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說媒
由于越來越忙, 陶青近日便招了一個夥計。
夥計大概三十多到四十歲之間,身材高瘦,面有青白之色,隐隐顯出病弱之态, 陶青決定招她做夥計, 一是由于她是第一個上門的, 二是由于對方有一雙充滿渴盼的眼睛。
這個女子以前也曾在某個醫館幹活兒,因此除了搬運東西收拾打掃之外,別的活兒多少也能做。
陶青見她任勞任怨, 為人老實,一個月後便給對方漲了工錢, 第二日這個夥計就塞給陶琴一包點心。
“這是我兒子做的,”夥計腼腆地笑了笑, “說是感謝陶大夫對我的關照。”
“這有什麽, 本來也是看你做事做得好。”陶青沒想太多,禮貌性地接下了。
後來她總是能收到關于對方兒子的禮物,陶青覺得這樣不太好,便跟夥計提了一下,漸漸地那邊也就不送了。
某日晌午,陶青有事出門, 便讓夥計照看醫館,等她回來,醫館裏多了一個一個十來歲的少年。
少年對于醫館的活兒似乎也十分熟悉, 有條不紊地幫着母親挑揀藥材,母子二人還挺和諧的。
“陶大夫。”夥計站起來,叫了一聲陶青,少年跟着起身, 看了一眼陶青,陶青分明瞧見對方眼中閃過一絲銳利,随後才是柔和。
“家母承蒙您的照顧,譚郎在此謝過陶大夫。”少年一擡手一低頭,都不像是平常人家的孩子,反倒像是哪個家族出來的少爺一般。
據陶青所知,這家人是逃難到了皇城的,也許他們曾經是大戶人家?
她沒有想太多,對少年微微颔首,後者待了一會兒就走了,陶青轉身還能看到夥計臉上的慈愛之色。
少年來的次數更多了,陶青感覺他有一種打探消息的意味,老是在不經意間問自己一些問題,例如“為何陶大夫不肯收我的謝禮”、“陶大夫是一直在這兒開醫館嗎”、“醫館生意可好”等等。
陶青初時只當對方好奇,後來就不怎麽回答了。
中秋那日,陶容送了許多吃食過來,包括親手做的月餅,周福臨回家後,胡大爺就将月餅塞給他,想起陶青,又道:“小陶說今晚不回來,這團圓之夜,怎麽就聚不齊呢。不如福臨你去她那兒看看,若是她回不來,你幹脆也去陪她算了。”
Advertisement
周福霖對于妻主沒回來,倒不是特別遺憾。反正大家都住在一塊兒,過個節而已,明年過也是一樣的,但他也想去看看陶青,便答應了。
陶青的醫館很好找。四周都已經關門了,冷冷清清,而她的醫館這個點兒還燈火通明。
周福臨遠遠地瞧見了陶青,她正扶着一名病人,似乎在叮囑對方,神色認真。
他沒有打擾她,只靜靜地走進去,站在一個角落。
等陶青忙完,發現了夫郎,微微驚訝,很快便露出笑容,快步向他走去:“福臨,你怎麽來了?”
周福臨将一個盒子打開:“給你送餅。”
他垂下眼道:“是胡大爺硬要我來的,并不是我想你什麽的。”
夫郎的話,陶青早就知道該怎麽理解了,她勾起嘴角:“是是,不是因為你想我。”
陶青握住他的手,感覺有些涼,放到自己的手心暖着:“我倒想你了,原本今日咱們該在一塊兒的。”
“那你今夜真不打算回了?”周福臨問她。
“醫館內還有病人呢,狀況不太好。”
陶青摸了摸夫郎的臉,逗他:“夫郎不如留下來陪我?”
