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亡妻喚姜氏,落水有內情
在小皇帝的印象中,楚國這位年輕的宰輔是一個堪稱古板的人,在某些方面和年近花甲的楊丞相比起來也不遑多讓。整日裏都端着一副無比正直的表情,還不近女色,一點都看不出來是個年輕人。
當然,這副表像在程照死後就完全被撕開了。三十多歲的楚國丞相被發現死在了自己卧房內,懷裏還抱着一塊牌位,上頭寫着“亡妻姜氏”。衆所周知,程照大齡未婚。
在場的人都沉默了,開始思考,這姜氏是哪個姜氏?
然後想了許久,符合“身亡”這一條件的,大概只有十幾年前就死去的姜家三姑娘了。聽聞昔時姜家曾有意将三姑娘嫁與當時還只是個小官的程相爺,只是後來姜三姑娘未到婚期便因病而香消玉殒,定親之事不了了之,讓生者徒留遺憾。
原來程相爺竟然如此情深不壽,到死只記得年少時候的姑娘。這事傳出去以後,楚國舉國震驚,編出了許多話本,專寫程相爺年少時候與姜家姑娘的故事,聞之落淚者不計其數。
只有從小被程照荼毒長大的小皇帝不屑一顧,呵,就那個老狐貍,活該他一輩子娶不上媳婦!誰叫他一直都是悶嘴葫蘆,往往只以眼神示意,哪家姑娘會喜歡這種男人?每天要猜他的心思,累都累死了!
想的多了,小皇帝越發撓心撓肺,每每在深夜還在設想,若是當初自己早些知事,說不定程老狐貍十八歲就能娶親了,哪能耽擱到三十六歲還是童子身,還就這麽死了!
如今,七歲就知事的他看着對面年輕了十八歲的程老狐貍,沉默了。算起來,程照今年六月底便是十八歲生辰,就這般看來,他今年不可能娶得到尚書令家的姑娘。
“你剛剛怎麽不走快些?跳下池去救了姜家姑娘,明日你們就能定下來!”小皇帝恨鐵不成鋼,虧他回憶了許久,才想起這麽一回事——在某年常平長公主的集賢宴上,姜家姑娘不慎落水,之後卧病在床兩月有餘,從此落下病根——據後來寫話本的考據,這是她夭亡的主要原因。
程照微不可見地蹙了下眉頭,道:“在下怎能挾恩求報?陛下好意,在下心領了。”
況且,他如今并無風花雪月的心思,他想要青雲直上不假,但他從沒想過要通過一個姑娘來獲得地位。如果他要娶妻,必要娶阖眼緣的,比如說長得像……姜姑娘那樣的。
小皇帝懶得再與他争辯,反正自己怎麽也說不過他,幹脆道:“你跟着朕做事,年初的官員選任随你挑。不過醜話說在前頭,好的差事都被世家定好了,你得排他們後面。”
程照終于勾起唇角:“多謝陛下。”
“你這是答應了?”小皇帝詫異地挑了下眉,還以為自己得多費些唇舌才能讓這老狐貍徹底相信,沒想到這般順利,難道其中有什麽陰謀?
程照視線往樓外一掃,道:“在下今日來此赴宴,正是為了求一機會,如今機會近在眼前,為何不答應?”
“行,你回去在家等着吧。”小皇帝招了招手,轉身走下樓,“今日朕出來得有些久了。”
Advertisement
程照恭敬地跟在他身後,看着他小小的身子努力凹出身長七尺的模樣,心頭掠過一絲怪異,怎麽看着,這皇帝走路的姿勢竟隐隐約約與自己有些相像?
姜婳回家之後便迎來了全家人的噓寒問暖,連向來不與小輩親近的大伯父都過來沉聲安慰,說明日去陳府為她讨個公道,問問陳大人兩家何時結了死仇。
姜婳受寵若驚,大伯父向來不茍言笑,何時竟還會安慰人了?她不合時宜地想,難道是大伯父和陳大人結仇了?這是很有可能的,就大伯父那性子,若不是輔國公這一名頭,仇家能從皇城門口排到京城門外。
等一屋子人走得差不多了,姜妙才尋了空跟她咬耳朵:“你別聽我阿父說的,這事跟姜如有些關系。”
姜婳驚訝:“這跟二堂姊有什麽關系?”總不至于是陳怡和姜如結了仇,這才找自己麻煩吧?
她剛洗完頭發,姜妙一邊給她擦頭發,一邊說話:“你今日出門去了,我無聊便滿府亂轉,結果碰巧撞見姜如,我一看她眼神躲閃就知道事情不太對。後來你落水的事傳回府,我就聽見她去阿父面前哭訴,說什麽‘都是我的錯’‘是我連累了阿妹’……反正跟她脫不了關系!”
姜婳陷入沉思,陳怡和姜如,她們會有什麽關系呢?在腦中将京城各個世家的關系都捋一遍,姜婳恍然大悟,陳怡是太後的堂妹,而太後舅家姓程,正是程婉柔家,程婉柔是太後表妹,雖然兩人沒有直接的親戚關系,但世家關系網錯綜複雜,所以陳怡可以算是程婉柔的表妹。
而程婉柔之前便說過,楊鶴知給她表妹寫過情詩。
頭發差不多擦幹了,姜妙将帕子放在一旁,跟她讨論:“你說姜如是不是有嫌疑?”
姜如肯定點頭:“有,不過怕是因楊鶴知的關系,婉柔不是說楊鶴知給她表妹寫過情詩嗎?想必是陳怡,嘁,楊鶴知夠風流的。”她猜測姜如肯定在背後煽風點火、禍水東引了,不然的話,陳怡怎麽也不會失心瘋把她推下水。
姜妙狠狠一拍桌子,怒不可言:“又是因為那個渣男!我們改日找人把他套麻袋打一頓,叫他到處沾花惹草,還讓你受這無妄之災!”
姜婳搖搖,勾唇淺笑:“套麻袋哪夠?我回頭寫點東西,遲早叫他在陳怡和二堂姊中選一個,腳踏兩條船劈開叉!”
至于陳怡,明日大伯父去陳府就夠她喝一壺。只是不知道,她怎麽也會落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