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太子

第97章太子

“太子駕到!”

聽到了高唿,所有人順着聲音看去,只見太子帶着三人走了出來,站在前方。

沈熙順勢看去,剛才騎馬領頭的人是吳慷,他收到王爺的書信就帶隊連夜幹了過來,正好遇到這件事。

只見吳慷趕緊從馬背上下來,跪在地上,“扶風王旗下将領吳慷,拜見太子殿下,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其他人見狀,也跟着跪下,高喊太子千歲。

孫慕辰的臉上倒是得意,說道:“免禮!”

百姓們起身,眼睛一雙雙全都落到太子的身上,可面對這些百姓,太子又不知道該說什麽,他只得回頭朝孫墨堯看了一眼,示意他上前說話。

孫墨堯心裏嘆了口氣,往前走了一步。

“衆人肅靜!今太子在此,對王爺所做種種都已經有所調查,諸位莫要心焦。現在錦城暫時由朝廷接管,大家不用擔心,一切照舊。另外——”孫墨堯頓了一下,回頭瞅了一眼太子。

孫慕辰沒明白他的意思,眼神中還不免呵斥他趕緊繼續說。

孫墨堯勾了勾嘴角,繼續說:“另外,幾位王爺允諾的免稅一事,在這件事情調查清楚之後,會經由太子上報朝廷,只要當今聖上同意,朝廷介時還是會給予大家免稅的!”

原本四王想要免稅只是為了穩定民心,若是事情不成,自然不可能便宜了百姓。

然而剛才漢嘉王卻是拿這件事做要挾,這才惹來百姓們的不滿與反抗。現在聽到孫墨堯這麽說,定然是人心所向,都去擁戴太子了,又豈會去支持漢嘉王?

沈熙朝孫墨堯投去贊賞的眼光,當朝者唯一的根基就是百姓,有百姓便有社稷才會有江山,得人心者得天下,只要有人深刻了解這點,事情就能解決。

老百姓們聽了這話,立馬跪在那裏高唿太子千歲。

聲音響徹天際,甚至有其他街道的老百姓跑過來看熱鬧,還有的人正在刷牙,嘴角沾了白乎乎的鹽漬,擦都沒擦幹淨就來了。

看着圍攏的百姓越來越多,避免危險,吳慷立即帶着太子與王爺離開。

他們一路騎馬回到了漢嘉王府,就看到王府門口也圍攏着許多百姓,他們甚至還帶了壞臭的雞蛋和爛菜,直接往王府裏面丢,發洩自己的情緒。

太子一見這架勢就想往後面躲,可孫墨堯偏偏就喊了一嗓子“太子駕到”。

沒轍,在一群官兵的保護下,太子只能再給這些百姓們解釋一遍。

得到了滿意的答案,百姓們這才謝過了太子,各自散開。

百姓剛走,他們還未來得及進入王府,又遇到了在錦城駐紮的軍隊統領。

統領說自己不知王爺們的真是做法,現在搞清楚了不想與他們同流合污,現在帶着軍隊過來聽從太子的安排。

沈熙看着這統領,神情很是真誠,不像是因為事情被揭穿而甩鍋什麽都不管,而是真的被蒙在了鼓裏。

太子似乎一下子就相信了,可剛要開口,孫墨堯卻插了話進來。

“你們同王爺來往密切,口說無憑,我們要如何認為你們之間沒有往來?”

這一說,統領也自知理虧,也只能說:“清者自清,末将與王爺之間的确并無任何勾當,末将也的确不知道王爺們到底想要做什麽,只知道他們最近來往密切。”

孫慕辰伸手擋了擋,他看了一眼孫墨堯,又對統領說:“你也別緊張,我問你,平日裏你們在錦都是負責什麽的?”

統領回答,“錦都城內外守衛、門禁和巡夜。”

“好。”孫慕辰點頭,“接下來一段時間裏唯恐會有人渾水摸魚制造混亂,現在錦城的治安就由你們與扶風王的手下一起管理。”

“是!”統領聲音響亮,語氣中不乏一絲感動。

緊接着,太子下了馬,與衆人一起進到了王府中。

誰知道,也就相隔了一個上午的時間,王府內卻早已不是之前的模樣。

盆栽七倒八歪地躺在地上,連個通傳的下人都不見了。

前廊空空蕩蕩的,直到走進了廳堂,就見管家帶領一群下人洋洋灑灑跪倒在地,而在管家的前面,還有錦都的知府大人,和衙門中一幹做事的官員,也同樣跪着。

知府和官員手中都有一只托盤,上面放着書信等林林總總的物件。

孫慕辰奇怪道:“這些都是什麽東西?”

