遇到這種情況,江湖中人頂多會傳上一陣子的酸話,然後再看看這個人在朝堂上是如何行事,又為何等作為。若是魚肉鄉裏的話,便會有有識之士将其殺之而後快,若是為百姓做實事,為朝堂謀福祉的話,也就不了了之了。
畢竟江湖人講究的是快意恩仇,而不是濫殺無辜之輩。因為這種行為非但不止是會被認為是邪門歪道,便是自認是邪門歪道的,都會對做這種事的人感到不恥。
長孫無忌一進大镖局,還沒待底下的镖師們去請總瓢把子,他自己就點了名要見卓東來。那些镖師們也不奇怪,畢竟長孫無忌好歹也是朝中大臣,又是長孫皇後的親哥哥,貨真價實的國舅爺,不屑于他們這些底下人打交道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卓東來身為大镖局的總瓢把子,雖然不會每一樁走镖都要經過他的手,畢竟大镖局貫通四十路綠林,底下的镖師數以百計,總不可能事事都親歷親為吧?若果真是如此,卓東來便是一天忙碌上十二個時辰都搞不定。
不過,官員所托的镖,卓東來總是要過過目的,而憑着長孫無忌的身份,本該就是由卓東來親自來接,所以,長孫無忌的要求,既在意料之中,更在情理之中。
對于長孫無忌讓自己随同頒旨的欽差一同去玉劍山莊,然後護送禦封的玉劍公主前去和親一事,卓東來緊蹙着眉頭,有些摸不清楚李世民的意思。
卓東來雖然從來都不會看不起女人,但他也不會讓手下的女子去自甘堕落到去施展什麽美人計,即使迫不得已的用了,也會有不得不這麽做的苦衷。
而長孫無忌雖然什麽都沒有說,他也是個口嚴的,但是憑着卓東來的本事,還是旁敲側擊出了一些內情來。而按照長孫無忌所說的話來分析,李世民并非是有什麽不得已的苦衷,而是完全就打算讓一介女流之輩來鏟除那個海上霸王!
李世民在卓東來眼中的形象索來不錯,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李世民從來都跟皇阿瑪極像,可是這一刻,卓東來發現,李世民終究和皇阿瑪是兩個人,最起碼,皇阿瑪、康熙老爺子不會出這種昏招。
即便是那玉劍公主真的成功殺死了史天王,但想出讓一介女流之輩去做這麽危險的事情,若是傳揚了出去,豈不是惹人庇病嗎?
本來李世民登基是以除掉他那太子大哥為前提的,這原就是一個污點,即使後世提起李世民時總會津津樂道于他的貞觀之治,可是再說起他登基的緣故,卻是會不停的搖頭嘆息。
如今再鬧上這麽一出,豈不是越發的顯得他人品不堪了?
人言可畏!
Advertisement
可是聖旨已下,朝令夕改反而不好,所以卓東來點頭應下了這趟镖,毅然同意親自護送玉劍公主去與那史天王和親。
當然,這只是表面上的布局而已,卓東來打算到時候見機行事,代替玉劍公主刺殺史天王。
這樣一來,起碼也能好聽一點,對于玉劍公主也是有所好處的。
當然,此事最好是能速戰速決,當斷不斷、拖泥帶水的話,有可能會錯失時機不說,還可能會再也找不到機會。
因着唐朝有規矩,聖人下了旨意令官員或太監出京辦事,須當天就離京至少三十裏,是以,那要頒旨的小太監早已經離着幾名內廷侍衛出了京城了,卓東來自然也要趕着在今天離開,趕上天使。
雖則那天使必然在三十裏亭內候着自個兒,卓東來也不敢太過耽誤時間,忙不疊的收拾了東西,又令郭壯和孫達代管大镖局之動作,又托了兄長蕭淚血幫忙照看,便領着郭青并又點了幾個镖師的名,一起往三十裏亭而去。
作者有話要說: 親們好久不見~
謝謝元思給我扔了一個地雷~親一個~麽麽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