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海底世界
大集上擺攤子的人還是不少的。葉明澤讓人帶了一部分海魚幹,看中什麽,能用銀子購買的就用銀子交易,不成的話,看看賣方是否收魚幹,再不成,只能先放棄,等換到賣主需要的東西再過來跟他交易。
西市還是老樣子,擺攤的多數都是趕集的農戶。烤鱿魚攤子早在去年就遍布整個陽山縣城,真正成了糊口的小買賣。光這個生意,就養活了不少縣城民戶。
打眼望去,光西市就出現了好幾個烤鱿魚攤。他們還舉一反三,不少小型魚類、蝦蟹海貝都上了烤架。葉明澤不覺莞而。
葉明澤換取的主要都是糧食,其次是布匹草藥。至于武器之類,沒有內部渠道,根本買不到。鐵匠鋪如今都依附在各個勢力下,除了農具廚具之類還能買到,正規武器是不對外售賣的。
葉明澤通過葉則全的搭橋鋪路,每個月能從他所在的勢力買到一部分鐵。數量不多,只能選擇部分人優先裝備。
西市上賣糧食的并不多。現在大家都缺糧,自家吃都嫌不夠,哪敢往外賣?別看陽山縣城一片繁榮的景象,它下轄的村子,沒有積蓄的農戶這兩年早就被掏幹了口袋,再遭遇今年的旱災,多數人家都只能吃野菜窩頭,還是野菜占大頭,主糧放的很少。
現在正需要大量勞力挑水澆田,這些人家只能先緊着壯勞力吃飽,其他人則吃個半饑不飽,維持住生命跡象即可。
像葉家村這樣的漁村,日子還好過一些,別的沒有,海貨不缺啊。以前漁民捕到魚基本都是賣了換錢,自己吃的很少。現在,海貨能換取一部分糧食,賣不掉的就自己吃,也不用擔心沒銀子用。
這種天災年間,人情往來基本都省了。除去被各種勢力接管的村子,剩下的都不用交稅。油鹽醬醋也能用海貨換到,不願意收的,大不了多給一點海貨。有便宜可占,總歸有人願意換的。
這趟出來,葉明澤帶的海鮮幹貨有點多,到集市結束時,也沒能把貨物都賣出去。他也不着急,賣不出去,可以留着自家吃。
早上,葉明澤他們是踏着月色進的城。現在回家,就着下山的太陽餘光,只見車道兩邊,靠近陽山縣城,河流沒斷流的地方,遍地都是綠色。離陽山縣城越遠,綠色就越稀疏。偶爾幾片稀疏之間,夾雜着一小片濃密的綠色,這肯定是周圍有水源,勞力也不缺。只不過這樣的畢竟是少數。
看着這些,葉明澤神情凝重。等到今年收獲的糧食吃完後,陽山縣範圍內,将會出現不少饑民。能撐到現在,已經算是陽山縣民戶的運氣好。大興朝不少地方去年就亂了。
對比起他們,葉明澤覺得自己應該慶幸。他能在陽山縣附近州縣,買下一百對三級哨兵向導,真是僥天之幸。按三百比一的比例,要六萬人才能出兩百個。他去過的人市,加起來總人數是肯定沒這麽多的,但他還是找到了兩百個,估計那段時間,他的幸運值肯定爆表。
當初買下這批哨兵向導時,幾乎花光了葉明澤所有的銀子,搞得他前期銀子非常緊巴。好在中間一直沒出岔子,到了現在再看,這批人買的真是物超所值。
正因為有了這二百個人,葉家才能如此安穩,五百多人幾乎沒怎麽感受到天災*的致命威脅。想想當時他要是沒有逛着逛着,就逛進了人市,他估計也想不起來買人這茬子。到時葉家村就五個三級哨兵向導,稍微來個大點的勢力,就能把他們全滅了。一想到這種情形,他就感覺到後怕。
葉家的鹽都是葉明澤和蔣敬之兩人偷偷曬的,每次大集他們親自去陽山縣城,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去買鹽。當然這只是他們打的幌子,買鹽時他們都不假人手,去鋪子那晃蕩一圈,回來後,私曬的鹽就能光明正大地拿出來用。
Advertisement
曬鹽的地方不在葉家村哨兵的最大五感範圍內,暫時還是很安全隐蔽的。雖然如此,葉明澤和蔣敬之兩人還是避人耳目,每次出發都撐起屏障,不給有心人留一點蛛絲馬跡。
