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

已是八月末了,傍晚的鳳寧宮中,殿內擺了好幾個冰盆,長公主仍然熱的汗流不止:“快快,給本宮來一份冰鎮酸梅湯,這是什麽天兒啊,真是沒法出門了。”

曹皇後站在窗前侍弄着剛得到的兩盆花,見她這副模樣,忍不住勸道:“心靜自然涼,你年紀也不小了,可少吃些冰的吧,往年這個時候,你可是輕易不出門,今日怎麽有空進宮來了?”

長公主擺了擺手,讓宮女停了扇子:“行了,你們都下去吧。”

等到宮人都退了下去,她這才說起了正題:“皇嫂,我這次進宮是為了阿棠的事來的。阿棠鎮日賴在那唐家莊子上的事,皇嫂知道吧?您這邊到底怎麽打算的啊?本宮聽璎珞說,阿棠和那丫頭相處起來,可是比她這個親表妹還要默契十足呢。就算那兩人并未有逾越之舉,身邊時刻都有一大群人跟着,又是天天往田裏跑在忙正事,這麽下去也不是辦法呀?若是再任他們這麽相處下去,怕是将來想拆散都難了,皇嫂,你可得早點拿出主意來才行。您再猶豫下去,若是哪天先被皇上發現了那丫頭的身份,咱們可是都讨不了好。”

長公主不知道曹皇後當年借着太子差點中毒一事出宮半年就是一直和福安母女在一起,因此話裏還帶着幾分不确定:“皇嫂,我左思右想,都覺得阿棠對那丫頭的态度有點不對勁。你說阿棠會不會是知道了什麽,這才故意繞了這麽大一個圈子的?要不然,他堂堂太子殿下,若是真的想将那丫頭收進東宮,也不是做不到。我看皇嫂若是不想阿棠再這麽下去,要麽就直接一道旨意讓他将人納入東宮,要麽就給她尋一門不錯的親事,直接給人賜婚得了,反正唐明遠那個爹,有沒有都一樣,這麽大的事我就不信他不知道,半點不聞不問的,真是再沒有比他無情的了。”

皇後娘娘一直不吭聲,長公主不由急了:“皇嫂你可別犯糊塗,璎珞可是說了,陳院正一直在幫那個丫頭治臉呢,若是等她的臉徹底治好了,可就什麽都晚了,咱們當年可是白當一回惡人了,那丫頭這些年也是白白受苦了。您要是不忍心,幹脆我直接找兩戶靠譜的人家,讓他們上門提親去。等到把人嫁了,她整日在內宅中,咱們想要護她周全再容易不過,到時候就算讓人去給她治了臉也無礙了。”

長公主在鳳寧宮呆了大半個時辰,也只得了皇後娘娘的一句“她再想想”。

她說的這些道理,皇後娘娘自然都懂,只是她每每想起當年皇上求而不得的瘋狂,還有自家兒子最近每次入宮時的笑容,就糾結搖擺起來。

她不願唐寶兒留在兒子身邊,成為将來父子嫌隙的隐患,卻也不願親手毀去兒子的笑容,更不想兒子為了一個女子留下執念,從此一生留憾,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再沒有人比她知道這個道理了。

皇後娘娘正糾結着,太子過來請安了,見她正對着那兩盆花發呆,不由笑道:“母後就這麽喜歡這兩盆花?那您想不想見一見培育出這兩種名品的養花名家?兒臣和您說實話吧,這是兒臣喜歡的小姑娘特意為了母後的生辰培育出來的,說是母後的恩情她無以為報,只能用這兩盆花表一表心意了。”

太子這是直接将話挑明了,曹皇後也沒有故意裝糊塗:“哦?她一個小姑娘,還有這等本事?”

見皇後娘娘沒有不悅,燕棠立刻滿臉笑的湊了過去:“她的本事大着呢,曾經幫助兒臣過了好幾個難關,就連兒臣療傷的寒霜草,也是她無意間發現的,她可是兒臣的小福星呢。母後,等您壽宴的時候,兒臣帶她入宮來給母後看一看,可好?”

皇後娘娘身邊的嬷嬷聽了這話,立刻知機的帶着宮人退了出去。

皇後娘娘嘆了一口氣:“阿棠,你可知讓母後見她意味着什麽?你真的想清楚了?母後知道,你定是早就認出她來了。你從小就聰慧,懂事早,重情義,又愛攬責任到自己身上,你心裏同情她的遭遇,想彌補她一些,母後可以理解。你可以賞她一些金銀,可以為她尋一門好親事,可以給她的夫婿一些前程,可以讓人暗中為她撐撐腰,這些都可以。但是讓她和你自己扯上關系,卻不是明智之舉。母後不想你因為她,惹得你父皇不悅。咱們母子不欠她們什麽,當年若不是本宮出手相救,她娘早就死在這深宮之中了。”

那時候,先皇剛剛駕崩,還沒等那群平日裏天天嚷着誅妖妃的臣子蹦跶起來,那位貴妃娘娘就一根白绫自我了斷了,只留下了一個和皇家毫無血緣關系的孤女在宮中求生。

本就無數雙眼睛盯着福安公主,想找她的錯處,剛剛登位的天子卻起了要将人納入後宮的想法,這不是将人往死裏坑嘛,當時皇上羽翼未豐,若此事傳了出去,福安怕是只有死路一條了。

Advertisement

性命攸關,曹皇後起了恻隐之心,這才助她離了這深宮,那時候她做夢也想不到,有一日福安的女兒會和她的兒子有了牽扯。

曹皇後憂心仲仲,太子卻是笑了:“母後想多了,也看低父皇了,其實當年的事,……,總之,世事變遷,兒臣相信父皇早已放下那點過往了,不會和寶兒一個小輩計較的。母後不必為此憂心,就算真有什麽,兒臣也自有應對。母後也不忍心兒臣為了一個可能就放棄心愛之人吧?”

