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前景
晚膳時間,蔣宅堂屋。
蔣家近三十口人,分坐三桌。蔣太夫人看着放在她和蔣老太爺面前的一大碗紅燒雞肉,又看到其他兩桌也是如此,起先微蹙眉頭,随後又綻放出笑容,開起了玩笑:“大媳婦,怎麽你每次去看大孫子,回回都能不落空?有如此好事,連我都想去逛逛了。”
“婆婆,那是敬之兩口子孝順,也是我們家的福氣。您看看,有多少人家閨女兒子嫁人後,盡從娘家扒東西?特別是現在這種世道,想從他們手中摳點東西,那是千難萬難。”說起自己大兒子,蔣母整個人都容光煥發。
蔣家在葉家村落戶之後,入鄉随俗,用膳的規矩也沒那麽大了,偶爾還會說說笑笑。
“葉家村地方不錯,到了這裏之後,咱家就沒有缺過魚。”蔣老太爺對于當初的決定表示很滿意,這裏什麽都缺,還真就不缺魚吃。
“嗯,別的不說,至少比在北漠村時要好太多啦!”蔣大老爺吃着白灼磷蝦,很是感慨。要是再有壺酒,那日子別提有多美!可惜現在酒是個稀罕物,葉家釀的又都做醫用,實在沒地方買。縣城裏酒還是有的,只是那價格略微高了點。嗯,下次進城可以用海鮮換點,只少少換點應該沒人反對。
這也是今年海鮮值錢,葉家村海鮮存貨多,才使得用海鮮換酒成了可能。往年海鮮換急需物資都不夠,哪有多餘的用來換酒?上回去縣城,葉家村人的思維還沒轉變過來,壓根就沒想到這個問題,自然忘了換酒。
“老爺,你不會是饞酒了吧?”蔣大夫人雖是疑問,口氣卻很肯定。都夫妻二十來年,丈夫想什麽,她還能不知道?蔣大老爺沒別的喜好,也就好點酒。在北漠村時礙于當時的處境,很少能喝上酒,忍一忍就過去了。來到這裏之後,別的都有所改善,只有這酒,也只比在北漠村時喝的多那麽一丁點,他早已饞的不行。此時被妻子這麽一說,蔣大老爺年紀一大把,也被說的有些臉紅。
“還知道不好意思了?成了,家裏海鮮吃不完,下回進城就換點酒吧!”蔣大夫人答應的非常幹脆。蔣家是蔣大夫人當家,她答應了自然不會食言。
蔣宅其樂融融,葉家也是一片歡聲笑語。本就有李薛李振兩個小豆丁,現在又多了葉家輝葉家耀兩個還沒滿月的嬰兒,葉家主宅更加熱鬧了。
自從不歸朝廷管後,葉家村就沒了辦酒席一說。什麽殺豬宴賀生禮都取消了,連紅白喜事都只請親近的人家。葉家也跟随大流,洗三禮自然免了。剩下個滿月禮,經衆人商量後,決定就自家親戚聚一聚。
盡管只請四家親戚,可人卻着實不少,零零總總加起來有六七十人,再算上葉家自家人,怎麽都要開個近十桌。
時間飛逝,很快就到了葉家輝葉家耀滿月的日子。席開的很早,堂屋放不下,其他幾桌就擺在葉家主宅院子裏。葉家沒有請專門的大廚,從其他院子裏調了幾個人手,都是常年呆在廚房的,幹活很是利索。由于人手充足,沒花多長時間,一道道菜肴就端上了飯桌。
為了宴席後方便各家打包剩菜,葉家安排座位時頗費了一番心力,除了幾個當家男人在堂屋擺了一桌,其他人盡量把一家人安排在同一桌。如今葉家也沒有講究非要幾個碗,他們只取了吉利數字,每桌上九道菜。別看菜肴種類不多,卻非常實惠。幾道肉菜更是用大海碗裝,九個盤碗往那一放,桌子基本就被占滿,連吃飯都只能使用小碗。
農家人習慣了用大碗吃飯,突然換成小碗,還真有點不适應,只不過沒人會為此抱怨。這是葉家補貼他們呢,他們哪會如此不知好歹。葉家人早就說了,桌上的菜吃不完的都歸他們,幾個婦人聽了都眉開眼笑,連當家男人都難得開懷。
不要說大人,小孩子們更是開心壞了。作為葉家親戚,他們十天半個月的也能吃到肉菜。只是每次得到肉食,為了多次幾餐,每次都還沒怎麽嘗出肉味就沒了。哪像今天,可以敞開肚子吃。在菜肴還沒上桌時,往日鬧騰的孩子們就個個提前守在桌邊,生怕離開一會兒就沒他們的份。
