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巧遇
一行人順次跟上去。
開始大家還能前後照應着, 沒多久就被人群沖得七零八落。
前一刻楊妧還跟楚映商量哪家的絲線顏色鮮亮,再一回頭,人影就沒了。
好在青菱始終不錯眼珠地盯着她, 倒是寸步不離。
楊妧本來沒覺得有想買的東西,但逐個攤位逛過去,東西卻添置了不少。
兩套針, 四匝金線銀線, 幾張漿好的袼褙,七八張好看的花樣子,然後給關氏買的桃木梳和一柄西洋舶來的玻璃鏡子。
鏡子只巴掌大,照得人影卻極清楚,連鼻梁處一粒芝麻大小的紅點點都能看出來。
給楊婵的則是幾根各色綢帶和頭繩。
最後給霜醉居的丫鬟們稱了半斤鴨尾酥和半斤綠豆黃。
綠豆黃跟豌豆黃的做法一樣, 做出來的顏色卻綠瑩瑩的, 中間再嵌半勺棗泥,極好吃又解暑。
不知不覺, 青菱手裏那只尺許見方的藍色布袋已經變得鼓鼓囊囊。
楊妧不打算再逛, 擡頭認了認路, 往麻花胡同走。
青菱拔腳正要跟上去, 忽覺手裏一松, 藍布袋被承影接在手裏。
青菱瞠目結舌地問:“你從哪裏冒出來的?”
承影道:“我一直在旁邊。”
“不可能, ”青菱不信, “那我怎麽沒看到你?”
Advertisement
承影扶額。
他做了十幾年暗衛, 不說是來無影去無蹤,但八成以上的大內高手察覺不到他的蹤跡, 還能讓這麽個十六七歲的小丫頭看破行跡?
輕笑一聲,“我可看到你了,在雜貨攤前差點跟一位老妪撞上, 在點心攤位旁,被個小僮踩了一腳。”
說着從懷裏掏出張帕子,“這是你的吧?”
淡青色的素絹,右下角繡了朵粉紫的菱花。
“啊!”青菱連忙接在手裏,“多謝你。”
楊妧買木梳時,她掏帕子擦汗,不小心掉在地上,本想彎腰撿,可旁邊都是人,怕被踩到,更怕一錯眼的工夫,把楊妧看丢了。
只得不去管它。
青菱抖開帕子,只邊角處沾了土,并沒有預想中髒兮兮的大腳印子,可見帕子落地不久,就被承影撿了起來。
青菱再次道謝。
承影笑着搖了搖頭。
他跟着這對主仆走過來,覺得還挺有意思。
楊妧自不必說,觀星樓的人都有數,這是楚昕放在心尖上的人。
青菱讓人挺意外。
頭一點是忠心,楊妧走到哪裏,小丫頭跟在哪裏,旁邊花花綠綠的攤位根本不去看,眼裏只有主子;第二點是大度,識時務,就好比小僮踩她那一腳,她臉都皺成一團了,顯然疼得不輕,她卻沒有追過去理論。
當時的情形,小僮應該是無心之舉,他又有爹娘在。
如果去理論了,最多是換聲道歉,若小僮的爹娘是不講道理之人,說不定會争執起來。
完全沒這個必要。
楊妧聽着身後青菱跟承影一問一答,熟門熟路地走到麻花胡同第四間店鋪。
店鋪門臉很小,廊下一塊匾額已經熏得發黑,隐約能瞧出“羊肉陳”三個歪歪扭扭的字。
楊妧撩起青布簾子進去,裏面也不寬敞,只擺着五張方桌,餘新梅兄妹倆已經在坐着喝茶了。
承影眸光一轉,已将周遭看了個清楚,将藍布口袋交給青菱,躬身退了出去。
有個二十六七歲的婦人端上兩只茶碗,笑問:“姑娘想吃點什麽?”
楊妧問道:“今兒有羊頭嗎?”
婦人笑答:“有,鍋裏正鹵着呢,過一刻鐘就得。”
“那就來半只羊頭,蘸水要兩種,叉子火燒來……”楊妧默默合計着,“先給我們來十個,肉片打鹵豆腐腦許是沒有了吧?”
婦人道:“一早兒賣完了。火燒也不多,共有十六七個。”
“那我們全要了,素菜您看着配四個,素炒豌豆苗一定要有。”
婦人應着,着意地打量兩眼楊妧,“姑娘不像是常客。”
“頭一次來,”楊妧回答,“之前家裏有親戚提過這裏,特地來嘗嘗。”
婦人笑道:“難怪,多謝姑娘照顧生意,您請寬坐,羊頭好了一并給您端上來。”
青菱提起茶壺正準備倒茶,發現有只茶碗的碗沿裂了道口子。
楊妧道:“沒事,她家器具不太湊手,倒都是幹淨的。”
婦人娘家姓趙,先頭的丈夫死了,再嫁嫁給了年逾不惑的陳大。
陳大也是二婚,前妻嫌家裏窮,扔下個癱兒子跟賣貨郎跑了。
兩人把家裏值錢的東西當了死當,開出來這家飯館。手藝倒是極好,但周遭都是窮苦百姓,有幾人能天天吃羊肉?
而富貴人家又不願意到這種破落地方來。
所以生意始終不好不壞,掙點錢既要養活癱兒子,還得拉扯後來生的一兒一女。
生活着實不易。
楊妧口正渴,端起茶碗喝了大半碗。
她家的茶是苦艾茶,泡的時候加了冰糖,有些澀苦,也帶着絲甜,倒不難喝。
餘新梅笑問:“先前你說快氣死了,是什麽事兒?”
