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暖房
熱熱鬧鬧的秋收終于落幕,葉家村民都開始賦閑在家。
葉家則不然,後院正在緊鑼密鼓地建造暖房。暖房和正常的房間不同,裏面空空蕩蕩的,沒有炕,也沒有家具,唯一的要求就是鋪設地暖和火牆。秋收完畢後,葉家所有的人手都投入到建設之中。人多力量大,占地六畝的暖房很快建造完畢。
為了方便管理,每一間暖房都建造的一樣大,長十米,寬六米。六畝地總共建造了近六十個房間。暖房建造好了并不能馬上使用,還需要制作木箱子。不僅如此,葉明澤後來又想到作物通常都長的很矮小,以暖房的高度,可以像種蘑菇那樣,搭個結實的木架子,種兩到三層。
新做的木框子大多是一米見方,每一個架子長寬都是兩米,正好一個架子每一層能放四個木箱子。最底下那層基本不需要移動,木框子便根據架子大小制作,兩米見方。這麽一來,空間最大程度得到利用。
按每個架子最少兩層來算,除去留出來的過道,實際利用面積相當于七畝多,比原先的六畝地還要多。除去玉米高粱之類植株較高的作物,其他大部分都長得很矮小,紅薯這些更是貼地生長,輕而易舉就能種個三層。若把以上這些都算上,實際耕種面積将接近十畝。
南方之所以能種兩到三季作物,就是因為氣溫夠高。暖房就更不用說了,溫度最低都能保持十幾度,種個兩季完全沒問題。這還是在莊稼正常生長的情況下,若是有木系異能者照顧,一年輪作四季都是有可能的。
玉米高粱這類個頭高的莊稼和一些需要搭架子的蔬菜,都種在架子最下面一層,白菜土豆這類就種在第二層和第三層。考慮到采光問題,暖房前後都開了大窗子,窗棱上糊着白色的窗紙,白天透光性還不錯。這麽一來,大大減少了火系異能者的工作量,每個人能照看更多的作物。
窗戶是三層的,糊窗紙的是中間那層,內外兩層都是實木的,推拉式。當室外氣溫過低時,關上內外兩層,暖房內燒着火牆和地暖,氣溫一下子就上去了。
葉家木系異能者算上蔣敬之正好二十個,現在都升到了二級,原本一級時每人能負責一分地,現在則翻倍,十九人一共能照顧将近四畝地。火系異能者和木系異能者人數差不多,每一間暖房由兩人施放火球進行照明,總共能給十間暖房能提供充足光照。剩下的暖房自然也不會空着不用,全部種上糧食作物和蔬菜,至于光照問題,只能靠窗戶進行自然采光。不管如何,莊稼在合适的溫度下,即使光照不足,總歸能收獲一些糧食。
這次還只是初次嘗試,若暖房收成好,那剩餘兩千畝田地都将按此操作。
木架子和木框子早在暖房還未建造時就開始制作,等暖房落成時,木架子和木框子的制作也已進入尾聲。看着一個個木架子在暖房裏組裝完畢,再放上盛着沃土的木框子,暖房算是正式啓動。各種糧食作物和蔬菜種子被撒進木箱子,想必用不了幾天就會生根發芽。
暖房中間起了一間房子,這是讓晚上輪值燒火牆的人休息之用。六畝地的暖房,光燒火人員就要好些,沒有個睡覺休息的地方肯定不成。葉明澤不是個苛刻的主子,這些自然也考慮在內。
暖房已投入使用,接下來就沒葉明澤什麽事了,自會有專人負責。
這日蔣敬之正在統計今年的收成。不管是細糧還是粗糧,加在一起總共收了三十八萬斤,比去年多收成八萬斤,果然和當初預計的相差不大,這批糧食足夠葉家五百多人敞開肚子吃一整年。蔬菜更是不少,自從蔣敬之到葉家村後,就從未見葉家缺過蔬菜吃。
肉類的話,魚肉是盡着吃都吃不完,海鮮幹貨已經堆滿倉,至于雞鴨豬羊肉,葉家下人們也能隔個十天半月就吃一次。若沒有外部威脅的話,葉家仆役的日子過的不要太好。
不要說葉家,葉家村其他村民雖說人均土地不到三畝,糧食可能不太夠,但喝稀粥吃糊糊還是沒問題的,更不用說還有海鮮補充營養,不說臉色有多好,至少沒有哪一人是面黃肌瘦的。年年天災不斷,還能維持現在的狀況,村民們已經很滿足了。當然口舌摩擦不管哪裏都免不了,只是都是小打小鬧,大的紛争沒誰敢鬧。攸關自家性命的事,誰都不會糊塗。
