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殿廷初探
他個子雖不矮,但離那個柿子還是差那麽一臂的距離,不得不攥勁猛地一跳,才抓住了那個半紅的柿子,之後一扯,柿子到手,但用力過大,葉子也随之嘩啦掉了一大片。
“婉兒……我竟從來不知婉兒還有那樣的過往。”賀蘭齊拂掉頭頂上的一片枯黃的柿子葉,拿在手裏轉着。
他想到柳子謙曾說這女子是婉兒的救命恩人,這麽說來,她應該會功夫的,這便更肯定了賀蘭齊心中的疑惑,但是有些事情還需再找找婉兒仔細問問。
如此一樣,賀蘭齊頓時心情大好,擡眼調侃道:“這柿子該有多委屈,沒熟也逃不過你的嘴,你就不能再忍幾天嗎?”
柳子謙咔嚓咬了一口,對脆甜的口感很是滿意,“再等幾天,留給我的恐怕又是光禿禿的樹杆了,你不是送給仁義坊的瞎眼李婆婆,就是賣給西市獨腿的水果攤販趙二奎,再不就是給永陽坊北曲兒那兒的幾十個乞兒,哪還有我的份?可別想诓我上當。”
柳子謙其實每年都在惦記着他這園子裏的柿子,惦記了好幾年,能吃上的次數屈指可數,上次吃他這柿子好像還是三年前,今天難得逮着機會,他要連本帶利地讨回來。
想到此,他把手中的柿子往口中一叼,把案上那一筐梨往桌子上一倒,準備再去摘個滿載而歸。
賀蘭齊實在忍不了他這副貪樣,站起來了起來:“行行,你慢慢摘,但是一定要記得吃,若是放忘了給爛到了草垛裏,罰你給永陽坊的乞兒一人買一筐。”他可沒忘前兩年柳子謙摘跑他幾筐沒熟的柿子結果爛到草垛裏的黑暗歷史。
“你就放心吧!”柳子謙口齒不清地回答道。
賀蘭齊說完就走了,留下柳子謙在樹下上跳下竄地摘柿子。
沒過了一會兒,賀蘭齊又折了回來,手中又拿了一個竹編籮筐,往樹下一放,一貫冰冷的神情有了些許柔和的,“多摘點,給婉兒姑娘也送些去。”
柳子謙不便開口,只能點頭,心裏暗自诽腹,你是只把她當妹妹嗎?咋什麽時候都忘不了她呢……
賀蘭齊似乎聽到了他心中嘀咕,道:“別多想啊,我只把她當妹妹!”
說完還沒等柳子謙瞪眼回來,接着話音一轉:“對了,那沈雲之如何了?”
柳子謙很不情願地停下了摘柿子的動作,拿掉口中的柿子,道“讓人給放了,據說是安陽公主派去的人。”
沈雲之算到了自己會被放出來,但沒想到會這麽快,本已做好了在裏面呆個十天八天的準備,但卻只呆了兩天。以為怎麽也會受點皮肉之苦,但卻豪發無傷。
Advertisement
當時那個法佐聽她說将話題引向沈岩是為昭王而做的一箭三雕之計,開始似乎信以為真,可沒多久他就發現了話中的破綻:你為昭王做,也可以是為平王而做,或者任何一個權貴,那茶樓裏,并不都是昭王的人,翰林學士、蘭臺禦史、三公九卿,皆有可能派人暗察。
一句話說得她竟無言以對,也是怪她低估了靖廷司的能力,連一個小司法佐都那麽洞察秋豪,也難怪它能成為齊王的心腹。
她一時沒答上來,那司法佐就認為她提沈岩一案是另有所圖或者受人指使,當下就要對她用刑,要知道“沈岩”兩個字,可是靖廷司乃至整個朝廷最大的禁忌。
可就在鞭子要落到身上之時,突然來了個內使,說是齊王要召見于她!
于是今天,她就到了這裏——太級宮太級殿。當然不會是她一個人,陪她的還有皇帝那一大家子……
因為都是內臣,氣氛比朝參時輕松的多,也不需那麽多規矩,齊王給大家賜了坐,內使鋪好軟軟的四方錦繡蒲團,平王、昭王等人依次入座。
大殿正中東面是昭王與他的舅父晉國公,西邊是平王,正北,當然就是齊帝李榮,而正中,孤零零站着她自己,承受着來自三方的目光和……壓力。
“沈雲之……”正北傳來李榮那的溫吞的聲音。
“草民在!”沈雲之垂首應道。
“擡起頭來!”
“是!”平靜無波的聲音過後,她緩緩擡首,看向那個跪坐于正北塌上穿一身白練布裙襦,頭戴翼善冠的一國之君,齊帝李榮。
李榮對上她的視線,不由一怔,雖隔着十步之遠,他依然能感覺到來自她目光深處的寒意。雖是一個紅唇齒白的俊秀公子,但絲毫感覺不到一點該屬于他這個年齡,這個身份該有的活力,有的,只是壓抑的深沉,還有冷清的氣質。
那眼中,剛才一閃而過的,可是怨恨的光芒?齊帝不由眨了下眼,再次看去,那目中卻是一片平靜。
排遣掉心頭的異樣,齊帝接着道:“和親,可是你的四夷治理之策。”
沈雲之又垂下了頭:“是,也不是。”
“哦?”李榮眉峰動了一下,“何意啊,說來聽聽!”
“回陛下!”沈雲之低垂的眼簾遮住了一部份目光,那清洌的光芒似乎也淡卻不少,“臣所說和親,乃是最後一步!自然非萬一而不用。”
“那前面幾步呢?”
“歷來邊疆治理之略,和親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下下之策,在和親之前,有封史、羁縻、懷柔、宗教之策,皆是經千百年錘煉而出的治國良策。這些,在坐的每一位都比草民更有發言權,草民就不再發表薄見,以免辱了聖聽。”
李榮身子動了下眼皮擡了擡,“怕是這些良策在你看來并不怎麽好用吧?”
沈雲之一凜,不由擡頭,正對上前面射來的目光,看起來雖是半耷拉的單眼皮,但那之下的目光卻犀利、精明、冰冷。
“草民不敢!”她低下頭辟開了齊帝那銳利的眼光。
“‘我大齊重文輕武,國無良将乃國之大患’這不都是你說的嘛,你還有什麽不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