夏天,多數魚類都要制成幹貨,其中不少都被曬成鹹魚幹,用鹽量自然不小。能放開了用鹽的也就葉明澤家,葉家村其他人家都要算計着用,連懂地主家也只是主子能敞開了用,下人是沒有這個待遇的。
天地沒發生異變之前,董家的田地都是佃出去的。等到所有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變異之後,原先的佃戶都去開荒地去了。懂家的田地沒人種,家主不得不買了不少勞力來種田。
當初葉家村人沒轉過彎來,後來看到來投奔葉家村的民戶,都分了荒地自己開墾。有那機靈的,想到自家也沒幾畝田,多數都是佃的董家的田地。看到外村人擁有的田地都比自家多,他不樂意了,發動自家人也參與到其中。反正現在大家力氣都見漲,哨兵更是厲害,開荒的辛苦程度大大降低,墾荒比原先簡單的多,佃田終歸不如自己擁有。
有了帶頭的,其他田地少的甚或根本就沒有的,也紛紛加入。這麽一來,董家的田地自然再沒人租種。
有了葉家村人的參與,靠近後山的荒地被瓜分了許多。再有人進葉家村,能不能分到後山附近的荒地,就要看他們的運氣了。
由于早晚都要澆水,不少人白天又需要在屋裏幹活。葉家村人多數都養成了一天睡兩覺的習慣,白天睡半天,晚上再補個“午覺”。
這天,葉明澤帶着蔣敬之和葉明溪葉明江,選了個多數人都在田地忙碌的清晨,打算試着潛水。
蔣敬之在岸上給葉明澤撐起屏障并為他增幅能力,葉明溪葉明江則在邊上護衛。
葉明澤并不知道以他的能力,在有了蔣敬之加持後能閉氣多長時間。他索性把自己整個人泡進海裏。被海水淹沒的一瞬間,他真正感受了一把什麽才叫真正的沒頂之災。以前他也下過海,但和這慢慢走近海裏的感覺完全不同。
嘗試之後,他發現閉氣十幾分鐘沒有問題。葉明澤出水休息片刻後,就毅然走進海裏。他沿着海底一直往前走,就着清晨的光亮,海底缤紛的世界呈現在他的眼前。
葉明澤在電視中見過海底世界,也下過海,卻沒有親自潛水體驗過。親眼見到的那種感覺和從電視看到的感覺完全不同。海底瑰麗的世界徐徐在他眼前展開,那是何等的震撼。很多他叫不上名字的海洋底栖生物從他身邊劃過,只給他留下驚鴻一瞥的身影。
因第一次潛水,為了保險起見,葉明澤只下到十幾米深。這裏離沙灘有段距離,海底扇貝很多。葉明澤一直站在虎鯨身上,并沒有直接和海底接觸。他居高臨下的看着附近的海底,找尋着有價值的東西。
這附近的扇貝多是小型品種,其間點綴着一些大個的蚌殼,葉明澤也認不出是何種類。他随意翻了幾個,大多都還活着。那幾個敞着口的,撥開一看,多數是空的,餘下幾個都出了珍珠。顏色是最常見的淡粉色,個頭倒是不小。葉明澤小心地收好它們,又轉而查看起其他蚌殼。
潛到此地時,就花了幾分鐘,留給葉明澤探看海底的時間并不多。翻遍周圍的大型空蚌殼,看還剩一點時間,葉明澤選了幾個活着的大扇貝,又抓了幾把小個的,擰着裝滿貝類的簍子,便讓虎鯨載着他往上浮。
葉明澤浮起的海面離海岸差不多有好幾百米。岸上的三人見他遲遲不上來,明知道他一切安好,還是忍不住為他揪着心。不管如何,只有腳踏實地才能令人安心。
葉明澤瞧見後,綻放出發自內心的笑容。他沒有絲毫耽擱,拽着簍子讓虎鯨以最大速度朝他們前進。等到一定距離後,虎鯨帶着他瞬間閃現在蔣敬之跟前,把三人吓了一跳。
“大哥,下面怎麽樣?”葉家村沒有采珠人,葉明溪葉明江最多也就夏天在沙灘附近凫水,兩人對海底還是很好奇的。更不用說蔣敬之,他壓根沒下過海。
“喏,就弄了點海底的貝類。時間太短,只找到幾顆珍珠。”葉明澤掏出珍珠給三人看了看。
蔣敬之沒什麽大的反應,這種品質的他見過一些,不算稀罕。葉明溪則小聲驚呼,葉明江也笑彎了眼。
“這值不少錢吧?”