Advertisement
眼看又要進入貓冬時期,不光是葉家,其他村民也都打算進一趟縣城。自地震之後這還是葉家村民第二次進陽山縣城,這回人數沒有上次那麽多,每家也就出一到兩人。盡管如此,所有人加在一起仍是烏壓壓一片。
一些不靠山不靠樹林的村莊大都已經廢棄,去年開始陽山縣所轄之地氣溫異常寒冷,沒有足夠的柴火燒炕取暖,人類的軀體完全承受不住。加之雪災地震之後,人類減員嚴重,一些适合人類生存的地方人口大量集中,自發形成一個個小型村落,越聚越多,直至規模擴大至鎮級。
不管是何種生靈,都有趨吉避兇的本能,人類由于過于依賴智慧和工具,這種本能要大大弱于其他物種,只是連年天災,人類的本能正在逐漸恢複。用大量人命換來這種本能,真不知是福還是禍。不管怎麽說,本能增強總歸是好的。
人口集中之後,随之而來的問題也多。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争權逐利勾心鬥角。人越多,紛争也越大。因着是各個村子聚合而成,大多勢力分散,能以一個勢力掌握主控權的非常少見。也正因為如此,內部紛争非常厲害。
葉家村人浩浩蕩蕩走在官道上,兩旁的村落人煙越發稀少。現在人們不僅要考慮交通方便,更得考慮人生安全。從這一點上來說,官道附近顯然不太安全。想必住在路邊的村民都意識到這個問題,紛紛開始尋找出路,不管是投親靠友還是另覓它地安居,總比留在老家安生。
這一次進城,葉明澤一行人并未碰上其他人,也沒遭遇搶劫,很順利就進了城,自然每人都被守城門的兵丁刮了一點油水,好在還不算過分,還在大家的承受範圍之內。
葉家村別的沒有,就海鮮最多,這次主要交易貨物依然是它。好幾個月沒來,村民們多帶點海鮮幹貨也能說的過去,至少不會太引人側目。葉家村民糧食不太富裕,進城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采買一些粗糧,能換多少就換多少,其次就是補充家裏短缺的物資。
葉家今年收成還行,盡管糧食儲備只有一年,至少葉明澤對未來充滿希望,現在并不那麽着急采買。他此行的主要目标是糊窗戶的白紙和紅糖,至于醋和酒可以少量買點。若能用海鮮幹貨換到一些高粱那是最好不過,畢竟購買原材料是最劃算的,有了它,自家就可以釀酒和醋,如此一來,能省下不少物資。
現在剛秋收完畢,西市比上次他們過來要熱鬧不少。也是,那時剛遭災不久,人都還沒緩過勁來,哪有心情逛市場。現在嗎,大家口袋裏多少都有些物資,也舍得拿出少部分用來交換。
市場穩定之後,除了糧食這種硬通貨之外,其他各種貨物的價格比起上次來都有所回落,特別是那些高價物資。海鮮自然也包括在內,這點葉明澤早做好了心理準備。價格下降并不是因為貨物變多,而是陽山縣城人們的消費力下降了。價格高于顧客的預期,自然貨物積壓,今天積壓一些,明天又有新的貨源,時間長了,價格自然回落。
不過再怎麽說,海鮮捕撈難度擺在那裏,價格怎麽都不可能降到以往的水平。上回是因着葉家村出貨量大,賣的才比較便宜。這次價格下降之後,也只比上次低一些,村民們很容易就接受了,自覺分成兩撥,一撥找好地方開始擺攤,另一撥則拿着自家的物資到其他攤位上進行交易,主動出擊和被動等待都占了個全。
葉家也同樣如此,一進入魚市就兵分兩路。別看西市比上回他們來時熱鬧不少,來來往往的行人,無論是穿着打扮還是臉色都沒比上回好多少,可見日子依然艱難。
從城門到西市,一路上葉明澤并沒有看到乞丐之流,對此他很疑惑。不過現下不是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和蔣敬之正忙着購買窗戶紙。虧得陽山縣城有造紙作坊,要不然可能連紙都用不上。書生用紙很貴,窗戶紙價格卻不高,家家戶戶都用得起。挑選紙蔣敬之比較在行,自然由他做主。