Advertisement
難得的喜事,大人們也不再約束孩子們,只是時刻注意着,不讓他們貪多,特別是肥肉,更是不能多吃,免得一下子吃太多肉食腸胃不消化。大家都開開心心的,吃壞肚子可就不美了。
主桌動筷後,其他桌子霎時只剩碗筷相撞之聲。海鮮大家都不稀罕,葉家就只上了一盤大黃魚意思意思,重點在其他肉菜上。為了這次宴席,江氏很大方的宰了一頭豬。紅燒豬肉、辣兔肉、整雞、豬肉炖雞蛋、豬肉炖粉條、排骨海帶湯、烤鹿肉和蒸芋頭,一道道菜擺在桌上,除了蒸芋頭之外,其他八道菜都是肉菜,更有好幾道是純肉菜。每一道菜都滿滿當當,高出碗沿。
這其中最珍貴的要屬那道烤鹿肉。也是機緣湊巧,正好前幾日大豹子逮了一頭成年公鹿,葉明澤就留了一部分鹿肉稍微腌制下,今日正好讓親戚們嘗嘗鮮。其次就屬野雞野兔,勉強也能算上山珍,別看葉家人常吃,親戚們吃到的機會并不太多。
小孩子們見了肉食,并沒有一窩蜂上去開搶,大都挑着面前的菜吃,夠不到的就讓自家爹娘爺奶幫忙,吃相還算斯文。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葉家幾家親戚日子過的還可以,要不然小孩子們早就瘋搶了。
“娘,這雞蛋真好吃。”葉舒三兒子王倉今年剛八歲,還小,說話很直接。
豬肉炖雞蛋這道菜,葉舒也是第一次吃到。雞蛋被劃了幾道口子,豬肉的香味滲入其中,味道真是沒話說,難怪她小兒子會喜歡。葉舒家并不缺雞蛋,以往都拿來換油鹽醬醋,現今卻都是自家人消化,盡管她家人不少,每隔幾天吃一次雞蛋還是沒問題的。原本衆人都沒把雞蛋當一回事,都是奔着往常少見的菜色下筷。誰想到換個方法做,和白煮蛋雞蛋羹的味道相差如此之大。
要不是王倉動了筷子,還大聲說好吃,指不定他們到最後才會發現其美味。
有了王倉帶頭,其他人都紛紛嘗試,大多吃了都贊不絕口。等大夥想再夾一個時,發現沒了。此時,大人們才想起,這道菜中雞蛋是按人頭分的,不管大人小孩,只要能吃雞蛋的都一人一個。大人們臉色讪讪地,為了緩解尴尬,只好裝作本來就是夾肉的樣子,一人夾了一塊豬肉。小孩子們可不知道怎麽掩飾,看雞蛋沒了,一個個都臉露遺憾,悻悻地開始轉戰其他菜色。大人們見了,籲出一口氣,要是小孩子鬧騰起來,可着實不美。
葉家下人們遠遠地看着,跟江氏報備席間的各種情況。江氏知道後,找來廚房負責人一問,曉得還有近三十個熟雞蛋,便讓他們全都炖了,一會散席之時給每家分點,就當是回禮。
這次滿月席吃得是賓主盡歡,盡管沒有酒,卻也吃了半個多時辰。當吃得差不多時,婦人們開始幫忙整理,盡管葉家示意有下人收拾,親戚們表示不好意思連吃帶拿,非得一起收拾不可。要不然,下次他們都不好意思來吃席。葉家人聽了,只能讓下人們手腳快些,盡量縮短拾掇的時間。由于席面開的早,人群散去時,天色還是亮的。
葉家四家親戚中,就屬葉舒家差一些。其他三家所有人都是葉家的親戚,只有葉舒婆家是連帶。每次葉家給的東西,葉舒倆口子出于孝順,都會分一半給婆家,這一次也一樣。
因葉家開席早,葉舒一家到家時,葉舒婆婆他們都還在吃晚飯。當一道道肉菜放在王家人眼前,幾個小的已經躍躍欲試,迫于大人的威嚴,沒敢立即下筷。
葉舒婆婆想了想,進廚房拿了幾個空碗,又分了小半出來。難得菜色這麽豐盛,就讓孩子們吃個過瘾吧!葉舒有四個孩子,她家分到六個雞蛋,就只拿了兩個出來。葉舒婆婆看到雞蛋只有兩個,孩子卻有好幾個,便一分為二,最小的四個,每人半個。
“二姐,好吃,你吃,吃!”最小的孩子才三歲,口齒都還不太伶俐,卻已經懂得友愛家人。
“你弟弟給的,你就吃吧!”
