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對敵

李元旭想到, 李懷瑾這家夥保不齊一百年後便結嬰了,就焦心不已。

——若将來此子有師叔的支持, 扶搖直上,那他如此辛苦得來的宗主之位,豈不是要像李元蘊如今丢了臉面一樣, 還沒有焐熱就得拱手讓人了?

想到這裏, 挽不挽留李懷瑾都有麻煩,李元旭心中不免矛盾了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之前一直靜靜坐在旁邊的韓老祖突然開口了:“此次前來,本座恰有一件事, 要與老祖說。”

韓寧當然知道李懷瑾已經不想留在始豐山, 但他也知道禦靈師面對朔宗老祖這位長輩是很難開口去拒絕的,所以他要為李懷瑾說上幾句。

劍修的境界雖比不上朔宗老祖,但韓寧三百歲便化神,可謂天賦過人,又是以劍證道的劍修, 假以時日必能沖擊渡劫。

再加上他身為太初門的掌峰, 又是景鴻老祖的侄孫,地位非凡, 即便是朔宗老祖見了他, 也要比對尋常修士客氣幾分。

朔宗老祖似乎也察覺到李懷瑾的猶豫, 見貴客有話要說,自是先将此事放到一邊:“韓老祖但說無妨。”

韓寧與李懷瑾對視一眼後方道:“想必老祖已經知曉,本座與懷瑾會在本門景鴻老祖出關之後, 便舉行結侶大典,屆時若老祖賞光,玉溪峰必蓬荜生輝。”

李元旭聞言,想起了什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他怎麽忘記還有這件事了?李懷瑾若要與韓老祖結侶,豈能不跟對方住在太初門去!

以韓老祖的境界修為、身份地位,自然不可能随李懷瑾一個金丹修士留在始豐山。只要這結侶之事沒有變故,李懷瑾便不可能留在始豐山争什麽宗主。

只是,這結侶之事真的不會有變故嗎?

李元旭剛剛就有注意過韓寧和李懷瑾的,發現韓寧聽他們說話的時候,眼神就沒有離開過李懷瑾,說話之前還要示意一下……這至少說明,他現在對李懷瑾非常寵愛。

他們一個是劍修,一個是禦靈師,修為、年歲都無一匹配,更因為皆為男子而不可能有子嗣。

外人看來兩人如此不般配的情況下,若是韓老祖沒有做好決定,又怎麽會讓昊炎老祖在化神大典上公布他與李懷瑾欲結侶一事?

Advertisement

眼下韓老祖再在禦靈宗長輩面前特意承諾一遍,他這樣的用心,叫李元旭都不免生出幾分嫉妒之心。

——這化神劍修先是在天下道門修士面前公開關系,又跑到朔宗老祖面前說上一遍,要說他不認真,誰會相信?

李元旭再想想李懷瑾三十歲結丹,突然有些懷疑這是否跟李懷瑾與韓老祖在雙修有關。

金水雙靈根,木水雙靈根,雖然談不上太相合,但兩人境界差別實在太大,若是雙修,修為差的一方獲利更明顯,這是衆所周知的事情。

李寶璋挑挑揀揀這麽多年,都沒能碰到一個合适的結侶之人。身為男子的李懷瑾卻輕輕松松就有個如此厲害的道侶,真是人比人,氣煞人。

至于老祖這邊,既然知道韓寧的意思,就算要留李懷瑾小住,也不會動扶持他的心了。

否則真把李懷瑾扶起來,禦靈宗未來的主人就不姓李,怕是要改姓韓了。

想通這個關節,李元旭便再也不擔心李懷瑾會回來奪權。

可惜的是,師叔已經金口一開,說是等北境的事了再談追查一事,如今他便奈何不了李元蘊什麽了。

——來日方長,可夜長也夢多……看來這次要解決李元蘊,還得他自己努力。

……

李元旭聞言後心裏百轉千回,朔宗老祖聽了韓寧的話,心中亦是如此。

但有件事他比李元旭想得長遠:“懷瑾去北方之時,汝門景鴻老祖已經閉關,想來,是沒有見過懷瑾的?”

他表面上說的是景鴻老祖沒見過李懷瑾,實則是指他們要結侶一事還未在景鴻老祖這位大能面前過過明路,他們根本不知道韓寧這位師叔祖對此事是何态度。

若是景鴻老祖不同意韓寧與一名男子結侶,那麽以他在太初門的地位和與韓寧之間的關系,說話是很有分量的。

說起來,站在李懷瑾的角度上,韓老祖除了不是女子之外,真是千好萬好。

但要是站在韓老祖的角度上,反過來看李懷瑾,似乎就沒有那麽叫人滿意了,更何況是一向對韓寧寄予厚望的景鴻老祖。

如此看來,真的等景鴻老祖出關了,未必會這麽容易為他們主持結侶大典,甚至還可能出來棒打鴛鴦呢!