什麽東西都分檔次,連窗戶紙也不例外。蔣敬之貨比三家後,挑了性價比最高的一檔紙。由于他們要的量大,掌櫃的給打了折扣。現在大家最看重的除了糧食就是晶石和晶果,不管何種紙都不太好賣,這麽大一樁買賣,他自是不能放過,寧可價格低點也要做成這筆生意。生意達成,掌櫃樂呵呵地将蔣敬之他們送出店。
蔣敬之拿來交換的是海鮮幹貨,掌櫃的并未拒收。其他物資可能不好交換,糧食肉類卻并不不愁銷路,經營鋪面的掌櫃一般都很樂意收到這些。
經過這麽長時間,有錢有權的人家房屋早就修葺一新。那些平民百姓則能力有限,仍有不少屋子無力翻修,倒塌的房屋更是沒有能力重新修建。
葉明澤看着這些,不由感慨萬千。要是當初沒有買人,就靠自家十來人又能做些什麽呢?給人打工他肯定是不幹的,當初在現代他都白手起家,管理一個偌大的公司,到了大興朝那更不可能了。現代至少還講點人權,古代誰講這個,一旦為別人工作,就得有當孫子的覺悟。恰恰葉明澤就沒有。如果他晚穿越一兩年,那麽可以想象現在過的日子将如何艱難。
好在以上一切都不成立,他自己有不小的勢力,陽山縣城範圍內想要動葉家村的都得掂量掂量。重要的幾樣物資采買完畢後,其它的葉明澤就不管了,都交給随行的管事們負責。他則帶着蔣敬之和一部分護衛出發去葉則武家。
他們到時,葉則武照樣沒在家,只葉老爺子一個人在堂屋自己跟自己下棋。
“明澤,敬之,你們來了,不要拘束,坐。小江,叫廚房做兩碗糖心雞蛋,速度點。”
“爺爺,我那份就不要上了,我不愛吃甜食。給我倒杯紅糖水吧。”蔣敬之沒有和葉老爺子客氣。也是,自家爺爺,和他客氣就太生分了。前幾次來這裏做客,招待他們的次次不同,這次不巧正撞上他不喜歡的。
“行,就按你說的。”葉老爺子轉頭吩咐照顧他的小厮。
“爺爺,就你一人,其他人呢?每次過來,都沒見堂弟堂妹,他們似乎很喜歡呆在自己房裏?”葉明澤來過好幾次,都是他到之後,堂弟堂妹才出來見他們。
“跟着老頭子比較悶吧,在自個院子裏多自在。”葉老爺子很有自知之明。既然二孫子夫夫來訪,他也不下棋了,收好棋盤,專心跟葉明澤夫夫閑聊,“你爹他們都好吧?”
“嗯,都還行。爺爺,現在有治療異能者,你腳治好了沒?”治療異能者不是萬能的,至少他所知的二級治療異能者沒有那個能力。治療異能能治愈的大多都是外傷和各種異能的伴發傷害,如火系異能的灼傷,冰系異能的凍傷這些,對于病毒細菌引起的疾病則無能為力。不過也不是毫無用處,對這些病人釋放治療異能至少能夠增強病人的抵抗力。腳傷應該也包括在內,所以葉明澤才有這一問。
“嗯,好了。對了,五媳婦生了個小子,等則全回來就讓他帶你們去看一眼。”
“爺爺,我也正要和你說這個,敬之給你生了兩個玄孫,叫家輝家耀。他們還太小,這次就沒帶過來。等他們再大些,我就帶他們過來給爺爺看看。”
“好,好,再大點就帶來讓我這個老頭子樂呵樂呵。明澤,千萬記得,別忘記了。”一下子有了兩個玄孫子,葉老爺子聽了也樂得很,連皺紋都舒展不少。
“嗯,我一定記得。”
沒幾句話的工夫,小江就端了紅糖水上來。蔣敬之接過,放在桌上雙手捂着瓷杯正好能暖暖手。現在這個溫度還不算太冷,堂屋裏只點了一個火盆。蔣敬之在外面逛了不短的時間,身體一下子暖和不起來。從瓷杯上傳過來的熱度,慢慢驅散了他身上的寒意。随着一杯紅糖水下肚,蔣敬之整個人算是活過來了。
糖心雞蛋還沒上來,葉明澤的三嬸和堂弟妹們倒是先到齊了。蔣敬之從邊上的禮品中拿出蜜餞果脯和幹果,叫小江裝盤之後再端上來。
葉老爺子比較疑惑:桌上擺着不少瓜子糕點,蜜餞果鋪也有,怎麽還特意拿出來,難道和桌上的有什麽不同?