“以前是能值點錢,現在不好說啊。能潛入海底的又不只我一個,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樣嘗試了?”葉明澤也不甚清楚現在的行情,端看潛海的人有多少了。人多,這些普通的珍珠就不值錢。
“大哥,我也要下海!”葉明溪有點躍躍欲試。
“行啊,一會先試下在敬之輔助下,你們能閉氣幾分鐘。”葉明澤對此提議欣然接受。
葉明溪葉明江分別試了後,發現兩人閉氣時間差不多,都是六分鐘左右。蔣敬之不是他們的結合向導,輔助能力減半,兩人又只是二級哨兵,這麽一看,和葉明澤的差距還蠻大。
在沒有向導的加持下,葉明澤的水中最大視野是方圓一百多米。清晨光亮度不夠,視野進一步縮小。剛才他潛水時只是随意選了個地方,沒有事先觀察,未知才能迎來更多的驚喜。
首先下去的是葉明溪。他沒像葉明澤那樣慢慢在海底行走,而是直接跳進海裏,一直浮在海面上向前游。
蔣敬之的精神力籠罩範圍只有五百多米,葉明溪就在這個範圍內,四處查看。過了好一會,他才選定一個他認為不錯的地方,一個猛子就紮了下去。
海洋世界色彩斑斓,越往下游,生物種類反而越豐富。由于時間緊迫,葉明溪沒有在中途停留,遇到新奇的種類,也只能和它們揮淚告別。他沒有被誘惑,徑直下到海底。這裏不深,差不多有十幾米。除了海底最常見的貝類,還有不少蝦蟹在四處轉悠。
葉明溪沒有多少時間選擇,盡挑着個頭大的撿。蝦蟹并不那麽好抓,他沒帶捕捉工具,只能徒手以對。結果費了好大工夫才捉到一只大個螃蟹。
捉完蟹,所剩時間不多,葉明溪只能随手抓各種大小的扇貝充數,這倒跟葉明澤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哥大嫂,明江,你們看,我抓了一只大個頭的螃蟹。”葉明溪一上來就展示他的成果。
這裏幾人中,只有蔣敬之對他在海底的行動有所感覺,但也只是察覺到葉明溪的大致心情和行動,至于他具體做了什麽卻是不知的。精神力所過之處,只有模糊的反饋,并不能纖毫畢現。
“明溪,嗯,比我強點。”葉明澤沒好意思打擊他,肩膀一顫一顫的,憋笑憋的都快岔氣。
“是不錯,今晚加餐。”蔣敬之倒是真心誇贊。出海捕魚時撈到的螃蟹不多,趕海時倒是能抓不少,只不過多數個頭都不大,像這麽大只的,平時并不容易碰到。
“行了,別得意了。太陽快要升起來,明江,你趕緊下去看看。”葉明澤看天色已開始放亮,海邊的太陽更曬人,一個搞不好被曬傷就不值當了。
