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習慣
陶青的廚藝那是沒得說, 她花了一個半時辰做好的酥餅,不止阿盼吃得津津有味,周福臨也覺得這物甜而不膩, 入口即化,多吃幾塊也不會脹肚。
她離開後, 阿盼趴在床上,支着下巴,還在回味點心的味道, 小嘴砸吧砸吧。
周福臨拍了拍弟弟的小屁股:“平日裏吃的零食還少麽。”
哪怕陶青沒到胡大爺這邊做飯,周福臨因為心疼弟弟, 隔三差五也會給他買吃食, 哪見過對方露出今晚這副饞樣兒。
他心覺好笑, 捏了捏弟弟的臉蛋:“以前擔心你太瘦,如今卻怕你太胖。”
阿盼避過兄長的手,翻了個身滾到最裏頭,故作老成地感嘆:“哥哥真幸福啊。”
周福臨一怔:“何以見得。”
阿盼擡起小腦袋看他,伸出手指比劃:“哥哥兇,大夫姐姐溫柔;哥哥做飯不行,大夫姐姐天天做好吃的;哥哥身體不好, 大夫姐姐會醫術;哥哥被欺負了,大夫姐姐幫忙……”
他最後總結:“以後我找妻主,也找大夫姐姐那樣疼人的。”
周福臨這會兒是真手癢了:“在你眼裏,你哥就這般差勁?”
九歲不到, 懂什麽男女之事啊。
“我看近日是太慣着你了。”周福臨沒有真的生氣, 但聽弟弟這麽一說,還是有些郁悶,合着就陶青什麽都好, 他什麽都不好呗。
阿盼又去哄兄長,抱住周福臨的胳膊:“方才說的一半真一般假啦,哥哥最好。”
他雖年紀小,誰将自己拉扯大倒是記得清的。阿盼早已不記得爹長什麽樣,關于娘的記憶,也只有她每夜抱着書本苦讀,偶爾會對自己笑,但大多時候是愁眉苦臉,對着他和哥哥嘆氣。
他們的母親太專注于別的事,甚至連他們被明裏暗裏欺負都不知,是哥哥擋在哇哇大哭的自己面前,趕跑了那些壞小孩。
弟弟開始說甜言蜜語,周福臨輕哼一聲:“你少來,不是覺得大夫姐姐好麽,找她去吧。”
Advertisement
“我是跟着哥哥的嘛。”阿盼像個黏人精似的,抱着周福臨不放。
而且阿盼心裏有數,陶青雖喜歡他,對他好,但更多還是“愛屋及烏”,是看在他是周福臨的弟弟的份兒上。
阿盼知道自己體弱,是哥哥在親事上的拖累,以前病重時,老想着若是死了,會不會更好。
現在嘛,他要好好長大,看着哥哥和将來的嫂子一直恩恩愛愛下去。
他又貼過去,惹得周福臨繃着的臉破功了,把弟弟按在被子裏:“趕緊睡覺!”
瞧着阿盼的小臉,周福臨深覺陶青不愧是大夫,先前弟弟臉色青白,如今雖不能說白裏透紅,也差不離了,性子也開朗許多。
想起陶青待他的種種,溫暖的同時又疑惑,她為何這麽懂得逗男子開心,是經驗太足麽?
……
人在館中坐,鍋從天上來。
醫館內,陶青纏藥材包的動作一滞:“嗯?”
為何福臨來看她時,會問這個問題。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麽,”她試圖澄清,“我當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般風流的女子。”
“嗯。”
周福臨淡淡道,“知道了。”
可陶青仔細觀察周福臨,這怎麽也不像信了她話該有的反應。
“福臨你聽我說。”
陶青道,“我很早就獨自生活,喜歡到處走,不談其他地方,光是皇城內外,早就轉了個遍。見得多了,自然就有經驗,但此經驗非彼經驗。”
她繼承母親的待人态度,對外一貫較為溫和,剛開始只是将其當做面具,後來這種性格就滲入了生活裏,早已分不清真假。
陶青對人的确友善,但她的善良有限,可從未像這次一般,又是親自做飯,又是時常補貼。
“這我自然分辨得出。”
周福臨蹲下/身,幫陶青将裝了藥材的紙包纏起來,“我就是随口一問,你不必解釋得這麽清楚。”
陶青信他才怪,她每回聽到福臨問別的男子的事,心裏都發毛。
因為周福臨不會像對待金四兒那般,生氣了冷冰冰望着對方,無論是打也好罵也罷,總歸能讓人感覺到怒意;與之相反,他總在陶青面前抑制真實的情感,這種糾結的性子,不由得讓人多想。
她将交談的內容轉移到搬遷上:“胡大爺肯走嗎?”
