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年代文裏的早逝白月光6
回去的時候又變天了, 像拖拉機這種“敞篷車”完全沒個遮擋,姐妹倆都淋濕了,但她們覺得心情超級爽, 一路都是笑着回家的。
結果樂極生悲,進院子的時候發現堂屋門是開着的。
黎若霜的笑容僵在臉上,摸黑拽了拽在外面停好拖拉機剛進來的黎若雪的衣擺, 努力壓低聲音, “姐, 我記得很清楚,走的時候我把堂屋門還有紗網門全都關上了。”
黎若雪順着妹妹的話一看, 紗網門是合住的,裏面的堂屋門是敞開的, 臉色頓時嚴肅起來, “會不會是樂偉回來了?”
“不清楚,先做着不是的準備吧。”
姐妹倆在黑暗中交換了一個眼神, 默契地挪到牆角, 一人拿扁擔,一人握鐵鍬,放輕腳步, 悄悄向堂屋方向逼近。
距離屋門只有不到一米的距離時, 一牆之隔的裏面忽然響起沙沙地腳步聲, 黎若霜和黎若雪一左一右退到門的兩邊,同時把手裏的農具高舉頭頂, 全神貫注盯着紗網門,只等那人出來時确定為歹徒猛拍下去。
晚上下雨,黎樂偉本來已經在瓜地的小木屋歇下了,半睡半醒之間恍然記起走之前看到醬菜桶什麽的還在院子裏, 怕母親和小姨忘了收進屋裏,桶裏滲進去雨水影響明天做生意,他披上雨衣又返回家中。
按照平時的作息時間,這個點兒母親和小姨應該已經睡了,為此黎樂偉還做好了叫門的準備,然而等他走近,手電筒一照,發現大門竟然是從外面鎖上的。
黎樂偉奇怪的掏出鑰匙開門,院子裏的桶已經被收起來了,同時他還發現車棚裏空空如也,完全不見拖拉機的蹤跡,去屋裏敲母親的門,沒有回應,推開門,人不在,又去敲小姨的門,沒人回應,推開門一看,人也不在。
大半夜的,還下着雨,這是去哪兒了?黎樂偉決定今天不回瓜地了,在房間等母親和小姨。
本來是邊看種植的書邊等,但他太困了,一不小心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聽到拖拉機進門的動靜才把他吵醒。
黎樂偉睡眼惺忪的走出來,對上的就是高舉扁擔的母親,和揚起手中鐵鍬的小姨。
堂屋裏昏黃的燈光透過紗網門打在黎若雪和黎若霜的臉上,三人大眼瞪小眼對視幾秒鐘,黎樂偉頗感費解地撓頭,“媽,小姨,你們是要打我嗎?”
黎若雪和黎若霜尴尬一笑,以生平最快的速度收起武器,前者開口,“你不是去瓜地了嗎,怎麽回來了?”
