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

唐寶兒好奇的朝那群人看過去,還不等看清那個自稱兵部左侍郎嫡次子的人長什麽樣,就被燕棠擋在了身後。太子殿下滿臉不悅的伸手幫她戴上了面紗:“急什麽,有什麽好看的?”

唐瑤低垂着頭站在燕洵身側,聽到這話,嘴角嘲諷的彎了彎。要不是做了那些夢,她都快要相信太子對唐寶兒的一片真心了。

屋子裏一下子安靜了下來,正在介紹自己的兵部左侍郎嫡次子羅志宏硬着頭皮将話說完,就飛快的退到了一旁。

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卻是毫不在乎的轉身看了一眼三皇子:“不是說要敬酒嗎?趕緊的,一起上吧,敬完趕緊散。”

衆人:“……。”

唐瑤聽到羅志宏這個名字,悄悄擡頭看了一眼,很快就不着痕跡的退到了燕洵身後。

唐寶兒瞟到她的小動作,也朝那個羅二公子看去。這人長的很有特點,他有一對特別醒目的招風耳,而且左耳的耳垂上還有一顆大紅痣,長相看着也有幾分眼熟,她曾經見過這個人,在哪裏呢?

想到剛才唐瑤的反應,她突然靈機一動,對了,是那一年在長公主府的莊子上。她曾經見過這人向唐瑤行禮,那時候他還是一個小胖墩。她确切的說是原主之所以會記得就是因為他的這雙耳朵。按說,這樣的一個人,不該和唐瑤有什麽牽連才對,除非……,唐寶兒突然就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想。

那位羅二公子察覺到唐寶兒的目光看過來,她并未閃避,還一邊盯着人家的耳朵一邊和璎珞嘀咕了起來,看到她這樣的反應,那位羅二公子一臉憨厚的撓了撓頭,避開了視線,唐瑤也暗暗松了一口氣。

一杯酒下肚,燕棠就板着臉将三皇子等人都轟走了,燕洵見狀,趕緊道:“勞煩二弟借一步說兩句話,說完我和瑤兒立馬走人。”

其他人見狀,便先行下了樓,燕洵朝着燕棠施了一個大禮:“這次的事,多謝二弟手下留情。這件事我會查清的,我相信瑤兒,她……。”

燕棠閃身避過,淡淡的道:“大皇兄不必與我說這些,你心裏怎麽想的自己知道就行了。不過還請管好你的皇子妃,若是日後她再敢糊弄或者伸手到我身邊的人身上,大皇兄可不要怪孤不顧兄弟情誼了。”

燕洵見狀,一臉苦笑的咽下了後面的話。

唐寶兒下樓找到了耿大忠,塞給了他一包銀錢,讓他帶人去盯着那個羅志宏:“你前幾日不是說有昔日同僚來投奔嘛,這次就勞煩他們和你一起去吧,遠遠的盯着就行,你們的安危為重,主要看一看和他接觸的人中有沒有什麽不對勁的,你要是能找到足夠的人手盯一盯那位羅大人更好。”

因為唐寶兒她們今日還要趕回莊子上,等到燕棠下樓,便去喚了在樓下大堂看戲看的興起的安兒一行人,上了馬車先行離開了。

路上,璎珞和她分享京中趣事,說起剛才那個一直盯着唐寶兒看,被她發現之後滿臉通紅連連作揖的秀氣小公子竟是書畫大家田老先生之後,以畫美人圖成癡聞名的田小公子,唐寶轉頭看了一眼車外騎馬的燕棠,心中鬥志昂揚,總算要來了嗎?正好這種遮頭遮臉的日子她也過夠了。

Advertisement

因為燕棠在京中還有事處理,兩隊人馬就在城門口分開了。臨別的時候,唐寶兒将田小公子可能看到她長相的事和他說了,燕棠笑着點頭:“放心吧,孤已經做了安排,你這些日子不要亂跑,出行一定要帶足人手在身邊。”

酒樓前,唐瑤目帶柔情的看向燕洵:“洵哥哥,如今時候還早,難得你今日有空,不如我們去書畫行轉一轉?”

“改日吧,今日我想請瑤兒陪我去一個地方見一個人。”

唐瑤原本還以為燕洵給她準備了什麽驚喜,結果到了地方,她的臉刷的一下就白了。燕洵帶她來的竟然是師娘子在京中的宅子,而原本昨日已經被她的人連夜送出城的師娘子竟然還在這宅子中。

燕洵将她的反應看在眼中,眼神沉了沉:“如今師娘子可是大紅人,聞家的人昨日在這宅子裏撲了一個空,這會兒正滿世界找人要說法呢。”

唐瑤一見師娘子的表情就知道她肯定是說了什麽不該說的話,不過因為那幅已經毫無破綻的百壽圖,她的心中很快定了下來,主動開口道:“洵哥哥,昨日的事瑤兒還一直沒有找到機會和你說呢。其實昨日聞素素也不完全是說謊,只是她只知道一半罷了。前幾日瑤兒病的厲害,一直在昏睡。師父去探病,心疼瑤兒,就偷偷幫着瑤兒繡了一部分。後來瑤兒醒了知道了這件事,覺得不妥,便連夜将師父繡的那部分拆除又重新繡上了。”

“按說此事只有瑤兒與師父二人知道,不知怎麽竟會被那位聞大小姐得了消息。她自己一知半解害人不成,如今還敢虛張聲勢大張旗鼓的找人,倒是有幾分膽色。只是此事與我師父無關,她原也是一片好心,如今遭了這樣的禍事,瑤兒本來是想送師父回老家避一陣子災禍的,不知為何師父竟然沒有走成?”

