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指點

楚昕腳步微滞。

楊妧接着道:“世子爺二話不說拔腿就走是什麽意思, 就此放棄還是不管老夫人同意不同意,你悄沒聲地離開?你我意見不同,不是應該坐下來商讨嗎……世子爺已經十六歲了,能不能有個成年人的樣子, 不要這麽幼稚?”

“你!”楚昕回過身, 怒目而視,“你才幼稚, 不可理喻。”

楊妧不看他, 轉身吩咐青菱, “給世子爺沏壺茶, 稍微酽一點兒,清醒清醒腦子。”

青菱應聲,很快端來托盤。

青荇則取來兩個石青色棉布墊子,墊在石凳上。

楊妧坐下, 親自執壺倒出來兩杯茶, 端起一杯捧在手裏, 不緊不慢地說:“假如世子爺真的去了宣府,總兵大人調兵遣将時, 把你派到西路防禦, 而你卻想到東路進攻, 也會半句話不解釋轉身離開?既不說你的想法,也不聽總兵解釋?”

楚昕抿抿唇, 在楊妧對面坐下。

楊妧放柔聲音,“表哥喝茶, 你早晨跟姨祖母商議的就是這事?姨祖母怎麽說?”

楚昕忿忿不平地說:“她讓我到鴻胪寺擔任鳴贊序班。”

滿臉都是委屈。

楊妧莫名想笑。

她完全能夠理解秦老夫人的想法。

楚昕惱道:“連你也笑話我?”

“沒有,”楊妧斂去笑容,溫聲跟他解釋, “表哥想過沒有,姨祖母為什麽想謀這個職務?因為鴻胪寺清閑,而且出不了大錯,即便傳贊傳錯了,也不會是砍頭掉腦袋的罪……表哥可知道,昨天在餘閣老府上,姨祖母聽說表哥跟顧三爺起了争執,臉都吓白了,兩條腿軟得險些走不動。這是為什麽呢?因為姨祖母擔心表哥或者顧三爺出事,因為表哥行事素來沒有輕重,讓人沒法放心……姨祖母怎麽敢讓這樣的表哥去宣府呢?你自己莽撞聽不得人勸也就罷了,可你會連累國公爺,連累邊關将士!”

楚昕沉默着,俊臉一層一層暈上羞愧的紅色,而眼眸卻一層一層地染上沮喪的灰色。

Advertisement

他慢慢低下頭,原本挺直的脊背也慢慢垮了下來。

楊妧心有不忍,默默嘆口氣,“眼下姨祖母肯定不會同意的,可再過兩年,我肯定會幫表哥勸服姨祖母。兩年後,表哥十八,建功立業也不遲。”

楚昕擡眸,狐疑地問:“你保證?”

楊妧重重點頭,“不過,表哥得改掉做事不顧後果的毛病,而且這兩年不能閑着,得領兩件差事。姨祖母看到表哥穩重了,行事有法有度了,不用我勸也會同意。”

楚昕賭氣道:“我不去鴻胪寺。”

楊妧莞爾,淺淺抿兩口茶,語調輕松地問:“表哥可曾聽說沈仲榮,太祖時候萬晉國最富的富商?每到端午節,他們家都會在院子裏搭上棚子,就是沿着圍牆四周,用細紗整個兒圍起來,夏天就不用怕蚊蟲叮咬了。”

楚昕仰起頭,看到被翠綠枝葉映襯着的石榴花,明媚而嬌豔,再往上,是湛藍的天空,有白雲悠然飄過,廣闊且高遠。

而近處,兩個丫頭在廊前打絡子,青菱拿只剪刀修剪牆腳的月季花,廂房裏,歡快的樂曲聲傳來,一遍一遍,百聽不厭似的。

這是個讓人感到安閑放松的地方。

楚昕翹了唇,“這麽大的院子搭棚子可不便宜,得花費多少細紗?”

“差不多六七千兩銀子,而且只能用一季,細紗經過風吹日曬就不結實了,每年端午搭上,中秋就得拆掉。表哥,你想沒想過多賺點銀子?”

楚昕認真地望着她,“你想讓我行商?行商是賤業……而且,府裏只要別像沈仲榮這麽奢侈,一輩子花用不愁。”

楊妧微笑。

這次楚昕沒有跳腳,可見他還是能夠聽進去別人的話。

楊妧指指他面前茶盅,“表哥喝茶,”待他喝完半盞,續了滿杯,笑道:“不是行商,不過話說回來,行商沒什麽不好的,之前每有饑荒災害,商戶都拿銀子出來赈災……前朝末年,士兵缺衣少糧,不也是從商戶那裏募集的?我是覺得,家裏多點銀錢有底氣,假如,再遇到朝廷軍饷供給不足的時候,至少士兵不會餓着肚子打仗。”

楚昕目光頓時變得深沉,兩手捧着茶杯,修長的手指無意識地撫摸着杯壁上橫斜的梅枝,聲音裏帶了些興奮,“河工最賺錢,修一段少說能賺七八萬兩銀子。我去找工部姚主事,讓他給我和顧老三每人留一段河道。”

這是世家子弟才有的底氣,他們似乎生來就知道做什麽事情要找哪處衙門,找什麽人疏通。

不像當初楊家人乍進京,捧着豬頭都找不到廟門。

楊妧笑道:“現在百姓都忙着地裏莊稼,誰顧得上河道?以往不都是過完中秋,地裏空閑了,而且雨水少了才開始清淤築壩?”

楚昕赧然地輕咳了聲。

楊妧又道:“這會兒戶部要修祿米倉,備着儲存秋糧,再過些日子要修繕會同館,疏通河道,新糧收上來還可以做祿米生意,每一樁都是穩賺不賠。”

楚昕商議她,“那我找戶部的魏侍郎,不知道來不來得及?”

