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重逢

劍修收徒, 講究一個劍道相合,尤其是挑選入室弟子, 更該謹慎。

否則, 哪怕是像宮淼那般有天賦的後生,韓寧也只能指點一二, 而不能收其為弟子。

這樣一來,收徒全看緣分, 實在強求不得, 也難怪韓寧說不用小比——本就不是誰天賦好,誰修煉時間長,誰刻苦便可以決定的事情, 如何作比。

後來聽了宮淼的解釋, 李懷瑾不禁問道:“這樣一來,豈不是只能随緣了?”要師徒五行相合, 恐怕都比這要容易一些。

旁人羨慕劍修以劍證道, 覺得他們威武霸道, 卻不仔細想,修行劍道實則也算一種苦修, 并非所有人都能習劍。

所以道修中, 以丹修、陣修居多, 器修、禦靈師數量次之, 而劍修是最少的。

為什麽天下劍修都向往武靈山,是因為劍宗至少彙集了不少厲害的劍修大能,保不齊就能在其中找到與自己劍意相合的修士, 若拜入其門下,能受益不少。

除了一些個人因素在內,古越仙子想将宮淼送到武靈劍宗,也多是因為宮淼與韓寧的劍道不同,韓老祖不能教導宮淼他自己所創的劍術,古越仙子才寄希望于劍宗。

“其實就算當年劍宗收下了我,我也未必能成為某位劍修大能的入室弟子……你別說,還真是件需要随緣的事情。”

宮淼笑了笑:“所以啊,師叔若只是收些不記名的弟子,便不用那麽費勁,只要對方是自願留在玉溪峰的,然後師叔便看那些有眼緣的留下來即可,反正都教不長久。”

——韓師叔對懷瑾言聽計從,連這有眼緣一道也省了,只看懷瑾喜歡不喜歡,也是絕了。

有時候有沒有師父是一回事,自己悟道不悟道,又是另一回事。

韓老祖當年沒有師父,照樣憑借自身之力悟道,這一方面證明了韓老祖非常人所能企及,另一方面也佐證了“劍道乃孤獨之道”的說法。

“無論是煉陣煉丹,還是煉器、禦獸,都是集百家之所長,懂得越多,于己越有利,到了劍道這裏,又一樣了。”

不怪李懷瑾不了解劍道,平日裏他滿眼都是韓老祖英姿,偶爾見韓寧指點宮淼也沒什麽困難,實在沒想到這裏面有這麽多需要考量的事。

“一開始修習劍道,确實也可多多涉獵,畢竟這世上劍道千千萬,也不是所有劍修最開始便知道自己所循之道。不過一旦确定了自己所信之道,便會排除其它,專一而為了。”

韓老祖收徒這種大事,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有進展的,連掌門真人都說要等論道大會之後再做考慮,他們聊了聊也便罷了。

宮淼是忙裏偷閑,抽空過來看看李懷瑾的,到了時辰他還得回洞真去做事。

“你如今也獨當一面了,古越仙子将于此重任交與你,你可要好好做事。”

太初門要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舉辦一場論道大會,自然是從上至下都在忙碌,別說內門五峰了,就是外門也忙得不可開交。

宮淼是洞真峰主古越仙子的獨子,也是太初門年輕一代金丹修士中的佼佼者,到了該為宗門分憂的時候,于是被掌峰委以重任。

到時候天下道門修士齊聚太初門,必定會在各峰走動,為展現他們太初門的氣派,樓宇房屋自是得重新修繕一番的,花草樹木也要好好修整,這些要順利完成,都要人監管。

當然,宮淼要做的還遠不止這些,只是最着急的兩樣得先給安排妥當了,才有後面的事情。

“你放心好了,我知道輕重,實在不行,就把你借到洞真幫我的忙。”

自韓老祖和李懷瑾在衆人明前确立了關系,宮淼便不太敢在韓師叔面前再以李懷瑾兄長自居。

但兩人私底下關系融洽,趁韓寧不在的時候,便時常故意以兄長口吻跟對方囑咐幾句,當作調侃打趣,所以宮淼聽了李懷瑾的話并不覺得被人管束,反倒故意跟他撒起嬌來。

“嗷嗚嗷嗚~”小山貓一聽宮淼要借主人,不樂意,于是用小爪爪試圖把宮淼推遠點。

被對方小毛爪子推得動了動的宮淼不禁笑道:“喲,借一下懷瑾也不行啊,你們玉溪這麽小氣的嗎?”

李懷瑾輕輕捏了捏小山貓的後腿,卻道:“就是這般小氣,若要請我,你可得好生求一求。”

兩人調侃了一番,宮淼想到了一件事,他思考了一下,還是提起:“到時候,商河韓氏和散修盟都回來,禦靈宗會被安排在玉溪嗎?”