“嗯,大哥,那我下去了。”葉明江在兩人下海潛水時,早就在附近尋摸了一根樹枝,拿在手裏勉強能當個武器。
他逡巡了一陣,找到目标就直接奔它而去,幹脆利落,一點也不拖泥帶水。葉明江選的地方海參密度比周圍的要大一些,這東西營養不錯,可惜平時趕海很少能見到。
葉明江将簍子打開一個小口,用樹枝把海參直接扠進去,來回一陣掃蕩,直到氣息有點急,才浮出海面。
眼見日頭已經開始有點曬人,葉明澤一行四人沒在海邊多呆,趕緊收拾好東西返回葉家。
現在這種需要大量勞力的時候,葉家人也沒有閑着,連最小的葉柳都有幫忙。只不過他們是做一天歇一天,比起別人來要松快不少。今天正好輪到休息,葉家人都在各自屋裏忙活。
“爹,娘,你們看我們弄了什麽好東西?”葉明溪人很活潑。還沒進院子,倒先聽到他咋咋呼呼的聲音,真是實實在在讓人見識了一把什麽叫做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二小子,弄到啥好東西了?”江氏放下手中活計,上前湊起熱鬧。葉家其他人也紛紛上前圍觀。
“娘,喏,這是我抓的大螃蟹,晚上做了吃正好。這個還只是開胃菜,大哥那裏的才是正餐,娘你看了一定有驚喜。”葉明溪指了指旁邊簍子裏的大個海蚌,“把蚌殼都開了吧,說不定能開出珍珠來!”
葉明溪的聲音剛落,衆人視線一致投射在葉明澤身上。
“哪有明溪說的那麽誇張,就幾顆珍珠而已。”葉明澤沒有藏着掖着,很快從口袋裏掏出幾顆粉色珍珠。這些東西也就女性比較喜歡,絕大多數男子對此都無甚感覺。
這卻是葉明澤想岔了。珍珠即使再普通,個頭再小,也不是普通農戶用得起的。一盒珍珠粉可能就是能增臉面的嫁妝。平常時候,他們哪會花錢買這些對農家子弟來說算得上奢侈品的東西?
葉明澤看自己的娘和大姐小妹都面現喜色,幹脆給每人分了一顆。珍珠說是比較大個,也只是相對那些個小的來說,離真正的上品還差遠了。
很少有女人不喜愛飾品,珍珠這種不容易獲得的更加受她們青睐。葉家幾個女人在海邊生活了不少年,卻沒有哪一個有那個好運氣撿到這種個頭的。偶爾遇到的小個頭珍珠,大多都被賣了補貼家用。葉母只給兩個女兒留了一些充作嫁妝,數量并不多。
“你們怎麽得到的?”江氏看着她們手中的三顆,又看到葉明澤手裏還有兩顆,心裏充滿疑惑。沒道理他們幾十年來都沒碰到過這樣一顆,三個兒子卻好運,一下子弄到五顆個頭都不小的。不會是潛海了吧?