“嗯,娘,真好吃。”小女孩年紀也不大,小口小口地吃着弟弟給的小半塊雞蛋,生怕吃的太快,一下子就沒了,吃完還不忘給弟弟夾一塊炖的酥爛容易消化的豬肉。
王家老爺子看着底下的兒孫輩相親相愛,生感老懷大慰。
王家上房,王老爺子和王老太太洗漱完畢,熄燈後,一時難以入睡,便開始唠家常。
“老頭子,我知道大媳婦肯定自個留了不少,不過那都是她該得的。要不是大媳婦,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在過何種日子。每次想起這些,我都不由慶幸當初選擇跟大媳婦他們來葉家村安家。”
“是啊,老家那兒不靠海,連魚都吃不起。更沒有葉家村安全,村門一關,進葉家村打劫談何容易。”王老爺子不忘叮囑王老太太,“一次兩次沒問題,次數多了,其他幾個媳婦可能心裏有疙瘩,你平時多注意,好好跟她們擺事實講道理,誰要是不滿,就讓她來跟我這個老頭子說說,她能有什麽不滿的。沒了大媳婦,她們能有現在的好日子過?遠的不說,就說地震那次,要是我們還在王家村,現在能活幾個還是未知數。”
“成,聽你的。好在幾個媳婦為人都還不錯,沒有掐尖要強,整日為點子針頭線腦的小事就鬧得人仰馬翻。她們明白得很,得罪誰都不能得罪大媳婦,最多就在自個房裏酸幾句,翻不起大浪。”
“小心無大錯,還是注意着點。”
“嗯,我會留心的。”
葉家主宅,葉明澤和蔣敬之的屋子裏間,葉家輝和葉家耀難得清醒,正眨也不眨地盯着葉明澤手中紅彤彤的西紅柿。西紅柿挪到哪,兩人的眼睛就轉到哪。葉明澤樂此不疲地重複着同樣的動作,直到倆兒子不耐煩了,才把西紅柿塞在兩人手裏,一人一個。西紅柿不小,兒子們自然是抱不動的。看起來似乎是倆孩子抱着,實則大部分重量都由葉明澤和蔣敬之承受。
家輝家耀拿到了西紅柿,好似得勝歸來的将軍,雙腿亂蹬,手也不安分的拍打着西紅柿,時不時就咧開嘴巴,向人們展露他們的無齒笑容。
“這倆孩子是不是像你多些,這麽愛笑。”葉明澤表示不滿。
“像我有什麽不好?我倒希望他們長得像我,可惜除了眼睛嘴巴,臉型和鼻子都長得像你。”蔣敬之一手托着西紅柿,一手輕輕碰觸家耀的眉眼。
“倆孩子真會長,盡挑好的來。臉型像我,說明有男子氣概,呵呵!”
“你就臭美吧!孩子還小,現在像,以後可未必。”蔣敬之表示不服。
“行了,不跟你貧了。咱們多久沒吃牛肉了?我現在想得緊,西紅柿牛肉湯味道不錯。”
“有幾個月了吧?好像從冰雪融化之後,就再沒吃過牛肉。”蔣敬之以前并沒有吃牛肉的習慣,這都是來到葉家後養成的。地震時死了三頭耕牛,一頭分給了葉家下人。另兩頭,分了親戚們一部分,剩下的葉家人再怎麽省着吃,吃了近半年也消耗完了。
幸運的是,葉明澤從邊城帶回來的三頭小牛犢都幸存下來,現在都長成了壯牛。運氣好的話,倆母牛明年應該能下小崽子。
“這是第幾茬了?好像還有開花的,應該能再收獲幾茬。”葉明澤指指手中的西紅柿,對它這麽長的挂果期表示驚嘆。
“好像是第三茬。第一次收獲是在孩子出生八天左右,第二次是在十幾天前,這是第三次了。大概每隔十天左右成熟一次。”西紅柿是蔣敬之親自照顧的,自然記得比較清楚。
“這真是大驚喜,按少了算,每棵西紅柿至少能收獲十幾斤,這可相當于一畝田地近十分之一的産量。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經過一番計算,葉明澤被自己估算的大概數字吓到了。
“不是你這麽算的。你想想,整個葉家村,除去咱們家,木系異能者有多少?還不到三十人,平均四五家才有一個。這麽一算,你還覺得多嗎?”