黎若霜接話,“我們以為家裏進賊了呢。”
Advertisement
黎樂偉哭笑不得,“我以為你們忘了收醬菜桶,話說回來,黑天半夜的,你們開着拖拉機幹嘛去了,還淋濕了?趕緊進來換衣服,再凍着了。”
黎若雪給了妹妹一個“你先回屋,我來應付”的眼神,因為沒想到什麽合适的理由,黎若霜接收到大姐的暗示後乖乖照做,也不知道對方怎麽說的,反正隔天起來,黎樂偉沒再追問過昨晚的事情,讓她着實松了口氣。
在家準備了幾天配料,又把刨冰和奶茶的操作步驟反複練習熟練。
這時候,黎樂偉托人打的小推車也送過來了,還有一個簡易版的手搖式小型碎冰機,萬事俱備,只欠開張了。
選了個晴朗的天氣,黎家人起了個大早,淩晨五點鐘吃完飯,把西瓜、小推車、碎冰機、還有各種小料和工具、煤爐子、不同容量的紙杯和吸管,以及一大桶剛壓出來冒着涼氣的井水搬上拖拉機,一家三口上車,開往縣城的紅太陽廣場,那裏緊鄰步行街和公園,還是通往電影院的必經之路,是黎若霜再三考慮定下來的黃金擺攤點。
到了目的位置,是早上七點半,黎若霜和大姐還有外甥把東西都搬到一棵大樹下,現場比預想中的情況還要好,不用挨曬。
黎若雪還想幫着擺東西,被黎若霜阻止,“這裏有我和樂偉呢,你就把心放回肚子裏吧。時間不早了,姐你該回去出攤了。”
“那、好吧,我什麽時候來接你們啊?”黎若雪臨走前問。
黎若霜估摸了一下,“下午五六點過來就成。”
“行。”
目送大姐離開,太陽升高,溫度差不多也随着起來了,黎若霜把東西擺放到順手的位置,等到八點鐘縣雪糕廠的門市部開門了,黎樂偉去買了一桶冰塊。
九點多的時候,路上的行人明顯多起來,黎若霜把用硬紙殼自制的标明主賣品和價格的廣告牌挂在小拖車的上方,很快有人圍過來。
得知珍珠奶茶一塊錢一杯,西瓜刨冰五毛一碗,大多數人覺得有點貴,但就像黎若霜介紹的那樣,奶茶用的是好茶葉和當天送來的鮮奶,珍珠也是現場熬制的,五分鐘前剛封了爐子。還有刨冰,一個個大西瓜都擺在那裏呢,現買現切,保證新鮮。
黎若霜長得漂亮,說話柔聲細語,十分有信服力,很快有那不差錢的人動心了,一個穿着杏黃色小碎花連衣裙的蘋果臉小姑娘從包裏掏出一塊五毛錢,成為首個試吃“螃蟹”的人,“我要一杯奶茶,一碗西瓜刨冰。”
“好嘞。”黎若霜把錢收進腰包,彎腰搬上來一個大西瓜,一切兩半,利落去皮,切成手搓麻将大小的塊狀,裝滿一碗,接過黎樂偉打好的冰沙淋在上面,又澆上滿滿兩大勺她自制的果醬和熬出沙的紅綠豆,附上一個塑料勺子,遞給自己的第一位顧客,“請品嘗。”
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接過來,試探着吃了一口,表情立馬變得幸福起來,“好好吃哦。”之後顧不上說話,一勺接一勺,冰涼涼,甜蜜蜜,炎熱帶來的煩躁瞬間消散。
黎若霜做奶茶的速度控制的很好,完成的時候小姑娘正好吃沒最後一塊西瓜,而對方喝到奶茶的第一反應:又從包裏掏出兩塊錢。
“再來兩杯,多加珍珠,我要帶回去給家裏人嘗一嘗。”
“沒問題,稍等。”
這位小姑娘的反應簡直是絕佳廣告,周圍還在觀望的群衆,尤其是帶着對象一起的年輕人,紛紛下單,你一碗刨冰,她一杯奶茶的,黎若霜和黎樂偉忙到飛起。
做刨冰的過程中,還有那上了年紀不舍得花奶茶那“冤枉錢”的叔嬸爺奶看中了西瓜,直接單買抱回了家。
不少人買東西帶着一種湊熱鬧的心理,看到黎若霜的攤位圍的人多,路過的行人也會不自覺多看幾眼,進而被吸引過來。
整個上午,黎若霜和黎樂偉的雙手就沒停下過,連午飯都沒有時間吃,啃了兩塊西瓜墊吧墊吧完事了,用黎若霜的話來說,賺錢的快樂已經讓她忘卻了饑餓。
生意太好,也有大家圖新鮮的緣故,預計賣一天還可能有剩的食材下午兩點鐘就全部清空了,連西瓜都單獨賣掉了。
天氣這麽熱,距離黎若雪來接她們的時間還有三四個小時,黎若霜和黎樂偉商量了一下,決定不再幹等,路邊攔了一輛去往文陽鎮的小貨車,用兩塊錢作為車費讓司機把她倆連人帶東西捎回鎮上。
路邊下車的時候正好碰上因為擔心妹妹和兒子提前收攤的黎若雪開着拖拉機經過,黎樂偉把醬菜桶往前挪了挪,把小推車什麽的搬上車廂。
黎若雪掃了一眼已經空了的配料桶和水桶,又見妹妹和兒子都繃着一張臉,一時間有些拿不準這生意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三人一路無言回到家,關門卸車沉默着進了堂屋,黎若雪都在打安慰的腹稿了,黎若霜和黎樂偉猛地尖叫一聲撲過來抱住大姐/母親,興奮地在她耳邊喊,“賺錢了,真的賺到錢了。”
搞得黎若雪這顆心喲,就跟做過山車似的,忽下忽上的,好笑道,“到底賺了多少錢?值得你們這樣激動?”
