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號令

第103章號令

遠在白江河對岸的沈熙,內心裏如有千只鼓在不斷地敲打,沒有規律,讓他一顆心七上八下,不知該如何是好。

他在岸邊來回踱步,被要求看着他的官兵們的目光也随着他來回地動。

沈熙心焦難忍,甚至胡思亂想起來。

要不要把眼前這幾名官兵撂倒了,自己騎馬過去找王爺?可是,要怎麽撂倒呢?

就在他還胡思亂想的時候,聽到遠處傳來號角的聲音,悠長,嘹亮。

“這是怎麽回事?!”沈熙心裏當下就有了眉目,運兵遣将,不然何須到號角?!

副将聽出了其中的端倪,卻還是攬着沈熙,“沈大人放心,這號角不過是運兵的意思。”

沈熙跺腳,“我自然知道,但若非動手,何必運兵!”

副将臉色深沉,“饒是如此,沈大人還請你稍安勿躁,小的受王爺之命保護沈大人,還請沈大人不要去做危險的事。”

沈熙瞥了他一眼,“我不想讓你為難,可王爺在那邊又不遠,我不過過河看一眼,怎的了?!”

“不怎的。”副将笑了一下,馬上又冷下臉,“但還是不能讓沈大人去。”

沈熙是要被氣死,不管自己怎麽好說歹說,這副将就是不為所動,死活都不肯帶他過去。

副将拱手,“沈大人,請你不要為難小的。”

“我自然沒想為難你,你就是讓我去了,哪怕王爺怪罪下來,有我扛着,你也不用擔心。”說罷,沈熙臉色一沉,“可你現在阻撓我過去,我若是做出什麽事情出來,最後讓王爺追究過來,我也不好說最後讓誰為難了。”

副将心裏清楚,這種事就是個麻煩事,不管是誰來了,都很難做,這次偏偏挨着他了

“我只是渡河過去看看,最多一裏地,絕對不會靠近半步。”沈熙說道,“若我超過了一裏地,你直接用軍法處置我,我絕對沒有怨言。”

既然沈熙都說到這個地步了,副将要是再不答應,就不知是不給沈熙的面子,還是不給王爺的面子。

副将擺了擺手,讓一旁的小官兵去牽馬過來。

沈熙行了一個大禮,“多謝。”

六人起碼過河,将将行出一裏地,副将就騎馬在沈熙面前一橫,死活都不讓他過去了。

沈熙仰着脖子一看,剛才還瞧不見什麽的平原上,突然豎起了軍旗,“那是!”

副将回頭去看,應聲道:“将軍的軍旗。”

是魏家軍的旗幟。

也就是說,從那方而來的一列長隊,正是孫墨堯統轄的軍隊。

若是他們此時能來到丘陵之上,俯瞰下來,便能發現原本整齊站在旁邊列隊的兵馬此時形成單列,一列呈半圓形在平原上将山坳出口給包圍住,另一列則突入山坳中,護送扶風王從裏面出來。

随後,孫墨堯高舉軍旗一聲號令,又不知從哪兒響起號角聲,兩條列隊突然調轉方向,一個朝東,一個朝西,全都成半橢圓狀,左右整齊分開,把從山坳裏沖出來活捉王爺的人給團團包圍了起來。

孫墨堯帶着漢嘉王從隊列後出現,來到兩支隊列的交彙處。

被他們包圍在中間的有跟随四王而來的官兵,還有那些被西曙國流放出來的流兵。

這些官兵原本跟着王爺們在巴蜀之地吃香喝辣,雖不至于懈怠訓練,但是極少真槍實彈地練過。現在他們被帶到西北這種狗不拉屎鳥不生蛋的地方來,還要與一群異國流兵同流合污,簡直讓他們心中憤憤不滿,又要面對如此整齊的軍隊,他們是更沒有心思了。

而現在,廣漢王還要讓他們舉劍對準了同樣皇室的另外兩位王爺,士兵們怎麽可能下得了手。

搞不清楚幾位王爺們之間到底有什麽家國情仇,士兵們自然不會認真聽話對待。

可跟着孫墨堯而來的官兵們卻與那群烏合之衆不同。

這些人曾經跟過魏鎮雲,而魏鎮雲又跟着王爺外出趕走過入侵外敵,哪怕沒有跟随着王爺操練,卻十分熟悉每一聲號令,自然與對方的不一樣。

将廣漢王等人包圍起來,那些士兵們丢盔卸甲,雙手投降。而流兵們本就是來混口飯吃的,眼見打不過就逃,逃不過就投降,誰都沒有真的想為廣漢王賣命。

廣漢王傻了眼。

這裏的幾名王爺裏,只有扶風王是真正上過戰場的,可其他的王爺們卻又以為所謂的上戰場,不過是把軍隊帶到那兒,讓他們自個兒去打罷了。

王爺們年少時跟着老師學過兵法,但現在太平盛世,北方不打,南方安定,也沒想過有一天自己要帶兵指揮,各個都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

可真等遇到了真家夥兒,三下五除二就被解決了。

管誰是叔,誰是侄兒,上了場,勝者為王。

廣漢王嚷嚷道:“你們幹嘛!上去抓人啊!抓人啊!”

