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年代文裏的早逝白月光1

短短幾年間, 雨象房産中介以優質的服務、百分百真實的房源和良好無憂的售後迅速在本市的中介行業站穩腳跟,再有黎若霜在地産行業多年積累下來的人脈和資源加持,總能搶先一步在新小區建成之前獲悉動态, 走內部通道預定商鋪,趕在同行入駐之前開設分店。

攢足資本以後,黎若霜開始涉及投資業, 為看好的青年才俊提供創業資金, 入股前景廣闊的新興行業, 到她五十歲的時候,已經是市裏有些名氣的投資人、企業家, 六十歲的時候跻身了全省百大富豪榜的中上位置。

那時候,黎若霜的母親尚且健在, 在多年催婚、逼婚未果後, 見女兒事業越做越大,生怕後繼無人, 打起了讓孫子, 也就是黎若霜同母異父的弟弟的孩子繼承姑姑財産的主意。

黎若霜親手打拼出來的“江山”,當然不可能便宜一個除了和她有血緣關系其他什麽感情都沒有的娘家侄子,早早留了一手, 趁着健在之時立下遺囑, 死後所有遺産都會捐獻出去, 一分不留。

這件事情只有當事人和經手的律師知情,直到黎若霜高齡去世, 遺囑內容才被公布出來,那時她的老母親早已不在人世,只有他的弟弟一家還在做着繼承遺産的美夢,乍然得知一切都是一場空, 氣得在家裏破口大罵。

黎若霜當然聽不到,因為此時的她已經去往另外一個世界。

“小妹,該起床了。”

睡夢中,黎若霜感覺有人在推自己,睜開眼一看,是她曾經的大姐黎若雪。

“現在五點四十,再不起趕不上六點半的班車了。”

有前頭幾世的鍛煉,黎若霜現在的經驗已經相當豐富,她迅速适應進入狀态,順着大姐的話坐起身,“這就來。”甭管什麽記憶不記憶,先應付過眼前的狀況再說。

“那你趕緊的啊,等下面條該坨了。”

“嗯。”黎若霜揉了揉眼睛,身體記憶促使她把手伸向床頭,那裏搭着她的衣服,上面還散發着剛洗過的皂角清香。

以最快的速度洗臉刷牙,堂屋的飯桌前已經坐了一個人,是她的外甥黎樂偉,和她同齡小半歲,初中畢業後辍學在家務農。

見黎若霜過來,黎樂偉喊了聲小姨,默默而主動地把盛有荷包蛋的面條碗往她面前推了推。

姨甥兩人吃過飯,黎樂偉從車棚裏推出二八杠自行車,黎若霜斜背着自己手縫的布挎包,從大姐手裏接過五塊錢,這是她接下來兩周的生活費,再看着對方把一個結實的、塞得滿滿的布袋子挂在車把上。

如果黎若霜沒有記錯的話,袋子裏應該裝着五斤大米和十斤小麥,是帶到學校裏換飯票用的。

Advertisement

“給你炒了點鹹菜絲,還有你喜歡吃的腌脆黃瓜和鹹鴨蛋。”似乎是黎若霜的前科太多,黎若雪不放心的囑咐道,“是吃來下飯的,不能只吃這些,胃會受不了,你還是得在食堂裏打點菜,知道嗎?別給姐省錢。”

“嗯。”黎若霜乖巧的應着,跳上自行車後座,由外甥黎樂偉騎着送到鎮上的公交候車點。

她來得早,發往縣城的班車上還有不少空座,黎若霜到車尾找了個角落位置坐下,對窗外還沒有走的黎樂偉揮揮手,對方才調轉車頭離開。

都說“紅顏薄命”,這句話雖不絕對,用來形容黎若霜這輩子再恰切不過了。

這是黎若霜的所有輪回中長相最漂亮的一個世界,也是最短命的一個世界。

她只活到20歲,就死了。死因,産後大出血。

而現在,她18歲。

黎若霜是八十年代的一個小鎮姑娘,普通的家庭,普通的學習成績,唯二不普通的是她的美貌和善良。

小時候,黎若霜的父母還活着時,父親是賣調味料及各種醬菜的,因為母親身體不好不能勞累,她經常坐在父親的拖拉機上跟着他走街串巷做買賣,誰見誰誇,是十裏八村公認的最漂亮的孩子。

