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陪讀
軒帝十二年六月,帝王與諸王子挑選陪讀,聲勢甚為浩大。話說當今軒帝膝下共有九子,最年長的隐太子如今已満15,最小的湛王子未及7歲,坊間傳聞中自是個個天生貴胄、俊美非凡。
按說太子已過15,太子侍讀早按部就班,軒帝為何又來這麽一番興師動衆的為王子挑選陪讀?
多疑的大臣懷疑是不是太子不惹帝王心喜?一般的臣子和民衆則認為只不過是帝王最普通的幺子情結發作了。衆所周知,最小的湛王子可愛伶俐,又是帝王最小的孩子,自湛王子誕下後,帝王深宮中再無傳出妃子的喜訊。一般的百姓家都難免對最小的孩子多疼愛幾分,帝王也難免,無論是賞賜還是飲食住行,湛王子都比其他幾個哥哥待遇要好得多,除卻國家規制禮儀,連太子也不及湛王子的待遇。
如今湛王子剛滿6歲,到了入蒙學的年紀,恰恰正是需要陪讀。陪讀對于王子來說可謂左膀右臂,若豋大寶,陪讀即是開疆拓野的大将或坐鎮朝野的卿相,若只作一個富貴王爺,他的智謀與關系資源也至關重要。古往今來,僅身邊人的一句愚昧之言便惹來禍端、身首異處也不可枚舉。
不過,這到底只是一般人的想法,軒帝作為群臣不可莫測的帝王,還是莫要追尋其一舉一動的意味了,因為實在難以追尋。也許大家猜對了一部分,不過事實的真相總是不會那麽容易猜對的。
這日才下早朝,未及巳時,帝王妃嫔、重臣便聚集在正德殿偏殿之中。偏殿雖不及正德殿莊嚴遼闊,但也很是寬廣,寬松容下百餘人不在話下。帝王帝後端坐于上首,皇後所出隐太子及厲王子分別坐于帝王帝後下首,程夫人及所出幽王子、馮夫人及所出魯王子、鄧夫人及所出景王子、鄧小夫人及所出定王子與肅王子、唐姬及所出闵王子、柳姬及所出湛王子分別依次列席,再有百官重臣。
若按年紀來說,卻是隐、幽、定、魯、景、厲、闵、肅、湛,除了闵王子母親唐姬出身卑微,原為皇後的侍女,其他妃嫔皆出身顯赫之家。
大殿之內,受诏王侯及百官之子皆跪坐于蒲團之上,從三品以上到一等侯爵,不過并不包括宗室子孫。一百來個四歲到十二歲的童子整齊跪坐于大殿之內,宦侍早按照爵位的順序排好。個個莫不是唇紅齒白,小的白白胖胖,大的身長玉立,整個畫面真真令人賞心悅目,喜不自勝,連貢奉與皇後的百子繡衣上的場景也不過如此,雖不及熱鬧,但那個個粉雕玉琢的質量卻可說是幾乎盡舉國之精華。
在這百子規整劃一的場景中,最盡耀其華的自然是軒帝九子;軒帝本就生得器宇軒昂,一身玄色帝服,略帶慵懶震懾的儀态,而殿中的各妃嫔,亦是春花秋月、夏日冬雪,各有千秋。軒帝九子,莫管形似其父或肖似其母,錦衣玉衫,也不過華貴如斯,而其中最俊美者則當屬幽王子與厲王子。
蒼朝本就盛行男風,尤其是這般大的男童,最是達官貴人的心頭好,在場的百官中,某些人的饞涎,或僅是遠觀,或帶着猥亵之态,不可一一而足。楚嫣與兄長跪坐于第二排,不是最為顯眼,可這陣勢,也足以讓他散發本能屏蔽麻木掉自己的感官系統,只是本分、還有些呆愣地杵在那,想着楚彌兄長告訴他,只要再堅持、再過小半個時辰,就可以回家了。
楚嫣前面跪着的是個□□歲的小男孩,長得很敦實,楚嫣覺得自己掩映在他的身影後面,很有種莫名的安心感,不會被發現,不會成為衆人的焦點而感到無措。不過世事總不能按照楚嫣怯懦的願望發展,小胖墩姓馮名實,卻是馮太後兄長蓋其侯的嫡孫。蓋其侯早已過逝,如今蓋其侯乃是馮太後侄子、馮實父親馮亞,而馮夫人正是馮亞之妹。
所以楚嫣的驀然就發現自己的視野開闊了,變亮了,空蕩蕩的氣流沒有阻隔地襲來。楚嫣禁不住擡起自己的小腦瓜,不過他也覺得自己似乎只是看到一片片明晃晃的顏色而已,都不知道自己究竟看到了些什麽,仿佛突然感受到一道銳利的視線,然後那視線又迅速掩了下去。
