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章節

出入呼奴喚婢,起坐衣食無憂,食則美味珍馐,衣則绫羅綢緞……這便是古代小姐閨秀們的寫照。這樣的生活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但是付出的代價卻是自由。

富人家嬌養着女兒,十指不沾陽春水,只用來撥琴弄弦;請了上好的嬷嬷供養在家中,只為着教女兒家行坐起卧舉止有度;女兒家雖不像男子去私塾讀書,卻請了先生在家中坐館,只為了女孩兒眼界開闊,琴棋書畫樣樣不落人後。

培養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兒,往大了說可以送入宮中有朝一日飛黃騰達,往小了說是極好的聯姻工具。

父親紀洪作為督察院侍郎,自己這個女兒必然會參加選秀,當今皇上年邁并非良配,紀家也并非那種需要裙帶關系的人家。為了避免進宮或者被指給皇子,自己的婚事最遲明年五月就要塵埃落定。

躺在床上,紀瑾瑜想着顧氏昨天晚上跟自己說的這些話,不禁有些動容。自打她到了這個世上,最擔心的事情終于告一段落了。父母親都希望自己過的好,并沒有将自己當作攀附權貴的工具,顧氏更是不辭勞苦從安吉趕來,紀瑾瑜不禁為自己原來的猜測暗暗自責。

那麽明天的賞花會,自己就要好好表現。要謀得一個好的姻緣,嫁一個家世清白,人品端正的夫君。好好生活,方不辜負父母親為自己這一番謀劃。

17、做客

第二天起了大早,紀瑾瑜給顧氏請了安,陪着顧氏用了早膳,便回到蘭桂院更衣收拾妝容。

因要見外客,又是以适齡女的身份出去,往日梳的雙丫髻倒不好再梳了。

她吩咐喜月給自己梳了一個垂鬟分肖髻,這個發型是紀瑾瑜最喜歡的。因為前一世林曉旭版的林妹妹經常梳這個發型,現在自己有了條件,而身邊的喜月又是個巧手的丫頭,很快就給紀瑾瑜梳好了這個發型。

薄薄地劉海分在額頭兩邊,發髻編成小辮子盤在頭的一側,兩邊各留兩個小辮子搭在肩膀上。顯得人溫文娟好,五官秀氣端莊。

紀瑾瑜遺傳了顧氏北方女子明豔大氣的長相,卻沒有遺傳到她那雙一瞥一笑皆是風情的丹鳳眼,這是她一大遺憾。雖說眼睛像紀洪那樣黑白分明又大又明亮,但是她始終認為這種大眼睛不如丹鳳眼漂亮。

因為這雙傳神的大眼睛,讓紀瑾瑜看上去明豔靈動。不說紀家人,別人見了,哪個不誇紀瑾瑜長得好。雖說有恭維的成分在裏面,但紀瑾瑜好歹是成年人,自然知道自己如今這幅樣子是真的打眼。

明豔動人的容顏誰不希望有?但是今天自己要見的是各家的夫人,說不定這裏面就有自己未來的婆婆。

大戶人家講究娶妻娶賢!

Advertisement

這一點紀瑾瑜深深地明白,長得太漂亮反而會讓婆婆覺得不夠端莊,擔心自己兒子會被美色所惑,太聽兒媳的話。當然也不能娶那些長得不好的,長得不好,帶出去不夠體面,生下的兒孫後代可能容貌也不出衆。

因此,那些長相娟好,氣質溫和端莊的女子,才最受歡迎。

紀瑾瑜今日的裝扮就是沖着優雅端莊這個方向去的。

而這個發型,給紀瑾瑜平添了幾分女兒家的溫柔輕盈,在低眉斂目微笑的時候,更顯得端莊優雅,氣質溫婉。

鵝黃的上衣,配着月白色的繡小小薔薇花的棉馬甲,馬甲的領口一圈潔白柔軟的兔毛更顯得紀瑾瑜膚白如雪。下身竹青色繡小團梅花的月華裙,使得紀瑾瑜行走之間便有了清韻典雅的姿态。

脖子上挂了一個羊脂白玉的項圈,這裝扮就算成了。

饒是湘月、踏月見慣了紀瑾瑜還是忍不住多看了幾眼。而喜雲則瞪大了眼睛喃喃地說道:“姑娘,您可真是比畫上的人還漂亮!”