燕洵看了她一眼:“是太子殿下的人将師娘子攔下的,今日也是他派人通知我的人去将師娘子接回來的。”除此之外,燕洵什麽也沒有多說,只是當着唐瑤的面安排人手再次将師娘子送出城去了。

唐瑤見了他這副模樣,知道燕洵是對她起了疑心,一顆心不由沉了下去,一時間夢中那種不被理解體諒的委屈再次襲上了心頭,當場就落了淚,極不甘心的轉動着那玉镯許了一個願望。

原本板着臉一路無話的燕洵,等到唐瑤下車的時候,果然已經變了态度,待她甚至還多了幾分情意綿綿。唐瑤心下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反而覺得更加委屈了,一心沉浸在自己情緒中的她沒有發現,那玉镯中憑空多出來的那條黑線又短了幾分。

燕棠派出去跟着那位田小公子的暗衛很快有消息回報,那田小公子果然進了三皇子府,然後一頭紮進了書房。

次日過午,唐寶兒的畫像就被三皇子帶入了宮中,送到了盛貴妃的手中。

盛貴妃閉了閉眼,松手将那幅畫像丢入了早就準備好的炭盆中。

她這個替身當了一輩子,從來都知道,她的對手從來不是曹皇後,而是那個她早以為死了的女人福安公主。若是沒有真的,假的就是真的,可若是真的出現了,假的就會現出原形。更何況,自從盛家接二連三出事,陛下待她早已大不如從前了。

看來,這一次,她和盛家不得不為別人當一回刀子了。

自從升到四級之後,唐寶兒的異能升級就慢的幾乎看不到進展了,她幹脆也不着急了,開始一門心思研究起如何利用可以不受時令地域限制培育植物的新技能來改良糧種,為雙季稻的種植提前做準備。

再加上燕棠派人将從宮中搜刮來的那些名花送到了,唐寶兒還要忙着或催熟留種或分株培育,感覺不過是眨眼間,大半個月就過去了,地裏的紅薯可以收刨了。

因為這第一批試種成功的紅薯,基本都是要留種的,收刨時的天氣溫度都十分關鍵。為此,太子殿下甚至連欽天監都動用了起來,最後選擇了一個好天氣,做為紅薯的出土日。

昭慶帝深知農為本的道理,對此事一直極為關注。等到紅薯出土那一日,竟被太子說動了,在朝散之後帶了唐相還有戶部工部兩位尚書一起快馬到了映荷莊,親眼見證紅薯出土稱重。

随着一擔擔的紅薯上秤,随着畝産報數不斷突破百斤大關往上漲,昭慶帝和幾位官場大員也坐不住了,全都下了田,昭慶帝還親自盯起秤來,等到過了五百斤,連皇帝陛下的手都抖了起來。最後的結果,最次等的畝産五百多斤,産量最高的一畝産量高達九百多斤。

三日後的早朝上,太子殿下代唐寶兒呈上了一封措辭嚴謹的折子,詳細奏明了此番紅薯種植從選種到收獲的諸多事宜,畝産量,壞薯量以及最後可作種薯數量,以及這些薯種可增山地荒田畝數。唐寶兒在其中還特意申明了因為此番為試種,肥料人力大量投入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所得畝産量會略高于擴大種植之後的畝産量。

折子上,她還列舉了紅薯各部位的用途,可做成的各種吃食飼料,建議在不占用現有耕地的基礎上大規模種植,但不能作為主食,不能替代稻谷小麥的作用,也可根據各地不同氣候土壤情況,實現和主作物的間種插種。

滿朝嘩然之時,太子出列為唐寶兒請封縣主之位,請朝廷表彰她兩次獻上新作物之功,大皇子附議,出乎衆人意料的是唐相竟也出列附議:“舉賢不避親,她既有功于大楚,老臣不敢因為臣之故違背本心,若是天下兒女皆能竭盡所能,獻策于官府,利于民,大楚何愁不大盛于天下?”

昭慶帝聽了唐相的一番話,深覺有理,當即準太子所請。

因映荷莊隸屬安和縣轄下,便以安和二字為唐寶兒的封號,封她為安和縣主,并将安和縣賜給唐寶兒做了封地。又下旨獎賞了這次參與試種的人家,還在太子的建議下以官府的名義收購此番試種所得的紅薯,以作薯種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

聖旨到達的時候,唐寶兒正戴着鬥笠,在紅薯地裏指揮呢。留種的薯種要注意的頗多,唐寶兒半點不敢疏忽大意,除了皇帝陛下親臨那一日,她這些日子一直都泡在田裏盯着。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