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
聽說府裏來人了,安嬷嬷瞬間恢複了精神,進言道:“大小姐,今日天兒晚了,先将府裏來的人安頓了吧,一會兒嬷嬷先去見一見人,看看可是府中有什麽事,再來向大小姐回禀。”
若是大小姐能借此機會回府,自然最好。只是這曾氏突然轉了性子,這背後的原因可要弄清楚了,她可不能讓自家小姐吃虧。
主仆二人達成一致,安嬷嬷就鬥志昂揚的出門見人去了,哪裏還有半點不适的模樣。
唐寶兒搖頭失笑,安兒卻伸手扯了她的衣擺,掉起眼淚來。她趕緊抱了抱小家夥軟軟的小身子:“這是怎麽了?可是還有哪裏不舒服?上山的時候有沒有摔到?”
剛才情況緊急,只顧得上檢查大家的中毒情況,還沒顧得上查看身上有沒有傷口呢,唐寶兒幫小家夥脫了外面的衣裳,這一看,心疼壞了,小家夥皮膚嫩,白暫的皮膚上那幾道紅痕顯眼極了。
“安兒-不-疼,哥哥-背,沒看,樹枝,安兒-說,躲-了,不疼,不-怪-哥哥,安兒-錯。”
小家夥還挺講義氣的,生怕唐寶兒怪罪那幾個孩子,連說帶比劃的将事情學了一遍。
唐寶兒這才知道,今日的事竟然都是安兒主導的。
這幾個孩子竟然是從一開始就奔着那曼陀羅花海去的,那裏是一個叫小木的孩子無意間發現的。
安兒見她整日琢磨那些種子,就一直念叨着想為她尋奇花異草,小木就把這個地方說了出來。小家夥還挺有主意的,覺得只有兩個人上山有點害怕,就叫小木傳他的話,悄悄的叫上了幾個大孩子一起陪着。他年紀還小,這一路上都是幾個大孩子輪流背着上去的,都是一些男娃子,粗枝大葉的,碰到樹枝什麽的也不知道避開,這才有了這些劃痕。
“安兒-說-疼,就知知道,避-開-了。安兒-害-他-們-受-傷,姐姐-賠。”
唐寶兒簡直對小家夥刮目相看了,想了想,還是借機教導了幾句,見小家夥聽進去了,這才吩咐雙兒帶上點心,帶着安兒去了老大夫那裏上了藥膏,然後就打發了他陪着老大夫一起去探看幾個孩子的情況。
安嬷嬷很快打聽出了消息,回來的時候滿臉的笑容:“大小姐,府上來人的事兒老奴打聽清楚了。這可真是神仙鬥法,咱們得力了,這回夫人不得不派人來接您回府過生辰的事,咱們竟是借了太子殿下的金口玉言了。”
太子殿下?
唐寶兒一聽,立刻來了精神:“嬷嬷快給我從頭講一講,這事兒怎麽還和太子殿下有關呢?”
“哎喲,這要是從頭說,那可是說來話長了,”安嬷嬷笑着開了口:“大小姐知道大皇子是皇上皇後領養的吧?”
