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
周日早上京京和老賀吃過早餐後去了媽媽那裏。舅舅和舅媽周二飛澳洲,小年輕們還沒點頭。四個家長先接上頭,達成一致意見是肚子裏的孩子不能是非婚子。
媽媽和她一邊練習瑜伽,一邊和她八卦家長裏短。
“洋洋的女朋友比他大三歲,比你還要大一個月。折壽呢,以後一個比你大的弟妹,天天喊你大表姐。”這些信息,表弟上周告訴她了。他去澳洲後獨身一人,語言也不好。第一個幫助過他的是當時的鄰居,也是他的女神。前段時間女孩子失戀,他安慰着安慰到床上。當然,馬洋洋表示自己要做爸爸,為了給孩子媽媽和孩子一個更好未來,他會努力念書将來找個好工作。
年齡根本不是問題,京京并不想去說服媽媽,只好轉移話題。“人家女孩子挺好的,現階段是你們家馬洋洋配不上人家。再說了,如果結婚後也不會天天見面,一個月能見一次就不錯了。她們不回國,估計一年都見不上一次。”
馬女士說,“見面是重點嗎?”
京京反問,“您說什麽是重點?”
“你男朋友多大?”馬女士擔心京京找個年紀小的,又擔心找個年紀老的。
實話實說,“實歲三十一,虛歲三十二。”
馬女士挑刺,之前說好的信任蕩然無存。“大五歲呀?有點老。”
“不是離婚男吧?”追問繼續。
京京表示無語,話題繼續拐彎。“剛三十出頭,哪來那麽多二婚男?”
“馬洋洋二十三歲一婚,七年之癢大概率會離婚。三十歲之後二婚的不要太多。”
“你是做姑姑的,能不能盼着自己大侄子日子過得好點?”
馬女士繼續找論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不說他,我旅行團裏另一個朋友老莫家。兒子有一兒一女,去年離婚的。他今年也才三十二,秋天就要二婚了。”
京京有意轉移話題,“他的一兒一女怎麽辦?”
Advertisement
馬女士說,“兒子跟爸爸,女兒跟媽媽。”
“兩個孩子被分開呀?”轉移話題+2。
馬女士絲毫沒有察覺,“老莫家是顏控,兒子長得像媽媽,帥氣可愛。他們老兩口努力把孫子争取過來。”
“合着孫女像兒子,長得不好看,就不要啊。”轉移話題+3。
“他們老兩口相貌端正,偏偏生個醜兒子,如今孫子相貌好,肯定要争取呀。”
“你的朋友一家都是什麽人呢?”轉移話題+4。
話題拐了八百道彎兒,落點到了批判馬女士的朋友一家上。馬女士和京京分開之後,才發現自己的重點被帶偏了。老莫一家的家長裏短,關她什麽事情呀。
京京是鍛煉完就跑,回家拉上窗簾睡午覺,發誓要在下個項目啓動前睡足。她一覺睡到下午五點半還意猶未盡。不過不能再睡了,楊聞昭約她晚上一起去吃大槐樹燒烤,
“燒烤店那邊不好停車,我們一會兒騎單車過去。”
“好。”
倆人碰頭後才發現彼此不約而同的大白T恤,牛仔褲。夏天的微風輕輕吹拂着衣袖,倆人籠罩在晴日傍晚的霞光裏,幹淨,美好。他們一起遺憾沒有提前在校園裏相遇,不然在自己的青春校園時代遇到這麽美好的人,回憶裏一定不只是課本講堂。
“楊聞昭,你自行車水平如何?”
“還行。”
京京的勝負欲起來,單腳踩着腳蹬,望着他問,“我們比比如何?”
走起,原本的并排,随着姑娘的加速,變成一前一後。
“你怎麽自行車騎得這麽好?”
“我在自行車之都修煉過半年。”
“哪裏?”
“阿姆斯特丹,我大二下學期去換過。”
“怪不得呢。”
還有兩個路口到人民醫院的西巷,倆人并排等紅綠燈。楊聞昭看到她額頭和鼻尖的汗水,低頭從口袋裏取出紙巾遞給她。再擡頭時,眼睛的餘光看到等紅綠燈的一位騎電動車的男子正在暈倒。他慌忙從車子上跳下來,一下沖了上去。
倒地的男子心跳很慢,呼吸微弱,嘴唇發紫。楊聞昭一邊做着心肺複蘇搶救,一邊指揮着男子的同伴趕緊撥打120急救。京京也沖了過去,楊聞昭看到她的鞋子後擡起頭。額頭和臉上的汗水順着脖頸向下流,他看到京京擔憂的表情,也看到不遠處地鐵站,手上的動作沒有停。
“京京,跑去旁邊的地鐵站,借他們的AED(自動體外心髒除顫器)。要快!”京京聞言後,撥開人群朝地鐵站跑去。
這是京京第一次直接面對,或者說參與一個人的生死。她能感受到自己奔跑的速度,也能聽到耳邊時間流逝的聲音。幸運的是地鐵站有AED設備,車站的駐站民警接受過心肺複蘇術的搶救。民警帶起設備和她又一起跑回事發地點。
民警接力搶救,汗流洽衣的楊聞昭對着滿頭大汗的京京豎起大拇指。救護車在五分鐘之後趕到。他們望着駛離的救護車,相互攙扶着笑了起來。救人一命,真好。
手已經髒了,臉上身上都是汗,也顧不上擦拭,他們重新騎上自行車朝大槐樹方向趕去。
“我們坐外面吧。出了滿身的汗,坐空調屋反而難受。”京京對楊聞昭說。
“行。先進去清洗一下。”
京京勾選過菜單上自己想吃的之後把紙筆遞到對面。她手肘立在桌上,右手托着臉頰,盯着楊聞昭額前被打濕的頭發。這家店外面的巷子很窄,天色已晚,這裏嘈雜又安靜。她靜靜地注視着,心裏想着,人如果愛月亮,就會平和地注視它,猶如自己平和地注視他一樣。
“看什麽呢?”
