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團聚
因着九州修仙大能皆來太初山參加論道大會, 李懷瑾擔心白狼一家蹤跡被發現,便将它們送到了楚昊炎的洞府。
如今朔宗老祖離開玉溪, 李懷瑾便想将白狼一家接回來,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接回來也會暫時安頓在景鴻老祖的石崖洞府。
這樣一來, 李懷瑾既能經常看到它們,又不用擔心有外人在玉溪走動時發現它們的存在。
結侶大典在即, 他們只肖說韓老祖和李懷瑾正忙着準備, 然後十天、半月往返,旁人也不知道他們真正行蹤。
到時候再神不知鬼不覺地将白狼一家留在石崖洞府,他們就可以專心致志等結侶大典了。
李懷瑾和韓寧将自己的打算告訴了景鴻老祖和掌門蘇信芳後, 便立刻出發前往北源, 反倒是楚昊炎這個北源洞府的主人還留在玉溪峰,為他們看顧院子。
論道大會後, 雖然也有些修士如朔宗老祖一樣離開了太初門, 但他們幾乎是為了準備賀禮而暫時離開的, 所以很快便歸返了。
再加上不斷有修士前來欲觀禮,太初門容納的修士不僅沒有見少, 反而越來越多。
光是玉溪洞府, 商河韓氏和散修盟就又來了幾位修士, 楚昊炎身為化神老祖, 身份特殊,又得洞府主人囑托,在此招呼客人, 才不算失禮。
不過這一次李懷瑾沒有将小山貓和小赤猙它們留下來,所以楚昊炎清閑許多,偶爾找韓家和散修盟的人說說話,照樣不怎麽搭理禦靈宗的人。
朔宗老祖離開太初門後,李懷豐有一陣深感快意的時候。
——老祖選擇這時候回宗門閉關,怎麽看都像是不給李懷瑾面子的意思……總算能讓李懷瑾不高興了,真是大快人心!
但潭石真人豈會讓他好過,見他神态輕松暢快,言語中便多有諷刺:“老祖不在太初,還有誰能為汝等撐腰,到時候楚昊炎名正言順坐上了主位,散修盟自然歡欣鼓舞,你我身為李懷瑾的同門,卻只能陪坐客人席,真是天大的笑話。”
朔宗老祖帶李懷豐來參加論道大會,已經引起了李懷瑾和楚昊炎的不滿,恐怕也将所剩無幾的情分都消耗掉了。
如果他們還要跟楚昊炎在結侶大典上争個高低,那只會讓情況更加糟糕。
在潭石看來,與其說朔宗老祖是不給李懷瑾面子才選擇立刻閉關的,還不如說是他自行退讓開,好避開這針鋒相對的尴尬。
“李懷瑾心胸狹窄,又一向妄自尊大,連老祖都不放在眼裏,實在是無禮至極,他都不記得自己是禦靈宗弟子,難道我們還要上趕着去讨好不成?這主位不坐也罷!”
李懷豐自認猜出朔宗老祖必定也對李懷瑾生了厭,便道:“老祖不與之計較,還讓我們留下來觀禮,已經是仁至義盡,真人若是實在想要讨好某人,自去讨好便是,何必在這裏惺惺作态。”
自潭石與李元旭聯手對付李元蘊,禦靈宗內的矛盾便一步一步激化,主峰之間甚至走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這次來參加論道大會,潭石和李懷豐本就是牽制彼此的存在,潭石不會給李懷豐這個少宗主留面子,李懷豐對潭石這個元嬰也不見得尊敬到哪裏去。
之前還有朔宗老祖在一旁,他們都不敢太過放肆,等老祖一走,彼此便沒有了顧忌,哪裏還有什麽好臉色、好話給對方。
聽了李懷豐的話,潭石冷笑:“便是當年的扶風真人,對吾等也不曾這般無禮,你說李懷瑾無禮至極,其實自己也不逞多讓啊。”
商虛秘境的入口,傳說一定要有李氏血脈才能打開,所以李氏一族世世代代掌控着宗主令,身份總是高人一等。
哪怕像扶風真人這樣李氏旁系出身,得了朔宗老祖的支持,最後也能爬到他們這些異姓的掌峰真人頭上,更何況是含着金湯匙出身、被嬌寵慣了的李懷豐。
想到這裏,潭石微眯了眼睛,壓抑住心中積攢的不甘和憤怒。
李懷豐過去還真不把林安戈、潭石等人放在眼裏,見他生出怒氣,還明知故問:“真人這話是什麽意思?我只是實話實說罷了。”
若不是受到李寶璋和李懷暄的影響,宗主的地位不會如此不穩,他們主峰一系也不會處處受人掣肘,在太初門受到冷落。
如今潭石和李元旭聯手,就算出再多的力,也不能接手主峰和宗主令,不過是辛苦為旁人做了嫁衣罷了,愈發讓李懷豐瞧不上潭石。
他也換上諷刺的語氣道:“聽聞師叔馬上要來了,到時候真人便要回始豐山去,現在又何必管我們禦靈宗會被排在何處呢?”