“不用找他,找他反而還壞事。”楊妧略略傾了身子,“大家都知道這幾樁差事賺錢,肯定不少人捧着銀子求上門。魏侍郎收了銀子怎可能吐出來,而且會拿你和顧三爺年輕沒有經驗為借口回絕你們……不如你和顧三爺直接求到皇上那裏,就說你們以前不懂事胡作非為,現在長大了,想為聖上分憂,主動要求祿米倉的差事。皇上八成會答應,即便不應也無妨,你們再求其它事情,求上三四件,皇上總得答應一件。”

楚昕兩眼亮晶晶的,得意地昂起下巴,“聖命下來,魏侍郎自然不敢不從。”

楊妧小聲補充,“姨祖母那裏也沒話說,畢竟那個聖旨不可違。”

“對!”楚昕大笑點頭,整個人神采飛揚,從心底流露出來的喜悅讓他活像驕傲的開滿屏的公孔雀。

楊妧還是更喜歡這樣意氣風發的他,不由彎起唇角,笑着囑咐他,“你們還可以跟皇上說,賺了銀子會孝敬他一成,就撥到他的內庫裏……但是事情一定要做得漂亮,這樣才有下一次。兩三樁差事做下來,滿京都的人誰不知道你們能幹?姨祖母也就信得過你,肯跟你商議事情了。”

楚昕連連點頭,忽而站起身,朝着楊妧一揖,“多謝表妹指點。”

楊妧笑道:“不要表哥謝,等表哥賺了銀子,分給我半成好了。”

“都給表妹也使得,”楚昕微笑,又揖一下,告辭離開。

出了霜醉居的門,只覺得樹葉格外綠,天空格外藍,白雲好看得不像話,就連那幾株黃栌也比往日順眼得多。

楚昕縱身一躍,輕輕巧巧地攀到黃栌樹上,将最頂上那枝枝葉掰下來,拿在手裏輕輕轉動片刻,随手一扔,撒開腳丫子往西角門跑。

照舊沒喊婆子開門,翻着圍牆出去了,馬不停蹄地繼續跑到觀星樓,吆喝着喚臨川,“趕緊去忠勤伯府叫顧老三,小爺有事跟他商量。”

天氣越發熱了,楊妧把繡花繃子搬到石榴樹下,開始做真彩閣的衣裳。

夏天容易心煩氣躁,那些大紅大綠的顏色便不能用。

楊妧選了天水碧的杭綢做襖子,襖子上不繡花不繡草,只打算用淺灰色的綢布在袖口和下擺鑲兩道半寸的襕邊。

裙子則用素白色的銀條紗,同樣在裙擺處綴一道襕邊。

天水碧搭配素白色,最能使人心靜。

楊婵則在旁邊石桌上描紅,描得累了,會轉動八音匣子,一邊聽着樂曲,一邊玩華容道或者九連環。

五天以後,聖上口谕,着楚昕和顧常寶修繕京都的糧米倉。

京都和通州都修建有倉場,通倉稱為外倉,用于盛放軍饷以及順天府周遭糧米,有二十多個糧倉;京倉稱為“內倉”,專供京都百姓食用,足足十個大糧倉,其中皇室用糧專門有個“白糧倉”。

白糧就是潔白好米,上等米的意思。

秦老夫人既高興,又擔心,拉着楚昕的手道:“皇上怎麽會指派給你們,你們兩人都還是孩子,從來沒領過差事?這樣吧,讓小嚴管事把手裏事情都放下,以後跟着你,糧米倉可不是小事,半點差錯不能出。”

“祖母,”楚昕好脾氣地讓她握着,“您別擔心,我能做得好。小嚴管事平常忙,不用麻煩他,若是我有不懂的地方,自會去請教嚴總管……忠勤伯那邊也遣了老成的管事幫忙。”

說着,目光不受控制地瞟向楊妧。

楊妧彎了唇角朝他笑,目含鼓勵。

楚昕臉色一紅,忙收回視線,繼續道:“戶部和工部的主事,都已經知會過了,若是有差錯他們也跟着受連累,所以肯定會經心照拂。”

“對了,”秦老夫人也想到這點,“讓嚴管事拿着你父親的帖子四處跑一趟,該打點的都打點一番。”

楚昕笑着應了聲“好”。

因為楚昕得了差事,秦老夫人高興得不行,對于參加忠勤伯府的宴請也多了幾分重視,吃完早飯留楊妧商讨了好一陣子衣裳首飾。

決定兩人盛裝赴宴,吃完飯後還要跟忠勤伯夫人聊一聊孩子們的差事。

秦老夫人全盤做主,楊妧完全沒有置喙的餘地,待回到霜醉居,看到楚昕坐在石凳上正指點楊婵描紅。

楊妧屈膝行禮,“恭喜表哥。”

楚昕眼裏有遮掩不住的歡喜和驕傲,“……聖上誇我和顧老三懂事,有孝心,半點沒猶豫就答應了。聽到我們說給他一成利,聖上很高興,說差使完了要親自查看我們的賬本子,所以我跟顧老三一定要親力親為,免得廷對時候答不出來,辜負聖上信任。”

楊妧連連點頭,“表哥說得是,不過修繕祿米倉事情繁瑣,要跟木匠、泥水匠打交道,還有戶部和工部大小官吏,表哥稍微收斂着性子……對了,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期間免不了有人貪墨占小便宜,表哥莫太嚴苛,獎懲有度才好。”

楚昕眸中含笑,“嚴總管跟我提過了,你還有什麽吩咐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