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出現旱情
蔣敬之身體虛弱,葉明澤只要了一次,他就昏昏欲睡,卻還堅持着要沐浴。葉明澤只好容忍他的這點小潔癖,打了熱水幫他擦洗身體。直到身體舒爽了,蔣敬之才安然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葉明澤一聽到外頭的動靜就起來,今天還有件重要的事辦,不能耽擱了。等他一切穿戴妥當後,蔣敬之睡得還很香甜。葉明澤不得不當個擾他清夢的劊子手,把他從床上挖起來,親自幫他穿戴。
看來昨天被折騰厲害了,直到被冷水敷面時,蔣敬之才完全清醒過來。沒辦法,正是因為大病初愈,身體需要調養,他才會在這裏。呵呵,真不經折騰,蔣敬之唯有淚千行。
兩人洗漱完畢,葉明澤叫早就等在門外的秦媽進來。蔣敬之身體沒調養好之前,三餐都由他奶娘張媽做好送過來,葉明澤當然是和大家一起吃。
飯後,一家人趕往祠堂。他們到時,葉氏一族族長和一些德高望重之人也差不多到齊。等所有人到齊後,族長開始主持入族譜儀式。
嫁人的男子和女子不同,男妻在圓房第二天,族裏就要為他單獨開祠堂入族譜。女子嫁為人婦後,并不會當時就記入族譜。族裏會在年末為她們集體開一次祠堂,當年同族的所有新嫁婦統一上族譜。
入族譜的儀式沒那麽繁瑣,沒多久就完成。蔣敬之很想和炕床來次親密接觸,可惜卻不能,他還需要行敬茶禮。
看着一屋子長輩依次排開,葉明澤有些慶幸,他們只需要跪拜直系長輩,叔伯們只要敬杯茶就行。
爺爺父親和叔伯們給的都是紅包,除了爺爺和父親給的紅包有點厚,其他人都只是意思意思一下。奶奶和母親都給了一個銀簪,實心的,其他伯娘嬸嬸和幾個姑姑給的都是包銀簪子。
同輩中,除了收獲了幾個兄姐的見面禮,大多數人都比葉明澤小,需要他和蔣敬之往外掏禮。蔣敬之是按這邊的規矩準備的禮物,大的幾個,男孩子一律給十來文銅錢,女孩子一人一朵絹花。那些小的,每人給個幾文,他們也挺樂呵。
別看錢給的不多,架不住孩子多啊。這次大姐、大堂妹和兩個出嫁的姑姑都帶着丈夫孩子回娘家來喝喜酒,拉拉雜雜一大堆人。再加上稍晚還要拜見同村五服內的長輩,光是禮錢都要撒出去至少幾百文。這對平民新婚夫夫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搞定一切後,葉明澤看蔣敬之臉色不大好,也就沒有多待。
蔣敬之半躺在炕上,看秦媽收走床單,頗有點不好意思。他當了近二十年大少爺,哪會做飯洗衣服。以往,葉明澤的衣服都是葉母和葉柳洗的,現在蔣敬之嫁過來,哪好意思讓婆婆和小姑給他漿洗衣物。
幸虧有林文珏,否則蔣敬之都不知道日子要怎麽過。
此時,小姑葉琴房裏頗為熱鬧。
“娘,你們去哪找來的二侄媳婦?一看就是富貴人家出身,怎麽跳過小弟說給了二侄子?”溫氏大女兒葉筝眼皮子有點淺,看蔣敬之穿戴不俗,很是眼熱,“衣服雖是棉質的,質量可好,不便宜呢!你看他頭上戴的簪釵步搖,都是金子做的,那個可值不少錢,不會是包金的吧?”
Advertisement
“你二侄媳婦提親對象就是你侄子,怎麽說給你小弟?再說,裏面門道多着,則全娶了他弊大于利,也就沒給他争取。”溫氏把內情講給兩個女兒聽。
“有什麽好的,他現在幹不了活,還得花銀子養着,幸虧不需要公中出錢。”葉琴一邊繡着手中的娟帕,一邊覺得慶幸。
“娘不是說了,調養幾個月就能好?”
“二姐,這什麽都怕有個意外,萬一身體好不了,錢又花沒了,可如何是好?”葉琴自己肯定要找個康健的,像二侄媳婦這樣的,她看着心裏沒底。
“小妹說的也對。娘,你不是說他家被抄家了,那怎麽看着他手頭還有不少錢的樣子?”