之前因為要來太初門參加論道大會,朔宗老祖自己便不能坐鎮宗門了,為了讓李元蘊和李元旭之間形成一種平衡,不至于鬧翻了天,朔宗老祖一邊帶上一個,讓潭石真人和李懷豐來太初山。
李元旭雖與潭石聯手,但也觊觎着參加論道大會的機會。
可惜這世上兩全的事情本就少,李元旭要盯着李元蘊,不能親自來論道大會,所以退而求其次地換潭石真人來了太初門。
但這并不意味着之後每次有好處,李元旭都可以讓潭石占去。
當他聽聞太初門要為韓老祖和李懷瑾舉辦結侶大典,就計劃着要與潭石換上一次,眼下便有了他帶賀禮來太初門,而換三月未歸的潭石真人回去處理峰中事務。
李懷豐正是知道這一點,才要報剛剛被冷嘲熱諷之仇,更要抓緊這個機會挑撥他們。
潭石本就不滿,眼下聽了李懷豐的話就更加生氣了,他是個爆脾氣,當年連扶風真人都敢當面争吵,更何況是面對李懷豐這樣的小輩。
“說來,少宗主比李懷瑾年長幾十歲,還是金丹之境,參加完結侶大典後恐怕要好好修煉了,否則被人後來者追上,可比論道大會上坐哪裏來得更加丢臉。”
“你!”李懷豐沒得意多久,就被人戳了痛處,當然生氣。
于是,還沒等外面猜測禦靈宗在做什麽,禦靈宗自己便先生出一些不可調和的争端來,直到李元旭趕到了太初門的時候,潭石已經完全不與李懷豐說話了。
察覺到李懷豐将潭石徹底得罪了去,李元旭高興得不得了——這樣一來,他和潭石的聯手肯定會更加緊密,真是大善。
一開始潭石還有些不想回去,但等李元旭來的時候,他便立刻啓程返回,顯然是被李懷豐氣得不輕。
李元旭收起心中的歡喜,還安撫潭石道:“小兒不講道理,讓真人受委屈了。”
潭石惱李懷豐,同樣也因李元旭的勢利而不快:“委屈談不上,只希望以後不要把這種苦差事交給本座就好。”言外之意是讓李元旭不要好事占盡,而把壞事留給他。
李元旭知道自己來替他,勢必會引得潭石不滿,他假裝沒有聽懂對方的話,為潭石真人送了行。
至于李懷豐,他并不跟他逞口舌之快,但如果對方主動挑釁,他也不懼争端。
……
和韓寧一起去北源接白狼一家的李懷瑾并不知道玉溪洞府的熱鬧,他們很快就來到了楚昊炎的洞府。
北源如今還在封禁之中,又有佛修和道修時不時地巡視,旁的禦靈師便不敢違背約定、跑到山中尋找妖獸。李懷瑾便将白狼一家安排在洞府旁的樹林中。
從最初在北境找到它們到現在,白狼和它找到的伴侶灰狼其實并沒有太大的改變。
要說變化大的,還數三只小狼崽,它們先後聚靈,單論體格,也已經超過小山貓和小赤猙。
過去在玉溪峰,李懷瑾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去看白狼,就算李懷瑾沒有出現,小山貓也會在望天犼的帶領下來找小狼崽玩耍。
這是他們重逢之後形成的默契和習慣。
因為論道大會,它們已經有三個多月沒有見過李懷瑾和小山貓它們,心裏還是十分想念的。
看到白狼用腦袋蹭自己的手,李懷瑾不禁想起了當初在北源找到它的場景——不是以李扶風的身份找到它的那次,而是他跟韓寧一起到北境的那次。
失而複得的感情,甚至比一切得到的喜悅還要熱烈幾分,讓李懷瑾久久難忘。
看着小山貓和小狼崽已經扭做一團,李懷瑾心裏做了個決定:“這次等論道大會後,我便将白狼的事情公開。”
這樣一來,白狼便不用被困在北源洞府或者玉溪洞府,而是能随心所欲地活動。
“阿白,我要與劍修正式結為道侶了,到時候玉溪峰、太初門,都是你的家。”
李懷瑾重生一次,最執着的是為昭華尋找當年的真相、找到阻礙自己渡劫的兇手,還要找到陪伴他幾百年的妖獸。
李懷瑾與望天犼重新定下契約,卻并沒有與白狼也這般。
讓阿白重返山野,是李懷瑾見過了它的伴侶和三只小狼崽之後做的決定,但這并不妨礙他想跟白狼分享自己的喜事。
無論如何,白狼在他心裏都是如家人一般的存在,就像李懷瑾跟楚昊炎說的,他不需要朔宗老祖來為長什麽臉,有重要的人陪伴他度過這一段重要的時光,便已足夠。
白狼與主人分開一百年,後來沒有重新結契,所以不如望天犼和李懷瑾有默契。
不過它聽懂了李懷瑾的話,又用大腦袋蹭了蹭他的手,就跟它小時候一樣。
小狼崽和小山貓彼此追逐,好幾次從他們面前跑過,小狼崽見父親跟李懷瑾親熱,便也要過來湊熱鬧。
小山貓趕緊也跑回來,四仰八叉地倒在李懷瑾身上,不讓小狼崽往他身上擠。
李懷瑾看它們活潑的樣子,不禁露出笑來:“我們要回家吧。”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小可愛浩月乖的地雷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