“也不是不可。”周福臨才從家裏出來,不想這麽快就離開。
他們舉止親昵,旁邊的人一看便知這倆是一對兒,剛才的病人已經走了,還有一個在後院廂房,也就是陶青說狀況不好那位,如今醫館內除了他倆,還有夥計沒走,見狀默默躲到一邊。
外頭忽然開始飄雨,有人撐着傘走近,離醫館還有幾步路時,開始叫道:“娘。”
撐傘的是夥計的兒子,他收了傘,進了醫館,對夥計說:“怎麽還沒回,爹都擔心了。”
雖是埋怨,語氣倒是柔和的,擔心的情緒更多些。
夥計道:“我今晚不回去。”東家在這兒,連東家夫郎都不走,她怎麽也得留下來幫忙吧。
少年皺了皺眉:“不回?那您幹嘛不說一聲。”
那個病人是突然而至,夥計哪裏有空通知家裏人,不過她也知道理虧,并不辯解,任由兒子說了幾句。
從周福臨的角度,能看到少年的臉,很有大家公子的樣子,說話不緊不慢,哪怕不高興,也是輕言細語的。
他很快将注意力放在妻主身上。
陶青不好讓夥計留下來,擺手道:“你回去吧,這兒有我就夠了。”
“那怎麽行。”夥計不願意,陶青再三勸說,她才慢吞吞起身,打算跟着兒子回家。
少年笑吟吟看向陶青,眼神卻略過了周福臨,他愣了一下。
“這位……”
“這位是陶大夫的夫郎。”夥計幫兒子解惑。
少年長長地“哦”了一聲,雖然很輕柔,但周福臨莫名覺得不太舒服,視線移到對方身上,認真打量起來。
他覺得對方的眉眼有些熟悉,但怎麽也想不起哪裏熟悉。
夥計跟着少年走了,陶青關了門,扭頭問他:“胡大爺他們……”
周福臨的注意力被轉移:“胡大爺知道的,若是我不回去,他必定能猜到我留在了這兒。”
陶青點頭,牽着他往後院去:“夫郎辛苦了,早點歇息吧,我待會兒去看看病人,一會兒就來。”
他們一起分食了月餅,一起賞了月,夜深後,陶青檢查完病人,便和夫郎一同入睡。
……
這本是個小插曲,衆人都沒放在心上。周福臨很少到陶青這邊,等到他下一次再來,聽到某些人的談話,整個人都不好了。
說話的人是當地一個媒公。周福臨來了幾次,也算認識對方,因為這個媒公似乎有什麽疾病,每隔幾日就會定時來尋陶青診治,而且對方聲音很有特色,仿佛被煙熏過一般,有種奇特的沙啞感,一聽便能認出。
陶青給夥計留了一間廂房,以便她在醫館幹活兒累了時歇息,夥計的兒子偶爾會來替母親添點東西。
此時少年就和媒公坐在裏頭聊天,周福臨經過時,聽到裏頭有人,為了避嫌,打算離廂房遠些。
他們說話是背着人的,若不是陶青讓周福臨幫忙到後院庫房拿點東西,他也不會聽到媒公和別人的談話。
但媒公聲音很大,周福臨清晰地聽到對方拍着大腿保證:“這事兒包我身上,這麽水靈的小郎君要嫁人,誰會拒絕?不過公子若是要當侍,有些委屈了,你別妄自菲薄,其實找個未婚嫁的姑娘也行嘛。”
周福臨腳步一頓,好像聽到了什麽奇怪的事。
他對少年印象不深,只知道是個家教良好,孝順溫柔的人,每想到這人這麽傻,看上誰不好,偏生是有夫之婦?
少年似乎低聲說了什麽,媒公聲音小了些,周福臨心裏莫名又覺得不舒服。
其實偷聽并不好,但直覺讓他豎起了耳朵。
又聽媒公道:“其實我也認識她夫郎,說實話長得還不錯,但性子鐵定沒你好,要我說,你這樣的才是解語花呢。你別急,慢慢來,我看她夫郎也不像是個賢惠的。時間長了,她就知道你的好了,難保不會動心,到時我再替你說說,陶大夫看上去也是個憐香惜玉的人,定會帶你回去的。”
周福臨腦子嗡嗡的,他就說有哪裏不對勁,聽了半天也沒聽出那個女的是誰,直到最後那句“陶大夫”,他才知道那媒公說的夫郎是自己呢。
周福臨冷笑,在陶家醫館就敢說這樣的話,真當他是透明人不成?
“福臨,你……”
陶青等了半天都不見夫郎拿着藥才出來,走進後院,看到夫郎呆呆站着,出聲道。
她剛一出聲,廂房裏的聲音就停了。
周福臨轉過身,瞪了陶青一眼,打斷了她的話,徑直出了醫館,也沒理陶青在後頭叫他。
他是不打算在醫館跟妻主鬧的,況且這事兒,一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對方不知情,但他心裏憋着氣,不知往何處發。
以前都是別人說自己狐貍精,因為總有女人靠近他。成親後,周福臨格外注意這種事,不希望讓妻主誤會。
而陶青呢?別人都摸到廂房了,就這樣大大咧咧讨論這種事,說要嫁給她,這人平日裏這麽聰明,居然不知情?
