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勸說

對于曾經在禦靈環中渾渾噩噩、毫無知覺的一縷殘魂來說, 幾十年、甚至一百年也不算什麽。

這樣說來,李懷瑾不過有十多年沒有見過師叔朔宗老祖。

如今在這偌大的禦靈宗裏, 被當年的李扶風和現在的李懷瑾真正當成長輩的,恐怕也就只有這麽一位了。

再見到朔宗老祖,李懷瑾自然是很激動的, 這份情緒一方面是因為對方處事公允、懲戒了那些罪有應得的人,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久別重逢,難以自持。

李懷瑾低着頭行禮,掩去了自己眼底那份會叫人生疑的情緒。

——眼前這位對李扶風十分了解,可不是好糊弄的人……

昭華的妖獸傷人一事, 李懷瑾被害一事, 如今都有了定論,他們沉冤得雪,但李懷瑾要為李扶風報仇,如今還沒有着落。

這件事,他便不能依靠朔宗老祖來完成了。

昭華的事情能夠得到解決, 是因為有楚昊炎和李懷瑾為她伸冤。

但李扶風隕落之時, 原該魂飛魄散了,若只有他知道自己渡劫時發生的事情、再加上幕後之人知道當年都做了什麽, 那又怎麽可能會有人為李扶風抱不平?

即便李懷瑾說, 自己懷疑前宗主隕落時有人相害, 又怎麽會有人相信。

除了韓寧,李懷瑾沒有辦法把自己重生一世的事情再告訴任何人,哪怕是告訴師叔, 也不能夠。

所以,比起為昭華和李懷瑾報仇,李懷瑾想為自己報仇,反而更難一些。

不過眼下,也不是想這件事的時候,他和韓寧千裏迢迢趕回禦靈宗,最重要的是看看朔宗老祖的情況。

李懷瑾小心翼翼地藏好情緒,發現朔宗老祖看上去雖然威嚴如故,但眉宇間确實有幾分疲憊之意,明顯不複百年前那般精神奕奕。

化神修士要經受住三十六道天雷,才能渡劫成道,自千年前魔道大戰、九州道人紛紛隕落之後,便再沒有渡劫期的大能出現。

Advertisement

如今世人皆看着睿川、朔宗和景鴻三位老祖,若是沒有那利益糾葛的人,多少還是希望有生之年能夠看到一位道人出現的。

這三位老祖中,數睿川老祖最為年長,他在化神中期多年,偶有突破,又不幸跌落境界,總得來看竟是許多年未有寸進,叫淩霄門上下憂心不已。

朔宗老祖和景鴻老祖正值全盛之期,且都在化神後期,不知每次突破後會不會就要應劫,所以更受人矚目。

據李懷瑾後來所知,包括李扶風隕落之時,朔宗老祖先後閉關三次,前兩次都是閉關四、五十年方出,唯獨這次,竟是不到二十年便出了關。

閉關三次,成功突破一次,失敗兩次……這其實已經有幾分不祥之兆。

朔宗老祖雖不如睿川老祖那般年長,但與韓寧和楚昊炎這樣三、四百歲化神的修士來比,還是要年長許多的。

如果按照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一、兩百年一下子便過去,對于一個化神修士來說,最好的時機就錯過去了,再想渡劫,不是沒有可能,只是會更加艱難,也更加危險。

修煉這種事情,并非人為努力便足夠了,有時候天時地利人和,還要再加上一點運氣,這些缺一不可。

哪怕原來修煉的再穩妥,一個不小心也可能突破失敗、渡劫失敗,輕則跌落境界,重則丢了性命、灰飛煙滅。

就好比李扶風,若是無人暗算于他,說不準能穩紮穩打地應劫、化神,但偏偏在渡劫的時候受了襲。

人的命運起起伏伏、不知軌跡,哪怕李懷瑾心裏多麽希望朔宗老祖能夠平安突破,也決定不了旁人的結果。

不過叫人慶幸的是,禦靈宗現在還有這位老祖坐鎮,李元蘊、李元旭再怎麽鬥法,情況也不至于太糟糕。

……

對于李朔宗來說,眼前這個年輕的修士,其實也是陌生的。

他雖在二十年前閉關之前囑咐李元蘊将昭華之子帶回禦靈宗好生安置,但并沒有立刻見他的意思。

一個當了十年牧童的李氏子弟,雖有木水雙靈根,但李元蘊陽奉陰違将他放在外宗蹉跎了許久,沒有師父細心教導,用的是最基本、最粗糙的功法,照理說應該沒什麽前程可言,但這年輕修士還是一步步築基、結丹,又重新走回了這裏。

——三十歲,還有多少歲月可以揮霍,真是最令人羨慕的年歲……

朔宗老祖想到這裏,問道:“北境如今正需要人手,你回始豐山來做甚?”