“看月亮。”
楊聞昭擡頭看了看天,農歷月初呀,新月是早晨升傍晚落,晚上看不到的。
他好奇問道,“月亮在哪兒?”
京京悠悠開口,“眼前呀。”
“這麽高的評價,謝謝誇獎!我如果是月亮的話,對面的應該是藍色星球。因為月亮圍繞它公轉呢。”
倆人一起笑出聲。好土呀,土味情話不是誰都能說得。
楊聞昭把烤出來的第一片牛舌放她碗裏,示意她用特制蘸料吃。她用筷頭蘸了一下,舌尖接觸到一絲清爽辛香,很獨特的口感,不像是羅勒,也不像是薄荷。
“什麽呀?”
“荊芥。很适合夏天的醬料。”
“嗯,好吃。”
“這家店開了快二十年。我念大學時候,回江城第一頓一定是他們家。”
倆人開始聊起來各自過往的生活。京京談起她去荷蘭交換的一個學期,那時候她想有機會離開江城也挺好的。不過她貌似高估了自己。她從來都不擅長主動社交,于是課餘時間往往是獨自一人的城市漫游,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
楊聞昭說自己在國外的那一年,同事們很熱情,尤其是在吃過他做的紅燒小排之後,更加熱情。有一位白人同事幾乎每周會來家裏拜訪,他只好順便把同事的飯也做了。後來那位同事上網沖浪,得知螺獅粉,纏着他問可不可以做。他讓沈钺從國內郵寄了一箱送給那位同事。從此之後,那位同事就愛上了來自中國廣西的獨特味道。
京京聽得哈哈大笑。
嚴大夫和楊爸爸從祥安裏回到自己家。不過晚上吃多了,倆人又從家裏出門溜達消食。嚴大夫吐槽自家老公所在科室在晨會搞罕見病分享,每兩周一次,每周一早上七點開始,從主任醫師開始。“你們科室搞得那個晨會分享太形式主義,雖然很好發公衆號宣傳,哪有大早上七點開始的。”
“嗯,科室換新領導了嘛。我們科室人多,我明天講完估計下次要到冬天才能再次輪到。再說…”楊爸爸倒是看得開,分享的材料都是現成的,沒額外花太多時間。只是他講到一半,被自己媳婦緊緊抓住胳膊,話被打斷了。
他順着媳婦的眼神方向,看到燒烤攤擺在外面的桌子,其中一桌的身影像是自己兒子。
楊爸爸和媳婦收回眼神後,相互交流了一下,确認背對着他們的人就是自己兒子。兒子正在炭爐邊烤肉,烤好一片,夾到對面姑娘的碗裏。好不殷勤。
嚴大夫小聲問,“過去打招呼?”
楊爸爸也低聲回複,“別了吧,我們過去會讓女孩兒不自在的。”
有道理,不過去也成,坐遠處圍觀。嚴大夫拉着楊爸爸往回走,進了最近一家便利店,買了兩罐啤酒,一袋花生,一包瓜子,一盒驅蚊貼,兩份薄雜志。
倆人選擇在大槐樹不遠處的一家已經閉店的店鋪門口坐下。雜志是坐墊,花生米是下酒菜,啤酒是消遣。兒子和女孩子吃着烤肉,他們吃着袋裝花生米和瓜子。
“老楊,對面是兒子女朋友吧?”嚴大夫遠遠瞧見兒子把卷好的烤肉遞到姑娘嘴邊,問身邊的老公。
楊爸爸喝着冰涼的啤酒,點頭,這不顯而易見的嘛。
嚴大夫往嘴裏塞花生米,邊塞邊說,“姑娘太漂亮了,氣質不太像他同事。會不會是沈钺介紹的?”
楊爸爸則是不停喝啤酒,“這就不知道了。”
嚴大夫又看到姑娘給兒子前胸後背上貼驅蚊貼,感嘆道,“哎喲,兒子被蚊子叮了,像我。姑娘真不錯,知道兒子招蚊子,提前準備了驅蚊貼。這門婚事我同意了。”
“呃…”八字還沒一撇呢,至少兒子那邊還玩着保密工作呢。不過他越瞧越覺得姑娘眼熟。如果楊爸爸的爸爸在現場的話,能一眼認出來這不是六號樓小賀家的姑娘嘛!可惜間隔有些遠,夜裏光線并不好,加上楊爸爸在祥安裏呆的時間不長,他并不太确定。
兒子不知道說了什麽,對面的姑娘開始笑起來,笑容越來越開。哎呀,有些羨慕了。
“老楊,明天晚上我們也來吃烤肉吧。看饞了。”
“不行,明晚我要上課。”
“哦。換後天晚上吧。反正越早越好。”
……
大熱天靠着爐子烤肉,真是“不錯”選擇。
……
--------------------
烤肉店在人民醫院後巷(34章),楊的父母是人民醫院的醫生,住醫院附近。
每日兩章,還是晚八。本周日完結,無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