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寶寶輔食 把一塊泥,撚一個你,塑一個……
梁彥昭回府時已未時二刻,腳一踏進益安居就看到院裏一堆人在......玩泥巴?
寧歆歆在一群人中間蹲着,見梁彥昭回來就支着兩只糊滿泥巴的手飛奔過去,語氣似嗔似喜,“怎麽才回來啊。”
其他的“泥猴”也都紛紛行禮,梁彥昭沒見過如此陣仗,太陽穴仿似挨了幾錘,突突直跳,他擺擺手示意大家免禮,離他遠點,該幹什麽幹什麽去。
不用問,玩泥巴這事肯定又是歆歆帶頭,他分明能從底下人的心虛中分辨出一點“我背後可有人撐腰”的意思。
梁彥昭掏出帕子擦了擦寧歆歆額上細汗,問道:“歆歆這是在做什麽?”
“在做烤爐,”寧歆歆仿佛是個剛剛從幼兒園放學的小朋友,絮絮叨叨開始講今天他不在時自己都做了什麽,“早上起來芸娘就來找我玩了,我們一起去如意坊逛了布店,我買了許多匹料子,可以給你做好些冬衣,芸娘家有個不到周歲的奶娃娃,她說明天要帶來給我玩一下,我想着給孩子做點小零食,這個年紀該添手指食物了。但是府上還缺個烤爐,我就叫了周揚、硯青他們一起幫忙。”
梁彥昭平日入宮都是帶着長随福生,福生此刻看見太子妃一身泥點子站殿下旁邊,一向喜潔的殿下卻沒有一點嫌棄之意,還拿自己帕子給人擦臉,不由得往天上瞧了瞧,想知道今日裏是否落了紅雨。
烤爐的底座已經搭好,黃泥也糊的差不多,寧歆歆想了想,又給爐子頂加了兩只貓耳朵,爐膛處還需加一塊木蓋板,索性将把手做成魚的形狀,剛好湊一套。
“誰會木雕啊,來把這個板子雕成條魚,”寧歆歆問道。
周揚剛想說“我會”,就看見主子爺已經拿起木板坐定,登時就閉了嘴。
梁彥昭:“我來吧,歆歆要什麽魚?”
寧歆歆眼裏直放光,眸底全是崇敬、欽佩,“遇明,你怎麽什麽都會啊,你為什麽這麽厲害啊,好棒棒,真的好棒棒。”
梁彥昭耳根漸漸發熱,心也可勁撲通,這些年來他聽了無數贊美,有直抒胸臆型、抛磚引玉型、寫詩作賦型......但都不如今日這幾句大白話來得動聽。
寧歆歆又往他跟前湊了湊,索性把頭靠在梁彥昭肩上看他下刀,“什麽魚都行,只要是你雕的,肯定都好看。”
她頭頂的碎發裹挾着山茶油香蹭過耳朵,傳來一陣一陣似有若無的輕癢,像靈蟲輕移,搔撓無功,梁彥昭心猿意馬,只木然點了點頭。
福生負責聯系宮內事務,不常在益安居當差,也不太清楚二人的相處模式,見太子妃一身泥就往太子爺身上靠,擔心主子發火,便想上前勸太子妃換身衣裳,人還沒上前就被硯青拉開,“福生你今天瞧仔細,在太子妃面前,咱們爺可不是過去那個爺了。”
硯青這話說得沒頭沒腦,福生咂麽了半天沒明白,但還是很聽話地站住了腳。
然後他就看見,太子妃蹲在殿下身旁捏泥巴,倒騰半天才捏出個醜得要命、人畜難辨的泥人,而後遞到殿下面前說:“遇明,看!我捏了一個你。”
殿下便笑着點頭,說:“好看。”
福生撓頭,哪兒好看了?
聽到鼓勵後,太子妃娘娘一鼓作氣,又捏了個頭上帶辮子的泥人,“遇明,這個是我。”
殿下還是笑着點頭,“這個也好看。”
得到肯定後,寧歆歆飄得不要不要的,興致起來火速開始背詩:“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撚一個你,塑一個我。将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撚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感情雖沒到位,場景卻很相似,背個《我侬詞》不過分吧。
梁彥昭還道是這人在表白,腦中嗡嗡,神思出游,手下一晃,刀刃就在手指上劃了個口子,血珠子流了一長串。
寧歆歆當時就慌了,奪下刀就把手指塞到了嘴裏給他吸住,“別弄了別弄了,跟我進去包紮。”
這下不光是福生,大家都震驚了,過肩蟒袍上明晃晃的泥巴手印,太子殿下绛若豬肝的面色,太子妃吮吸的動作,氣吼吼的模樣,本該是一副離譜的場景,現下卻一點都不違和,甚至還有一些莫名的溫馨。
“紅蘇幫我把泥人收起來,”寧歆歆吩咐了句,拉着梁彥昭往卧房走,邊走邊數落,“拿刀拿針千萬不能走神,下次可一定給我記住了。”
完全沒有點火之人該有的覺悟。
——
安頓好梁彥昭,寧歆歆就洗手換衣去做輔食,路過看見還有些黃泥,就叫人去大廚房取了幾只處理好的整雞,去掉頭尾腌好,才進了小廚房。
見她去了小廚房,梁彥昭便讓周揚把藏起來的木板遞給他,藏在房間裏開始做木雕。
寧歆歆打算給芸娘家小寶做磨牙棒、溶豆豆和米餅,溶豆要用到奶粉,雖說自己也能做,但是比成品配方奶可溶性低、顆粒也太大,勢必影響溶豆的顏值和口感。
于是她默念三聲“口袋寶貝”,把系統召出來買了一袋二段配方奶,剛要結算,話多的系統就像個抓住丈夫出軌的怨婦般開了口:“你為什麽要搭黃土烤爐,找我租烤箱不行嗎,我這裏的熱風循環,可定時,可溫控......”