身為禦靈宗的真正掌權人,他既已出關,又豈會不知道北境現在正發生的種種事情,哪怕他最近着人徹查昭華母子的事情,一時忙碌,但對北源還是非常關注的。

李懷瑾明白,師叔其實并不是說他不該回來,而是暗指他不該把韓老祖也一并帶回了南方,只是礙于劍修在場,不好明說罷了。

“禀老祖,是弟子聽聞老祖出關,心中感念,所以想來宗門拜見,此刻既見老祖無礙,弟子會立刻返回北源。”

對方既然不提韓寧,李懷瑾當然也不會特意提及劍修的事情。

若是不走這麽一趟,親眼證實,李懷瑾心裏總會想着朔宗老祖的事情,對今後肯定有礙。

與其這樣心有焦慮,不如先解了這份懸起的焦慮,再全身心地投入到尋找魔修和妖獸下落的事情中去。

韓寧理解他的心情,陪他來這一趟,李懷瑾也是叫朔宗老祖看看韓寧。

醜媳婦總要見公婆,更何況還是個氣質卓絕、俊美非凡的媳婦。

楚昊炎已經見過了韓寧,如今被李懷瑾當作長輩的朔宗老祖,也可以用另一種身份來看待韓寧了。

韓老祖與朔宗老祖見禮之後,就安安靜靜坐在一邊,不管他們談私事。

他雖不說話,但化身劍修的氣勢擺在那裏,無聲地支持着李懷瑾。

朔宗老祖聞言,不禁有些吃驚。

他和李元旭一樣,原本以為李懷瑾是聽聞禦靈宗在查當年之事,特意過來要讓他這個師叔祖主持公道、要好好報仇的。

仔細打量李懷瑾的表情,朔宗老祖在心底辨別這個年輕修士此番言論的真假。

不過他思索一陣,便不再去想。

因為無論真假,對于朔宗老祖其實都是一樣的,李懷瑾既然說要馬上去北境,就無所謂他是因為什麽原因回來了。

另一邊李元旭聽了李懷瑾的話,才是真正的大驚失色。

——難道他不是來給李元蘊最後一擊的嗎?

李元旭好不容易等着這麽一個機會,眼看着自己心底的願望要實現了,就差李懷瑾來添一把柴、叫燒李元蘊的火燒得更旺。

眼下這個家夥卻說,自己只是來看看長輩,看完就走了……那他的盤算豈不是要落空了?!

怕李懷瑾是見了化神的師叔祖感到害怕,便不敢提什麽繼續追查李元蘊作惡一事,李元旭想了想開口道:“北境的事情自是最重要的,不過你回來一趟也不容易,總要叫長輩好好瞧瞧才是。”

李懷瑾早就做好決定,不摻和禦靈宗內部的争鬥,且要以北境的事情為重,所以不能讓李元旭如願了。

他拱手回道:“如此非常時期,不敢懈怠,以後若是有機會,懷瑾自然會再來拜見長輩。”

李元旭顧不得他又用這種态度跟自己說話,他繼續道:“等到這邊的事了了,你再随韓老祖去北境不遲。”

李元旭看了一眼端坐在旁邊的韓老祖,又以為李懷瑾匆匆來、匆匆去是礙于有韓寧在。

太初門作為北方道門,又是四門二宗之首,要對付魔修責無旁貸,若是韓老祖急着趕回北境支援自己的道門,李懷瑾即便是他未來的道侶,也不可不從。

他不敢對上韓寧,只能提醒李懷瑾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李懷瑾卻對他的“善解人意”冷笑不已。

這時候,朔宗老祖開了口。

“等北境的事了,你回宗門的時候,再談這件事,不遲。”

李元旭和李懷瑾立刻停止了對話,各自琢磨着老祖話語中的意思。

相比于不太受重視的李元旭,李懷瑾還是李扶風的時候曾在朔宗老祖身邊待過許久,更容易揣摩對方的意思,他很快便知道老祖想表達什麽。

朔宗老祖讓李懷瑾以後回宗門,就是承認了他禦靈宗弟子、李氏弟子的身份,又說到時候再談追查一事,便是表态自己會繼續為李懷瑾撐腰,會繼續讓人把李元蘊一系的事情查下去,所以讓李懷瑾沒有後顧之憂的跟韓老祖回北境。

這對十年前的李懷瑾來說,是絕好的安排。

可惜的是,對于現在的李懷瑾來說,回到禦靈宗已經不在他的願望中。

有韓寧在,他更願意留在太初門,所以從未想過要再回禦靈宗。

朔宗老祖願意繼續查李元蘊,李懷瑾是高興的,可即便北境的事情順利了了,他也不會長住在禦靈宗。

太初門的玉溪峰洞府,才是他心安處。

李元旭聽了朔宗老祖的話,原本是一陣狂喜,但随即又生出新的顧慮。

師叔說要追查下去,李元蘊就算沒有被李寶璋和李懷暄的事情卷進去,但他當了宗主之後做的錯事不少,只要盤算下去,被發現的錯處也會越來越多。

這對于觊觎宗主之位已久的他來說,自然是大好事。

但看這架勢,朔宗老祖是要讓李懷瑾回到宗門——這家夥三十歲便結丹了,可比他那個舅舅、前宗主李扶風還要厲害!

這樣一個天賦甚好的年輕修士,豈不是比李懷豐還有可能得到師叔的青睐,這可比一個少宗主要來得可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