什麽解語花,什麽他不夠賢惠,周福臨幹脆畫坊也不想去了,回到家一個勁喝涼水。
陶青确實有些茫然。她不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麽,夫郎走後,夥計的兒子以及那個媒公就走了出來。
媒公找了個借口離開,少年則帶着擔憂的表情:“剛才我在同媒公說話,是不是周哥哥聽到了什麽,誤會了?”
陶青淡淡望了他一眼,她知道夫郎是不會無故生氣的。
但到底生什麽氣,此時陶青不太清楚。
等陶青回家後,聽到夫郎說要跟她分床睡,他睡床,她睡地。
陶青:“???”
陶青一直是更妥協的那個,既然怎麽問都問不出,怎麽哄也哄不好,只能委委屈屈地拿了被褥鋪在地上,期間她多次看向夫郎 ,後者不為所動。
直到陶青快睡着了,聽到夫郎冷冽的聲音:“地上睡得可舒服?”
他讓她上去睡。
陶青迅速爬上床,并沒有因此生夫郎的氣,她待周福臨一向溫柔。
夫郎是背對着自己的,陶青摟住他的細腰,下巴擱在對方肩處,語氣有些可憐:“福臨……”
周福臨心中嘆了口氣。
不知為何,他總是覺得那個少年很熟悉,白日發生的事,他不想就這樣告訴陶青,他還想搞清楚一些東西。
最後他翻了個身,臉埋在陶青懷裏,冷冷哼了聲:“抱這麽緊,我不熱啊?”
周福臨不是那種聽見什麽風聲就一個勁鬧的人,稍稍生了會兒氣,就冷靜了。
他說:“明日我同你一同過去。”
陶青自然歡喜,她小心翼翼地抱得更緊了些,悄悄道:“今日在生什麽氣?”
“不告訴你。”
男兒家有自己的小心思,周福臨想用另外的方法打敗某個觊觎妻主的人。
眼前這人是他思量了好久才打算嫁的女子,他可不希望花蝴蝶來了一只,哪天又飛來一只。
唇上傳來溫熱的感覺,是妻主在親他。
親完了,對方還在觀察他的臉色。
周福臨忽然覺得有些好笑,心慢慢軟了下來,他确定妻主心中是沒有別人的。
“方才睡得難受嗎?”他輕聲問。
“嗯?”陶清過了一會兒才意識到夫郎是問自己睡在地上的感受。
“唉。”
陶青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好像有點兒,這個地太硬了,可能要夫郎親親才能好。”
周福臨凝視着她,臉上沒有什麽表情,卻慢慢的把唇覆了上去。
第二日,他随陶青一同到了醫館,那少年仿佛跟他打擂臺似的,也跟着母親來了。
少年笑道:“母親身體不好,我來幫她的忙。”
醫館內的某些病人都眼熟了少年,紛紛誇他有孝心。
周福臨挑眉,将自己一直帶着的包袱打開。
這個包袱,陶青在路上打算替夫郎背,被夫郎拒絕了,因此她也不知道是什麽東西,緩緩望過去。
陶青就看見夫郎打開包袱,露出裏面的食盒,盒子裏裝了不少的點心。
說到點心,之前少年第一次來時給陶青的那一盒,陶青拿回了家,分給了家人們。
那次周福臨問她是誰給的,陶清便如實回答:“店裏夥計的兒子,為了感謝我照顧她母親而做的。”
周福臨帶點心,其實也是想到了這一茬。
他的聲音比以往柔綿,低低的,輕輕的,對陶青道:“妻主走得匆忙,沒怎麽用飯,吃點東西墊墊吧。”
從未見過夫郎如此溫柔的陶青:“???”
不是,福臨啊,我們走得并不匆忙。
我還添了一碗粥,你不記得了?
作者有話要說:周福臨(溫溫柔柔):少廢話,吃不吃。
陶青:……迅速拿起一塊
陶青(豎大拇指):夫郎真棒。
作者:小陶啊,你能硬氣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