“這我怎麽知道,當初做媒的時候沒說這個。”溫氏挺納悶,要是讓她知道蔣敬之有幾百兩銀子,還有一房下人,估計她就不管什麽利弊,定會鼓動小兒子娶他。
“二姐,你看他一個大少爺,即使身體好了,也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要是他沒有什麽來錢的手藝,這不是白養一個人嗎?”葉琴為人非常務實。
這時她們還不知道蔣敬之的嫁妝有多豐厚,等哪天她們知道,還不眼熱死?到那時,估計她們再也不會嫌棄他不會幹農活。
溫氏娘仨聊得起勁,葉母這邊也不予多讓。
“二嫂,你們怎麽同意明澤娶這麽一個人?人看着是個好的,就是美人燈似的,能下地幹活?”大姑葉舒畢竟和葉父是一母同胞,對二侄子自然是關心的。
“你那侄子,主意大着呢!當初我就擔心你侄媳婦的身子,沒個好身體,在農家可怎麽活?”葉母感嘆着,“除了身子弱點,其他的都還不錯。我看他脾氣好着呢!”
“娘,娶都已經娶了,最要緊的是趕緊養好他的身子。诶,對了,不是說二弟媳婦家産都被罰沒了?怎麽看他的裝扮,不像缺錢的樣子?”大姐葉芝現在才發現這個,反射弧有夠長的。
“這我哪知道?問你二弟去。”葉母對此喜聞樂見。
“二嫂,嘿,我們也算是白操心,明澤精着呢!哪會沒考慮清楚?”葉舒每年也就逢年過節才回娘家,見到葉明澤的機會不多,對他的印象卻挺深。
“可不就是?連我這個做大姐的,多數時間都是聽二弟的。”葉芝說起這個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畢竟大興朝尊卑分明。
“大姑子,這是你二侄媳婦給的,你拿些回家。”葉母一拍腦袋,起身翻出幾樣東西,差點就給忘記了。
一塊細棉布,不大,幾樣吃食,算是回禮。
“這布做裏衣正合适。”大姑子看來挺滿意。
說着說着,幾人換了個話題,重新熱火朝天地聊起家常。
如此又過了幾天,該拜見的拜見,該回禮的回禮,新婚期總算過去。由于這段時間農活不多,又恰逢新婚期間,葉父也就讓葉明澤在家多陪陪新嫁郎。
這些天,兩人多數時間都在看書,蔣敬之靠在炕上,葉明澤則伏案溫書。雖默默無言,倒也溫馨。
日子一天天過去,很快就進入三伏天,蔣敬之的身體逐漸好轉。
今年天熱的很,平均氣溫比往年高了好幾度。最近都沒有下雨,田地出現缺水的苗頭。
這個時節,正是莊稼挂果的重要時期,葉家村人只能勤澆水,頓時勞動量大增。其他作物還好,種水稻的最麻煩,每天一早一晚,都要排隊灌水。時不時還有人因插隊引起龃龉。
幾個月下來,葉明澤已把原主的學問融會貫通,他準備加入澆水大軍,也不在乎浪費那麽幾天。
随着時間的推進,陽山縣附近一大片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葉家田多,勞力卻不是很足,只能全家老少齊出動。這個時候想找親朋好友幫忙都不行,家家都缺人呢!
看着一大家子累的倒頭就睡,葉明澤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和蔣敬之商量後,決定采取兩手行動。
蔣敬之随張伯去陽山縣買了兩對年輕夫妻,一看樣子就是長幹體力活的,正好能幫上忙。
葉明澤則向葉老爺子建議,除了水稻外,其他作物都起壟,方便引水。這樣,只要灌足一次,至少可以休息一兩天。
葉老爺子琢磨再三,覺得可行,便把這個方法告知村長。村長召集村裏幾個德高望重的老人,連夜商量,最後決定挨家挨戶通知,執不執行,他們也管不上。
葉家第二天就開始起壟。這種時候大家都不分彼此,一片一片輪着來,沒幾天就打好了壟。現階段這個方法還是不錯的,河水水位不低,水車很容易就能把水帶上岸。
看着河水慢慢灌進旱田,衆人晚上總算能睡個好覺。葉明澤一點也不擔心這些旱田作物爛根的問題,天氣這麽熱,太陽這麽好,暴曬個一兩天立馬就幹。
蔣敬之看葉家男女老少齊上陣,本是想幫忙的,葉明澤沒讓。蔣敬之身體還沒好全,他怕他一勞累,身體開始反複,那就不劃算了。
這麽一來,除了每晚派幾人放水之外,葉家其餘人就開始閑下來。天太熱,白天大家都窩在陰涼地方,晚上早早上床。
蔣敬之很愛幹淨,大熱天的,沒有冰盆,渾身都是汗,老想洗澡。葉明澤只允許他一天洗兩次,多了對身體不好,其餘時間只能擦澡。
蔣敬之不怎麽愛出去,多數時間都呆在房裏,只着裏衣,倒也松快不少。
很快,秋收季節到了。期間下了場小雨,對缺水的田地來說,只是杯水車薪。葉家村旱情較輕,又采取了适當的措施,減産不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