曹皇後最終還是被說服了。

她這些日子也不知道為什麽,總是想起一起舊事,突然就意識到了從前對阿棠的疏忽和虧欠,這一次,她就為了兒子努力一把吧。

太子得了皇後娘娘的支持,就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和小姑娘分享這個好消息了。

第二日城門剛開,他就帶了幾個管農事的官員一起出了城,直奔映荷莊而去。

清晨時分,唐寶兒帶着一個小草帽,和安兒一人拎着一個小籃子,和安嬷嬷耿紅英一起進了玉米地。

“嬷嬷一會兒再貼點玉米餅子吧,安兒愛吃,再熬個粥,煮點玉米糊糊,一人一穗煮玉米,再涼拌一個菠菜,配上一碟小鹹菜,就夠了。”

安嬷嬷答應了一聲,伸手接過了唐寶兒手上的籃子:“小姐歇一會兒吧,我和紅英再掰幾個就夠了。這可是稀罕玩意,可得省着點吃,小姐不是還要留着明年做種子呢嘛。”

唐寶兒被逗笑了:“沒事兒,不差咱們這幾口吃的。”

籃子被接走,她就朝着旁邊那畝地走過去,查看起那邊的情況。因為今年是頭一年,她帶人盯的仔細,種植的這些玉米沒有發生蟲害的。不過等到大面積種植起來,卻是避免不了的。

不過就算有了蟲害也不可怕,跟着這些老莊戶在田裏忙乎了幾個月,唐寶兒就發現了,老百姓的經驗智慧可是不能小瞧的,論種田的本事,要是不算她在末世學到的那些東西,估計她和人家比也就勉強能算小學生水平吧,當然,太子殿下剛開始的時候比她還不如呢,只能算幼兒園水平吧。

因為皇後娘娘壽辰将近,燕棠這段時間一直呆在京中,兩人已有十多日未見了。

想曹操曹操就到,唐寶兒聽到了熟悉的馬蹄聲,就開始往路邊跑,正好迎上了燕棠,被他一把拉上了馬:“你們且在這裏候着,孤有要事與你們姑娘說。”

燕棠一縱馬頭,就往側方山中小徑而去。

唐寶兒這還是第一次騎馬,一臉驚奇的東看西看,半點緊張都沒有,惹得燕棠失笑搖頭:“寶兒姑娘,一般姑娘家這時候都應該害怕的靠在孤身上才對。”被提醒了的唐寶兒恍然大悟,哈哈笑着向後靠去,被燕棠一把環在了身前。

到了寂靜無人處,兩人跳下馬,赤影便丢下黏黏糊糊的兩人慢悠悠的溜達到一旁吃草去了。

“母後生辰的時候,寶兒随孤一起進宮去為母後賀壽吧,”燕棠含笑看着他的小姑娘,“孤已經安排好了,這次進獻賀禮給母後,就由寶兒去,母後已同意了,有了這個功勞在身,寶兒從此就可立于人前了。”

在皇後娘娘壽宴上進獻豐收的玉米做的各種吃食,這原本就是唐寶兒的主意,是她建議太子殿下将玉米面世的消息暫時瞞下,等到娘娘壽宴再讓它們驚豔亮相的。

考慮到獻上幾根玉米棒子有些單薄不太好看,也不夠直觀。她便幹脆列了單子,寫了老百姓家家都能做的八種玉米做法,分別是水煮玉米、烤玉米、紅棗玉米發糕、玉米貼餅、玉米面條、玉米排骨湯,松仁玉米、鮮榨玉米汁。單子交給了太子,後面她就半點沒管了,太子殿下手下能人衆多,她相信再簡單的吃食,他們也能研究出不簡單的花樣和吉祥的寓意。

“我就不進宮去了,這份賀禮由殿下進獻,娘娘會更高興的,意義也大不相同。更何況,如此大喜的日子,也不應該因為我的事平添波瀾。”

皇後娘娘予她們母女有恩,她無論如何也不能恩将仇報,偏偏選在恩人的壽宴上去昭慶帝面前晃悠,倒不是她對娘親的魅力太有信心,只是單純不想冒這個沒必要的險罷了。

幾個月前,安嬷嬷就在唐寶兒娘親的墳前,将她知曉的一些從前舊事告知了唐寶兒,從她外祖母被太上皇強納入宮中,到她娘福安公主失去庇護,又被當今聖上看中,差點被納入後宮,為了保命向皇後娘娘求救詐死出宮,被送到江南避居,後來與游學的她爹相識,互許了終身,卻最終也沒能得到她想要的一生一世一雙人。

唐寶兒得知皇後娘娘最愛菊花,她感念皇後娘娘對她娘的救命之恩和當年對她們母女的關照,便耗盡了大半異能培育了兩盆久未現世的名菊鳳凰展翅和羽衣霓裳,托太子殿下幫忙帶入了宮中送給皇後娘娘,這兩盆菊花有了她輸入的異能供養,不但提前盛放,還可保花期延長三個月。

這是半個月前,她的種植異能升到四級得到的一個新技能,可以不受時令地域限制培育植物。只是這個能力有一個弊端,每次使用都需要大量的異能輸入。

燕棠難得露出明顯不高興的樣子,唐寶兒趕緊上前,搖着他的手臂哄道:“殿下別生氣,殿下的一片心意寶兒哪裏舍得辜負,還請殿下再等等寶兒,不會太久的,殿下就準備好紅薯收獲的時候為寶兒請功吧。總有一日,我與殿下攜手立于人前,再不會有人多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