葉老爺子的疑問很快得到解答,小江端着果盤,身後跟着提着食盒的仆從,不疾不徐地邁進堂屋。
端上糖心雞蛋後,仆從很快就退下,小江則随侍在葉老爺子身後。
“爺爺,這些是我和敬之進山發現的,那裏估計有地熱,氣溫很高,這些南方特産水果才能得以生長,還算是個稀罕貨。爺爺,您嘗嘗。”葉明澤見幾個堂弟妹都好奇地打量着果盤,便又開口道,“三堂妹,四堂妹,你們也吃。”
“吃吧。”葉老爺子看幾個孫子孫女都眼巴巴地看着他,忙開口說道。
有了爺爺的許可,堂弟妹們開始放開手腳自行拿取。
“這個是香蕉片,二堂哥成親那會我吃過,真好吃。”
“這個我認識,是幹荔枝,嗯,那個是幹桂圓,真甜。”
......
小家夥們吃的很開心,邊上的人看的也樂呵。
“爺爺,怎麽三叔不在家嗎?”葉明澤坐了好一會,也沒見葉則成露面,想來是不在家。
“嗯,則全給他找了個活幹,他現在也忙。”
“這樣不錯,有活幹可以多點收入,也不能光靠五叔一個人。”葉明澤對此很是贊同。
“明澤,敬之,你們的孩子出世了吧,是兒子還是女兒?”三嬸陳氏來得晚,還不知道這個消息。
“三嬸,是一對雙胞胎兒子,兩個多月大。”
“啊,大嫂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到了你們這還是如此,真讓人羨慕。”陳氏只有一個兒子,現在還小,寶貝着呢。
葉明澤只是笑笑,沒有接話。聊天時間過得很快,葉則成和葉則全兩兄弟前後腳進了堂屋,發現二侄子夫夫也在,随口打了個招呼。
“五叔,城裏怎麽連個乞丐都看不到?”葉明澤還記着當時的疑惑,這下想起便問了出來。
“這不是地震之後不少田地都成了無主之地,乞丐都被人收編種地去了。他們只要給口飯吃,餓不死就會好好幹活。怎麽着都比做乞丐強。”
葉明澤:“看起來那些人心腸還算不錯。”
“真算起來,雇他們幹活的人得的好處更多。這些乞丐只是沒本錢,不得不被人扒下一層皮。”葉則全對此心知肚明。
“不管怎麽說,就像五叔您說的那樣,總比當乞丐好。這裏冬天那麽冷,當乞丐能不能熬過這個冬天都是個未知數。現在他們成了別人的手下,至少有了活下去的希望。”蔣敬之看得很明白。
“五叔,官道兩邊的村莊大都荒無人煙,上回路過時還看到有不少人,怎麽才過去幾個月,就成了現在這樣?”葉明澤面帶疑惑。
“官道兩邊住着不安全,容易遭劫。不止這些村莊,現在好多村子都整村搬走了,自發彙聚成了幾個大型村莊,人數多的更是已經達到了鎮的級別。”
葉明澤:“這麽一來,搶劫的應該少了吧?”