一行人來到上房,範氏卻已經梳洗妥當在側廳等候了。姑嫂兩個說了會話,稍等了片刻,就看見雙喜扶着顧氏走了出來。

今天的顧氏也是用心裝扮了一番的。

顧氏穿着寶藍色的福字團花金魚盤扣夾襖,下身穿雲霞綢的捏百褶裙,頭上戴着火紅的石榴白玉簪子,雙耳上挂着銀絲串東珠耳墜。

整個人端莊大方,看着比平時年輕好幾歲。

除了那個紀瑾瑜并沒有見過面的小妾,紀洪身邊并沒有其他女人,這些年與顧氏倒也十分恩愛。紀家老太太待人也和氣,與顧氏相處的也不錯。二太太黃氏平時雖說喜歡争強出頭,但是并沒有在顧氏手裏讨到好處。平時往來的夫人女眷,也皆是比紀洪品級低的。

所以這些年,顧氏的日子可謂十分舒心。沒有那些糟心的事情,顧氏保養的很好,看着根本不像四十多歲的人,倒像是三十五六歲了。

“母親,您今天看着真年輕!”紀瑾瑜想也沒想,就說了這句話。

顧氏卻佯裝生氣:“膽子真大,連母親也敢打趣了!”

話雖如此,臉上的笑容卻怎麽也掩不住。

紀瑾瑜見顧氏高興,又對着範氏說道:“我說的是真話,您讓嫂嫂看看,咱們站在一起,別人只會當您是我姐姐,可不會認為您是我長輩!”

範氏聽了笑着應聲:“母親看着是十分的年輕!”

這話有些誇張,顧氏聽着卻十分受用。

姑嫂兩個一唱一和哄着顧氏開心,顧氏也不是刻薄古板之人,自然高高興興聽配合着由女兒、兒媳的奉承。

看了看時間,顧氏吩咐道:“雖說是去做客,但是那畢竟是你們嫡親的姑母,并不是外人。今日除了咱們家還有好些個夫人太太都要出席,我們得早點過去,省的你姑母到時候還要分神來招呼我們!”

“是!”

紀瑾瑜與範氏雙雙應聲,扶着顧氏出了門,登上馬車,一行人開始往段府駛去。

姑太太紀晴雲十年前嫁給大理寺卿的長子段允承,育有兩子。

段府在盛京東大街劉巧手胡同,離紀府不遠也不算近,要穿過北大街。

馬車內顧氏将昨天下午交代女兒接人待物需要注意的事項又說了一遍,然後又細細地叮囑紀瑾瑜與範氏見人要說那些話,行哪些規矩,很快就到了東大街。

一行人下了馬車,進了段府,姑太太紀氏親自迎到二門,将顧氏一家三口迎了進去。

姑太太紀氏長得随了紀府老太太,身材玲珑嬌小卻氣質出衆,整個人看着笑吟吟的,一團喜慶。

許是嫡親姑侄的關系,紀瑾瑜見到紀氏只覺得十分可親。

一行人見了禮,紀氏拉着紀瑾瑜的手上上下下看個不夠:“十年未見,彌姐竟長這麽大了!都說娘侄肖姑,彌姐長得太随嫂嫂了,竟不像我!”

像個孩子似地語氣有些遺憾!

顧氏失笑道:“這些年過去了,你怎麽還是這般直言直語?”

說着,她呶呶嘴:“怎麽不像?你再看看這一雙大眼睛,可不就随了你嘛!”

紀氏看了又看,這才高興地說道:“是像,真像,越看越像!”

她這個樣子,連紀瑾瑜都覺得可愛!

顧氏抿嘴笑道:“你小的時候,與福生同歲,事事都要福生讓着你。現在大了怎麽還是這樣?看來姑爺待你是極好的,要不然也縱不成你這直來直去的性子!”

紀氏卻不贊同:“要說縱,那也是哥哥、嫂子縱地!”

這話一點不假。紀老太太嫁到紀府,生了兩子兩女,卻只站住了一個紀晴雲。她生産後身子一直不好,便由顧氏照顧紀晴雲。紀晴雲與紀慕遠同歲,顧氏将這個小姑子當作女兒來養地。當初上京城來,也沒忘記帶上她。

對于嫂子,紀晴雲也是即感激又尊敬地。

紀晴雲話鋒一轉:“嫂嫂,我有沒有變不知道,嫂嫂倒是真的沒變,跟十年前竟不差多少,你是怎麽保養地?最近吃什麽藥?”

“越說越沒有譜!”顧氏打斷她:“怎麽不見你們家的那兩個小子?”

見顧氏提起自己的兩個兒子,姑太太紀氏臉上立刻現出驕傲自豪的表情:“他們兩個已經入學了!并非段府家學,而是官府辦的小學!”

大晉朝建國至今已經兩百餘年,歷經三代,如今是在位的皇帝國號明德。據紀瑾瑜看來,晉朝的開國皇帝是聖祖皇帝,是個不折不扣的穿越者了。這位穿越前輩顯然是個多才多藝的人。他的到來,為這個世界帶來了不少福利。

除了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中種種便捷的物件之外,還帶來了開明的國風,至少女子的地位不像原來那麽底下。話雖如此,如今的國君依然尊崇儒家,在儒家的影響下,女子的地位已經不能與聖祖皇帝時同日而語了。

這官府辦的小學,俨然就是聖祖皇帝留下的制度。大家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