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章節
多大年紀了,瑜兒都長成大姑娘,要嫁人了,你還是這樣!還好這裏沒有人,否則豈不是讓人笑話!”
紀洪瞪着反駁道:“我們瑜兒五歲能識字,七歲背唐詩,到了十歲之後熟讀四書五經,引經據典信手拈來,連夫子都辯她不過。關鍵是,這孩子從不驕傲,也不怕辛苦,要她練字,一坐便是一個下午。還要學繡花,她小小年紀,手上紮的全是針眼,一句叫苦的話都不說。這樣的孩子,哪裏不好?豈是尋常人家的閨秀能比的?我雖然是誇她,但說的都是實話!”
“好了!老爺,我知道你疼愛瑜兒,我跟你的心是一樣的!”,顧氏滿是感慨,不知是欣慰還是失落:“只是姑娘大了,總是要說婆家的,你總是這樣護短,可行不通!你眼中姑娘千好萬好,到了人家家裏,總有磕磕絆絆,你不能總是這樣護着,你也該放開手才是!”作者有話要說:終于粗現了,嘎嘎!
52、左右
紀洪聽了,道:“你說的這些我何嘗不知,只是,上一次就是我不小心,才讓她受了苦,這一次,由不得我不重視!”
顧氏見紀洪這樣,知道他又在自責紀瑾瑜嫁個薛博文的事情了,忙轉移話題:“說起來,今天那個叫楊承的小夥子,也是很不錯,我看着相貌堂堂的,老太太看着也喜歡。就是不知道娶親沒有,若是能讓他跟玥丫頭湊成一對,就好了!”
“不行不行!”紀洪擺擺手道:“他今年才十八歲,比玥丫頭還小一歲。而且他也不是白身之人,他現在是盛京五城兵馬指揮使下面的一個吏目,雖然五品五級,但是我看他絕非池中之物。何況,他便是七年前因失手打死瑞親王庶子,被貪生怕死的父親逐出家門,從族譜上除名的那個人!”
“啊!居然是他!”顧氏大吃一驚:“我聽鎮北侯大奶奶容氏說他中了武探花,被敦親王看中,欲将庶女許配與他,還以為他已經平步青雲了呢,怎麽他到現在還是個無名小卒?”
紀洪點了點頭道:“是啊!此人胸有丘壑,絕不是平庸之輩!出頭不過是早晚的事!”
顧氏卻關心別的事情:“他連敦親王家的女兒都看不上,怎麽會看上咱們家和離過的玥兒?”
說完她惋惜道:“真是可惜!老太太十分地喜歡他,若是他沒有做官,是普通人就好了!這樣玥兒就有着落了!”
紀洪聽了,卻付之一笑:“我的夫人,你怎麽不明白!他不是看不上敦親王家的姑娘,他看不上的是敦親王,還有敦親王身後的……”
敦親王好男風,養戲子,與太孫殿下最能談得來!
顧氏也知道這些話不該談論,只笑着說:“說起來,今年真是喜事不斷,先是媳婦懷了身孕,再接着咱們置辦下了這一大片家業,遠哥兒也結交到了楊承這樣的好友,連谷雨都有了消息,遠哥兒以後可以多跟這兩個人走動,咱們也放心!”
紀洪聽了,卻悵然若失:“楊承見解獨到,谷雨沉穩從容,就是雲翔比他們都不如!可惜,我也老了,以後這天下,是年輕人的天下,當真後生可畏啊!”
“老爺!”顧氏嗔怪道:“你又來了,遠哥兒已經這樣了,雖沒有大成就,也不會出大的差錯!媳婦這不是又有了嘛!趕明兒,孫子出世了,抱來咱們屋裏養着,到時候,好好教養孫子,才是咱們的大事!”
紀洪聽了,眼睛一亮,好像又恢複了年輕:“是啊!我這老骨頭,別的不行,帶孫子還是沒有問題的!就像當初教瑜兒那樣,不,定然比瑜兒還要好。”,說着,他越想越開心,好像範氏肚子裏的孩子已經出生了似得。
第二天一大早,顧氏像往常一樣去給老太太請安。并且将這件事情跟老太太說了。
紀老太太聽說了,也是一臉地滿意,笑眯眯道:“你這樣打算很好,千萬莫學老二家的,一門心思就想着攀高門貴戶。瑜丫頭是知書達理,聰明伶俐,但是不管怎麽說,都是和離過的了。咱們自己家的人,知道她乖巧、孝順、能幹,在外人眼中首先想到的便是她是和離女。我最擔心你們拎不清,沒想到,你果然是個通透的!這下子,我就放心了!”