“是啊,新形成的大型村莊大多易守難攻,人數又多,想要攻占不太容易。”葉則全頓了頓,又道,“那些村子前身不少遭過搶,現在聚在一起都學乖了,村子外面砌了圍牆。從建成之後,到目前為止,都還沒聽說哪個村子被搶劫成功。”
“那不是很多田地沒人種了?”葉明澤很好奇。
“這不都被逼上絕路了,誰還管這些。再說,大型村莊周圍田地不少,夠他們種的。只是能不能分到村子附近的田地,那只能看各家的能力了。”
衆人正在暢聊,午膳陸續端上飯桌。葉則全家人都到齊了,只差小劉氏一人。
“五叔,五嬸身體還沒好?”葉明澤并不想葉則全家出什麽事,他們好好的,他也能少費點心。
“好的差不多了。這不孩子才滿月沒多久,她打算再養養身體,索性等身體徹底好了再出來走動。”對于小劉氏的做法,葉則全也表示贊同。家裏已經經不起再次打擊,養好身體最重要,“飯後你和敬之跟我去看看孩子,兒子剛出生時可夠醜的,現在長開了看起來順眼很多。”
午飯還不錯,有魚有肉,至少比上回他們進城時要好。看來地震之後大部分人都緩過來了。
好幾年了,葉明澤和蔣敬之都還未曾進過葉則全和小劉氏住的第二進院落。院子裏丫鬟婆子不少,主子卻只有三個,有點奢侈。葉家那麽多下人可都被葉明澤拿來當長工用,這種被下人圍繞的感覺他還未曾體驗過。
他們并沒有進小劉氏的住屋,坐在堂屋上嗑瓜子閑聊。
“夫人,老爺的二侄子夫夫過來了,現在正在咱們院子堂屋裏等候。老爺的意思是讓您帶小少爺出去見客。”
“知道了,幫我梳個簡單點的發髻。”小劉氏身體好得差不多,下床行走完全沒問題。
雖說只是見侄子,不用打扮的太過繁複,饒是如此,等小劉氏抱着兒子出門時,已經過了半個小時。
葉則全看起來已經習慣,見小劉氏過了這麽久才出來,臉上并未見異色。他接過小劉氏手中的兒子,遞到葉明澤手上:“明澤,你抱着看看。”
小堂弟被轉了幾次手都沒有被弄醒,仍在呼呼大睡。五叔家生活條件不錯,孩子在母體中受過傷,出生時身子有點弱,現在養了一個多月,和正常的孩子并沒什麽差別,已經有白白胖胖的趨勢。
葉家上至葉老爺子,下至自家兩個兒子,沒有一個人是長得難看的,這個小堂弟自然也不例外。眼睛閉着看不到,其他眉毛鼻子嘴巴都長得不錯。蔣敬之也探過頭來看了幾眼,感覺小堂弟和五叔五嬸都挺像,大體是一些部位随了父親,一些部位随了母親之故。
孩子還小,不好長時間呆在外面,葉明澤把他遞給小劉氏身邊的媽媽,由她抱回房內。小劉氏沒走,她好久沒見葉明澤夫夫,這次也正好可以聊聊。
剛才葉則全就告知小劉氏葉明澤夫夫生了對雙胞胎兒子,她便翻出幾塊絲綢:“明澤,這些可以給家輝家耀做些小衣,不值當什麽。”
葉家并沒有穿絲綢衣服的習慣,不過五嬸的心意他不便拒絕,便讓蔣敬之收下:“五嬸,客氣了。我帶了些藥材過來,有鹿茸虎骨之類,在前院堂屋裏,您有什麽需要可以向爺爺拿。”
畢竟同小劉氏不是很熟悉,沒聊多長時間,葉明澤和蔣敬之就告辭了。他們還要和村民彙合,同葉老爺子交代一聲後便出了葉則全家。
小劉氏受傷加懷孕期間,家裏仍由她掌權,各房各院都有嬷嬷管事負責,她只要把握住大方向就行。人情往來自然也歸她管,葉明澤兩人走後,東西很快就造冊分配完畢。小劉氏看着手中的單子,眯了眯眼:海鮮肉類就算了,都很常見,居然連荔枝龍眼都有。她雖沒吃過,至少也是聽過的,知道這些東西是南邊産物,在陽山縣城着實是個稀罕物。
邊上小劉氏的心腹媽媽也看到了單子上的內容:“夫人,老爺的二侄子是個能耐人物,萬不可小觑。”
“嗯,我也是這麽想的。荔枝龍眼拿來嘗嘗,連我都沒吃過呢,你也吃幾個,過了村可沒這個店了。”
“還是夫人心腸好,連我們都想着。”心腹不愧是心腹,時刻不忘逢迎自家主子。
地震導致人口減員嚴重,差不多一年過去了,陽山縣城裏又有不少人補充進來。雖比不上地震前,起碼看着不那麽死氣沉沉。城裏人看着光鮮,實際上除了比較安全之外,底層居民的生活條件未必比得上那些依山傍水的大興村落。
得到各大勢力的庇護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付出同樣的勞力,得到的報酬多半不如太平年間。可即使這樣,人們依然甘之如饴。能有個安身立命之地,他們已經非常滿足。陽山縣城容納能力有限,并不是人們想進就能進來的。若自身沒一點沒事,也沒有人托關系說情,這有限的名額自是輪不到他們。這麽說起來,能進這裏的至少還有點“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