“你說的是。不過至少有木系異能者的那些人家生活會更好些。哎,不管他們。咱家異能者可不少,我有先見之明吧!當初要不是我買下那兩百個第一批就覺醒的哨兵向導,咱家現在還不知道會怎樣。你看,現在我又立功了。天然覺醒就是三級哨兵向導的,出異能者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五十。光這兩百人,就出了一百多個異能者。咱家算上你,正好有二十個木系異能者,以後就不用那麽緊張糧食了。”葉明澤再次慶幸當初砸鍋賣鐵,寧願一時過的緊巴巴,也要把這些人給買下來。
“我好久沒去地裏,聽說玉米好像快成熟了?”
“嗯,只是就一分地,少了點。其他作物也都差不多了,不過土豆紅薯小麥之類都是一茬就完,不像西紅柿那樣,能收好幾茬。西紅柿畢竟不能當主食,收再多也管不了肚飽,好在玉米和西紅柿類似,相信那一分地的玉米,畝産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盡管糧食還沒長成,按照西紅柿的長勢,相信同樣經過木系異能者照顧的其他莊稼,産量不會低太多。一想到這點,連見過大世面的葉明澤,都不由眼前一亮。
“當初沒想到西紅柿産量這麽大,采摘時就沒做記錄。等玉米之類收獲時,可別再忘了。”蔣敬之一邊應付着葉明澤,一邊還不忘看顧倆孩子。看家輝家耀被自家無良父親逗弄的啊啊直叫,他連忙上前阻止,“別老逗他們,孩子該睡了。”
葉明澤看時間确實不早,便和蔣敬之一人負責一個,哄他們入睡。看兩人駕輕就熟的動作,想必這樣的事情沒少做。
家輝家耀今天看起來很興奮,抱起來後仍對紅豔豔的西紅柿念念不忘。葉明澤和蔣敬之費了好一番工夫,才把倆兒子哄睡。
今年葉家村九月份晚上已經很冷,倆小包子被包裹的嚴嚴實實,整整齊齊地躺在搖籃裏。等過些日子燒炕時,倆孩子會被挪到炕上。到時在炕裏面用木板隔出一小塊地方,免得壓到他們。
倆孩子的作息随大人,并沒有半夜不睡折騰他們。葉明澤和蔣敬之是第一次照顧孩子,并不清楚自家孩子是多麽好帶。據江氏和葉芝所說,多數孩子非常鬧騰,若家裏有個嬰兒,很可能一大家子都不能睡個好覺。葉明澤和蔣敬之聽了不由非常慶幸,至少自家孩子心疼他們,很少無故哭鬧。
油燈“噗”的一聲熄滅,房間內頓時一片黑暗。長夜漫漫,願人人都能好夢。
葉明澤和蔣敬之兩人要忙的事多,家輝家耀滿月之後,白天都交給江氏三母女帶,晚上再送回他們屋裏。兩個小家夥現在還處于吃吃睡睡之中,帶起來并不麻煩。李薛李振這兩個小表哥很稀罕他們,倆小包子醒着的時候,時不時逗一逗,直到把他們逗笑了,兩兄弟也咧開嘴巴,樂呵的很。江氏她們見了,笑的都合不攏嘴。這四個孩子笑起來真是太像了,只是兩個沒有牙齒,看起來了無齒了點。
蔣敬之好長時間都悶在宅子裏,這回開禁之後,匆匆用過早膳,迫不及待地奔向田地。
進入九月份後,氣溫有所降低,遮陽棚頂又開始每日掀蓋。清晨氣溫低,棚子遮的很嚴實。好在棚子當初設計的時候,就蓋的比人要高,葉明澤和蔣敬之在其中穿梭,并不需要低頭彎腰。
大部分作物都生長緩慢。往年這時候,早熟的品種早就已經收獲了,今年嗎,看其長勢,至少要等到九月底十月初那會。
葉明澤和蔣敬之沒在路上耽擱,直到來到一片長勢特別喜人的玉米地,兩人才停下腳步。負責這片玉米地的木系異能者早就在田間忙碌。他要做的不多,只需要站在玉米旁邊,把木系異能釋放出來就可以了。這工作看起來輕松,實際上特別費神。異能接近秏空,就和累了想睡覺一樣,非常不舒服。不過這麽做也不是沒好處的,異能常常練習,等級提升會比較快。