顧氏笑道:“這說明瑜丫頭與谷雨有緣分,要不怎麽不早不晚,偏偏就遇上了呢!不光老太太放心,我跟大老爺,也放心了呢!”
老太太聽她說了,才問道:“有沒有跟谷雨那孩子說呢?他們家如今也沒有長輩了,這事情還該他自己拿主意才是!”
“老爺不過跟他略提了提”,顧氏想到紀洪跟他說的,就止不住笑着說:“那孩子通透的很,老爺剛一說,他就聞音知雅,說再過三個月,出了孝期,便親自上門請人做媒。”
“嗯!”老太太點點頭道:“瑜丫頭的事情解決了,你也多為玥丫頭的事情操操心才是!她雖是二房的孩子,但總歸也姓紀,咱們家女孩子少,總共就這兩個,玥丫頭找到好的婆家,也能給咱們家、瑜兒帶來助力。這一輩的孩子,加上晴雲家的,統共只有七個,以後他們兄弟姊妹之間,也要互相幫忙、互相拉扯才行!”
獨木難成林!
這句話顧氏何嘗不明白?只是她被黃氏氣得不想再管她們那一房的,如今紀瑾瑜的事情有了着落,她心中一塊大石落地。又聽了老太太點名了其中的厲害關系,也覺得老太太看得比自己通透。
心思回轉之間,已經想明白了,她忙說道:“老太太說的是!斷沒有妹妹已經出門子了,姐姐還呆在家中的道理,這種事情說出去也不好聽。剛巧前幾天我那娘家兄弟媳婦來串門,說她娘家侄兒剛死了老婆,讓我給她相看一個。過幾天,我再仔細問問,若是合适,再請了她到咱們家給老太太回話。”
紀老太太點點頭:“家境無甚要求,只要能過得去就成。最主要的,要孩子人品好,明理懂事,能好好過日子,能待玥丫頭好就成。”
“老太太,你放心吧!兒媳省的。玥丫頭雖不是我的閨女,但是我好歹也看着她長大,絕不會随便找個人老糊弄老太太,耽誤玥丫頭的終身大事的!”
兩個人正說着話,就聽見二太太黃氏面含春風走了進來,她身後還跟着兩個捧着托盤的小丫頭。一個托盤上放着一疊厚厚的紙張,另外一個托盤上放着一個帶蓋子的白釉青花大盅,不知道裏面裝的什麽。
“哎呦,大嫂子還在呢!”,她看到顧氏好像十分詫異。
她特意起了個大早,就是為了避開顧氏,想跟老太太說幾句私密話,沒想到顧氏居然還沒有走。
這時候自鳴鐘“嘡”地響了一下,顧氏這才意識到自己來了半個時辰了!
實在不怨顧氏今天呆的久,因為顧氏也有話跟老太太說,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
顧氏見她這個樣子,便知道她可能有話要跟老太太說,忙道:“二弟妹來的正巧,我就要走了!正好,你再陪母親說會子話。”
說着,就站了起來。
黃氏見了,就笑着說道:“大嫂子先去忙,老太太這裏有我就成了!”,竟然是一幅迫不及待的樣子。
顧氏沖她點了點頭,又對着紀老太太福了福身道過別之後,才帶着兩個丫鬟魚貫而出。
從黃氏旁邊經過,她看見那托盤裏的紙張,依稀是經文,而大盅裏飄來的陣陣香味好像正人參烏雞湯的味道。
顧氏心中失笑:無事獻殷勤,這個黃氏,不知道又在搞什麽鬼!過幾天就是十五,老太太這幾天正茹素呢。她一邊托着經文,一邊端着葷湯,做事情還是這麽不着調!不知道老太太會怎麽想!
黃氏今天來,的确是有事相求。
“老太太,這是玥丫頭這幾天抄的經書,您看看,可比前幾天多了不少了!這幾天為了給您抄經,這孩子下巴颏都尖了!”
說着,将托盤上的一摞經文遞給老太太。
紀老太太接過來放到一邊,不置可否。
黃氏見了,忙說:“這是兒媳親自給您熬的雞湯,裏面放了上好地人參,最是滋補了,您喝喝看!”
紀老太太卻不為所動,只挑着眉頭盯着黃氏看。
黃氏以為老太太不相信,忙說道:“母親,這真是兒媳親自熬的,并未假他人之手。兒媳今天天未亮就起床了!”
黃氏給自己熬雞湯,這真是破天荒地頭一回!
老太太見她态度誠懇,不像僞裝,便道:“這幾天,我正茹素呢!”
“啊!”黃氏傻了眼:“老太太,兒媳真不知道您茹素,我要是知道,絕對不會給您炖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