寧歆歆:“然後我再找你租個發電機是嗎?請問我的錢是大風刮來的嗎?”
系統:“難道不是嗎?”講道理,寧歆歆的錢甚至比大風吹來得更簡單。
寧歆歆:“當然不是,那是我辛辛苦苦結婚換來的,你快點閉麥結賬。”
新搭的烤爐要試溫度,磨牙棒制作簡單,就用這個試,兩根香蕉去黑心後碾成泥,加兩顆蛋黃和适量面粉,擀平切條就可以進爐。
做的時候寧歆歆突然想到,這種用香蕉和面的方法與生敲魚面頗有些異曲同工之妙,改天可以給梁彥昭安排一下敲魚。
磨牙棒分了三爐,第一爐焦了一半多,第二爐稍好點,第三爐時寧歆歆就把握了技巧,一根也沒焦。
在場的都有“從爐之功”,此刻聞着香蕉和蛋黃的香味飄了滿院,忍不住就想讨一根來嘗嘗,寧歆歆無奈道:“這個可不好吃,只是聞着香,是給小奶娃磨牙齒用的。”
太子妃做的飯食哪有不好吃的呢,大家都以為是她太謙虛,直到入口差點沒崩掉門牙,嘗了半天仍舊覺得沒滋沒味才曉得寧歆歆說的實話。
寧歆歆看着大家的苦相,笑得不行,端着剩下的磨牙棒又回了小廚房,打了幾個雞蛋黃出來,準備打發,打了一分鐘手就酸得不行,還好幾個廚房的小丫頭自告奮勇要接力,很快就打發好了,把奶粉翻拌進蛋黃就可以裱花。
擔心大家問及塑料裱花袋的來處,寧歆歆特意做了幾個油紙裱花袋,用起來倒也還順手。
做溶豆的手下功夫要麻利,要不然蛋黃消泡就會變成餅。烘焙時間也短,烤上十幾二十分鐘就行。溶豆剛剛做好,梁彥昭就捧着雕好的魚型把手出來了。
“我還以為你在房裏看書,原來還是倒騰這個,”寧歆歆抓過梁彥昭的手,仔細查看包紮情況。
梁彥昭狀若無事道:“傷在左手中指,不耽誤雕刻。”
他存了私心,想要寧歆歆每次打開烤爐,都能握着他做的物件。
總歸生米煮成熟飯了,傷口似乎也無礙,寧歆歆就捏了個溶豆塞他嘴裏,笑問:“好吃嗎?”
一股奇奇怪怪的味道在嘴裏蕩開,有牛乳的膻腥,又有蛋黃的天然怪味,二者交織在一處便腥上加腥,便是入口即化的口感也挽不回味道的缺陷。
梁彥昭擰了擰眉毛咽下,不忍打擊寧歆歆,硬着頭皮道:“好吃。”
二段的配方奶裏面并沒有像三段、四段一樣加蔗糖、香精,蛋黃溶豆豆的口味實在過不去,之前寧歆歆照着輔食書做的時候,嘗了一口就吐掉了,但是小外甥卻一口一個吃得十分起勁。
人類幼崽的味蕾發育不充分,覺得好吃也可以理解,但是這個斷奶二十多年的梁彥昭小朋友也覺得好吃,那就………
寧歆歆突然笑出了聲,“遇明,你怕說了不好吃,我會傷心是嗎?”
梁彥昭點頭。
“可是這個東西它本來就不好吃啊,”寧歆歆越笑越開,給梁彥昭解釋道:“但是很有營養,奶娃娃舌頭不靈敏不會覺得難吃,吃這個剛好。”
梁彥昭若有所思,皺着眉又點了點頭。這個年代還沒有輔食添加保護味覺的概念,他大約不能理解為什麽明知不好吃還要做給崽崽吃。
寧歆歆伸手揉開他鎖起的眉頭,心裏感嘆着:好家夥,怎麽這麽可愛啊。
“等下做的東西稍微好吃一點,但也不會好吃太多,我還挺喜歡吃的,一會兒你試試。”寧歆歆說着話往小廚房走。
剛剛她已經炒熟了大米讓下面人去舂,這會兒應該已經過了細篩,把剩下的三個蛋清加幾滴白醋打發到硬性發泡,與加了南瓜泥的米粉一起翻拌均勻,烤出來就是嬰兒米餅。
梁彥昭見她玩裱花袋,提出也想試試。想來手藝梁技術過硬,寧歆歆便點頭同意,只囑咐他動作要快。
不得不說,梁彥昭擠出來的确實更勻實些。
嬰兒米餅可能送不出手,要先問問芸娘有沒有給小寶加全蛋蛋羹,要是蛋清過敏,那這個就不能吃。自己做的米粉也沒有添加鐵元素,在現代是不太推薦小孩吃的,但是這個年代沒有高鐵米粉,又只是當零食,應該沒事吧。
大不了就自己吃嘛,寧歆歆想着,反正她還挺喜歡吃寶寶米餅的。
米餅很快就出爐了,加了南瓜泥的米餅又香又脆,既有大米的清香,又有南瓜的香甜,吃起來着實有點上瘾。
梁彥昭這次是真的發自內心的覺得好吃,其他人也這樣覺得,眼看着一盤米餅只剩下來半盤,寧歆歆連忙喝止:“給孩子留點吧,改天我做大人吃的米餅,保證更好吃。”
衆人這才作罷。
寧歆歆掰着手指頭數着自己欠下的吃食:秋梨膏、六物膏、雞絲蒿子杆、生敲魚面、雪餅……
着實是不算少。
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幹脆把生敲魚面和雞絲蒿子杆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