黎若霜長到七歲的時候,疾病和意外相繼奪去了她母親和父親的生命,年幼的她被僅剩的親人,她的大姐,黎若雪帶回家。

對于這個和自己兒子同歲、母親拼着高齡産婦的危險也要生下來,後來也果然因此影響了身體縮短了壽命的小妹妹,黎若雪的感情其實非常複雜。

一方面,她因為父母生前固執生下這一胎加重身體負擔而遷怒着,先入為主的對黎若霜生出了讨厭的情緒;另一方面,她又抗拒不了的在黎若霜出生以後去喜歡她。

這份愛厭交織的矛盾情感在母親因病去世後達到頂點,卻又随着父親的意外死亡跌入低谷。看着小小年紀因為失去雙親惶惶不安的妹妹的臉,黎若雪忽然和自己和解了,帶着對父母的那份懷念,也為了彌補妹妹父母之位的缺失,她對黎若霜加倍疼愛,連兒子黎樂偉都要退居第二位。

換作別家小孩子被這樣區別對待肯定是要鬧意見的,但黎若霜和黎樂偉姨甥倆不同,前者乖巧懂事,在大姐的溺愛之下也不顯嬌縱,還十分友愛只比自己小半歲的外甥。至于後者,天生心大,又有責任感,和同齡小姨的相處模式不像長輩和小輩,反而像兄妹,他是操心的哥哥。

黎家的醬菜腌制手藝是世代傳下來的,每一代基本都是長子繼承。黎父排行老二,之所以能越過大哥學到家傳的手藝,是他的大哥自願放棄的結果。

黎大伯年輕時去外地闖蕩,機緣巧合下救了一個貴人,受對方提攜在省城安家定居,主動提出家傳的醬菜生意由弟弟繼承。

到了黎父的下一代,和妻子結婚多年只得一個女兒黎若雪,當成頂門立戶的當家人培養。黎若雪也争氣,她十歲開始給黎父打下手,許是生來嗅覺比旁人敏感,經她的手改良出來的醬菜比黎父做的還受歡迎,長大後主動提出留在家裏,招贅結婚,給父母養老。

只是包括黎父黎母在內誰也沒有想到,他們四十多還能迎來第二個孩子,也更想不到自己會抛下幼女先走一步,讓大女兒的肩膀上又多了一個責任。

好在黎家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多年小買賣做下來家底還算殷實,黎父黎母給兩個女兒留下的積蓄,只要不走歪路,足夠她們衣食無憂多年,再有黎若雪醬菜手藝了得,對內持家有方,對外經營有道,悶聲賺錢,低調發財,加上平日裏節省,最大的出項就是養妹妹,這也是她唯一舍得花錢的地方。因此直到黎若霜成年,外人都不知道,父母留下的錢姐妹倆還分文未動,不僅如此,黎若雪還把它翻了倍。

家裏有條件,自然優先孩子上學,可惜黎樂偉實在對學習不感興趣,苦熬到初中畢業,由于成績和高中分數線相差太大,黎若雪想掏擇校費被他攔住,比起上學他對跟着母親做生意更感興趣。

至于黎若霜,她成績倒是比外甥強一些,但也不算優秀,是不好也不壞的中游生。因為想回報姐姐對她的疼愛,她一直挺努力的,奈何大腦混沌着就是不開竅,仿佛冥冥之中總有股力量在阻礙她學習一樣。

原本以黎若霜的成績,本科屬于做夢,但稍微踮腳往上夠一夠,專科還是可以的,黎若雪對她的期望也是這個,考個本地的師專,畢業當老師就挺好。

意外發生在高考前夕,黎若霜跟着同學一起去另一個學校熟悉考場,路上被一輛汽車撞了,汽車當時的駕駛人是她後來的丈夫,徐彥萊,也是整本書中世界的男主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