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狩獵

次日一早,葉明澤和蔣敬之帶上禮品,去拜訪監管此地流放人員的監察小吏。流放人員,凡成年男丁和自身有罪行的女子,都會分到一份田地,必須要自己或者家人勞作交賦稅,空着田地用銀子買糧上交或雇人勞作都是不行的。畢竟是犯人,哪能當自由身論處?

北漠村的監察小吏姓周,祖輩都是當地人。他在這個位子上一幹就是十幾年,想來以後還會接着幹下去。昨天他就從別的村民那獲悉,蔣家有人來探望,這可也算個稀奇事。流放這個事,都是南方人流放到北方,北方人流放到南方,天高路遠的,他幹這行十幾年,今兒才算是開了眼界。

聽到“篤篤”的敲門聲,周小吏應門一看是陌生人,想來就是昨天剛到的那夥人。看着浩浩蕩蕩十幾人進了自家院門,其中至少有半數人一看就孔武有力。他吓了一跳,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來鬧事的。

周小吏定了定心:“你們是?”

“蔣大爺是我岳父,這不這片都是您管着,過來拜訪一下。”葉明澤直接道明來意,并示意下人把禮物奉上。

“這哪好意思!”周小吏嘴巴說着不好意思,手上接的倒快。他不好意思當面翻看,拿眼角餘光瞄了一下,只瞧出其中一些是沒見過的鹹魚。他心中頓時有了計較。

“平時有您看顧一二,這是您該收的,小小心意不妨收下。”葉明澤不玩虛的,直接打出直球。

周小吏自然也明白,既然收下了禮,那平時起糾紛時,就順手幫襯一下,這并不費什麽事。況且看這人并不好惹,以後蔣家的事,能睜一眼閉一眼的事,他就不管了。

兩方人馬都心照不宣,達成協議後,周小吏面帶笑容地送走了葉明澤一行人。

“昨天我可是聽說他們來了五輛馬車,帶來的東西應該不少,你就收這麽一點?”周小吏媳婦兒覺得他們忒小氣。他家在北漠村跟土皇帝也不差多少,他們怎麽好意思就送這點禮?

“婦人之見。別看東西不多,在産地可能要不了多少錢,到了這邊卻值錢着呢!”周小吏把禮品都倒在桌上,發現有茶葉,蜜餞果脯,白面,還有一塊細棉布尺頭,那些不認識的魚應該是海魚。這些東西,他們平時哪舍得買來用?自從蔣家來了這邊,他家的日子都好過許多:“再說,難道你剛才沒看到那呼啦啦一大堆人?一看就不好惹,不妨結個善緣,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行了,當家的,既然你說好,那就好,我哪回沒聽你的。”此婦人倒也乖覺。

從周小吏家出來,葉明澤一行人就往說好的地方走,那邊,岳父岳母正等着。現在已是十月初,這邊雪下得早,他們只能在北漠村呆個一兩天。否則到時候大雪封山,他們被困在這裏,事情就大條了。

趁着這兩天時間,葉明澤帶來的人幫忙多幹點活,也好讓岳父岳母輕省些。

硬實的黑土地上,作物并不濃密。這邊人均田畝數很多,主要是畝産低,只能多耕種一些田地。南方是精耕細作,這邊卻是粗放型的,一人能耕種不少田地。

這邊種植的都是生長期短的作物,往年這個時候基本都收割完畢,今年卻還有些還沒有成熟,不過看來也快了。

Advertisement

蔣父原本沒留意,昨晚聽大兒子一說才注意到,這邊畝産也有所降低。主要是畝産本就不高,再減也沒減少多少,不刻意留意,還真不容易發現。

十幾個人忙碌了一天,把剩下已經成熟能收獲的作物都收割完畢。之後又留了一天,蔣敬之便在家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決然離去。不知幾時才能再次相見。

目送葉明澤一行人消失在村頭,蔣母一家都頗感難受。特別是蔣敬之三個弟妹,從小在兄長護持下長大,一遭遇難,兄長又因故遠離,那難受勁甭提了。這才相聚兩天,又要走了,以後又相見無期,最小的蔣敬賀眼眶都紅了。

走之前,蔣敬之給爹娘留了三十兩銀子,給小弟幾個看好病,應該是夠了。再多他現在也拿不出來。

葉明澤已經很能賺錢了,短短一年多,就賺了幾千兩銀子,可還是杯水車薪,錢總是不夠花。這次更是,兩人全副身家才五十幾兩。餘下的銀子要負責一路上的住宿吃食,還要備着以防有人路上生個病什麽的。再不能動用。