“娘,放心,我們心裏有數,不會冒險的。”葉明澤仿佛看出了母親的擔憂,“這不覺醒成哨兵,身體素質比以往強了很多,現在閉氣幾分鐘都是小意思。”
江氏想想大兒子和小兒子都比較穩重,有他們兩人在,不用她操心太多。二兒子就這麽華麗麗的被無視了。葉明溪若清楚他娘是怎麽想的,不知道會不會大哭三聲以示委屈。
有了珍珠美玉在前,其他的都被葉家女性無視了。現在她們眼中只剩下那十幾個大海蚌。江氏叫來廚娘開蚌殼。母女三人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廚娘的動作,等她一撬開,葉芝和葉柳就上前查看。這個沒有,那個也沒有,怎麽都沒有啊!三人盼星星盼月亮,總算在倒數第三個盼到一個。
開出來的珍珠和葉明澤給她們的差不多大小,顏色卻更加喜人,紅色深了些,光澤度更強,也更圓潤一些。葉明澤拿到的畢竟都出世有段時間,表面有所氧化,不負以前那麽光亮。
這邊幾個女人圍着大海蚌轉。那頭,葉父見了海參卻喜上眉梢。海參不容易采到,新鮮的營養豐富,曬幹了容易保存,雖在曬制過程中流失一部分營養,卻更容易被人體吸收。這東西在海邊都不便宜。那麽一會工夫,葉明江也只抓了小半簍子,夠一大家子吃一頓。
海洋生物,除了那些原本就很兇猛的魚類,其他像小魚小蝦,即使變異成三級,也不過力氣大些,跑的更快,并不會對人類造成威脅。
潛海要注意的就是那些帶毒的東西,随着動物變異,它們的毒性自然也相應增強。那些陸上的小蟲子也如此。
衆人仔細翻看那些被葉明澤兄弟幾人随手撈上來的扇貝,發現居然有好幾個品種。大多數都是在沙灘上随處可見的,只有那麽一兩種較為稀有,甚至還有一種在場衆人都沒見過。
自從人類覺醒後,随着時間的增長,人們越來越容易判斷各種生物的異變等級。不過人類只能區分不高于自己等級一級的。普通人能清楚分辨出零級和一級,對二級三級的卻不能區分。其他級別的,由于他們所知所見中還沒發現四級以上的,自然沒法确定,不過應當同普通人一樣。
要是葉明澤當初找人砍高級別木料造船時,能一眼分辨出等級,就不用那麽費事了。
不知道為什麽,不同級別食材混在一起,高級食材反而會被低級食材影響。一鍋各等級食材煮成的湯,最終味道會偏向最低級別的食材,不僅如此,高級食材的功效也會打折扣。經過幾次嘗試後,現在所有食材都是分級別烹制。
大蚌殼只有十幾個,又都被撬開了,不好存放,只能中午就吃掉。泡幾個小時,泥沙不知道能不能吐幹淨,他們也不管了,現在食物珍貴,不能浪費,吃點沙子無傷大雅。
大蚌殼只有一個蚌肉是二級的,其他多數都是零級一級,三級的一個也沒有。其他扇貝個頭小,數量沒有一千,也有幾百。自然什麽樣等級的都能找到。三級的只有那麽幾個,還不夠塞一個人的牙縫,幹脆曬成幹放起來。
這次沒有帶海水回來,海貝在淡水中活不了太久。
葉明澤:“海貝不多,趁着新鮮,趕緊吃了,省的這麽點子東西,還要費心曬制。”
“成了,你們忙去吧,我讓廚娘處理就是。”江氏從珍珠帶給她的驚喜中回過神來,随即打發走幾個兒子,剩下的事有她們娘仨負責就行。
葉家村一直沒人潛海,也就沒人發掘海底這一寶庫。其他好些漁村早就有人察覺,先行者算是賺了一筆。等發現的人多了,珍珠這類海洋産品打了不少折扣。再加上現在世道不好,金銀古董之類貶值厲害,珍珠也一樣受到了沖擊。這麽一來,珍珠的價格又降了一截。不過再怎麽低,總歸也比一般東西要貴。
此後,葉明澤讓人做了幾件安全衣,都是三級獸皮制成,很牢固。潛海人員下海時,衣服後背綁着繩索。若發生什麽意外,船上的人可以拽着繩子主動拉他們上來。這也算是一道保險吧,聊勝于無。
現在都是晚上出海捕魚,清晨就返回。對捕魚隊來說基本不會有機會潛水,算是有備無患。
真正能派上用場的倒是那些輪休的人,他們可以在沙灘附近潛海。葉明澤知道了,葉家村自然也會獲知。這幾天,海灘附近很是熱鬧。
有能力下海的村民們提前澆好水,趁天光微亮時紛紛下潛。各種以前很難獲得的海産品都陸續上了飯桌。