葉明澤和蔣敬之同負責人打了個招呼,示意他自便,不用管他們,便開始在玉米地裏四處溜達。一分地實在有夠小的,兩人稍一轉悠,就看了個遍。葉明澤看有幾個玉米棒子,須子已經開始返黑,他掰開看了看,雖有點嫩,勉強能吃了。算了一下葉家人數,葉明澤掰了五六個玉米棒,一人正好能分到半個。
玉米不是成熟期最早的,既然玉米都成熟了,想必其他早熟些的莊稼應該也能吃了。果然,葉明澤挖開看了看,紅薯土豆花生芋頭已經成熟。只是看情況,這些作物應該還能再長些個頭,兩人就只每樣挖了一窩嘗個新鮮。葉明澤掂了掂手中的一窩土豆,份量不輕,其它幾樣也差不多重量。
走過豆田時,兩人又拔了棵毛豆,鹽水花生和鹽水毛豆味道都不錯,既能當菜下飯又能當零食吃,相信小孩子們會喜歡的。
盡管只有幾樣東西,卻裝了滿滿一大簍子。等張森把東西倒在堂屋前的院子裏時,見到的人都不由驚呼出聲。葉家人聽到後,也放下手中的活,出屋探看。
“明澤,這些是咱家種出來的?”葉則武幹了一輩子農活,從沒見過如此高産的。他親自拿杆秤稱了稱,土豆一斤四兩,紅薯一斤八兩,芋頭不算芋母是九兩,算上的話差不多一斤半,花生八兩,毛豆角七兩。
你說現代一個大土豆都有半斤重,這點份量算得了什麽?你不要忘了,這是在大興朝,畝産最高的紅薯土豆也就只有近四百斤。一畝地六百六十七個平方,就算一平方只種一窩土豆,少算一些,就按一窩土豆一斤算,那畝産也高達六百六十七斤,若按照每窩一斤四兩來算,土豆畝産會接近一千斤。這個數字夠驚人了,至少葉家人從沒聽說過何種作物如此高産。實際上,一平米不可能只種一窩,一畝種個*百窩土豆問題不大。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這還不是畝産最高的,紅薯産量更大,畝産很輕松就能上千斤。衆人正感嘆今年能豐收,複又想到這是木系異能者的功勞,其他作物可是正常産量,剛升起的高興勁又落了回去。
“別喪氣,咱家有二十個木系異能者,除了提升産量之外,還能縮短作物生長時間。往常需要四五個月才能成熟的作物,在他們照顧下,三四個月就成熟了。等這批作物收獲之後,在後院給他們搭個好些的暖棚,沒準今年還能再收獲一季。等以後他們級別上去了,能照顧更多的田地,咱家就不用再為糧食發愁了。”葉明澤為在場衆人打氣,給他們描繪出美好的明天。
衆人聽了葉明澤的一席話,豁然開朗,仿佛撥雲見日一般。之後圍觀衆人慢慢散去,原本在幹什麽現在還幹什麽。
葉明澤和蔣敬之收拾好自己後,便回房休息。
“明澤,西紅柿産量怎麽這麽高?其他作物都沒法和它比。”蔣敬之很是困惑,異能等級一樣,沒道理産量相差那麽多,“難道是因為照顧的數量不同?”
“找不出其他理由,應該就是你想的那樣。他們每人照顧一分地,這是他們能照顧的最大範圍。差不多的異能總量,照顧的數量越多,每一株作物能享受到的異能自然就少。異能就好比是養分,養分少了,作物産量自然就低。你只負責三棵西紅柿,它們養分充足,産量自然就上去了。”
“也是,要是都和西紅柿那樣,每株少說能收個十幾斤,那畝産豈不是能高達萬斤,大家就都不用幹活了!”蔣敬之覺得自己過于理想,這世間哪有那麽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