從北漠村出來時是零下幾度,一路往回走,溫度卻不降反升。等到葉家村時,溫度已上升到五度左右。

葉明澤一行人到家時,秋收還沒有結束。一些本就十月份才能收割的,到現在還沒成熟。希望能趕在下雪前秋收完畢。

葉家人多,需要照顧的田地卻少。那五十八畝田,都被打理的很好。除了玉米水稻,都收割完畢。玉米水稻眼看着就要成熟,葉明澤倒不擔心這些。他需要關心的是六月中旬前開墾出來的将近四百畝荒地。

五月底前種下去的已經收獲,還剩下一百多畝沒有成熟。荒地每畝只收了近兩百斤,在葉明澤看來,這個産量已經夠低,沒想到葉父卻說,荒田第一年能有這麽多收獲已經算極為罕見,更何況是在今年減産的情況下。

六月中旬到七月底前開墾出來的近六百畝地,都種了蔬菜,主要是大白菜和蘿蔔。八月份之後開墾的田畝,都只撒上上了各種抗寒能力較強的蔬菜牧草種子。之後也沒有管他們,任其自由生長。能不能長成,全看老天是否給臉。

進入十月份後,蜜餞生産開始逐漸減少,到十月末時,已完全停工。十月份蜜餞收益還不到前三月每月收入的一半,只賺了兩百五十多兩。對于囊中羞澀的葉明澤來說,也算是一大筆錢。

葉明澤又添了捕魚賺的錢,湊夠三百兩,買了十萬斤糧食,當然是分批派人輪流在不同糧店購買的。今年糧食又漲價了。這才秋收完畢,每斤粗糧比去年又漲了半文。兩年下來,粗糧漲價幅度達到了百分之五十。明年還這麽漲的話,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了。

大興朝北部還算好的,其他地方,受災嚴重的,已經出現逃荒潮。臨近的縣鎮,壓力都很大。暫時還沒有出現□□,要是明年還這樣,那這大興朝真要亂了。

剛到手的錢轉眼又花了出去,葉明澤在現代從沒感覺到如此缺錢,到了大興朝後,他每時每刻都在體驗這種感覺,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往年這個時候,來收海魚的外地貨商很多。今年人雖然不少,比起去年卻是少了一些。看來其他地方的災情已經影響到了陽山縣。貨商少了,一個是庶民的消費能力下降,另一個就是出行不安全。

明年的生意不好做啊,以後錢更要精打細算了。還好,暫時不用再買人,最大的開銷沒了,以後應該不至于那麽缺錢。

十月末,秋收正式宣告結束。那些還沒成熟的,估計再也沒機會了。

葉明澤家今年收獲糧食近十萬斤,算上剛買的十萬斤,以及原先餘下的近萬斤。五百人吃到明年秋收,至少還差十幾萬斤。糧食缺口有點大,真愁人。

前幾天,葉家村人去後山背面砍柴,遇到一只豺狗。當時人多,豺狗很快就被打殺。那些人還開心不已。

葉明澤想的更多,後山那邊基本看不到這種兇物,今年卻出現了群體行動的豺,這不是好兆頭啊。索性這段時間他閑着也沒事,不妨帶人進山打獵。到大興朝一年半,他居然還沒打過獵,他自己都覺得挺佩服自己的。

挑了個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好日子,葉明澤和蔣敬之帶着十幾對哨兵向導,向紫青山脈進發。每人配備一張弓,一把大砍刀和一只貼身攜帶的匕首。一行人先在後山附近轉了一圈,盡量把危機扼殺在搖籃之中。

果然不出葉明澤所料,後山附近的山頭游蕩着十幾只豺,衆人動手毫不手軟。豺是食腐動物,長相不符合葉明澤的審美,他不甚想要,但又覺得丢了浪費。這裏離後山很近,葉明澤找到村民,付出一只豺的代價,讓他叫葉家下人過來搬運。

一開始碰到的動物都比較容易獵殺,随着進山越來越深,獵物也越來越難以對付。到了紫青山脈附近,他們碰到一只野豬,速度很快。剛開始,大家都有點掉以輕心,差點被它撞到。它不僅速度快,力氣也大,橫沖直撞下,小碗大的樹,一幢就倒。

向導是被保護對象,碰到這種情況,他們只能墜在哨兵後面,除了為哨兵加持,就是盡力保護好自己。總歸是人多勢衆,野豬很快被處理掉。

事後,衆人不由心有餘悸。這頭野豬速度可是比向導快不少,要是當初被撞的是向導,估計現在都見血了。真是一刻都不能放松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