按照慣例,主持論道大會的宗門會辟一處專門給前來論道的修士所住的客院。

但一來修士衆多,客院修得太多,平時是無用的,實屬浪費;二來道門雖多,總有個親疏遠近,所以除主峰之外,其餘四峰皆會接待一些門派。

比如洞真峰,至少少不了渭水宮氏的位置,就連抱霞峰的馮留珍,在入太初門前乃是散修,也有曾經的一幹師兄弟、子侄需要招待。

照理說,商河韓氏地位特殊,有景鴻老祖和韓老祖在,他們也不會與一般賓客同住在客院。

上一次論道大會,兩位老祖都在閉關,是掌門蘇信芳親自招待的他們,如今韓寧既已出關,自不會讓掌門師兄忙上加忙。

李懷瑾知道宮淼提商河韓氏只是為了帶出禦靈宗,便回答道:“韓氏和散修盟當然是住在玉溪。”

——只是給禦靈宗的安排,卻委實有些顧慮……

照理說,李懷瑾與韓老祖也就差一個結侶大典,他如今早就是玉溪半個主人,禦靈宗合該被當成座上賓。

可若是前來參加論道的是李懷豐之流,李懷瑾肯定是不耐煩面對他們的,這樣一來情況便僵了。

昭華仙子已經得到正名,再加上師叔還在,李懷瑾也不能與禦靈宗完全脫離了幹系。

若到時候商河韓氏和散修盟的昊炎老祖皆在玉溪,唯獨落下了禦靈宗,确實會引來非議。

“過段時日,太初門會發出正式的邀請,到時候各門派也要會以信函,确定參加論道大會的名單,到時候再定吧。”

若只有林安戈,李懷瑾倒不介意他出現在自己面前。

可李懷瑾不覺得有這樣的盛會,他那師兄李元蘊會放棄讓李懷豐參加,所以寧願惹來非議,也不想見到某些人。

……

只是等禦靈宗送來了名單,李懷瑾便有些為難了。

韓寧見他皺眉,便知道禦靈宗的名單有礙,他接過一看:“朔宗老祖要來太初。”

“嗯,”李懷瑾也沒有想到,在洞府中休養十年的師叔會為了論道大會而出:“有師叔在,玉溪怕是又要多一處客院了。”

韓寧瞥了一眼名單上的另一個名字:“你若不想……”雖然牽扯到化神修士,但韓寧一向以李懷瑾喜怒為重,倒也不懼得罪朔宗老祖。

李懷瑾搖了搖頭:“看在師叔的面子上,就讓他們住進來吧,到時候不看他便罷。”

韓寧明白,朔宗老祖親自帶李懷豐等人來,便是要讓懷瑾沒辦法将禦靈宗的人丢在客院。

他也知道,李懷瑾必然也猜到了朔宗老祖的意思,不免有些心疼。

——朔宗老祖明知道自己這樣其實是強迫李懷瑾接納李懷豐,卻還是這樣安排了。

李懷瑾看劍修的眼神,就知道韓寧為自己不平了。

韓寧待人冷漠,對很多事情都不會花精力去在意,要說誰最能牽動對方的情緒,莫過于他了。

心裏感覺到熨帖的李懷瑾連最後一絲不快也忘了去,竟可坦然道:“師叔他畢竟不是我一人的長輩,若我站在師叔的角度考慮,在禦靈宗和我這半個外人之間做出選擇,也是會選禦靈宗的,此乃人之常情。”

其實在這些年發生的事情上,李懷瑾已經可以感受出其中的差別。

師叔當年讓李元蘊照拂昭華的兒子,是看在他們同宗一氣的面上,後來師叔肯為昭華懲戒李寶璋和李懷暄,則多半是出于為宗門風氣着想。

他拼了突破失敗不管,跑去北境誅魔,同樣是為了禦靈宗,所以如今明知道李懷瑾可能會因此為難,還是要為禦靈宗最有前途的下一代鋪路。

若是讓李懷瑾來選,在師叔、禦靈宗和韓寧、毛毛他們之間,他會毫不猶豫選後者。

可見人便是這麽自私的,總會有更重要的人和物,在這些重要的人和物面前,其他的都要退讓。

玉溪峰原本就挺空蕩的,要收拾幾個客院出來其實十分方便。

李懷瑾既是願意讓禦靈宗人住進玉溪峰,便沒必要再在距離和地點上做文章,他們一律将客人們安置在一處。

散修盟除了昊炎老祖,李懷瑾與旁人皆沒有深交;韓寧自幼到了太初門,和商河韓氏并不親近,再加上一個禦靈宗,想想也不難對付。

半年很快就過去了,論道大會舉辦在即,太初門愈發熱鬧起來。

有些依附太初門的道門便在太初山脈和南山,好不容易能進山門內,來得自然是最早的。

三門二宗中除了禦靈宗,其餘諸道門皆來得較早,尤其是淩霄門,經歷睿川老祖隕落的大變故之後,雖然知道自家道門從四門二宗中落出是遲早的事,但眼下也得緊緊跟上。

但他們都不如散修盟的昊炎老祖來得早,也不如禦靈宗來得晚。

昊炎老祖早月餘就已經獨自來了太初門,雖然老老實實住在玉溪的客院,但天天都在李懷瑾身邊。

禦靈宗衆人卻直到最後一刻,才匆匆趕到太初門。

想想他們之間也有十年未見,李懷瑾還挺好奇這重逢一刻的場景。

——只是這做主人的感覺,還是很不同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