楚嫣迅速把自己的小腦瓜埋下去,只有那厚實的地板才能緩沖一下那被刺激的心跳。然後只聽得宦侍的聲音傳來,景王子選了楚嫣作他的陪讀,一時間,整個大殿都安靜下來。景王子母親鄧夫人眼裏閃過一絲惱怒,又迅速地掩下去。厲王子帶着些嘲諷的神情看着景王子,不過迅速又不屑地放下什麽心思。
畢竟景王子只是他最不起眼的庶兄而已,在他看來,也只比那侍女生下的闵王子強那麽一點。這樣的庶兄選了一個四歲的庶子作陪讀,只不過是一個不屑放在眼裏的人所作的愚昧的舉動而已,根本不值得他去關注。
在場的許多人都不會像厲王子那般張狂,不過大概想法也差不離多少。楚越曾祖的叛逃,那歷史誅筆還筆墨猶新,而作為先朝後裔,楚越還是軍中的實權人物,怎麽看也是帝王忌憚的人物。如今景王子卻挑選了楚越一個四歲的庶子作陪讀,浪費了這麽一次為自己籠絡人脈的大好機會,百官莫不只嘆景王子的随心所欲。想不到歷來最不起眼的景王子第一次惹人注意卻是以這種令人譏哂的方式。
不過沉浮的朝海中最不缺乏的就是人精,雖然目前這些人精也不太清楚景王子的意圖,但他們可沒遺漏軒帝眼中那幾絲帶着興味的眼神。若說一個不起眼的王子還不太能引起他們的重視,但是一個強勢而又捉摸不透的帝王的一舉一動,可都不會被他們放過。他們的眼睛就像帶着放大鏡的自動探測器,他們會激動地調動他們全身的感官,讓自己變成雷達,只為捕捉帝王的一個信號。
這是一個搜集與織網的過程,帝王會把自己當作狩獵者,臣子最聰明的做法也只不過是把自己試圖當作一個稍微聰明一點的獵物;如果不小心越位,等待的只是規則的懲罰而已。
楚嫣的父親楚越也是其中捕捉到軒帝信號的人精之一,不過面上卻未顯出多一點的表情。讓人猜不透他到底是與有榮焉還是不以為意,或者這出乎意料也讓他有些措手不及。不過,至少衆人是看不出楚越是多在乎這個兒子。
楚嫣還在驚詫呆愣之中沒有反應過來,身邊的楚翼卻直接帶上了些豔羨的神情,楚澹則是帶着些不屑掩飾的嫉恨,而楚彌的神情卻有些莫名,就像未來不知是福是禍一般那樣莫名。
楚嫣被宦侍牽引到被選出的那群小孩中,那最為稚小的身影在其中莫名地有些顯眼,那整個人的感覺也有些格格不入。也許是身邊的王孫貴胄個個莫不是家中的嫡子嫡孫,在家中被含若珠寶,張揚跋扈慣了,再怎麽拘束,也掩蓋不了身上那股子放肆的味道。而楚嫣卻像是一只怯懦畏縮的小雞一般,落入了一群開屏鬥豔的孔雀之中,雖然那些孔雀還很小,雖然這只小雞胖乎乎的,帶着濕潤的黑色的眼神。
卻說景王子自然不會因為一見鐘情就選擇了四歲的楚嫣作自己的陪讀,然後開始溫馨而又曲折的養成之路。即使他已經12歲了,也還未情窦初開呢,而且對着一個4歲小孩一見鐘情,這蒙太奇的節奏是不太現實的。因而,景王子選擇楚嫣只是另有緣由而已。
大殿之內不管王侯子孫還是世家大臣,像楚越這般嫡子庶子全在列的還真僅此一例,而楚越也并非最為權貴的家族,前面還有一排你,因而軒帝的用意本就耐人尋味。景王子選擇楚嫣實際上是舍內而求外,一來可以減小其他兄弟尤其是太子的戒心,二來則可以婉轉地向皇父示好,甚至在皇父與楚越之間達到一個互相确認安全感的微妙的平衡。幾位王子若皆不願選擇楚越的兒子,那麽軒帝此舉無疑是向楚越下不來臺,而且選擇的只是年紀最小的庶子,又不會真正引起皇父的芥蒂。
若是楚嫣可堪大用,小小年紀就在自己手中養成,那忠誠度自又是不一般,作為庶子家族的束縛力相對較小,到時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助力也不可小觑。若是不堪大用,廢子一顆,也不會惹來太多不滿。
除了景王子的例外,其他王子差不多都選擇了自己母族中的子嗣或與母族交好家族中的子嗣,這樣的結果也早在衆人的意料之中。不過,景王子的舉動已給在場湊熱鬧的人帶來足夠的趣味,也不妄此次的興師動衆。衆人很快就散去,只剩下幾位王子與陪讀,在軒帝寥寥敷衍地表示幾句話後,便奔赴辟雍學堂,熟悉環境,拜見老師。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