知府大人哆哆嗦嗦地說道:“回太子的話,這些都是之前王爺們準備建立王國時的東西,這裏還有王爺們刻得印章。”

孫慕辰面露怒色,他拿起翠玉印章一看,上面赫然四個大字——“巴蜀王國”。

“這、這是——造反!!”孫慕辰差一點就要把印章往地上砸,可這些都是證據,他只能憋住脾氣,把印章丢了回去。

又去看書信,裏面全都是往來書信,還藏得特別深,乍看一眼是家信,到了最後才會加一句見面的時間地點,還有讨論的內容,不仔細看到最後倒是很難發覺。

可能幾位王爺之間信并沒什麽太多的信任,還是留着證據以拿捏對方。

但是,像廣漢王這樣一個癡傻之人,外界不知道,可他們皇室的人知道,說話都不說不利索,更別說看書信了,這中間還得有人去教他,他們就不怕事情敗露?

太子遏制脾氣,問:“王爺呢?”

知府答:“跑……跑了……”

聽到這裏,沈熙算是明白了,他走了上來,對太子和王爺說,“現在恐怕留在錦都也無濟于事,只怕還會被不明就裏的百姓遷怒,不如回主營地商讨一下接下裏該怎麽解決這件事。”

孫墨堯也連連點頭,“不錯,皇兄,有這些證據在,特別是這個印章,都能直接定罪了,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幾位王爺給抓回來,事不宜遲啊皇兄!”

這些話太子心裏十分清楚,他甩袖,回頭對蘇途說,“把這些罪證都給我收起來,随我回營!”

“是!”

走前,太子交代知府和統領,現在既然王爺不在,整個錦都的治安則交給他們來管理,在朝廷有新的安排之前,若是有任何問題發生都拿他們試問。

沒有被追責拿捏已經是對他們的寬恕,所有人都跪着謝恩。

現在王爺府被奉查,王府裏的人也被軟禁在其中,誰都不得随意進出。哪怕是之前扶風王買的蜀錦綢緞,因為是漢嘉王簽的單,現在也是一并被放在了王府中,将來等着被充公,誰也拿不走。

出了門,王府被重兵把守,插翅難飛。

雖然看到了這些證據,卻必須上報給朝廷,才能進一步的追查。

最重要的事情,還是要把王爺們給抓回來。

只是沒想到,漢嘉王一看到吳慷帶着官兵過來,立馬就吓得跑了。其他王爺們怕也是不想坐以待斃,只能跟着跑了,跑前吩咐下人要把東西給燒了,自己沒動手,家仆也沒敢動手,最終反成了給他們定罪的證據。

可孫墨堯卻說,“哪怕沒有證據,他們的行為既然被百姓所知,就已經無法繼續下去,他們不打算來找太子求饒,反而全都跑了,只怕不是畏罪潛逃,而是想要東山再起。”

孫慕辰想得沒有那麽遠,只說:“皇弟,難道你覺得他們現在氣數未盡?”

“嗯……”孫墨堯想了一下,“連争辯都放棄了,自然是坐實了想要幹這件事。不過,現在不管證據如何,也得把皇叔們給找回來,才能确定事情到底怎麽回事。”

聽了這話,孫慕辰沉默不語,同他們幾人來到了錦都城外的營地。

此前,在他們遞信給商行的人之時,另外有一封信被悄然送出了錦城,快馬加鞭送到益州外的軍營。

可葛臻卻不同意按照書信上的要求帶兵來錦城,還說這是扶風王自己的要求,那就讓扶風軍自己去,他沒有見到太子的印章,他只聽太子的。

于是吳慷一氣之下,連夜帶兵前來,又帶領一批騎兵趕來錦城,正巧碰上了早上的事情,解救了百姓。

剩下的官兵在盧居風的指揮下,于清晨來在錦城外安營紮寨。

聽了這話,孫慕辰倒是并未感覺什麽,想來葛臻的判斷也是正确的,畢竟沒有他太子的口谕,随後重新拟了命令,讓葛臻帶隊前來。

幾日後,葛臻才帶着大軍前來。

誰知太子朝他們大發脾氣。

因為這幾日扶風軍在錦城的表現太好了,老百姓們全都感謝扶風王,反而忘記了他這個一同前來的太子,甚至還有百姓說這太子是不是來擺架子的,都不幹實事。

加之孫墨堯反而絲毫不在意這種事,讓太子更加不爽。

一個人的時候,孫慕辰甚至還會摔杯發洩。

他此前想不明白,為什麽孫墨堯會響應他的號召。

現在他明白了,孫墨堯是來炫耀的。

炫耀他手下有聽話的将領,有聰慧的軍師,還有沈熙。

他萬般沒想到會在這裏遇到沈熙,而且還跟在孫墨堯的身邊,讓他很不爽,非常得不爽。

(——求留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