提到這事,大家還有些發愁。
胡大爺聽說周福臨打算搬到城東,很是高興,一旦讓他收拾東西跟着去住,就連聲拒絕:“不成,我個老頭子去城東作甚,一把年紀了,早就不奢求什麽享福,我就住在柳巷,安安靜靜等死,死後同妻主葬在一處。”
任憑周福臨等人怎麽勸說,他都不肯讓步,抱着妻主的牌位,總是催他們快些搬。
陶青懂胡大爺的感受。胡家是胡大爺嫁給他妻主後,一起度過了三四十年的地兒,年輕時在家做點繡活兒等着妻主歸來,偶爾到朋友家串門,聽聽八卦,老了看着家裏一草一木,回憶往昔。
就如同陶青的“陶家醫館”。
陶青的祖母是自學成醫,屬于野醫,那會兒的“陶家醫館”只是一面随風搖蕩的旗幟,她祖母就走在鄉間小路上,給鄰裏鄉親看病。
到了陶青的母親這一代,由于上過一段時間的私塾,加之從小練習,又四處拜師,收集民間藥譜、醫書,三十五歲便自成一派。
“我們阿青以後是要繼承陶家醫館的。”閑暇之餘,她娘就拍着她肩膀道。
不求在亂世中濟世救人,只是很純粹的願望:讓陶家醫術流傳下去。
故而陶青每到一處,就開一家“陶家醫館”。賺診費只是順帶,更多的意義在于……
這是母親留給她的一個念想。
證明了這此人曾經來過。
“不急,時間還長。”
陶青從袖中摸出一個袋子,裏面是一顆顆酸梅幹。
她取出一顆遞給周福臨:“不是說近日吃東西總覺得膩?試試這個。”
周福臨并不想吃。他不忍拂了陶青的好意,仍是嘗了嘗。
酸梅幹是真的很酸,一入口,周福臨就直皺眉,勉強吞下去,端起桌上茶壺倒了一杯茶水漱口,有些懷疑陶青又在戲弄自己。
很快他就發現,胃裏那股膩人的感覺消失了。
“你何時做的酸梅幹?”他問。
定親後,周福臨和陶青待在一塊兒的時間不短,只知她要診治病人,偶爾要進新的藥材,每日還跑到胡家變着花樣兒地做菜,怕他不高興,便做了桃花酥……
周福臨猜測,酸梅幹也是出自陶青之手,因為她很少買集市上的吃食,說是擔心不幹淨。
是的,經過周福臨的長期觀察得知,陶青其實是個非常愛幹淨,甚至有些過度的人。
她愛穿白衣,診治完病人之後一定要洗手,一天得洗好多回,只要衣服沾染一點灰塵,就會心情不佳,回去後立馬換上新的,之前給他們買糖葫蘆,也是确認了小販賣的東西幹淨新鮮才掏錢。
這就叫做潔癖吧。
陶青的潔癖只苛求自己,不苛求他人,在平日的來往中,周福臨若不細心留意,根本無法發現這一點。
“沒事的時候随便做了點兒。”
陶青掏出手帕擦了擦手,見周福臨盯着她看,又掏出另一塊,執起他的手,耐心地從指尖到指縫,再到手掌、手腕,都仔細擦了一遍。
周福臨:“……”
你身上有多少塊帕子?
陶青處理完藥材,站起身來:“真的決定自己開一個畫坊嗎?”
用來做畫坊的屋子是可以租的。阿盼的身體好了許多,吃藥花費的錢也少了,周福臨手上還有剛拿到不久的賣畫的錢,咬咬牙還是能夠在城東租一間較小的店鋪。
陶青本打算直接在城東買下一間店鋪,可周福臨不要。
在這方面周福臨格外執着,認為陶青開他的醫館,他開他的畫坊,即便二人日後可能會成為一家人,生意上還是得分清。
不過他答應陶青,若是遇到了困難,不會一個人藏着掖着。
這日他們聊的都是一些瑣碎的事。
聊罷,陶青送周福臨回去,無論是護住桌角,還是提醒周福臨小心臺階,以及将袖中的酸梅幹熟稔地塞到對方懷裏,一切的行為都是習慣使然。
不知何時,陶青開始為周福臨而掩蓋自己的一些習慣,同時又增添了一些新的習慣。
“慢些走。”
陶青和周福臨靠得極近,專心看着腳下的路,正這麽說着,忽然感覺臉頰一陣溫熱,有什麽柔軟的東西劃過了自己的肌膚。
身旁的男子目不轉睛直視前方,攥緊的手指卻反映出內心的緊張。
他的睫羽如蝶翅般輕微顫動,光線下,側臉線條柔和地不可思議。
陶青很早就覺得,周福臨的睫毛很長。顫抖的時候,讓人忍不住心生憐愛之意,湊上去親吻它。
“為什麽親我?”她壓低了聲音。
“我沒有。”
周福臨難得幼稚了一回,掩耳盜鈴似的,将方才的主動親吻一事視為不存在,還看了看四周道:“到處都黑漆漆的,許是你弄錯了。”
嘗到了甜頭,陶青可不會這樣放過周福臨,在對方的一聲驚呼之下,将其攔腰抱起。
才出醫館,又倒回去了。
這回陶青可不會像上次那樣,輕輕啄一口便罷。
之前是怕吓着他,這次心上人這麽主動,陶青就當他默認了。
把周福臨放下,不依不饒地逼問:“沒有親,嗯?那剛才我是被蚊子叮了一口?”
“也、也許吧。”周福臨抿緊薄唇,後背緊貼牆壁,嘴硬地作最後的抵抗。
“原來如此——”
陶青拖長了聲音,圍着屋子尋找起來:“我看看,那只蚊子飛哪兒去了。”
“若是被我抓到……”
趁周福臨沒反應過來,陶青忽然轉身,吻上了他的唇。
因陶青的俯身,她的身上清淡的藥香被周福臨更敏銳地捕捉到。
不止這股藥香,她溫熱的氣息也朝着他湧來。
陶青不再淺嘗辄止,而是叩開了眼前之人的齒關,空氣的溫度仿佛在上升。
她将周福臨吻得喘不上氣。
男子眸中霧氣氤氲,淚光點點,淡色的唇變得殷紅,單薄胸膛起伏不定。
陶青輕笑:“啊,找到了。”
作者有話要說:來啦~
下章章節名稱:什麽白,哪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