黎若霜,“不知道,我這就數。”她把腰包解下來,拉開拉鏈,裏面的紙幣和硬幣全倒在桌子上,從大團結到毛票,一張張數下來,過百的時候三人已經驚呆了,沒想到全部數下來,竟然有兩百一十三塊之多,這樣刨除成本,她們至少也能賺一百五十往上。
首日的高利潤更加激發了黎若霜和黎樂偉的鬥志,之後的二十天除了陰天下雨,每天都起早貪黑去縣城出攤,西瓜罷市後她們就專門賣奶茶,除了原味以外,黎若霜還開發了桃子和葡萄兩種新的口味,都很受歡迎。
至于營業額,除了第一天破兩百,後續的十幾天都穩定在一百六十左右,平均日利潤一百一上下浮動,但區間不大。
抓住夏天的尾巴,黎若霜和黎樂偉靠着賣刨冰和奶茶賺得口袋鼓鼓,說出來可能沒人信,姨甥倆二十天的流水和利潤已經超過了黎若雪大半年的醬菜收入。
臨近開學的前三天,黎若霜和黎樂偉暫停了奶茶生意,也沒急着分錢,而是商量着用這筆錢當本金,在縣城租一個店面。
想法是黎若霜提出的,“總這麽風吹日曬的也不是個長久之計,再說我馬上就要開學了,擺攤的話你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不如在人流量密集的地方租個店面,雇一個人幫忙。”
黎樂偉并非不知變通的人,雖然開店和雇人會增加成本,但黎若霜開學後,他自己一個人幹兩人份的活身體也吃不消,再者有店面就意味着不用每天在縣城和鎮子上辛苦往返,更意味着穩定的客源,想明白後很快同意。
9月1號,黎若霜在黎樂偉的陪同下到二中辦理複讀生入學手續,交了學費和住宿費後,黎樂偉幫她把行李搬到宿舍,獨自離開去周邊相看店面。
黎若霜抱着原來的課本,又去教務處領了改版後的新教材,去老李負責的新班級,高三8班報到。
一路上婉拒了數個想幫她抱課本的男生,黎若霜獨自堅強的爬上四樓,趕在晨讀結束前走進教室。
“報告。”
老李正在臺上開班會,看到黎若霜和藹一笑,“你來啦。”他指了指中間第四排靠過道的一個空位,“你的座位在那兒,快去坐好,繼續開班會。”
“好的。”
黎若霜的到來給8班的同學帶來的沖擊不小,他/她們誰都沒想到已經畢業但美貌傳說仍然流傳在二中校園裏的校花會回來複讀,還和他/她們成為同班同學,不少人都激動起來。
老李重重地咳嗽一聲,拉回同學們的注意力,繼續講話。
與此同時,臺下的黎若霜看清新同桌是誰後,頓時樂了:這不是兩個月前當衆放下“狠話”要逃出老李五指山的張銘超小兄弟嘛,真香定律果然從不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