不過,李元旭此刻已經不擔心李懷瑾若是沒能跟韓老祖結侶便只能回始豐山了。

他是跟過韓老祖的,這樣一個被抛棄的男子,就算再怎麽有天賦、有本事,恐怕離宗主的位置也是無緣的。

李元旭不動聲色地看了看自家師叔,心想:師叔果然還是看重李懷瑾,所以處處為這小子着想,否則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特意點明景鴻老祖的事。

說實話,李懷瑾決定回應韓寧、尤其是打算對外公開兩人關系的時候,都有想過景鴻老祖會不會反對的問題。

他是真想與劍修長久下去,也不忌諱在他面前提及景鴻老祖。畢竟這是他們絕對繞不開的問題,早些說開,想好對策,也免得将來無措。

所以韓寧與李懷瑾早就說好了,李懷瑾并不擔心劍修無法應對師叔的問題。

果然,韓寧沒有半分猶豫,開口便道:“師叔祖此前雖未見過懷瑾,但若是見了他,必同本座一般歡喜。”

他那自信篤定的樣子,好像已經見過景鴻老祖歡喜的模樣似的。

別說朔宗老祖和李元旭聽着這話不自在,便是李懷瑾聽到劍修如此直白,都不免紅了臉熱。

——之前他們明明說好,就說景鴻老祖素來寵愛韓寧、對他的要求無不應允,怎麽突然改成什麽歡喜不歡喜的!

韓老祖還不自知,繼續道:“就是擔心師叔祖太過歡喜,對大典諸多細節反複琢磨,我們還要等上許久。”

說完,他還看了一眼李懷瑾,好似兩人對結侶之事都急不可耐,生怕長輩精益求精,耽擱了他們結侶的時間。

朔宗老祖、李元旭、李懷瑾:“……”

雖然沒有表明自己會如何回護李懷瑾,但韓寧都這般說了,朔宗老祖也不好再硬要他說些表态、立誓的話。

要說四門二宗最護短的大能,也就是景鴻老祖。

據說韓寧還是金丹修士的時候,他便辟了玉溪洞府,好讓這個侄孫專心練劍。

在李朔宗看來,韓寧既然有信心景鴻老祖會喜歡李懷瑾,肯定有他的憑仗。

只是說話這樣不留餘地,還真真是化神劍修的風格。

雖然李懷瑾和韓寧是單純來看朔宗老祖的,但李朔宗有別的事要囑咐。

“吾門離北境雖遠,但對付魔修是天下道門都責無旁貸之事,此中涉及妖獸,吾門更不會袖手旁觀,門中禦靈師會前往北源,助你們一臂之力。”

李懷瑾雖然早就想到,即便如今禦靈宗乃多事之時,只要有師叔在,也必不會看着北境無禦靈宗人。

不過眼下宗主李元蘊正閉門思過,常代禦靈宗外出的李元旭對宗主之位虎視眈眈,想來此刻不願出去,只是不知道率禦靈師前往北境的,是林安戈還是潭石了。

聽了朔宗老祖的話,李元旭目光微閃,但面上并沒有表現什麽。

李懷瑾此刻并不知道,因為潭石性格暴躁、不善與人打交道,朔宗老祖完全沒有将他派出去得罪人的打算。

原本定好要出去的林安戈突然閉關了,能代表禦靈宗的,也就只有李元旭了。

待李懷瑾他們離開,殿內很是安靜了一陣。

過了許久,朔宗老祖對李元旭道:“你說宗內事務繁雜,不好抽身去北境,那就讓元蘊出來,走一趟。”

李元旭聞言,不可置信地看向師叔:“宗主如今還在閉門反思,怎好讓他去北境?”

朔宗老祖面無表情地回答:“如今看來,他确有失察之過,身為宗主,此番去北境若能夠盡心盡力,也算将功補過。”

李元旭臉上有些僵:“這……這若讓昊炎老祖和懷瑾知道,豈不是叫他們寒心?”

“今日那孩子過來,一句都不提昭華和自己遭受不公的事情,便是在顧全大局,連他都知道眼下何事更為重要,楚昊炎自然也有權衡。”

見李元旭滿臉忿忿不平,朔宗老祖道:“本座會一起去北境,你既想好好處理宗門事務,就一個人留下來處理吧。”

……

從始豐山離開,李懷瑾和韓寧便馬不停蹄地趕回北境,連路過太初門的時候也沒有回去。

他們離開月餘,北境衆門派的修士和佛門僧衆一起,繼續在北境搜尋魔修和始終妖獸的下落。

與欽琴真人彙合之後,李懷瑾和韓寧便知道了衆人最近的進展。

“已經發現了一些魔修和妖獸的蹤跡,可惜與北源可能失蹤的妖獸數量相比,還是少數。”

生靈無法适應魔宮的魔氣,去了北源以北,還沒等魔氣入體恐怕就已經死掉,所以魔修要想利用妖獸做什麽,便不可能這樣簡簡單單将它們送回魔宮藏起來就好,他們定是還留在北源以南。

“禦靈宗的朔宗老祖很快就會派人前來,我們是前後出發的,只是腳程要稍快些,他們應該不久便到了。”李懷瑾對高欽琴道。

要是面對兩百多年前那種情況,光有散修盟的禦靈師可不夠。

當年道門修士因着燈下黑,只顧去誅殺帶妖獸作亂的魔修,唯有太初門景鴻老祖發現事有蹊跷,于是令人悄悄去北源山中尋找根源,以免打草驚蛇,饒是如此,也歷時兩年時間才找到災禍之源。

好在這一次他們發現的尚早,可不能重蹈覆轍。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李元旭(小聲嘀咕):秀秀秀,就你會秀……秀得多,分得快。

韓小攻(耳朵特尖):拔劍吧。

李元旭: _:°з」∠_寶寶沒有劍

——————————————————

謝謝小可愛麟魔的地雷投喂~!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