同為南舜國子民,誰都下不去那個手,孫墨堯也不想同胞相殘,他擡了擡手,號角聲停下,他的騎兵們勒緊缰繩,井然地在旁邊列隊,沒有一匹馬發出難聽的吠叫聲。

孫墨堯獨自騎馬上前,看到廣漢王與江陽王狼狽地站在中間看着他,“皇叔,我們還是坐下來談一談吧,現在弄得那麽難看,傳出去,百姓們又要怎麽讨論我們皇室。”

江陽王已經無言以對,他低着頭躲在廣漢王的身後。廣漢王挺直腰杆瞪着孫墨堯,責備的話就在嘴邊,卻又一句都說不出口。

他看到周圍的人朝他們投去奇怪的眼神。的确,老百姓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麽,官兵們也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麽,但是,現在他們看得出來,這位扶風王就是來抓他們的,他們一定做了什麽。

而且,光論兵法,這幾位叔伯輩的人物,竟然還敵不過自己的晚輩,而晚輩又拿捏着朝廷的名義來捉自己的叔叔,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傻子才會再為這被朝廷捉拿的人賣命。

而只能提留在白水河邊的沈熙,心髒已經快要跳到了嗓子眼兒,號角聲好久沒有傳來,不知是好是壞。

依稀可見的列隊突然動了起來,沈熙脖子伸得更高,豎起耳朵好似能聽到馬蹄聲似的。

一旁的副将有些急了,說:“沈大人,還請回軍營裏去吧。”

大概是怕大軍突然回來,看到沈熙已經渡河,王爺要懲罰于他。

沈熙又怎想回去,可他怎麽也看不到前面到底發生了什麽。

“回去吧。”沈熙點點頭,拉緊了缰繩又重回了軍營。

可還未下馬,只聽身後傳來吵鬧的馬蹄聲。他連忙回頭,就看到魏家軍大旗迎風飄揚,整支大軍正在往軍營方向而來。

沈熙心定下來,這是王爺要回來了!

不知王爺此番過去,能與漢嘉王談出什麽內容來,若是能先把漢嘉王請過來,那就最好,至少能從這位王爺嘴裏套出一些話來,接下來逐個擊破,就沒有那麽困難了。

等了一會兒的功夫,大軍歸來,王爺騎馬領頭最前,一臉嚴肅。

沈熙沒見過這番場面,也從未想過原來王爺也有會有這番表情的,有點兒不可思議。又覺得,明明自己沒有跟去,為何又有一種心潮澎湃的感覺?好像自己也跟着上了戰場似的。

見王爺走近,沈熙連忙迎了上去,“沈熙恭迎王爺平安歸來。”

再一擡頭,就見到孫墨堯的身後跟着被綁着手的三人,正是漢嘉王、廣漢王和漢陽王。

本以為只要能說動了漢嘉王,能将他帶回來,就已經走了最大的一步。

就連沈熙都沒有想到,孫墨堯經此一去,居然能把三位王爺都抓回來。

孫墨堯騎馬到沈熙的面前,略略歪着腦袋,好笑道:“你這是什麽表情。”

沈熙連忙收拾好自己的情緒,拱手道:“王爺,接下來應該趕緊與太子聯系,來處理這件事了。”

到底是三位王爺,雖說他們在巴蜀之地的百姓心中已經臭名昭着,但是真要是有個閃失,讓孫墨堯背上傷害同族的罪名,自然也是不行,這件事處理起來還得更慎重一些。

倒是孫墨堯顯得比較輕松,他回頭對幾位将領下令,留下五百人馬拔寨收營,剩下的人護送他們幾位王爺,與太子彙合。

沈熙這才發現盧居風居然不在。

“歲白呢?”沈熙騎馬跟在孫墨堯的身邊,問道。

孫墨堯答:“已經派他将跟随幾位王爺過來的官兵送回城關鎮,再把留在城關鎮裏的越隽王一起請過來。”

沈熙揚起眉毛,“只讓盧居風去,安不安全啊?!”

“居風說他沒問題的。”孫墨堯嘟嘴,“你倒也不關心我?”

“王爺你如此威武,我何必擔心。”

“喔……”

(——求留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