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少爺

劉婆子果然不愧是做老了牙婆的,把幾個小丫頭的優點都數說了一遍,秋月冬蘋兩個針線活兒好,春柳是個性子好的,各樣活計都能拿的出手的,王繡兒的最大優點則是識文斷字,當然了,姜二妮也有優點,用劉婆子的話來說就是吃苦耐勞,做粗使活計有把子力氣…

姜纓低頭不語,心中內牛,自己這從前聞名京城的風流閑王如今的唯一優點倒是會做粗使活計了啊!

那趙家夫人瞧着幾個丫頭,不由得點了點頭,“嗯,我看着都還不錯,就都留下吧。”

當家夫人一發話,幾個小丫頭和劉婆子都是滿心歡喜。

自有管事婆子過來領着劉婆子出去,接着辦理後續事宜,幾個小丫頭就留在了花廳之內,小丫頭們心裏雖然都樂得不行,卻也記着規矩,半低着頭,垂手而立。

趙大夫人的目光卻是先落在王繡兒身上,上下看了一番,才向着邊的媳婦子說,“趙忠家的,我看這個王繡兒識得字,倒是個難得的,就送到大少爺的書齋去伺候吧。”

趙忠家的自然知道大少爺可是夫人最重視的心頭肉,忙陪笑道,“可不是,書齋裏頭伺候的人就得識文斷字才成。”

趙大夫人又看向秋月冬蘋,“這兩個丫頭就給大小姐二小姐一人一個使喚吧。”

趙忠家應聲稱是。

“春柳,就留在我這兒吧,…倒是小少爺那裏,就讓這個…叫什麽名字來着?”

趙忠家的忙答道,“回夫人,是姜二妞。”

“嗯,小少爺那裏缺的人手多,先補上一個粗使的,其他的日後再尋也就是了。”

幾句話就把五個小丫頭的去處定了下來,五人各懷心思,乖覺地跟着婆子出去,到了一處空房裏,婆子讓五個小丫頭站着,給小丫頭們說了趙府的各種規矩,還有各房的主子們。

原來這趙府裏主子不算多,趙老太爺數月前才辭世,如今府裏後院最大的就是趙老夫人和趙大夫人了。趙大夫人娘家姓王,嫁到趙家來已經有十幾年,生了一子一女,趙家大少爺和大小姐。

趙大老爺還有兩個妾室,梅姨娘和宋姨娘,梅姨娘生的二小姐,宋姨娘無所出,如今的小少爺是個趙大夫人身邊的陪嫁丫頭生的,那丫頭沒福,生小少爺時難産去了,小少爺就由趙大夫人養着。

說完了這些情況,婆子讓幾個小丫頭等在屋裏,自己去尋各院裏的人來把她們領走。

屋裏沒了人看着,五個小丫頭都放松了下來,彼此說上幾句話。

春柳走到王繡兒身邊,親熱地拉着她的手,圓圓的臉上笑眯眯的,“恭喜繡兒妹妹,能到大少爺書房裏服侍,果然是個好造化的。”

秋月也露出笑容,“恭喜繡兒妹妹了,日後可別忘記了我們姐妹才是。”

冬蘋在一邊酸溜溜道,“人家可是秀才家的女兒,識文斷字的,日後在大少爺房裏自然是要飛上高枝的,還看得上你們?”切,姐妹?可不笑死人了。

王繡兒心裏也覺得自己能到書房去,當真是再好不過的,不過聽了冬蘋的話,面上有些讪讪的,什麽飛上枝頭的,似乎不是什麽好話。

春柳也是面上一滞,卻笑道,“冬蘋就*說笑,繡兒妹妹才不是這樣的人呢?是吧?繡兒妹妹?日後閑了我就過去尋你說話可好?”

王繡兒忙點點頭。

姜纓瞧得有些傻眼,不過是在書房服侍的丫頭的活計,這些人倒開始暗潮洶湧了。

她方才聽得婆子說這趙府裏主子的結構,什麽正房姨娘,這個生的誰誰之類,四個兒女是三個媽生的,就這還說府裏主子少,關系簡單,我了個去,這那複雜的該是什麽樣兒?

要知道在浣花朝,除了二品以上的官員和王室之外,都是一夫一妻的,即使是二品以上的,也才能娶一夫二側的,所生的子女自然都是一個媽生的,多數也都是一個父親。比如說自己和皇姐,就是同母同父,自小一起長大,感情自然無比親厚。

姜纓很難想象,這不是一個親娘所出的什麽少爺小姐,之間的關系會是如何?

而且瞧這趙家老爺不過是個退休的四品,就一人娶四個,若是這異世的有點權勢的男人都象這般,那豈非對應的有許多男子娶不到妻子?