有了額外的收獲,葉家村人都喜笑顏開,平日勞作也更加幹勁十足。
這日晚上,葉明澤收到葉則全托自家人捎給他的一封信。信件內容很簡單,大致說了已确定朝廷沒有餘力再管其他地方,現在各個州縣都是各自為政。陽山縣沒有外來勢力,還算安生。最不得意的是那些附近駐紮着軍隊的地方官員。他們所轄的州縣都已被守軍接管,手中權利所剩無幾。
陽山縣城的勢力只能顧及周邊地區,像葉家村這樣偏遠的地方是管不到,也不會管的。至此,葉家村算是真正獨立,再不用交稅,不用被征徭役和征兵。同樣,沒了這些負累,自然受災了沒人會為他們赈災,出事了也沒人會管他們。從此,好壞自負。
葉明澤把信遞給蔣敬之,示意他看看。他岳家所在地是有守軍的,只要邊境城池不被他國攻破,他們在邊軍的所轄範圍內,遇險的幾率不大,只是日子會更加艱難。
蔣敬之看後着實放心不少。冬歇後各地都亂的很,随後又趕上葉家村大搞建設,緊接着就是春播。本以為農忙後能閑下來,想着是不是能把他爹娘接來。誰知,想法剛成型,又遇到幹旱和曬人的陽光,葉家再分不出大量人手。他也就死了心,把到口的打算給咽了回去。如今得了這個消息,暫時安下了懸着的心。
看完手中的信,蔣敬之心中頓時升起一股暖意。葉明澤雖沒談起過這檔子事,但他用行動向蔣敬之表明,他有把岳家的事擱在心上。正因為心裏有他,葉明澤才會把岳家的事當一回事,不是嗎?
葉明澤輕拍蔣敬之的手背,一切盡在不言中。
葉家村是個漁村,村裏小半哨兵向導的精神體都是各種海洋生物。這些精神體對于出海幫助很大,但在地面上就有點遜色。獸類善于在山林平地間迅速行走,鳥類則在空氣中的視野更大。三種類型精神體都各有各的長處。
總的來說,人類多數時間都是生活在地面上,另兩種會更占優勢。葉明澤已經從虎鯨身上獲得了足夠的好處,對于它這麽點小小的瑕疵,壓根沒放在心上。
哨兵向導的精神體多數都是獸類,鳥類和魚類占的比例不高。只有靠海和高山地區這兩種精神體出現的比例才會大幅度增加。
蔣敬之是帝都人,照理他的精神體是海獸的可能性并不大,可事實卻是如此。也不知道他和葉明澤是否真有緣分,才會千裏迢迢趕過來相聚在一起。
就着傍晚的餘光,望着田地裏一片綠色,葉明澤不得不慶幸,植物比人類頑強的多。人類不能暴露在烈日下,植物除了缺水打蔫,竟然沒有被曬傷的跡象。是現在的陽光輻射還不夠厲害,還是它們能完全免疫?真希望是後者。
一想到這種可能,葉明澤再也坐不住。山林裏紮根不深的茅草之類,小半已經枯萎死亡,樹木由于紮根很深,很少有因缺水枯死的。如果植物不能完全免疫陽光的輻射,要是陽光再厲害點,超過了植物的承受範圍,那麽植物大面積被曬傷曬死将指日可待。以後大家也就不用再忙活澆水的事情。
山林草木大量死亡,緊接着就輪到草食獸類,再然後是肉食野獸。食肉動物找不到食物,沖出山林是早晚的事,那對人類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想想這種可能,葉明澤就不寒而栗。一定得預防這種情況發生。
植物被曬傷,他不知道要怎麽救,一旦如此,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它們大面積死亡。葉明澤唯一能做的就是預先提防,提前應對。
葉明澤照例把想法告訴親朋好友。這種沒影的事,多數人都不信。葉明澤沒管他們,自行準備各種材料。此後,草苫、油布、毛氈大量出現在葉家。
自此,葉家人更忙了,除了忙活除草澆水之外,他們又多一項工作,那就是每隔幾米在田地裏打細木樁,樁子差不多兩米二十高,離細木樁頂部十幾公分處,再用一樣粗細的細木棍将它們兩兩相連。頂部則是每隔幾十公分就架一根細木條。他們一邊搭框架,一邊做草苫。近兩千畝全部都要這麽做,真是個浩大的工程。