楊妧哪好當着餘新舲的面兒說,便提起另外一件事,“世子爺送給小婵一只小狗,調皮得要命,前天我摘了一笸籮素馨花,好容易把碎枝子挑完洗幹淨了的,晾在席子上,結果全被它撲在地上糟踐了。我都想狠狠地揍它一頓,可想起是世子爺送的,打狗還看主人面……”
話音未落,只見青布簾子被撩起,楊婵蹦跳着走進來,後面跟着滿頭細汗的楚昕還有穿着一身緋衣,無比騷氣的顧常寶。
顧常寶看到餘新梅,渾身的毛就炸開了,豎着眉毛問:“大娘子,你是不是又在背後編排我?”
“切,”餘新梅輕蔑地撇撇嘴,“別自以為是了,我們可沒提你顧三爺半個字,不信問我哥。”
餘新舲連忙站起來行禮,“顧三爺确實聽岔了,舍妹和四姑娘正談論楚世子的狗。”
顧常寶紅漲着臉愈加生氣,“你敢罵我是楚霸王的狗!”
餘新梅無語之極,“這世道,竟然有人自己找罵,上趕着當狗的,真是平生之罕見。”
楊妧“噗嗤”樂了,又不敢笑得太過張狂,掏帕子替楊婵擦擦汗,指着她手中一只胖兔子假面問道:“表哥給你買的,謝過表哥沒有?”
楊婵重重點點頭。
楚昕目光亮如星子,笑着說:“我還買了些別的,讓含光送回車裏了……你喝得是什麽茶,這裏沒有夥計嗎?”
“沒有,就夫妻兩人。”楊妧用自己的碗裏的水給楊婵喝了,起身往後廚要了兩只碗回來,倒了大半碗,“這是苦艾茶,表哥怕喝不慣。”
這兩只碗跟之前的碗又不同。
先前的是白底繪紅花的,這兩只是白底繪竹葉的,很明顯不是一套。
楚昕沒猶豫,一口喝完了,“還行,有點甜味。”
将另一碗推到顧常寶面前,“苦艾茶,降降火氣。”
顧常寶喝半碗,“哼”一聲,“算了,我不跟你一般見識,心眼小得跟針尖似的,我是做大事的人,宰相肚裏能撐船。”
餘新梅翻個白眼想怼回去,看見陳趙氏端着托盤過來,便沒作聲。
頭一趟上的是四道素菜,和一笸籮叉子火燒;再一趟是四碟肉,羊耳朵、羊臉肉、羊口條、羊蹄筋和兩碗蘸水;第三趟送了盆羊湯和一摞粗瓷碗。
湯水略有些清,底下卧着紅色的枸杞,上面青翠的香菜浮在油花中,看着倒是喜人。
陳趙氏道:“今兒羊頭小,怕不夠吃,額外加了盤蹄筋,羊湯是送姑娘的,夏天熱不易過濃,裏面兌了滾水。”
顧常寶當先夾一筷子羊臉肉,蘸着調料,細細品了,贊道:“好吃,”又夾一筷子羊耳朵,“咯嘣咯嘣”嚼了,又贊,“好吃”,再夾一筷子羊口條,沒等開口,餘新梅替他說了,“好吃……除了好吃,你能不能再說個別的詞兒?”
“你!”顧常寶塞着滿嘴口條,說不出話,只恨恨地瞪着她。
餘新舲忙着打圓場,“确實不錯,阿梅你也吃,羊臉肉不柴不膩恰到好處,羊蹄筋極為勁道。”
顧常寶終于咽下去嘴裏的肉,“嗚嗚”兩聲,“這點肉連塞牙縫都不夠,再要兩盤,誰挑了這麽個地方,味道真是不錯。”
楊妧沒言語,一手拿只火燒,另一手拿筷子夾豌豆苗。
豆苗用的是上面的嫩芽,看着清潤卻不見油,吃到嘴裏香醇脆嫩。
另外的三合油拍黃瓜也是清爽可口,蝦油豆腐鮮美滑嫩。
一切都是過去的味道。
楚昕默默地看她,心裏說不出的煩躁。
她為了何文隽穿素衣、吃素食,跪在地上哀哀地泣。
假如有一天,他戰死疆場,她會不會也為他流一滴淚?
幾人正吃得熱鬧,聽到外面叽叽喳喳女子的聲音,“是不是這裏?”
另有個女子道:“不會吧,這麽小的店面,楚世子能到這裏來?”
“我親眼看到他拐到麻花胡同的,咱們來回走兩趟了,就這一間飯館。”
“進去看看不就是了?”
聲音響亮,毫無忌憚的,清清楚楚地落入屋裏人的耳朵裏。
楊妧聽出來,正是靜雅的聲音。
只見青布簾子被撩開,沖進五六個女子。
個個衣着華麗滿頭珠翠,亮得能閃瞎人的眼。
中間那位穿杏子紅杭綢褙子的正是靜雅。
讓人驚訝的是,最後邊穿着缥色襖子,戴一副珠釵的不是別人,卻是多日未見的張珮。
京都的習俗,上元節的燈會和中元節的廟會,是唯二兩個不用拘禮的日子。
年輕小娘子和小郎君可以大大方方地走在一起、坐在一起,若是定下親事的未婚夫妻甚至可以手拉着手肩并着肩逛廟會。
靜雅和張珮會趁這個機會來尋楚昕再正常不過,問題是兩人竟然一同來了。
楊妧跟餘新梅對視兩眼,不約而同地彎了唇。
這下可有熱鬧瞧了。
楚昕擡眸,看到楊妧腮旁別有意味的笑容,眸光閃了閃,“想看我的笑話,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