姜纓還在為那些假想中配不到妻子的男子們憂國憂民,右手忽然被一只溫熱的手握住,卻是王繡兒走過來,拉着姜纓的手道,“小纓,你日後閑時就來尋我,我仍教你識字。”

原來這一個月以來,姜纓每天跟着王繡兒學字,一天十個,如今已經‘會’了三百來個字了。

姜纓傻乎乎地點點頭,王繡兒說完,沖着衆人笑笑,便随着大少爺院裏的婆子去了。

冬蘋一撇嘴道,“果然還是二妮兒聰明,知道學字是有前程的,說不得過幾日,也能如王繡兒一般進了書房服侍呢,可惜小少爺年紀小了些,還沒有書房…”才四歲的庶出小少爺啊,說起來要說差事最沒前途的,就算是姜二妮了啊。

春柳則笑嘻嘻道,“這也是小纓聰明,學得快。”心裏卻是暗暗想着,這小纓不過山裏丫頭,卻學字那般快,自己前幾日也想着學兩個字來着,卻是前一日剛學了,第二日就忘光了,實在不是習字念書那塊兒料啊。

冬蘋還待再說,那三個院裏都來了人,将冬蘋秋月和姜纓都帶了出去,只有春柳本就是要留在夫人的主院的,春柳帶着笑一一送了三人,姜纓沖着春柳揮了揮手算是作別,心想,這春柳這般會做人,想來用不了多久就能升遷了。

姜纓跟在帶路的婆子身後走着,小少爺住的地方卻是正院右側後首的一個小院子,分了裏外三進,姜纓給分在了右側靠牆的一間小小下人房。屋子也不大,卻是床桌俱全,且喜只有姜纓一人住。

帶路的婆子姓張,算是小少爺院裏管粗使下人的小管事,手下加上姜纓有三人,這四人管着小少爺院裏灑掃漿洗等粗使活計,有時也會聽馬奶娘的吩咐做些事。

張婆子幫着姜纓到管事那裏取了鋪蓋和兩套應季的衣裳,又帶着她認了認小少爺院子裏的人,小少爺親娘過世,雖放在大夫人名下,實際打理小少爺一應事項的還是馬奶娘和大丫環立紅。小少爺房裏伺候的除了奶娘和大丫環還有兩個三等丫環立青和立墨,

跟姜纓一道歸張婆子管的還有趙六家的和高婆子,這麽算下來小少爺院裏的人手果然是很不夠啊,就不知道大少爺大小姐那裏是什麽配備了。跟衆人認了一遍,姜纓大致都記住了誰是誰,只有小少爺在睡覺,還沒見着。

到吃晚飯的時候,姜纓跟着高婆子一道去大廚房領回了粗使下人的飯,果然傳說中趙家下人的待遇好并非虛傳,一人一碗菜兩個白面饅頭,貌似姜村最富的人家也只值得吃兩樣面摻在一起的饅頭啊!

這要讓姜三妮知道了,那還不得氣紅了兩眼珠子?

被自己的這個聯想逗樂的姜纓這天夜裏又沒有認床,睡了個自來到異世最舒服的覺,這一睡差點早上誤了起床打掃,果然慌張出房門時還被過來巡查的張婆子剜了好幾眼。

姜纓抱了長掃帚在後院裏掃,天還半黑着,剛能看清地面,她奉了命,動作輕輕的,免得聲音太大驚醒了小少爺。

掃地這活兒比起在姜家做的那挑水劈柴來,可真是輕省多了。不過一會兒就把後院全掃完,姜纓想着自己在牙婆那裏因為人多地方小,就荒廢了早起練功這回事,如今四下無人,正好可以練練拳腳,将來自己出了趙家,可全靠這一身功夫呢。

姜纓把掃帚輕輕擱在一邊,先打了一套拳法,又踢了一路腿法。聽着院裏還是沒什麽人聲,想着時間還早,便拿起掃帚當長槍,在手上連舞了幾個槍花,點刺沖擋,又練起了槍法。

原來姜纓前世出身富貴以極,什麽都不需要努力便能輕松取得,且又不是太女有重任在身,閑着無聊時,對什麽都有興趣,卻都是只學個半吊子。

如此這般跟那些藍顏知已相處起來,倒是顯得什麽都懂,學識淵博了。

以至于後來年紀漸長,居然弄了個名動京城的虛名,實在并非她的本意啊。

姜纓猛然轉身,一個蛟龍出水正要将手中掃帚突刺出去,卻見前方地上,不知何時多了個小肉團子,肉乎乎的雪白小臉,一頭漆黑的長發披散着,身上只着雪白中衣,赤着腳,紮着手,仰着頭,墨黑的大眼睛忽閃忽閃地看向自己。

姜纓急忙剎車轉向,将掃帚偏向另一邊,用力太大還差點閃了腰,一個踉跄就半跪到了地上。

那小肉團子見狀,咧開小嘴,呵呵地笑出聲來。

ps:小少爺粗線了。

同類推薦