別的人家葉明澤可以不管,他大伯和姥爺兩家,他是強制性要求他們也這麽做,大不了費點力做無用功而已。油布和毛氈都是要花錢買的,兩家人舍不得,都采用不花錢的稻草稭稈做草苫,不夠數的就上山打茅草。
葉家村還是老樣子,跟着做的人家不少,只是都跟他大伯和姥爺兩家不花一文錢的做法一樣。那些沒有跟着葉家一起補苗的,這次多數也沒搭理他。這些人家看着忙碌的葉家村人,就像是在看一出精彩的大戲,每天空閑時就拿這事當個笑話講。
最好沒像葉明澤想的那樣,否則,有他們哭的時候。
葉明澤大姑家處理起來有點麻煩,單他們一家這麽做不止沒好處,反而還會禍害他們。葉明澤給他大姑想了個方法,盡量說服其他人家跟着一起幹,不花錢,也就下點勞力。如果願意一起這麽幹的人家多,那就這麽做,反之,幹脆就放着不管。只有一家子好過,還不如大家都不好過,這樣日子還安生一點。人心難測,最怕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曹知縣收到葉則全的消息後,眉頭緊皺,整張臉都繃着,好半響,才拿定主意。曹知縣老家不在這裏,亂起之後,僅靠他一家人和他的一些心腹,就掌握了陽山縣城最大的勢力,能耐不可謂不大。他是個明白人,這種事只能防患于未然,等它發生時再挽救就來不及了。
可惜陽山縣城離最近的山都有好幾裏,弄木料有些麻煩。只能多派些人去砍,能搭多少是多少。
曹知縣清楚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便把消息提供給陽山縣周邊勢力。不少勢力都開始搭起遮陽棚,覆蓋面積有大有小,端看他們相信的程度。
葉明澤也不确定當他猜測對時,這個遮陽棚是不是有用。不要擋住了能曬傷植物的陽光,又把莊稼給捂死了。這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葉明澤對此毫無辦法,先這麽準備着,到時候再說。
不管怎樣,日子還得照常過。接下來的日子,葉明澤每天派人全副武裝地去田地邊查看,一旦發現有莊稼死亡,就仔細辨別。缺水而死和被陽光曬傷而亡,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
其實以現在幹旱的程度,這些一級以上的莊稼枯死的可能性并不大。一旦有植株出現異常,很大可能是被曬傷。
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葉明澤能做的都做了,接下來只能看老天爺給不給臉。
老天爺果然沒打算給臉,七月下旬,陽山縣溫度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的三十七度。溫度高就算了,這點溫度南方的夏天并不少見,曬到人身上只是容易令人出汗中暑,并沒有其他問題。
今年的陽光真是邪門,伴随着高溫的是随之附帶的輻射。這跟核輻射之類不同,并不會有輻射污染。它沒有其他作用,就是能曬傷表皮。前段時間是曬傷人類和動物的皮膚,現在終于輪到植物了。
當莊稼出現被曬傷的苗頭時,有所準備的人家都開始搭遮陽棚頂。沒有準備的現在只能幹瞪眼。有那不死心的匆忙開搭,指着能多少留點莊稼。
第一次搭遮陽棚頂時比較費時費力,以後就不用每次都全部揭頂。透氣透光時輪流揭開棚頂就是。
莊稼光照不夠也是長不好的,葉家村人只好在陽光不會曬傷作物的時候揭開棚頂,早晨傍晚讓它們見兩次光,也算是盡一盡心。
葉明澤看這樣不是辦法,勞動強度太大。他觀察了下,最終決定每隔一段距離清出一小片地方,上面的作物就移栽到其他地方,擠一擠還是能解決這些多出來的莊稼。這些地方上空就不蓋棚頂,陽光直射進來。附近的作物能稍微照射一些陽光,既方便人白天幹活,又省下不少勞力。人是會累的,一天兩天這麽幹沒問題,時間長了,疲勞會積累,對身體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