Advertisement
唐寶兒點頭,這個書中有提過幾句,是在男主殺死暴君之後,想要登基的時候,曾親筆手書了一封《告天下書》,其中着重言明了,他雖然只是記在淑敏皇後膝下的養子,生父燕王卻是先帝嫡系後人,昭慶帝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他身為燕王嫡子,皇室血統最純正的嫡脈,繼承大統正是順應天意,繼承開國先祖遺志之舉。
男主為什麽要多此一舉呢?這事兒說來話長。
當初前朝會滅亡,是因為老皇帝突然病死了,沒來得及留下诏書,導致他唯一的嫡子不能順利繼位。諸位皇子看到了機會,一湧而上,争鬥不休,弄得天下大亂。
當時的老皇帝嫡子一家都死光了,只有一個太孫逃了出來,隐姓埋名,在民間長大,最後揭竿而起,重新奪得了天下,還改了國號為楚,成了大楚的開國皇帝。
開國先祖奪了天下之後,深恨嫡庶不分,立刻下了旨意,言大楚的天下,非嫡子不得承繼大統,膝下無嫡子者不得承繼大統且後人不得承親王位。
大楚天下傳到昭慶帝這裏,不過三代。
當年先帝在時,膝下有四位嫡子,昭慶帝排行第三,在一幹兄弟中資質顯得平庸了一些,不顯山不露水的,上面還有兩位文武雙全的嫡親兄長。
昭慶帝從小就知道這皇位與自己無緣,心态倒是好得很。
大楚皇子成親之日也是封王之時,昭慶帝當年受封齊王,成親之後就在戶部領了一個閑職,一心守着王妃過小日子,閑暇時就和感情最好的四弟出去跑馬,日子過的十分惬意。
誰知悠哉的日子過了四年,王妃一直沒有身孕,宮中從太皇太後到皇上皇後,都催了起來,齊王殿下自己也急了,總不能他百年之後,子孫後代連一個親王位都保不住吧。
燕王便給自家哥哥出主意,讓他去靈隐寺求見五方大師,齊王帶着王妃過去拜見,得了一個招子的法子,就是過繼一個嫡系子侄到膝下,自會有所得。
齊王夫婦兩個發了愁,一向與他交好的燕王得了消息,轉身就抱着自己剛出生的嫡次子送到了齊王府。齊王感動的不知如何是好,這事兒被先帝得知,還專門下旨褒獎了燕王。
燕王的這個嫡次子,就是大皇子燕洵。燕洵這個名字,還是先帝禦筆親賜的。
齊王夫婦感念燕王夫婦情義,直接将孩子記在了齊王妃名下。
神奇的是,這個孩子被抱到齊王妃膝下不到三個月,齊王妃就有了身孕,等到瓜熟蒂落,生下了嫡子燕棠。
這可是一件大喜事,齊王為此擺了七日的流水席,逢人便說五方大師靈驗,說他家燕洵是一個福娃娃。
那時誰也不會想到,後來會變故疊出。
先是北蠻大舉進攻,先帝嫡長子在戰場上陣亡,嫡次子病故在巡視歸京路上,先帝病重傳位,齊王登基稱帝,成了昭慶皇帝。
昭慶帝登基之後,大皇子的身份就有些微妙了,坊間有了不少傳言,有說大皇子福澤深厚,這才有緣成了帝後之子,也有人說燕王早就聽算命先生說了齊王會登基,這才故意把兒子送到了皇後膝下。
燕王聽了這些閑話,當時就上了折子,不顧昭慶帝阻攔,帶着一家子就藩去了,這一去,還樂不思蜀了,每回要不是昭慶帝下召,根本就想不起來回京。
這次昭慶帝禦旨給大皇子賜婚之後,早早就讓人給燕王送了信,燕王當時就表示想要帶着燕王妃回京探親,并很快就出發了。
到了京城附近,燕王依制讓人停在了城外,讓人快馬給皇上遞了請求入京的折子。
昭慶帝得了消息大喜,命大皇子和太子殿下出城十裏相迎,還在宮中設了家宴,款待燕王夫婦。
燕王夫婦歸京,又聖眷正濃,拜帖雪花般的飛入了燕王府。遞帖子的人家太多,燕王妃幹脆定了三日初六在府中設宴,款待賓客,遞過拜帖的人家都收到了邀請。
據說,當日到唐相府上送帖子的嬷嬷再三暗示,請相爺夫人一定要帶上二小姐一起赴宴。
衆人恍然,怪不得燕王妃不顧舟車勞頓,短短幾日就籌備起了宴席,原來是為了見一見未來的兒媳呀。
這邊主仆二人在說今日燕王府的宴席,京中各家的後宅也在熱議此事。
三月初六,相爺夫人曾氏帶着愛女唐瑤一起去了燕王府赴宴,燕王妃見了唐瑤這顆京城明珠,喜歡的不得了,當場就褪下了手上的翡翠镯子,套到了唐瑤腕上,還特意問起了初九唐瑤及笄的事。
曾氏正眉飛色舞的說着當日的安排還有請的正賓贊者,太子殿下、大皇子殿下、大殷三皇子殿下來了,人已經在門外侯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